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文化消费现状(精选5篇)

当前我国居民的消费观念与消费行为出现了明显的消费主义倾向。消费主义的特征就是由大众传媒推动和扩散、把越来越多的人都卷入其中的消费生活观念和消费方式,它创造、刺激和再生产着人们的消费需要和消费欲望,驱使人们不断地追求高档,无止境地向往名牌。这一倾向已经开始向学生群体扩散。现在大学生的消费结构有两个失衡之处:一是物质消费大踏步向高档次发展,精神消费则严重滞后;二是精神消费中又是重娱乐消遣,轻读书学习,这种消费结构的畸形状况,在当今青年图书报刊消费的疲软上表现尤为突出。目前大学生的消费支出增长很快,而购买书报、学习用品等消费额并没有随消费总额的增加而增加,就是很好的明证。

1.3消费观不正确

由于对消费的认识发生了改变,在相应的价值观上,大学生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有大多数的大学生认为人生价值不能以钱的多少来决定,但对于“没有钱万万不能”这个观点,大多数的大学生却持支持态度。消费水平较高的一部分学生和个别中等或较低消费水平的学生认为“钱越多,人生价值就越大”,“有了钱就有了一切”。可见,拜金主义已开始侵蚀大学生的消费价值观,大学生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日益向重实惠、重功利的方向发展。

2大学生消费文化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2.1传统的影响

一方面,传统儒家思想的熏陶,使我国自古以来就有礼尚往来的交易风尚,“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等谚语即是明证。另一方面,历史上很长一段时期,我国实行的都是以小生产为基础的自然经济,并由此形成了一些与小生产相适应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比方说,人们通常简单的将财富直接等同于消费资料,财富的增加直接表现为消费品的增加。还片面的将富裕程度直接等同于消费的水平,富裕仍然直接以消费品的拥有来表示,判断富有的价值标准就是消费品的多寡、优劣。这种价值观很容易形成个人对消费品的崇拜,而这种崇拜就导致了对豪华消费的推崇和向往。在这样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消费文化也就很有可能走向豪华消费、炫耀财富的负面。

2.2环境的原因

现在的大学校园早已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象牙塔,其与社会联系愈来愈紧密,良荞不齐的大众传媒更是无孔不入的将一些西方文化价值观包括消费观念,大量输入校园。大学生思想敏捷,求知欲望强,涉世不深,很容易吸收西方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在开放已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之下,文化多元思潮激荡,势在必然,尤其在高校这块思想活跃的热土上,东西文化观的碰撞交锋,更是一种必然现象。更兼有同辈群体之间较强的心理认同感,这种心理认同感一旦确立,就可以在相互依赖或冲突中实现彼此的沟通,最终获得心理归属和价值认同。使其消费行为不自觉的趋于一致化。

2.3家庭的原因

当青年一代脱离原有家庭独立生活时,必然带有原来家庭消费特征的烙印。因此,大学生的消费文化一定会受到其家庭的影响。当前大学生的父辈们大多经历过以前极其困难的岁月,因而从心理上对贫穷有种恐惧感,为了不让下一代重蹈覆辙,父母宁可省吃俭用,也要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了大学生不健康消费的诱因。

2.4心理的原因

3高校德育对大学生消费文化导向之对策

3.1直接的消费教育

首先,加强大学生的理财教育。虽然大学的课程设置中一般有金融学、证券投资、货币银行学等学科,但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模式带给学生的只是空洞的说教、条条框框的死记硬背,缺乏实际操作训练和理财氛围的营造,缺乏理财基本技能的培养,造成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很差的局面。而指导大学生熟悉和掌握基本的金融知识与工具,从短期效果看可养成大学生合理计划的消费习惯,从长远来看,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使其在高度发达、快速发展的时代中具有可靠的立身之本。

其次,消费品常识教育。具体内容包括:常用消费品的选择、评价与鉴赏、维修与保护等。特别要重视提高学生评价和选择消费品的能力,这不仅可以更好的保护大学生消费者的利益,更重要的意义是在了解消费品的基础上进行消费可以更好的遵循消费伦理,尽到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再次,消费文明教育。高校要大力倡导消费文明,要对学生进行消费伦理、消费质量、精神文化消费等方面的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精神文化消费力和消费文明程度,净化校园环境,树立良好的校园风尚。

