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凉山彝族婚嫁高价彩礼问题的调研——以甘洛县为例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查阅资料和走访座谈,课题组认为,婚嫁彩礼作为彝族传统婚姻文化的衍生物和彝族婚姻关系存续的重要媒介,从文化上影响着彝人的传统婚姻观念,从现实中影响着彝人的婚姻生活,已经成为彝族婚姻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凉山彝族婚嫁彩礼是彝族传统婚姻文化产生的衍生物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婚嫁支付彩礼的习俗最早可追溯到古彝族。根据彝族史诗《勒俄特依·石尔俄特》记载,石尔俄特生活的年代是一个生子不见父的时代,石尔俄特寻父未果,为了能娶兹妮诗色为妻,开创生子见父时代,于是就去询问毕摩(彝族祭司)特莫阿拉。特莫阿拉充当了石尔俄特和兹妮诗色的婚姻介绍人,并制定了婚姻习俗,即姑娘出嫁要定身价,送亲的客人要给礼金,参加婚礼的客人要喝喜酒,新娘送到时要送一匹黑骏马,新娘回门时要送一头黑骟牛。这样,石尔俄特就娶兹妮诗色为妻,特莫阿拉也成为彝族婚俗和媒妁的开创者。以《勒俄特依》记载所言,彝族的婚姻聘礼在彝族从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时代就出现了,到现在已经延续了数千年,成为彝族特色传统婚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婚嫁彩礼在彝族传统婚姻文化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在甘洛彝族的传统观念里,有婚嫁的存在,就该有彩礼的存在。彝族传统文化崇尚多子多福,认为儿子可以保证血脉的延续、支撑家庭的经济和赡养家里老人,也能够在家支中谋求足够的话语权,而女儿养大后嫁给他人就成了别人家的人,女儿出嫁就要收取婚嫁彩礼作为养育的回报。彝族民间也流传有“买牛不给钱,牛脖颈无力;买马不给钱,马腰不结实;娶媳无聘礼,妻不生儿子”的说法。因此,婚嫁彩礼在彝族婚姻习俗中的存在不是偶然的,而是彝族传统婚姻文化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衍生物。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婚嫁彩礼贯穿凉山彝族婚姻各个环节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除了婚姻的建立,婚嫁彩礼在婚姻解除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甘洛彝族婚姻习俗在离婚的财产分配上有约定俗成的规定。男女双方离异以后,一般而言,住房、牲畜等财产为男方所有。如果是男方主动离异,女方不需要返还男方的婚嫁彩礼礼金,男方还要给付一定“精神赔偿”金额,作为女方返回娘家后的生活保障金。如果是女方主动离异,女方则需要返还男方的婚嫁彩礼礼金和成婚过程中的花费,甚至加倍返还。可见,在彝族婚姻习俗中,婚嫁彩礼可以约束男女双方在婚姻存续期间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婚姻的稳定性。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走访等方式,从不同年龄、学历、职业、生活区域的受访人群获取调查信息,对甘洛彝族高价婚嫁彩礼的现状形成了基本认识。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婚嫁彩礼在彝族中普遍认同,但对高价婚嫁彩礼认可度低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调查结果显示,92%的受访者认为婚嫁应该给彩礼,8%的人认为不该给彩礼,婚嫁中给付彩礼仍是甘洛彝族普遍认同的习俗。持赞同意见的受访者普遍认为,婚嫁中男方给彩礼是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不可以更改,女儿出嫁不给彩礼也会遭到男方的轻视。相对于婚嫁彩礼的高度认同,高价婚嫁彩礼的认可度只有10%。多数受访者表示,彩礼的多少主要以彝族社会普遍认可的数额为标尺。在这个数额的基础上,太少,男方离婚成本低,会让男方无所顾忌地提出离婚;过高,违背了文化传统,就有了“卖女赚钱”当“人贩子”的嫌疑,也会影响女儿婚后与婆家的感情。而认可高价彩礼的受访者则表示,养育女儿不容易,高价彩礼更能说明女儿的个人价值,代表男方对女方更大的尊重,女方家更有“面子”。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婚嫁彩礼呈现逐年上涨趋势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调查中发现,随着彝区经济发展,彝族家庭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与之相伴的是婚嫁彩礼的不断上涨。年龄较大的受访者感叹,20世纪80年代以前,彝族农村的“身价钱”只有几百元,富裕的也不上千元,2000年的时候涨到数万元,现在10万、20万,甚至出现了50万的“天价彩礼”,农村彝人娶妻不容易。调查数据显示,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的婚嫁彩礼数额较低,增长的速度较缓,基本上控制在1万元以内。2000年开始呈现急剧增长的态势,上涨到1万元到10万元之间,2010年以后,农村子女的婚嫁彩礼升至5万至20万,城镇的婚嫁彩礼基本上则是以十万元为单位进行给付,甚至出现了个别50万的天价彩礼。急剧增长的婚嫁彩礼让普通彝族家庭的婚配变得艰难,也给凉山彝族社会的进步造成了极大的阻碍。