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情人的情人节:聚焦变迁中的婚恋观

中新网北京2月14日电(汤琪)今天是西方情人节,很多情侣在“秀恩爱”的同时,有这样一个群体正日渐扩大,他们选择不结婚甚至不恋爱,追求独身的自由,显得与传统婚恋观格格不入。那么,他们“不婚”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如今,婚姻的价值又是什么?

婚姻是二人世界,还是家庭联姻?

北京人余菲在2016年“光棍节”前夕,结束了维持仅五个月的婚姻,重新回归单身生活。

现年28岁的余菲在经过了一次“闪离”的婚姻后,如今深有感触,她过去以为,谈恋爱、结婚都只用去接纳对方一人就行,结果不尽如此。

她坦言,“结婚还需要接纳对方的父母以及其他亲戚,但我并没有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去成为另外一个家庭的成员。”

她还忆起一个细节——余菲对烟味极为敏感,成长环境里几乎没有二手烟的存在,但男方的家庭成员都抽烟,也没有躲着她的意识。“我爸也抽烟,但都去屋外抽,这是我爸为我和我妈做出的让步,但我不知道怎么去和对方的长辈沟通。”

正如余菲所经历的,在中国的传统婚恋观中,婚姻并非纯粹的二人世界,而往往是一个家庭和另一个家庭的联姻。因此,随着当下单身人群逐渐增多,在长辈寄望下的“相亲热”也只增不减,这引发了两代人不同婚姻观念的冲突。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李银河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在中国古代,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如果有谁说不想结婚了,那家长肯定急了,所以现在家长都在逼婚。在他们看来,结婚就是传宗接代,这就形成了代沟。”

李银河观察发现,现在的年轻人更加渴望婚恋关系中的情感追求,如果没有爱情,他们中的很多人就是不想结婚。

不婚宣言:渴望自由自在地生活

在“不婚”的人群中,李银河认为,可以分为被动和主动两类。她表示,“被动不婚”主要源于当下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失衡。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10年《社会蓝皮书》预测,到2020年,中国处于婚龄的男性人数将比女性多出2400万。

然而,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类社交软件层出不穷,交友成本降低,交友方式更加便捷。有观点认为,传统婚恋观在快节奏的社会发展中逐渐解体,主动选择不结婚的人群也被贴上了“不婚族”、“不婚主义”、“独身主义”等标签,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新潮。

现年36岁的齐宗称,自己目前就是“不婚族”。在广东工作的他,父母相继离世,他刚刚经历了一次一个人的春节,独自去云南旅行。经过慎重的思考,他在今年第一次跟所有的亲戚坦承了“不婚”的想法。

但对于十年前就已经萌生不婚念头的齐宗来说,近年来的经历让他更加清楚自己跟婚姻关系的不匹配,对于情人节的到来,他更毫不在意地表示,把这一天“略过”。

“不婚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家庭的影响、自身性格等。”齐宗表示,不婚也并非意味着不想谈恋爱,但以不结婚为前提的恋爱,大多数女性及她们的家庭都无法接受,他不愿隐瞒或欺骗。

“自由自在地生活”也是26岁的“不婚男”刘怀所追求的,他开玩笑地说,都忘记情人节马上要来了。

在江苏苏州读研究生的他,之所以选择不婚,是因为担心结婚后会被“限制自由”。不过他也为自己的“不婚宣言”留有余地,他告诉中新网记者,“如果能找到一个也爱自由、婚后互不干涉的对象,结婚也无所谓。”

“我觉得结不结婚不只是两代人之间的观念冲突,身边好多同龄人听到我说不想结婚,都很诧异。”刘怀之所以认定自己是不婚族,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身边结婚的人越来越多,然后想想自己,发现竟然不想结婚。”

专家:莫用道德标准评价“不婚族”

齐宗和刘怀眼中的“麻烦”和“限制”,正是天津市婚姻家庭研究会会长潘允康对“不婚”原因的看法。他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里,结婚好像是种责任和义务,而现在,人们更加强调自己的权利。

据报道,从2002年开始,中国的离婚率就一路走高。2002年,中国粗离婚率(一定时期内,离婚的次数或离婚的对数除以总人口数)仅有0.90‰,2003年达到1.05‰,到2010年突破2‰,2015年2.8‰的粗离婚率是2002年的三倍多。

从客观现实来讲,潘允康表示,如今,人们看到高离婚率、家庭暴力等婚姻中所谓“不幸”的事,就觉得结婚太麻烦,有些人不愿惹这些麻烦。

李银河则认为,“没有谁规定一个人在生活中要承担哪些责任,不能说一个人不想结婚就是逃避责任,他可以过单身的生活,承担起他的社会责任,比如,他在工作中可以是一个很有责任心的人。”