3.2间接的消费文化引导

首先,作为大学生而言,必须对整个国家的国情有全面整体的把握,既包括欣欣向荣的发展势头和美好前景等正面信息,也包括严峻的国际形势、人口、资源、环境等负面问题。一方面,可以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摆脱西方现代消费主义的侵袭,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反映在消费上,自然不会沉溺于短视的娱乐享受,纠缠于虚假的人情,着迷于肤浅的奢侈浪费,而是会自觉地以自身发展为主导,合理安排消费结构,并主动注意到消费中的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问题,形成理智文明的消费行为和方式。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危机感和社会历史责任感,刻苦钻研、勤奋学习,为我国农业、资源、人口等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

再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人才资源优势,聘请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文学、历史、政治、经济、音乐、美术等多方面的系列讲座。开展多形式、高品位,健康、生动、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把育人宗旨贯彻始终。同时,还要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一方面,要鼓励并创造条件开展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社团活动,使其成为学生开拓视野,增长才干,培养创造力,扩大信息流通渠道,提高文化素质,增强团结协作精神,焕发青春和热情的校园文化活动场所;另一方面,要加强引导、管理,对存在问题的社团及活动要及时发现和纠正。

4结语

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环境使得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观念趋向于多元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选择何种消费,持何种消费观念本可自由选择,但应该有自己的主流消费文化,高校德育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材负有重要责任,因此对大学生消费文化的引导也应该是高校德育的题中之意。加强大学生消费文化引导,树立大学生正确的消费观,培养理智的消费行为,形成合理的消费结构,使消费为大学生的素质提高和发展服务,是高校德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参考文献

[1]李升阳.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中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04,17.

【关键词】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分析

广义的体育消费指一切直接或间接与体育活动有关的个人消费。而狭义的体育消费则指那些直接从事体育活动的个人消费,它包括观看体育比赛、体育表演、购买运动器材、从事体育活动等。近年来,大学生的数量在逐年的增加,大学生群体将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庞大集体,而当今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性日趋变得平凡,大学生也将成为体育消费的主力军。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时尚,正逐步走向大学,花钱买健康,享受运动乐趣是大势所趋。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分析

1.2研究方法

文献法、理论分析法、逻辑推理法

2大学体育消费现状

体育消费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体育实物消费资料和体育劳务或服务消费资料的数量,其水平可用价值(货币)单位来表示。大学生在体育消费时所选择主要内容为,体育服装、鞋类、观看比赛、体育器材、体育书籍、报刊、租用体育场地、运动保健。

3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影响因素

3.1体育消费的环境

消费的环境包括消费自然环境、消费的社会环境、消费的文化环境。下面就目前大学生体育消费环境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状况分别探讨一下。(1)有利因素:学校开设体育课,学习内容丰富,例如:游泳、篮球、健美操、乒乓球等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项目。在这种宏观环境下将有利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其次,体育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体育消费的发展,为大学生体育的"终生化"打下坚实的基础。(2)不利因素:首先,大学生的人数逐年增加,而学校场馆的数量增幅较小,这造成学生参加运动的人数相对下降。

3.2体育消费的观念

体育活动既是一种身体的运动又是一种心理上的活动。体育活动已被越来越被现代人所接受,大学生对体育消费这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广泛的认同性,经调查得知:学生认为健康投资有必要,这说明大学生对体育参与、体育锻炼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体育消费观念有所增强。强身健体是大学生参与体育消费的首要目的,而且还可以欢度余暇、改变体型、健美减肥。体育运动是促进人际交往的最好方式。人们可以在参加体育运动的过程中获得信息、调整情绪、展现自我、增进同学和朋友间的友谊和亲密感。

根据访问调查,在校大学生选择体育活动的项目中男生比较感兴趣的有足球、篮球、羽毛球、网球、跆拳道等,女生分别是:健身操、瑜珈、体育舞蹈、羽毛球等。

4结论

生命的第一涵义是生存,生存的前提是健康。加大学校体育场地、场馆、器材的投入,有助于学生体育锻炼,扩大体育消费的环境,加强体育消费的氛围,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5建议