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表一:甘洛县彝族婚嫁彩礼上涨情况统计表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婚嫁彩礼金额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世纪90年代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万元以内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00年——2010年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万元——10万元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10年至今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万元——50万元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婚嫁彩礼的数额受女性职业、学历等因素影响而差距大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表二:女性从业情况影响婚嫁彩礼(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从业情况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农业从业者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万元——10万元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0万元——20万元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万元——50万元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表三:女性学历状况影响婚嫁彩礼(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文化程度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小学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5万元——7万元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初中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7万元——10万元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高中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大学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0万元以上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婚嫁彩礼呈现多元化,实物“捆绑”更易形成高价彩礼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通过调查了解到,1956年凉山进行民主改革以前,彝族的财富标志是拥有牲畜和土地的数量,婚嫁彩礼普遍以牛、羊、马等牲畜为主,富裕的家庭还会加上银两、土地等进行给付。到了20世纪80年代,金钱给付逐渐成为彩礼的主要支付方式。目前,甘洛彝族婚嫁彩礼仍然是金钱居于主导地位,同时伴有金银首饰、新房、汽车等实物彩礼。受访者中60%的人认为成婚时,男方除了给付女方彩礼钱外,男方要为女方购买金银首饰。30%的受访者要求男方婚前需要购买或者新建婚房。20%的受访者要求男方有汽车。这些受访者认为,男方提供的这些实物彩礼并不是提供给女方家庭使用,而是女儿嫁入男方后可以过上好日子的保障。显而易见,实物彩礼与给付女方的金钱一样,都是婚嫁彩礼的一部分,需要男方提供,从而增加了彩礼的实际数额。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课题组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彝族婚嫁高价彩礼的产生并非是彝族婚俗文化天生所致,而是现实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由此给彝族家庭和彝族社会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男女比例失调催生“奢华婚姻”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调查发现,甘洛彝族常住人口普遍存在着婚龄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彝族村常住婚龄男女比例趋于平衡或者“女多男少”的几乎没有,使得适龄男性不易找到结婚对象,适龄女性则有更多选择,少数村落出现了几户人为追求同一女子成婚而相互抬高婚嫁彩礼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一方面,部分地方仍然存在重男轻女现象,生育儿子传宗接代被认为是必须完成的任务;另一方面,女性在完成学业后多数选择县外务工或就业,经历了城市繁华不再愿意回到处于山区且各方面条件都落后的家乡,出嫁到经济条件好的地方较多。而一部分选择留在县内的女性更多的倾向于选择县城或条件较好的乡镇男性成婚,从而加剧了男女比例的失调,要提高娶妻的成功率,男方就要付出高价彩礼来增加自身的优势。