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婚姻所构成的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婚姻、家庭制度的变化对社会其他方面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本课程结合大量的文化典故和历史故事,系统地讲解中国社会婚姻、家庭发展的历史脉络,使学生了解中国婚姻、家庭的各种规范、制度及其演变,并适当联系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婚姻家庭制度,以及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帮助青年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姻家庭观念。
本课程自2002年以来在湖北大学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开设至今,网上线下已有数万名学生选修学习,反响十分热烈。2019年,本课程获评首批湖北省级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婚姻的语源和定义、男女两性关系发展历程、传统社会婚姻家庭制度的特征、婚配的范围、理想婚龄与现实婚龄的差距、家庭和宗族、亲属范围及亲属关系法律效力、婚姻制度与家庭观念的百年嬗变、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学习等内容。
教师团队成员年富力强,教学经验丰富,善于、乐于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辅导,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并能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化解学生的一些心理问题和烦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员能够掌握中国社会婚姻、家庭发展的历史脉络,理解婚姻、家庭的特征和功能,并对一些经典的婚姻家庭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从而为自己走进婚姻、家庭储备一些知识和理论,提供一些帮助。
无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2.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德】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
2、史凤仪:《中国古代婚姻与家庭》,湖北人民出版社,1987。
3、潘绥铭:《神秘的圣火:性的社会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
4、【英】罗素:《婚姻革命》,东方出版社,1988。
5、冯尔康:《中国宗族社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6、鲍晓兰:《西方女性主义研究评介》,三联书店,1995。
7、徐安琪:《世纪之交中国人的爱情和婚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8、孙晓:《中国婚姻小史》,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
9、岳庆平:《中国文化通志·婚姻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10、【芬兰】韦斯特马克:《人类婚姻史》(全3册),商务印书馆,2002。
11、【德】福珂斯:《西方情爱史》(全5册),中国盲文出版社,2003。
12、【法】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13、江晓原:《性张力下的中国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14、黄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释义》,法律出版社,2020年。
由高教社联手网易推出,让每一个有提升愿望的用户能够学到中国知名高校的课程,并获得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