5.1大力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加大学生体育消费资金,这样会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不断提高个人、家庭、社会的文明程度。

5.2加强在校大学生健康教育的宣传,使大学生的健身观念有所提高。

5.3不断提高学校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他们适应学生体育活动兴趣需求的能力,多开展一些符合大学生特点和需求的体育运动项目。

5.4加大对学校体育场地的投资建设力度,并开发利用好现有条件,改善学校体育活动设施条件。

【参考文献】

[1]李卫国等:广东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J].体育文化导刊,2002.5

[2]尹世杰蔡德荣等:《消费经济学原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年第2版

[3]何敏学等: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04.3

[4]李萍:浅析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价值取向及行为特征[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1

[5]黄小波李一玉: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研究[J].《体育科技》1997.2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消费现状;广西财经学院

一、引言

二、调查方式与内容

三、调查数据分析

(二)90后大学生的消费水平

1、月家庭收入与月生活支出

从统计结果可知,广西财经学院将近60%的大学生来自农村,月平均收入在1000以下的占39.88%,在3000以上的仅占12.46%。而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家庭平均月收入在1000以下的占14.45%,3000以上的占48.44%。受家庭经济条件约束,广西财经学院大学生的消费额普遍不高。从数据可以看出,在校大学生的生活费普遍处于500-1000,占58.82%;其次是500以下的占21.63%。(见图2)

2、地区差异

通过表1可以看出,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每学期的总消费水平明显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来自农村的大学生每学期总消费多数处于2000元以下和2000-4000元;而来自城镇的大学生多处于2000-4000元和4000-6000元。此外,每学期总消费在6000元以上的全部为城镇大学生。城乡大学生在消费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三)90后大学生的消费结构

1、基本消费

基本消费是指维持我们日常衣、食、住、行等的消费。图3数据显示,90后大学生学习消费占19.05%,饮食的消费占32.33%,日常通讯费用占15.17%,衣着方面消费占16.41%,化妆品消费占4.09%,旅游消费占3.49%,恋爱消费占2.94%,游戏费用占1.14%,其他费用占4.69%。

图4数据显示,大学生月饮食消费处于300-500元的占55.37%,500-700元的占24.83%。饮食总体符合健康的消费构成。其中,女大学生的月饮食消费大部分处于300-500元之间,男大学生则多处于300-700元之间。

2、学习消费

(见表2)从纵向来看,大一至大四的学生的消费情况没有太大区别;从横向来看,各个年级学习消费多处于100元以下和100-200元。我们了解到,有些学生忙于考各种专业资格证;有些学生攻读双学位、双专业;有些学生则因考研需要教科书以外的书籍等。整体上,校园学习氛围良好,学生求知欲较强。

3、交际消费

目前高校周围的娱乐场所越来越多,如KTV、咖啡厅、烧烤城、电影院等,因此朋友聚餐、生日聚会等成为当前大学生热衷的不可缺少的娱乐活动。图8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每月娱乐消费在50-100元和100-150元的分别占27.81%和10.36%。比较各年级的数据(见图9),大二的学生在娱乐消费方面占比最大,分析其原因,大一刚刚步入大学,对周围环境较为陌生;大二是大学最潇洒的阶段,也是学生会、社团、协会高层管理者中的佼佼者,内部联谊、聚餐、郊游不可避免;大三的学生忙着考证、考研;大四的学生忙于毕业找工作。

4、旅游消费

(四)90后大学生的消费态度

1、消费者类型

图12数据显示,大学生的理性消费是主流,一半以上的学生在消费类型上更趋向于节约型和规划型。其中,节约型占31.55%,规划型占31.03%。可以得出,90后大学生仍以学习知识为首要任务,而不会沉迷于玩乐。因为消费能力有限,大学生消费时会谨慎挑选,不会一味求贵。

2、消费观念

图13数据显示,在消费观念上,大学生更加注重实用性。其中,追求实用,理性消费占81.55%,而超前消费与攀比消费占比较低,分别为6.03%和1.38%。这些数据表明,大学生消费观念更趋于实用化。但同时也可看出,在消费上追求个性,从众心理淡化的现象也初见苗头,占1.38%。由此可知,大学生的消费观念更趋于理性化与实用性;而在理性消费的前提下,个性化消费会越来越突出。

