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课程教学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09020002课程类别:理论课+实践课

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授课单位: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部

学时:48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徐春雨/2020.7

学分:3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刘志峰/2020.7

1.1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学院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学生的必修课程,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核心课程,本课程对于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职业素质的养成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1.2课程基本理念

本课程深入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基于学生所学专业和市场需求,以职业素养和职业技巧培养为主线,以德治和法治相结合的职业能力培养为着力点,以情境模拟和校园实践为主要教学环境,增加可操作性的实践教学内容。

1.3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的整体设计思路主要体现在:理论精讲、实践笃行、考核多元。贯穿课程的一条主线是培育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法治观,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考核方式普遍采用平时成绩(占50%)与期末笔试成绩(占50%)相结合,个别任课教师根据实践教学比重,侧重过程性考核将比例调整为平时成绩(占70%)与期末笔试成绩(占30%)。平时成绩由蓝墨云班课(超星学习通)经验值、出勤、作业成绩构成,将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真正体现“抓过程、重实践、考能力”的教育教学理念。

综合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多学科知识,解决学生在爱国主义,理想、人生目标和职业选择,生活、工作中怎样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以及当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如何维权的问题。围绕高职教育特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其具体目标应包括:

2.1按照高职学生思想道德形成和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向学生系统讲授爱国主义的内涵及在新阶段如何体现爱国主义等问题;

2.2引导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和重要作用,坚定价值观自信,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2.3从当代高职学生的实际思想道德状况出发,回答高职学生在人生、事业、理想、爱情、工作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普遍关心和迫切要求解决的有关德行修养问题;

2.4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道德评价标准,自觉实践社会主义道德,加强自身修养,强化职业认同,树立人生观、价值观,最终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层次的实践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

2.5对青年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教育,使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法制体系和法治道路的精髓,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自信,增进法治意识、树立法治思维,更好地依法行驶权利和履行义务。

课程教授计划

周别

授课

顺序

授课内容(章、节、目)

教学目标

(学生将能够……)

微课

习题

教学素材

案例

时数

1

绪论

知识目标:

1.了解本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意义及学习方法;

2.把握所处历史方位及如何做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

能力目标:

1.思维技能: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能力,对比思维能力;

2.实践技能:通过师生互动,教师引导,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态度目标:唤起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结合网络热议的“洁洁良事件”,谈一谈如何做一名新时代的青年。

教材、案例

2

第一讲

人生的青春之问

1.正确认识人的本质;

2.把握个人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3.掌握人生观的主要内容;

4.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辨别是非美丑对错;

2.能够运用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原理,辩证分析社会现象。

态度目标:科学看待人生的根本问题,辨是非、正误、主次,辨真假、美丑、善恶。

1.《人的本质》;

2.《人生价值的评价方法》。

结合北大教授孙祁祥的演讲《珍惜》,谈一谈应该用怎样的人生态度去对待大学生活?

教材、视频、案例

1.视频: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2.永恒的雷锋精神

3.航天四老:中国航天精神永久的丰碑

4.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3

1.掌握错误的人生观的表现;

2.正确对待人生矛盾;

3.当代大学生应如何成就出彩人生。

1.结合自身实际,从我做起,创造有价值的人生;

2.辨别错误的人生观并认识到其危害;

3.能够科学对待人生矛盾。

态度目标:唤起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

《错误人生观的表现及危害》

1.人民日报:为什么拜物主义不能直达幸福?

2.人生六问

4

第二讲

坚定理想信念

1.掌握理想和信念的内涵及特征;

2.理解并把握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

3.辩证把握理想与现实、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的关系;

4.把握青年一代应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1.充分认识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对人生所具有的重要意义;

2.学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好自己的理想。

态度目标:

唤起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

《凝聚民族复兴的青年力量》

1.信念和信仰的关系(区别和联系)

2.结合案例《秦钥飞:黑土麦田实干兴邦》,谈一谈,青年一代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教材、案例、微课视频

1.强天林: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2.宋玺:北大学习逐梦亚丁湾

5

1.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2.明确为什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3.把握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

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思想作为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理想;

坚定科学信仰,追求远大理想,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而奋力拼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我们共同的理想》

1.怎样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是我们的共同理想?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

1.千年伟人评选

2.视频:马克思是个90后

3.视频:马克思是对的

6

实践课:(参考题目)