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自然经济条件影响婚嫁礼金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党和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作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的甘洛县各方面都取得发展成效,贫困彝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客观存在的自然生存条件和较为薄弱的经济发展基础的现状还未根本改变,部分家庭仍在脱贫奔康的路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婚嫁彩礼的上涨。调查显示,在一些自然经济条件较差的贫困村或贫困家庭,婚嫁彩礼普遍偏高,甚至存在拿出高价彩礼也没有女性愿意嫁进来的现象。不少父母为了让儿子不当“单身汉”,四处借钱举债,只为能够早早为儿子定下一门亲事。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贫困家庭期望通过女儿出嫁获得高额彩礼来改变贫困现状,也可用以积累儿子娶妻的高额彩礼或者偿还儿子娶妻的债务。因此,在贫困地区,落后的自然经济条件是引发婚嫁彩礼上涨的重要原因。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婚嫁彩礼相互攀比挣面子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成婚是彝族家庭的大事,也是彝族家支及这个家庭生活圈子的大事,结婚彩礼数额多少往往成为谈资在亲戚邻里间流传开,并将其与现在的彩礼行情作比较。虽然大家在闲谈中对高价的彩礼会加以唏嘘,但大多数人是对嫁出女儿获得高价彩礼而“一夜暴富”的羡慕,以及对获得较低彩礼的轻视。如果没有彩礼,则会认为这家的女儿没身价,不体面。婚嫁彩礼成为了女方的身价和面子,左邻右舍都要,亲戚朋友都要,自己不要感觉自己的女儿“不值钱”,而且婚嫁彩礼越高身价越高,面子越大,从而出现了相互攀比下的越来越高的婚嫁彩礼。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4.外来观念和市场经济对彝族传统习俗的冲击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彝人把眼光和视角投放在大山之外的世界,在自身完善和发展的同时,外来观念和市场经济不断冲击着彝族社会,彝族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革。这些变革在彝族传统习俗上也体现得很明显。随着“个人主义”、“金钱至上”等腐朽观念对彝族传统习俗的侵蚀,婚嫁彩礼变成了一部分彝人逐利的“躯壳”。加之物价的上涨、教育成本的提高,许多女方家庭认为“女子富养”花费了巨大代价,应该得到男方的金钱补偿。少数家庭甚至将婚嫁彩礼当作敛财方式,向男方索取高额的金钱,以此作为致富捷径,来偿还债务、娶媳、改变贫困生活状态等。不得不说,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念违背了婚嫁彩礼在彝族婚姻文化里的本意,将男方对女方父母养育的感激和尊重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是不值得提倡的。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高价婚嫁彩礼是彝族家庭致贫返贫的诱因之一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谚语中有“父欠子债是搭桥娶妻,子欠父债是送度考妣”的说法,为儿娶媳是父母的责任,就像儿女给父母养老送终需要付出,父母承担儿子的聘礼也理所当然。彝族家庭父母为儿子娶妻安家节衣缩食,积攒钱财,甚至四处举债,往往是“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婚回到贫困线”。当前,凉山脱贫攻坚进程得到了政策上的大力支持从而稳步推进,彝族家庭没有特别大的支出的情况下,经过几年的努力和积攒,是可以很快步入小康,摆脱贫困的。然而,由于要为儿子支付高额婚嫁彩礼,给彝族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婚后许多彝族家庭负债累累,不仅不能步入小康生活,反而还要承担巨大债务,重新走向贫困之路。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高价婚嫁彩礼破坏社会风气和社会稳定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高价彩礼使得财力大小成为婚姻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成了拦住爱情、亲情的高门槛,传统民俗变成了颠覆公序良俗的恶俗,由此破坏了社会风气。由于彩礼金额不足,爱情无法转变成为婚姻,爱情观受到质疑,情感誓言成为闹剧。高价彩礼牺牲父母,父母成为彩礼债务的承担者,间接导致了子辈对父辈的代际剥削,“百善孝为先”的美德受到冲击。高价彩礼使大操大办、铺张浪费之风盛行,结婚订婚礼、婚宴礼、新房“乔迁之喜”、生儿育女“满月酒”等都要收礼金,以此让家庭能够挽回部分婚嫁彩礼,让人苦不堪言。高价彩礼使得彝族群众盲目跟风、相互攀比,在群众中形成了错误的金钱观和价值观,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高价婚嫁彩礼数额太大,容易引起婚姻纠纷,乃至诱发犯罪,破坏社会稳定。