3、消费方式

从图14可以看出,60.76%的学生倾向于在实体店消费,39.24%的学生倾向于网购。这反映出银行卡、信用卡等消费方式逐步得到了90后大学生的认可和接受,大学生作为社会上一个活跃的群体,虽然在经济实力上未能跟上社会,但消费意识上却早已和社会发展同步。

四、90后大学生消费现状的成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针对上述出现的大学生消费的一些现象,从南宁市的经济情况出发,进行分析。南宁市是一个欠发达城市,经济总体水平与一二线城市还存在较大差距。从调查结果来看,该校大学生的消费水平不高,家庭月收入层次较低,尤其是在经济条件比较落后的农村。这也直接导致了大学生日常消费在500-1000元这个区间居多。生活费水平较低,除去饮食方面的费用,能够用来进行额外消费的资金较少。因此,在消费时,选择规划型消费成为主流。再者,由于经济条件的约束,该校大学生趋于节约型消费,在消费时,能不消费就不消费,争取把每一分钱用到实处。

(二)学校因素

校园文化具有一定的渗透性,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起到引导和规范的作用。在校园里,不合理消费氛围容易左右学生思想。这种隐性影响对在校大学生的刺激是巨大的。学生日常生活被灌输的思想以及价值标准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其行为。因此,一个学校的消费氛围直接影响学生的消费行为。除此之外,在校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同样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周围环境潜移默化的影响。大学周边环境在刺激消费的同时,会传达一些错误的消费信息,极易引起学生盲目消费。

(三)家庭因素

五、90后大学生消费教育的对策

(一)构建和谐消费观

在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下,个人消费要与个人现状及社会环境相协调。提倡大学生进行健康消费,反对不健康消费。针对大学生消费,鼓励各种学习益智型消费,反对一味娱乐与享乐消费。在和谐消费观下,学生更易树立科学的消费态度。一方面,可以促进和谐氛围的形成;另一(下转第233页)(上接第231页)方面,对形成大学生科学的价值观大有裨益。

(二)构建良好校园文化

大学校园环境是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活动及发展的一种环境。她有丰厚的校园历史文化及现代的社会文化,她依托整个校园以及校园人而存在。因此,培养大学生合理消费习惯,可以采取优化校园消费环境,积极营造校园合理节约的消费氛围,批判盲目消费、攀比消费来实现。在校园内,在以优美的客观物质环境来陶冶情操为基础的前提下,还应该通过营造丰富的校园文化环境来渲染和衬托。通过积极开展各种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生活。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感恩教育

感恩是社会上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基本道德素质,是做人起码的修养,作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更应该懂得什么是感恩。大学生只有学会感恩,才会少些抱怨,多些宽厚;少些仇恨,多谢友善;才会对他人施以爱心,对工作投入激情,对生活寄以热盼,对社会予以回报;才能在社会中与人和谐相处。常怀感恩之心,常行报恩之举,应当成为每个大学生的行动准则。为此,大学生应该做到三点,一是对父母的养育怀有感恩之心;二是对师长的教导应有感恩之意;三是对社会的救助应存有感恩之情。

(四)加强大学生的自身管理

参考文献:

[1]黎明.“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分析[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7):95-97.

[2]杨乐敏,孙艳香.90后大学生消费行为和价值观调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21):128.

[3]徐丹丹.90后大学生消费道德教育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1.

[4]张耀荔,刘艳荣,陈静.大学生消费教育现状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商品学会,2010:9.

[5]李碧君.在校大学生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趋势分析[J].大家,2012(11):84.

[6]蒋琦玮,马灿.大学生理性消费的引导[J].消费经济,2010(2):38-40.

[7]李木梓,霍如桃,罗然,伊欣琳.大学生消费结构的调查和研究[J].中国物价,2010(4):57-60.

[8]黄雪园.大学生消费现状的调查及合理化消费的建议[J].商场现代化,2013(14):51-53.