此外,过去“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结构在发生着变化,女性地位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不婚”的趋势。

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30岁及以上未婚女性比例高达2.47%,比2000年增加了近两倍,主动选择单身的女性显著增多。

潘允康说,“婚姻原来是互补模式,或者说是依附模式,是比较稳定的,现代女性能赚钱,有自己的工作,这就造成传统的家庭平衡模式被破坏,女性地位的提升一定是社会的进步。”

他还认为,不婚的现象也是社会变迁和流动的结果,“社会一旦改变,别的事物不可能不发生变化,婚恋观同样如此,它不是单纯的思想道德问题。”

“过去我们的家庭结构是超稳定的”,潘允康补充说,现在有些人不欣赏这种超稳定的价值观,比如社会流动加快,过去人们一辈子就待在一个地方,现在是城乡流动、职业流动、全世界流动等,自然对婚姻家庭产生冲击,而现代社会的流动性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李银河也告诉中新网记者,人类社会就是在不断冲突和变化中发展的。在她看来,婚姻制度在世界上一些国家甚至已经式微了,其中的问题就在于婚姻制度和人性有内在的紧张关系。

现代婚姻的价值是什么?

如果婚姻制度真的和人性有某种紧张关系的话,那么在当今社会,婚姻的价值又是什么?

对此,潘允康表示,社会发展的变化并不影响婚姻家庭存在的价值,“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仍然是社会主流价值观。

他解释说,“如果真是为了满足性、爱及日常生活的需求,完全可以不需要婚姻和家庭,婚姻家庭在今天之所以还有生命力,根本原因在于,社会要确立一种制度,来完成人类自身的生产和再生产,直到有一天,婚姻的作用被其他方式取代。”

尽管五个月的短暂婚姻让上述受访者余菲的婚恋观产生了变化,她渐渐发现,“有情饮水饱”的恋爱状态是理想化的,“结婚后你再跟我说‘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实际上,什么都没有的话,日子是没法过的。”

过去,余菲认为,带着太多考量因素介入最开始的感情显得有些“图谋不轨”,但她现在表示,“家庭背景、经济条件从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都能折射出来,就是看你在不在意,恋爱的时候我是不在意,一旦牵扯到以后的生活,就不得不向现实低头。”

不过,她对理想中的婚恋状态,仍存有“微微的幻想”。(应受访者要求,文中部分人物为化名)