在筹措高价婚嫁彩礼的压力下,有的人走上了盗窃、抢劫等犯罪道路,而因给付不起高价彩礼的“被单身”大龄男性,则在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作用下,成为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同时,高价婚嫁彩礼也带来了巨大利益诱惑,少部分人为谋取暴利,站到人民的对立面,做起了骗婚、拐卖妇女的丑陋勾当。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高价婚嫁彩礼影响家庭家支和谐,限制家庭发展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高价婚嫁彩礼为家庭家支和谐埋下隐患。在生活中,时常出现因婚嫁彩礼协商达不成一致、离婚退婚时婚嫁彩礼退赔不成而引发家支之间的矛盾纠纷,使得“亲家”变成“仇家”,良好的家支关系变得疏远。在婚后,男方家庭因支付高价彩礼欠下的债务,需要男女双方婚后共同偿还,也导致家庭生活不幸福、不和谐。在家庭关系中,由于存在婚姻建立过程中的金钱交易,女方在家庭中往往地位较低,在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中处于弱势,即便对婚姻不满,受限于高额的赔偿压力,只能选择沉默,导致彝族家庭男女地位的不平等。此外,由于许多彝族家庭在婚嫁中投入了家庭的全部财力用以支付彩礼,家庭经济承受压力大,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限制家庭的自我发展,家庭的生产生活条件、子女教育等方面缺乏足够资金投入,家庭生活生存现状无力改变,使得贫穷代际传递,严重制约着地方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本课题组综合分析甘洛县探索治理婚嫁高价彩礼取得的有益经验和调查收集的意见建议,现就治理凉山彝族婚嫁高价彩礼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建议。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彝族婚嫁彩礼是彝族传统婚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充分尊重。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进行正确的教育引导,挖掘和发扬彝族婚嫁彩礼的正能量,激励彝族群众形成良好的乡风文明,推动社会发展进步。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加强社会舆论引导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栏等宣传媒体,阐述正确的彝族婚俗文化,宣传高价婚嫁彩礼带来的危害,引导人们区分民俗与恶俗,做正确彝族婚姻文化的传承者。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继续做好凉山州脱贫攻坚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七个一批”中的移风易俗工作,以农民夜校、新型农民素质培训提升工程、基层大宣讲等为载体,对彝族群众进行思想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在日常宣讲培训工作中,设置道德礼仪、民俗文化、婚姻法律等专题,让道德模范走上讲台,宣传社会公德、个人私德、勤俭节约、劳动致富的好故事,深刻揭露高价彩礼、炫富比阔的危害性,使移风易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全社会形成自觉抵制高价彩礼的浓厚氛围。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开展婚前教育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对彝族青年男女在成婚前进行婚前教育,引导彝族青年男女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嫁观、消费观,自觉抵制婚姻买卖、高价彩礼陋俗,做践行文明婚俗的模范。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11个民族聚居县均为深度贫困县。媳妇高价娶进门致贫返贫,女儿高价嫁出门摆脱贫困,贫困是导致彝族婚嫁高价彩礼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大脱贫攻坚扶贫力度,切实保障彝族群众民生是遏制婚嫁高价彩礼的有效手段。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州被称为千里彝山,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落后的生产生活条件是引发彝族婚嫁高价彩礼的原因之一。当前,国家和四川省对凉山州脱贫攻坚工作给予了前所未有的支持,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快彝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为彝区群众摆脱贫困提供有利条件。其中,安全饮水、安全用电、道路改善、安全住房、产业耕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关乎彝族群众切身利益,可以极大地改善家貌村容和人居环境,增强婚娶的吸引力。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加大产业扶持,增加群众收入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发展彝区经济,加大产业扶持,让彝族群众走上致富道路,这是解决婚嫁高价彩礼的长远方法。