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亲家,远离这三种家庭,才是真为儿女着想婚姻恋爱父母新郎门当户对

有些人恋爱时甜甜蜜蜜,恨不得天天黏在一起,婚后却怨气满腹,互相嫌弃;

有些人恋爱时不温不火,婚后却把小日子过得蜜里调油,蒸蒸日上。

恋爱和婚姻,从来不是一回事。

恋爱的开始或许因为感性,但婚姻的维持,却需要理性。

这种理性背后,往往包括家境的权衡,双方父母人品的考量。

正如简·奥斯汀那句名言:

婚姻里,只考虑家庭是荒谬的,不考虑家庭是愚蠢的。

有远见的家长,不会让儿女和这三种家庭结亲,看看你中招了吗?

三观不合的家庭

热播剧《玫瑰的故事》中,女主角黄亦玫的婆婆,曾气得无数人牙痒痒。

黄亦玫爱不释手的书,她拿来垫锅碗;

黄亦玫精心呵护的花,她直接拔掉种大蒜;

黄亦玫想出去找工作,婆婆却觉得儿媳不负责任,“搁家都待不住”。

有一次,黄亦玫的父母来探望女儿。

婆婆却觉得,亲家一定不怀好意,在图谋儿子的大房子。

二老让她休息一会,她解读为对方要赶自己回老家;黄亦玫妈妈教女婿做菜,她理解为对方看不起自己儿子。

趁人不注意,她把儿子拉到房间,提醒道:

人家都是大学教授,咱们可算计不过,你以后赚了钱,千万别告诉你媳妇。

在婆婆的猜忌下,黄亦玫在家里过得如履薄冰,几度情绪崩溃。

三观不合的人,就像身处两个世界,很难真正互相理解。

你需要的生活仪式感,他们觉得多此一举;

你谈论的关系和圈子,在他们看来是变相炫耀。

就算你可以不在意对方的感受,却难保对方不会一而再再而三地死缠烂打,把你拖入乌烟瘴气之中。

思维方式迥然不同的人,必然会在相处过程中,产生诸多矛盾和分歧。

所以择偶时,一定要仔细掂量双方的家庭,观念是否一致、磁场是否相合。

唯有物质门当户对,精神势均力敌,婚姻才更容易幸福长久。

关系凉薄的家庭

常言说,一个人的原生家庭里,往往藏着ta日后亲密关系的模样。

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塑造,往往是长期且深远的。

家人之间相亲相爱,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通达事理,心性纯良;

家人之间关系凉薄,养出来的孩子,也往往个性孤僻,薄情寡义。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则热搜。

妻子生产当天,丈夫却消失不见,只因之前他挪用家里的钱网贷,和妻子大吵一架。

更过分的是,为了让妻子服软,丈夫还换了家门的锁,不让妻子和孩子回家。

看到新闻时,我忍不住捏紧拳头:

究竟是怎样冷血的人,才能弃骨肉至亲于不顾?

但当看到这个丈夫的父母,我就一点都不意外了。

女方生产完后,娘家人为了联系上男方,曾找男方的父母沟通。

可二老一直紧闭家门,以联系不上儿子为由,拒绝帮忙。

社区工作人员看不过眼,问男方的父亲:

就算联系不上儿子,你不想出门见一见孙子吗?

不曾想,孩子的爷爷直接拒绝承认有这个孙子。

当爸爸的不见儿子,当爷爷的也不认孙子,男方一家人的冷漠,实在是让人难以置信。

蔡元培先生曾在书里提到:

家庭者,人生最初之学校也,一生之品性,所谓百变不离其宗者,大抵胚胎于家庭中。

凉薄的家庭,往往养不出内心温暖的孩子。

因为家庭关系的淡漠,会让他们耳濡目染,渐渐活成父母的翻版。

选择伴侣时,一定要考察ta的家庭。

如果父母不近人情,不明事理,一定趁早远离。

不然,很可能在婚后,将自己置于孤立无援的境地。

没边界感的家庭

前两天,刷到一则新闻,哑然失笑。

山西的一场婚礼现场,新郎的妈妈居然和新郎当众亲热起来。

只见她深情地看向儿子,搂住对方的肩,絮絮叨叨地说悄悄话。

说到动情处,妈妈泪眼朦胧,和儿子十指相扣在一起。

而儿子不仅没有拒绝,还靠在妈妈的臂弯里,和她紧紧相拥。

新娘几次拽新郎的手,提醒他注意场合,新娘的父母也不停地给亲家递眼色,奈何母子俩还是腻歪个没完。

在新郎妈妈看来,儿子虽已成婚,但她依然想时刻“霸占”儿子心中的重要地位;

而在新郎看来,妈妈不过是在关心自己,和她亲近一些,并无不妥。

不敢想象这样病态的母子关系,未来会给家庭带来多大的困扰。

再好的亲情,也要有边界感。

若是时刻都不愿放手,不仅会影响夫妻正常相处,还会成为引爆矛盾的导火索。

有一次,朋友和先生吵得很凶,她的父母明明就在大门口,却不进去劝架。

后来朋友问妈妈:“我们吵得这么严重,你们怎么都不进来?”