1.观视频《开讲啦空军一级飞行员姚凯今晚开奖》,组织“时代.人生.理想”主题畅谈会

2.组织“中国梦青春梦我的梦”主题演讲

3.社会实践:做一次服务社会的义工。

1.掌握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作用;

2.明确理想与人生价值的关系,把握人生价值的实现条件。

1.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2.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优势,科学进行人生规划;

3.能够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实现自我价值的主客观条件;

4.促进自我面临的人生环境的和谐,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坚定服务社会中健康成长成才的信念。

视频、案例等

学生自行搜集资料完成

7

第三讲

弘扬中国精神

1.把握什么是中国精神;

2.掌握中华民族崇尚精神的具体表现;

3.掌握弘扬中国精神的必要性。

明确弘扬中国精神的必要性

唤起学生对中国精神的认同

《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

《易经》、《尚书》、《论语》中的经典语句

8

1.掌握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及基本要求;

2.理解新时代的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和爱社会主义的统一;

3.经济全球化时代弘扬爱国主义的必要性及要求;

4.把握新时代如何做坚定的爱国者。

1.能够判断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国行为;

2.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正确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理性爱国;

3.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做爱国主义的践行者。

唤起学生的爱国意识和爱国热情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爱国主义》

1.结合视频:中国留学生在马里兰大学的演讲,谈一谈,在全球化时代爱国主义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2.辨析:欲灭一国,先灭其文化。

1.视频:许吉如:少年强则国强、我是中国的14亿分之一、辉煌中国、谍影危情

2.案例:台风重创日本,中国急速撤侨、闻一多《七子之歌》、朗读者,让世界听见中国声音、世界第八奇迹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国记者怒对英国港独分子、喊爱国口号换优惠券,你赞同吗?

9

1.理解创新创造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2.掌握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3.把握如何做改革创新的主力军。

1.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将创新运用在学习生活中

唤起学生的创新意思,运用创新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

《做改革创新的主力军》

介绍一个创新任务或创新团队,并具体从创新结果、创新方法、创新路径等方面介绍。

1.阿里未来酒店,未来还会远吗?

10

实践课

主题:爱国.责任.行动

实践形式:

1.爱国主义主题演讲

3.观看一部爱国主义电影;

4.读一本爱国主义书籍,写出读后感。

1.把握爱国主义的基本要求;

2.理解并掌握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如何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1.继承并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做先进文化的传播者;

2.正确判断什么是爱国行为;

3.将爱国之心、效国之志转化为爱国之行。

唤起爱国之情,提升理性爱国水平。

学生自行搜集资料

11

第四讲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2.理解并掌握坚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唤起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的认识,坚定价值观自信。

《为什么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问答

案例、微课、视频

1.动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2

1.把握坚定价值观自信的历史底蕴、现实基础及道义力量;

2.把握如何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践行者。

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案例、微课视频

2.烈士王成龙:儿子,让妈妈再摸摸你的脸

3.黄大年——用生命叩开地球之门的海归教授

13

第五章明大德守功德严私德

1.掌握道德的内涵;

2.明确道德的功能与作用;

3.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4.掌握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内容及精神;

5.把握如何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从我做起,注重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做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

1.运用道德与法律的关系分析解决道德与法的困境。

2.列举对中华传统美德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例子。

1.廖丹“刻章”救妻

2.动车上女学生应不应该给生病的老奶奶让座?

3.让美德占据灵魂

4.五星级别变成无星级

14

1.掌握中国革命道德的主要内容;

2.理解中国革命道德的当代价值;

3.把握如何传承中国革命道德。

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践行中国革命道德。

唤起学生发扬革命到的,传承红色基因。

解读中国革命道德

讲述红色经典或为红色经典影视剧配音

信中国——革命烈士赵一曼遗书

15

1.社会公德的基本规范要求;

2.公共场所及较正式场所的礼仪;

3.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

4.网络生活中的道德。

1.掌握公共场所及较正式场所的礼仪;

2.理解并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3.自觉维护互联网安全。

1、培养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

2、自觉维护互联网安全。

网络生活中的道德

解决公共生活领域中的难题

2.同学们身边违反社会公德的例子

16

1.理解职业道德的特征;

2.掌握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3.把握如何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4.解决职场难题。

明确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认识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养成爱岗敬业的态度。

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

利用所学知识,根据专业特点解决职场难题

1.公交司机双语报站,网友:坐出头等舱的感觉

2.闪耀职业高光:生命相托,永不言弃

17

1.明确婚姻恋爱中的道德要求;