关键词:大学生消费现状消费构成消费特点引导合理消费

一、大学生的消费现状

构建节约型消费模式是解读节约型社会的一个重要方面。用节约型的消费理念引导消费方式的变革,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文明、适度、合理的消费理念,大力倡导节约风尚。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栋梁。引导其继续保持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念,反对奢侈、盲目攀比、过高消费等不良消费风气。加强大学生健康的消费观念的培养与塑造,在当前构建节约型社会的大环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目前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伴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多,跨国公司登陆和外国媒体的进入,大学生的消费文化也在发生着急剧变化和转型。

大学这几年,是大学生需求不断扩张和发展的时期。因而特别想以新异的消费形象,向社会展示自身成长的成熟。他们希望通过消费上的创新、时尚、前卫来展示青春的活力,从而显示了自我能力与价值。这样就可以获得他人的认可与接受。

二、大学生的消费构成

(一)以伙食费为主

在校大学生的费用支出还是以购买食物为主。大多数大学生会在吃饭问题上花费掉自己每月生活费的一大部分。并且这一费用在男生与女生之间是有差异的。一般来说男生主要集中在500-600一个月,而女生主要集中在350-450一个月。这样的情况是符合大学生消费构成的。但是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外出就餐,请朋友吃饭等开始增多,这也就加大了大学生的消费数额和吃饭方面的开支。

(二)娱乐消费

(三)日用品消费

(四)学习方面

在大学期间,大学生要考取一系列的证件,从而来给自己未来就业增加筹码。像最为平常的大学英语四、六级和大学生计算机等级考试。为了这些考试,首先要先交报名费,然后为了增强通过的机率,还有可能购买一些资料或参加一些辅导班。还有部分学生想本科毕业后继续读研究生,这样就又会增加一笔考研费用。除了上诉所说的学习费用外还包括平常购买学习用品的费用,虽然这项开支并不大。但也是大学生消费内容中必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三、大学生的消费特点

(一)经济实用

从大学生的消费的现状分析,不论大学生的基本生活消费在衣食住行上,还是大学生的其他消费,都带有浓厚的实用色彩。大学生购物往往看中的是物品的实用性,而非其他。由于大学生的生活费主要来自父母,而现在大多数学生能够体谅到父母的不易,所以在花钱方面也相对谨慎。

(二)丰富多样

大学生多样性的消费特点根源于大学生多元化价值目标的存在。多元化的价值目标,一方面使大学生思想活跃,有益于表达其内在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另一方面也给大学生购物提供了多重选择,丰富了购物内容。

(三)独特个性

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审美观,也就使每个人形成了其独特的购物标准。这种个性化消费也可以理解为时尚化和风格化。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大学生越来越有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新知识、新技术的迅速推广使得时尚的形成和流行更加快速,同时也更具有鲜明的主题和更人性化的表现形式。大学生及时吸收并接受。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

(四)显著差异

由于贫富差距的存在导致了大学生消费水平的不一致。有的学生可以使用名牌手机,高级化妆品,而有些学生仅仅解决了吃饭问题。他们的消费水平不高,往往有着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五)时尚前卫

大学生的时尚前卫主要表现在:追求名牌,崇尚权威,喜欢新颖。商品经济的发展,使消费市场物质极大丰富。大学生正处于追求个性发展,自我意识增强的阶段,很容易并且很乐意接受新事物。面对五彩缤纷商品,大学上往往选择更能够体现时尚,前卫的东西。

四、影响大学生消费的因素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其带来的消费方式变化的影响

(二)不同社会群体的影响

广大学生有着自己的交际圈,大学生购买什么样的产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一个什么样的消费圈子中,一般情况下,在同一寝室或同一班级大家购买的产品相似度较高。如果一个大学生周围都是高消费人群,其消费费用会明显比其他人略高。

(三)文化背景的影响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成长历程,在其成长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这些差异的造成也同样是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有些人可能喜欢一些大众化的商品,而不喜欢形象怪异,设计独特的前卫商品。但对于一些追求时尚,爱好前卫的人来说,就会对这一类的商品情有独钟。

(四)大众传媒的影响

(五)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

这几个方面也是影响大学生消费的重要因素。学校因素是指学校周边的消费环境如何,商家是否大量集中在学校周围。家庭因素是指一个家庭的经济情况如何,是否能够负担的起在校生各个方面的消费开支。自身因素是指一个大学生自身的消费理念和消费习惯如何。是否可以理性消费。这三方面的因素会对大学生的日常消费水平起一个制约与限制的作用。

