部分农村青年群体婚育观念“扭曲”有碍乡风文明建设
近年来,由于生活等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的压力逐渐凸显,部分农村青年群体的婚育观念有着不同程度上的扭曲,阻碍了乡村文明建设发展,为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引导农村青年积极培育婚育新观念,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应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不断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需给青年群体树立正确婚育观念。
一是反对铺张浪费、抵制奢靡之风。提倡适度办婚礼,力求婚礼仪式简朴、氛围温馨,摒弃搞攀比、讲排场的不良风气。抵制高价彩礼,要把感恩父母、勤俭持家和艰苦创业作为见证爱情、砥砺人生的必修课,营造健康向上的良好社会风尚。例如:现在很多青年都认为高贵奢华的婚礼是爱情的象征,是婚后幸福生活的前提,于是花重金打造婚礼,导致奢靡之风盛行,为显示身份,大摆宴席,造成餐饮的严重浪费。
三是倡导正确婚育观念,杜绝彩礼攀比。由于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大多数婚礼逐渐趋同化,车队酒席要排场,过度无规则“闹婚”扔鸡蛋还有一些俗气的闹洞房等,不尊重少数民族习俗等行为屡禁不止,主要原因是青年群体的心里问题,攀比心里日趋严重,不正确的价值观影响。这些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符,和乡村文明不符。阻碍了乡风文明建设,严重影响社会风气。
意见建议:十四五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乡村文明振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青年一代是即是接班人,又是新型农民的主要力量,树立和和完善青年的正确婚育观念是至关重要的。一是加强中小学的婚育教育,树立正确的婚育观念,加强正确三观的引导与培养,二是在尊重少数民族传统的前提下,通过村规民约等,规范和进行约束。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和维护村规民约,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三是注重宣传教育与制度约束相结合。大力加强文明新风教育,加强对农村嫁娶彩礼、人情交往等文化习俗的正面引导。强化制度约束,构建起党章党规、法律法规、公共政策、规范守则相互支撑的保障体系,以法规制度推动移风易俗工作。
主办单位:兴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协办单位:兴仁市园区管理办公室兴仁市新闻中心兴仁市政务服务中心
建议您使用MicrosoftEdge、Chrome、Firefox、360等主流浏览器浏览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