一是继续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1+X核桃产业”“大凉山品牌计划”等一系列产业扶贫政策,引导、帮助彝族群众建立主导致富产业。二是加快推进“电商平台”进村,完善资源、技术、信息等各类生产要素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拓宽销售渠道。三是切实落实外出务工对口支援计划,积极对接广东佛山等对口帮扶市县,扩大劳务输出,增加务工收入。四是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一二三产业互动融合发展,挖掘农业产业链的增值潜力,提高农业自身的经营效益。通过产业帮扶,不断增加彝族群众家庭经济收入,从根本上解决女方家庭靠婚嫁彩礼这种方式来摆脱贫困的情况发生。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提高服务水平,保障老有所依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少数婚嫁中的女方父母将高价彩礼作为年老的生活保障,反忖出社会保障服务的不足,需要不断改善和加强。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保障应有功能的同时,还应加大在社会养老方面的资金投入,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参与社会养老事业,在社会养老服务机构、设施和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不断提升社会养老服务水平,消除用婚嫁高价彩礼养老的错误做法,帮助老年群体摆脱养老困境。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革除婚嫁高价彩礼的陋习,政府需要以公权力介入,依靠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出台彩礼指导标准,规范彩礼失序,促进社会健康发育,带动婚姻风俗的转变。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1.党员干部要在婚嫁高价彩礼治理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2.基层组织要在婚嫁高价彩礼治理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是巨大的,要积极发挥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宣传功能,使其成为治理婚嫁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工作的一线战斗堡垒。一是发挥基层群众自治作用。将婚嫁新风写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使反对高价彩礼、反对大操大办、反对铺张浪费成为村(居)民自治的重要内容,用乡风民俗引导群众抵制高彩礼,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约束。二是成立基层婚嫁理事会。吸纳彝族家支头人、毕摩等为成员,制定婚嫁彩礼限高标准,对婚嫁彩礼进行宣传劝导和教育监督,及时介入并制止索要高价彩礼的行为。三是开展文明婚嫁承诺行动。村(居)委会动员组织辖区群众签订婚嫁彩礼承诺书,增强道德约束力。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3.民族自治地方法规要在婚嫁高价彩礼治理中发挥指引规范作用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凉山彝族婚嫁彩礼如何引导,婚嫁高价彩礼的困局如何破解,事关彝族人民婚姻文化的传承,事关彝区脱贫攻坚进程,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只有通过深入调研,不断创新彝族婚嫁彩礼移风易俗工作机制,形成制度化、常态化的工作局面,才能给彝族婚俗“松绑”,在彝族人民中厚植起婚嫁文明新风尚。lTe彝族人网(彝人网)-彝族文化网络博物馆

THE END
1.有这三个特点的家庭千万不能找,后患无穷!结婚婚姻彩礼家风虽然说,每个人都有对婚姻不同的追求,但是结婚不是小事,找对象结婚,选择婚姻,其实也是一个选择家庭的过程,结婚不看家庭是愚蠢的。 儿女找对象,要了解清楚对方家庭的情况,保持一点清醒和理智,幸福的婚姻,其实就是找对家庭,找对人,不能含糊,不能随便,有些家庭是要不得的。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8QJ9RF0556B206.html
2.经营婚姻最怕的错误观念降资讯结婚很容易,但经经营一段婚姻,就没那么简单了,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在经营婚姻的过程当中有以下一些错误观念,不旦不会使婚姻幸福,甚至有可能导致一段婚姻的失败。那么经营婚姻,最怕的错误观念有哪些呢?跟小编一起来看一下。 首先,清除对婚姻的不合理信念 当人https://m.vodjk.com/mip/a/122091.shtml
3.[渝粤教育]中国地质大学婚姻与家庭法复习题10.我国《婚姻法》规定的调解救助机制是() A.行政调解 B.司法调解 C.专业调解 D.人民调解 11.下列关于亲系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亲系是亲属间的联络系统 B.亲系的划分不适用于配偶关系 C.直系血亲是指相互间具有直接血缘联系的血亲 D.旁系血亲之间具有间接的血缘联系因此在血缘上不具有同源关系 https://blog.csdn.net/szbnjyedu/article/details/122004585