THE END
1.从80后到00后: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的代际差异与社会影响—新京报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当代青年的婚恋观念正经历显著变化。面对社会的催婚压力、经济考量与择偶标准等多重挑战,年轻一代在婚恋路上难免遭遇困惑与犹豫。近日,由社交平台Soul App联合上海大学社会学青年研究团队共同发布的《2024年青年婚恋观念及趋势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揭示了当前阶段青年群体婚恋观念现状、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22410572129645.html
2.浅谈现代中国婚恋观至此,我强烈呼吁在国家社会层面提高社会家庭经济保障层面,国家给予一定的倾斜的经济扶持政策,其次就是以教育协调和诱导方式,端正现代社会人们婚恋家庭观的认知和重塑,争取让他们头脑中形成一种朴素现实重感情的家庭婚恋观,从而更进一步加强中国家庭社会结构的稳定,返还中国婚恋家庭应有的本来面目,为建立起以感情为基础的,充https://www.meipian.cn/58anod1q
3.现代婚恋观带来的问题分析!对爱情和婚姻满怀憧憬的女性在不正确的婚恋观的引导下又被“一见钟情”的激情撞成“瞎子”加低智商,美满婚姻、幸福生活也就成为空中楼阁、海市蜃楼,不仅仅是可望不可及,而且还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和谐。 问题一:婚姻变得越来越不确定、越来越娱乐化。不顾孩子、父母、亲朋的感受与看法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497516839&efid=D8GuCeYUNR6C6V5nNAt4WA
4.现代人的婚恋观昨天一个友友突然给我发了一则消息,问了我关于爱情的事情。 这个事情吧,还真不好说。 不过现在确实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不愿意再去触碰爱情了。 就拿我来说吧,虽然我挺羡慕那些电视剧里比较甜蜜的情节,也在周围的朋友中看到过爱情的样子,但我知道,电视剧也只是电视剧,别人的故事再美好也不是自己的。 https://www.jianshu.com/p/3fd97c2110c0
5.现代人的婚恋观是什么快速问医生病情分析:现在的婚恋观更合现代社会的总体的社会心理现象相适应,人们在追求不同的自我的个性和风格不再https://m.120ask.com/askg/bd_detail/105095517
6.现代人的婚恋观凤网首页 女性新闻 湘女e家 焦点新闻 家庭生活 凤网专栏 托育早教最不成功“月老”感慨现代人婚恋“太物质” 上拉加载更多https://m.fengone.com/tag/%E7%8E%B0%E4%BB%A3%E4%BA%BA%E7%9A%84%E5%A9%9A%E6%81%8B%E8%A7%82/
7.现代大学婚恋观调查7. 你觉得以下哪些因素对你的婚恋观影响较大? 父母的婚姻观念和相处模式身边同学、朋友的恋爱经历影视作品、文学作品中所展现的婚恋情节社会舆论和传统观念自身的成长经历G. 其他(请注明) 8. 你认为择偶的年龄要求是? 比自己大比自己小年龄大小无所谓有一定的年龄限制 9. 你认为理想结婚年龄是? 20 - 25岁26- https://www.wjx.cn/xz/293975627.aspx
8.心理专家谈现代婚恋观我们应当如何看待现代的婚恋观?沈意医生和刘玲医生这么说! 浏览1017 推好文,得时间币 评论 猜你喜欢 本周京城将迎来降温天气 冬季风湿骨病高发预防为先 BRTV都市晚高峰 02:24 “小雪”这样养生 健康一整冬 BRTV北京您早 1评 01:09 利用职务骗老人 法务经理知法犯法 法治进行时 07:00 心理专家一https://m.btime.com/item/router?gid=47qtttsio9n95g8kubj2i600e5o
9.现代快报加强学生婚恋教育,树立正确婚恋观从教育方面来说,需要强化婚恋观教育,构建全学段教育机制。丁建宁表示,婚恋教育并非一朝一夕能促成的,而是要纳入课程教学体系,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引导。将家庭观、婚恋观、家庭生育观纳入校本教材,及早并系统化地进行教育引导。扬州大学自2022年起开设《大学生婚恋家庭教育》公选课,受到广大学生青睐,每年选课学生近http://www.yzu.edu.cn/info/1124/119640.htm
10.现代婚恋观探讨3、一般女人坚决不准男人存小金库的,总得把男人的钱都看住,理由是,男人一有钱,就变坏。 4、公交车上,男人给女人让座多,女人给男人让座的几乎没有,同一个座位,夫妻俩,一般都是女人坐下。 5、男人抽烟女人敢抽他耳光,女人抽烟,男人不敢放个屁。 https://blog.csdn.net/java2000_net/article/details/4230488
11.短剧我出彩礼30亿,婚恋观念与现代社会的碰撞短剧短剧《我出彩礼30亿》展现了婚恋观念在现代社会的碰撞与挑战。剧情聚焦于巨额彩礼引发的社会争议,折射出不同个体对于婚姻、爱情和金钱观念的冲突与融合。通过这一剧情,观众得以窥见现代婚恋观念与传统价值观的交锋,以及社会对于婚恋观念的变迁与反思。这部短剧引发了关于婚恋观念、社会价值观等议题的广泛讨论。 https://www.taofang114.com/post/158083.html
12.表达现代女性的独立婚恋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表达现代女性的独立婚恋观,“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是舒婷诗歌 的一句。 温馨提示:细心做题,勇气铸就高分! 正确答案 点击免费查看答案 试题上传试题纠错 TAGS 表达现代女性独立婚恋必须必需近旁木棉关键词试题汇总大全 https://m.12tiku.com/tiku/919830/30050154.html
13.青年群体婚恋观的影响因素及分析20241029190330.doc[摘要]现代青年人对婚姻和爱情的婚恋观呈现出多样化、自由化、开放性的特征,这是普遍正确的。但是,也有一些青年人因为没有形成自己的价值体系,对婚姻和爱情没有积极的预测引导,受到对婚姻和爱情扭曲预测的影响。因此,研究当代青年人的爱情和婚姻的婚恋观和行为,确立爱情和婚姻的健康婚恋观,引导形成幸福的家庭,促进我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29/8066061054006140.shtm
14.关于大学生婚恋观的演讲稿6篇(全文)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讨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大学生的婚恋观。据父辈们讲述,大概二十年前,校园里谈恋爱的现象还很鲜见,当时大学生谈恋爱都是非常的隐蔽的。而现在,谈恋爱已经是大学生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之相伴随的,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也越来越趋于开放。 大学校园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它不可能脱离社会大环境而https://www.99xueshu.com/w/fileetv0dmab.html
15.论当代大学生的恋爱观论文(通用10篇)在对大学生恋爱心理偏差的原因分析上,有的学者认为,“校园内宽松的文化环境影响”和“传统伦理道德的婚恋观受到外来文化的挑战”是导致大学生恋爱虚荣心理的重要原因;“恋爱挫折归因不当”和“自我评价不当”是大学生产生恋爱自卑心理的主要原因;“学生自身的生活经历较简单,缺乏对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科学认识”以及“社会http://mip.bylw.yjbys.com/qitaleilunwen/112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