五、引导大学生合理消费

(一)改变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观,引导合理消费

合理规划自身的消费构成,增强理财意识。大学生对自身的消费现状要有一个理性的思考,在校期间要养成健康的消费心理和良好的消费习惯。我们提倡“合理和适度”、“量入为出”有计划的消费方式。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自觉抵制不良消费风气。

(二)克服攀比,盲目消费

(三)发挥娱乐传媒的积极导向作用

关键词长沙市独立院校大学生消费现状对策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5.5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z.2016.09.084

AnalysisontheCurrentSituationandCountermeasuresofCollege

Students'ConsumptioninIndependentCollegesinChangsha

HUANGZhicheng[1],TANGWen[1],HUANGSiyu[1],HUXirui[2]

([1]OrientScience&TechnologyCollegeof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128;

[2]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Changsha,Hu'nan410128)

AbstractThroughfiveindependentcollegesinChangshaCity,HunanProvince,OrientScience&TechnologyCollege,ShudaCollege,SwanCollege,ChengnanCollege,BeijinCollegesamplingquestionnairesurveyofconsumptionlevelofcollegestudents,andalargenumberofliteraturereview,summarizesandanalyzestheconsumptionstatusofChangshaCityindependentcollegestudents,consumptioncharacteristicsandconsumption,andputsforwardsomewaystosolvetheproblem.

KeywordsindependentcollegesinChangsha;collegestudents'consumption;countermeasuresanalysis

1长沙市独立院校大学生消费现状

1.1调查的基本情况

为了探询长沙市独立院校大学生的消费现状,我们对长沙市五所独立院校采取抽样问卷调查与个案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其中包括东方科技学院、树达学院,涉外学院,城南学院,北津学院)。本次调查问卷共由28个问题组成,主要询问了大学生每个月的收入状况、支出状况、消费方式、消费心理、理财理念等问题。共发出调查问卷200份,收回200份,有效问卷194份;基本上做到了男女生1:1的比例发放。

1.2长沙市独立院校大学生的消费构成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的学费也在不断上涨,独立院校的学费更是一笔不菲的费用,甚至有些经济上比较拮据的家庭很难支付得起独立院校基本的学费。所以研究独立院校大学生的消费现状,对社会和对高校来说,都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通过对长沙五所独立院校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独立院校的大学生消费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

(1)饮食:51.3%。当代大学生对餐饮要求逐渐提高,饮食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消费项目。(2)恋爱:10.3%。大学生恋爱支出主要在零食、逛街、通讯、吃饭、娱乐等方面,而礼品消费占据了恋爱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3)娱乐:16.2%。饮食费用在如今的独立院校大学生消费中占据的比例越来越小,而用于精神娱乐等方面的消费逐步上升。(4)学习:4.3%。独立院校的大学生买书的花销并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考证考研上。(5)人际交往消费:10.6%。大学校园作为大学生走向社会舞台的阶梯,已经不仅仅是大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地方,也是一个了解社会、适应社会的地方。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来说,学习文化知识与培养人际交往技能同样重要,是大学生必不可少的两项基本技能。(6)生活用品:7.3%。大学生生活用品消费所占比例较小,极少数大学生存在消费奢侈生活用品的现象。

2长沙市独立院校大学生消费水平

2.1独立学院大学生月生活费支出情况

独立院校大学生消费的贫富差距较大,大部分大学生的月消费额度主要集中在1200元至1600元之间,每月消费多于1600元的同学仅有11.3%,少于1000元的月消费,也只是占据了10%的比例。约7.2%的同学表示,他们的生活费基本靠自己的奖学金与助学金、勤工俭学、贷款等方式获得。而大部分同学表示自己是依靠家庭资助。

2.2长沙市独立院校大学生消费水平的差异性

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长沙市独立院校大学生的消费水平差异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独立院校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所导致的消费水平差异。(2)因独立院校的特色专业所招收的学生条件差异导致消费水平差异。(3)独立院校大学生的年龄与心态变化导致消费水平差异。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城南学院的大学生因为离市中心比较近等原因,在娱乐及饮食等方面的消费普遍高于东方科技学院和树达学院的大学生;北津学院也因为靠近奥特莱斯的缘故,在买衣服与鞋子等方面的支出相对也较多一些;北津学院与涉外经济学院的大学生平均消费水平高于树达学院和东方科技学院;而相对于大一与大二的大学生来说,大三大四的大学生在理性消费与自制力等方面更为出色。