4.中国式催婚,警惕家长们的3种错误婚姻观念七大姑八大姨甚至老爸老妈们,一边催促,一边向我们灌输他们的婚姻观念,以作证他们催婚的合理性。 细细数来,当属以下3种最为致命。 一、“女人是会贬值的!” “男人四十一枝花,女人四十豆腐渣。” 这话真的是从小听到大。 不仅错误,而且有毒。 不管男人、女人,到了四十岁,不锻炼、不进取,全都会被碾成渣。https://www.jianshu.com/p/f590daa7fb08
5.手相怎么看?男左女右竟是错误观念5大手纹公式破解吃一吃男左女右竟是错误观念 5大手纹公式破解 手相又称掌相,在命理学中透过手的纹路分布、掌纹长短、皱纹等,都可以传达出一个人的性格和命运。自古以来,看手相就是人们了解自身命运,判断吉凶祸福的主要途径之一。一般常见的手相,通常会利用“生命线、感情线、事业线、智慧线和婚姻线”这五条主要的掌纹去判断。今天小编https://column.etnetchina.com.cn/column-list-EtnetcolB150/107884.htm
6.2024年婚姻法中对无过错方有何特殊保护?专题新闻存在哪些常见误解关于证明婚姻无过错? 在离婚案件中,"婚姻无过错"通常是指没有过错方在婚姻关系破裂中负有主要责任公众对这一概念存在一些误解: 1. 错误观念一:无过错方一定能获得更多的财产分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应当根据夫妻双方的贡献、婚姻期间的共同生活情况、子https://www.maxlaw.cn/n/20240331/11035487884293.shtml
7.以案说“典”哪些情形下,婚姻是无效的?“姑表亲,亲上加亲”,对吗?赵某某的父亲和张某某的母亲是亲兄妹关系,赵某某是张某某的表妹。由于农村的老观念,张某某和赵某某表兄妹结亲,于1978年11月登记结婚。赵某某和张某某性格不合,婚后双方经常发生争吵、打闹。赵某某于2013年8月起诉要求确认其与张某某的婚姻无效,并分割同居期间共同财产。 http://wflqfy.sdcourt.gov.cn/wflqfy/443866/443840/17522194/index.html
8.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8篇(全文)那么至于对现实生活中美满婚姻的看法是怎样呢?你相信生活中有美满吗?并相信自己能够拥有么?不管怎么样,对于我自己,我是坚信生活有美满的婚姻,而且能够拥有幸福和美满不管是大到人生,还是婚姻。 当然,相信有的不仅仅只有我一个。因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有72.2%的同学相信有,并且相信自己能够拥有的。而仅有5.6%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s8l6r4.html
9.国学院中国史专职教师主编有:《孙子探胜》、《孙子兵法及其现代价值》、《中国历代军事思想教程》等;并著有《寻找本色》、《叩问历史》《历史无间道》、《难得糊涂:中国古代官场政治智慧》、《悦读韩国》、《最是高处不胜寒》、《人间几回伤往事》等学术随笔集;曾在《历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文https://lsxy.ruc.edu.cn/szdw/gxyzgszzjs/c0e3f1717e184cad9f92790f8f5589f7.htm
10.从《傲慢与偏见》的婚姻看妇女的社会地位(精选9篇)满族作为少数民族的一支,它有着自身民族特点,但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进步以及各民族间的交流,其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就婚姻状况而言,满族的婚姻形态、婚姻观念、婚姻习俗等在不同时期又有不同特点,女性的社会地位状况也发生了变化。本文试对不同时期的满族女性社会地位状况进行粗略探讨。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gvt3vu5.html
11.银符考试题库在线练习14. 下列有关政治与行政关系的论述,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A.政治是国家意志的执行,行政是国家意志的表达 B.行政主导政治,政治从属于行政 C.政治主导行政,行政从属于政治 D.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A B C D 15. 下列不属于“虚位”国家元首的是 。 A.英国首相 B.日本天皇 C.丹麦女皇 D.沙特阿拉伯国王 A Bhttp://www.cquc.net:8089/YFB12/examTab_getExam.action?su_Id=5&ex_Id=3566
12.凝视婚姻生活,重新认识婚姻中的权力关系《鄙视》新书对谈会Q3:中国人当下的婚姻观念中应该有哪些新元素? 孟常:这个挺值得琢磨一下的。奥德修斯的妻子十年来对他保持了忠贞,忠贞是不再有爱情的一种抱负。这个世界很有意思,我们从奥德赛,从希腊,到50年代的意大利,再到我们现在生活的中国社会。包括70年代伯格曼拍生活婚姻情境的时候,包括《伤逝》,20年代的中国,是不是婚姻生活https://www.douban.com/note/819321613/
13::无过错离婚在美国的法律化进程4.无过错离婚法的实行没有反映当代的婚姻观念,也没有更好地保护隐私 有少数人反对当代的观念--过错不必是离婚程序的构成要素,尤其是在离婚双方不愿提供这种过错的时候。但正如上面的事实所表明的那样,把过错从离婚中消除掉的观念,或通过法律消除过错的观念,都只是一个可悲的错误。其实,婚姻失败双方都要负责,绝大多http://iolaw.cssn.cn/zxzp/200408/t20040819_459235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