妈妈回答:“我们进去就尴尬了,除非你确定不和你丈夫过了,否则,我们是没有立场踏进那个大门的。”

你看,明事理的父母,都会给孩子的亲密关系,留有足够的空间。

他们不会因为孩子受了委屈,就一味偏袒;

更不会内心的不舍,将孩子的伴侣挤到一边。

一个良性的家庭环境,一定是夫妻关系优于亲子关系的。

父母少干涉、少打扰,夫妻俩才能同心合力,经营好自己的小家。

比尔·盖茨曾说:

我们要把合适的人从人群里筛选出来,而不是把不合适的人教育好、培养好。

这句话放在对伴侣家庭的选择上,也同样适用。

婚姻不仅是两个人的结合,更是两个家庭的联盟。

双方父母三观契合、彼此尊重,才能确保儿女一辈子的婚姻幸福。

与其在婚后悔恨遇人不淑,不如在婚前擦亮眼睛,对彼此的家境、观念、家庭相处模式,做出充分预估。

找到精神和物质,都门当户对的家庭,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自己在婚后陷入感情的泥淖。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和良人相伴,得爱情滋养,在婚姻里绽放自己的明媚光芒。

作者简介:竹西,爱读书,爱生活。本文首发十点读书(ID:duhaoshu),超3000万人订阅的国民读书大号,转载请联系十点读书。

THE END
1.由《简爱》的出的爱情婚姻五大定律(上)一场美好的婚姻顷刻之间分崩离析,结婚一年之后,姐姐在痛苦中选择了离婚。 恋爱是两个人的事情,有情饮水饱,然而婚姻不一样,婚姻关乎到两个家庭,能否和对方家长相处融洽,也是婚姻生活里重要组成部分。一段糟糕的婆媳关系,一段不受到父母祝福的婚姻,真的会让人对爱情失去信心。 http://www.wzright.com/m/view.asp?id=3445
2.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开题报告.docx文档全文免费预览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开题报告.docx,傲慢与偏见的婚姻观开题报告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家庭对汉尼拔和维托科利昂的性格特征影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427/5304334314002031.shtm
3.简爱的爱情观范文(全文)简爱和圣?约翰的爱情观截然不同。圣?约翰可以把爱情献给上帝,但简爱则认为夫妇的结合应以爱情为基础,感情必须真实,否则不应结合。而且婚姻必须是平等的,任何一方不能以另一方为工具去达到某种目的。因此,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追求爱情的平等,她断然拒绝了那没有爱情的结合,拒绝了圣?约翰的苦苦追求。https://www.99xueshu.com/w/gkmvjmwir9ak.html
4.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中的婚姻观《简·爱》是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写于十九世纪的英国。夏洛蒂·勃朗特在作品中描述了一位在婚姻上追求自由平等以及不注重物质要求的女性形象,夏洛蒂·勃朗特表现出的这中婚姻观对现阶段的女性们在婚姻的选择上都具备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论述了夏洛蒂·勃朗特在《简·爱》中的婚姻观。https://wh.cnki.net/article/detail/QCSY201417026
5.后现代的爱情(精雅篇)该类剧集对于观众的影响, 除了生活方式及行为方式等韩国文化外表层次的模仿, 还主要体现在他们价值观念的改变上, 尤其以婚姻观、恋爱观的表现最为明显。这些价值观念主要由男女主角传达出来。女主角代表的女性形象作为该类剧集重点刻画, 具备鲜明特点, 对传达价值观念起到极大作用。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ukzcjgm.html
6.婚姻家庭是一个温暖避风的港湾,是一个能够情感话题婚姻家庭是一个温暖避风的港湾,是一个能够使人感到温馨舒适的地方。这也是每个人所必需进入的一个围城。 伟大的爱情总是代替不了繁衍后代,如果还没有准备好进入这个围城,在爱情里,那就请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顾瑶瑶就是不要早早进入那个围城,只谈恋爱,不论婚姻。每次提到结婚,顾瑶瑶都会说自己还小。 妈妈如是说http://www.jianai360.com/bbs/view/31820.html
7.《简爱》pk《傲慢与偏见》,你是爱情至上还是理性至上?青年时期的奥斯丁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史,但因为两家人都极力反对,最终错失了这段姻缘。从此奥斯丁决心终身不嫁,一直独自生活到离世。 我们可以从奥斯丁的作品里看到奥斯丁的人生观和婚姻观,多数是非常理性的。 虽然她也经历过一些坎坷,但是人生大部分时光是顺遂的,是幸福的。她是一个有独立思想的女人,并且崇尚自由https://www.jianshu.com/p/df22d6ec6167
8.简爱读后感(通用50篇)小说通过罗切斯特两次截然不同的爱情经历,批判了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和爱情观,并始终把简爱和罗切斯特之间的爱情描写为思想、才能、品质与精神上的完全默契。这本小说说明了人最美好的生活是人的尊严加爱,小说的结局给女主人公安排的就是这样一种生活。虽然这样的结局过于完美,甚至这种圆满本身标志着肤浅,虽然罗切斯特的https://mip.wenshubang.com/xindetihui/2722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