3长沙市独立院校大学生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1)从众消费和盲目消费。独立院校的大学生也是社会的一份子,所以他们的行为也不可避免地受社会和群体等因素的影响,容易产生从众消费。也有一些大学生在消费中没有目的性,很轻易地受到外界偶然因素而盲目地买了许多自己实际生活中并不需要的东西。盲目消费主要出现在大一与大二的大学生人群中。

(2)攀比消费。一些独立院校大学生不顾个人家庭的经济情况,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一味追求高档次、高价格的消费品,以标新立异的消费炫耀自己;也有一些大学生在物质生活消费上产生了相互攀比的现象,试图弥补自己的精神空虚,从而导致自己失去了判断能力。

(3)超前消费与负债消费。由于信用卡、“借贷宝”、“蚂蚁花呗”等借贷工具的影响,超前消费与负债消费在独立院校的情况比较严重,节约也成为了遥不可及的话题。

THE END
1.消费观现状范文12篇(全文)消费观现状 第4篇 1 消费社会、体育消费、体育消费水平的内涵诠释 1.1 消费社会 所谓的消费社会是指在一定生产存在相对过剩,必须以刺激人们从事一定的消费才可以促进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在生产社会,人们更多关注的是产品的物性特征、物理属性、使用与实用价值。于是,消费成为消费社会中人们生活和生产的主要活动动力和https://www.99xueshu.com/w/ikeycvvkwhuw.html
2.大学生消费情况调查报告范文7篇所以全面细致地了解大学生的消费状况已成为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正确引导大学生的消费观则成为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大学生的重点。 当代大学生不仅仅消费本事在提高,并且在消费结构方面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除了基本的生活消费、学习消费外,当代大学生会选择将越来越多的支出用于网络通信、交际、恋爱等https://www.liuxue86.com/a/4726900.html
3.90后人群消费大数据分析从年龄层面看,在中国大陆消费主力人群呈现年轻化趋势,超过世界和亚太地区平均水平,90后人群的购买力已经成为消费市场的核心动力,由于一线城市和乡镇城市化进程的差异,90后人群所受教育和成长经历背景不一样,形成了大不相同的消费行为习惯。 报告前言 城市发展和人群现状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998724613&efid=CiH7ak9YdxsX1Xs2hwBL5A
4.中学生消费行为及观念状况的调查报告(通用9篇)惟有如此,方可民族兴盛,大业有成。为此,希望学校和家长加强教育引导,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教育作为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经常抓,这样中学生才能形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尊重和珍惜大人们的劳动成果、不追求奢侈、不贪图享乐的正确消费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中学生的家长应该对中学生进行适当的理财教育,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理财https://www.360wenmi.com/f/fileo10x0pyr.html
5.90后消费者调查报告.docx90后消费者调查报告篇一:90后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水平调研报告关于90后大学生消费观消费水平消费结构的调研报告目录123环境背景3 关于 90.3消费观念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舀销管理学院为例.54看法需求6搜集信息6评 价 方案7购 置 决策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55537990.html
6.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消费观影响及对策研究针对消费主义对大学生价值观及消费观产生深刻影响这一事实,本文从五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并提出解决对策。第一部分分析消费主义盛行的时代背景,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评述,并阐述开展本项研究的理论、实践意义。第二部分对消费主义的含义进行科学界定,分析了消费主义的特征及消费主义的理论探析。第三部分是调查研究部分,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7206427.html
7.90后消费观:买什么怎么买为什么?经济频道90后消费观:买什么、怎么买、为什么? 原标题: ■本报见习记者 吴越 开学季,关于“大学生零花钱多少才够花”的问题引发了网络热议;近年来,研究机构以及网络平台发布的90后消费报告更是层出不穷,令人眼花缭乱…… 不知不觉中,90后大学生买什么、怎么买、为什么,也就是他们的消费观念,得到了社会各界包括商家、媒体https://jingji.cctv.com/2017/09/25/ARTImNeitXMo9V6kpmNIHKQ117092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