2.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婚姻观;

3.什么是和睦相处的父母与子女关系。;

1.能正确处理恋爱中的矛盾,合理调整恋爱中的自我身心和谐;

2.理解夫妻的相处艺术,灵活处理婚姻中的矛盾。

1.利用所学知识处理父母与子女、夫妻之间的矛盾

2.写一封家书

教材、案例、视频

1.习近平家书

2.信中国:周恩来机要秘书麻植的另类择偶标准

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18

1.掌握个人品德的内涵及作用;

2.掌握道德修养正确方法;

3.把握如何锤炼高尚的道德品格。

1.掌握提升个人品格的正确方法;

2.从小事做起,锤炼高尚的道德品格。

提升自身的品德修养。

锤炼高尚的道德品格

1.平文涛:你欠杭州西湖一个道歉

2.祖国很美,但有些人不配!

3.一个人开始高度自律的四种迹象

十一

19

实践课:

1.“创青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2.先进人物故事/大学生创业故事(专题PPT制作展示)

3.拍客行——寻找校园不文明现象

1.从职业责任、职业能力和职业态度等三方面了解各行各业敬业者的先进事迹;

2.了解职业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及职业生活中可能面对的问题;

3.掌握提升个人职业能力的基本途径;

4.把握在校园文明建设中哪些是文明的、值得提倡的,哪些是不文明的,应该坚决反对的;

5.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理解遵守社会公德的意义。

1.端正职业态度,提高职业技能;

2.科学规划职业生涯,提升就业能力;

3.提升大学生公德意识、规范大学生道德行为;

4.从身边小事做起,将公德认知转化为公德行为。

1.树立爱岗敬业强化岗位成才意识;

2.树立社会和谐、校园文明,从我做起、从细节做起的意识。

学生自行搜集材料

十二

20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

用法

1.掌握法律的含义及历史发展;

2.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3.了解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4.了解宪法的形成和发展;

5.掌握宪法的地位;

6.把握宪法的基本原则。

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和运行机制,能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的发展规律和时代价值。

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宪法是治国理政的根本大法

修改后的宪法发生了哪些变化?它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生活的?

修宪:合理合法的现实选择

十三

21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1.理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性;

2.掌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的主要内容;

3.把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1.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核心要义,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增强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学法守法用法。

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把握的几个问题

根据最新发生的法律案例探讨如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1.江歌案的法律冷思考

2.余欢案的法律思考

十四

22

1.掌握法治思维的科学内涵;

2.明确培养法治思维的重要性;

3.把握如何培养法治思维;

4.法律权利、法律义务的含义与特征;

5.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6.了解公民依法能够行驶的法律权利及承担的法律义务;

7.把握公民依法行驶法律权利的界限及违反法律义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1.运用法治思维分析问题,用法律、原则、制度、程序、规则解决矛盾;

2.使学生依法能够行驶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自觉承担法律义务。

树立法治思维和法治观念,增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培养法治思维的重要性

1.结合实际谈一谈大学生应该如何树立法治思维?

2.公民依法行驶法律权利的界限和违反法律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1.苏格拉底之死

2.视频《法治中国》

3.视频《法治的力量》

十五

23

第六章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实践课)

法治情景剧

了解职业生活、家庭生活、公共生活中应遵守的法律

使学生依法能够行驶法律所赋予的权利,自觉承担法律义务,自觉尊法守法用法。

学生自学搜集材料、写剧本、编排情景剧

十六

24

期末考试

闭卷考试

说明:以上实践教学题目为参考题目,教师可在讲授过程中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学习能力、学习基础自行设置。

5.1教师基本要求

5.2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要求

校内实训以校园文化为背景,参考图书馆的资料和网络资源。

5.3教学资源基本要求

教材的选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本书编写组编。

网络资源:本课程的网络参考资料;

信息化教学资源:任课老师研发的本课程教案及PPT、教学视频、音频、教学案例、教辅资料、试题库、习题库、微课视频及学习指引以及蓝墨云版(或超星学习通)等信息化教学平台。

THE END
1.“幸福筑基计划”新婚导航课程第十一课:处理情绪(上)和谐幸福为提升青年一代的婚姻家庭素养,增强经营幸福婚姻的能力,更为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提高人口发展质量、促进婚姻家庭文化的健康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白城市妇联在白城女性微信公众号开设“幸福筑基计划”新婚导航课程线上微课堂,旨在引导年轻人树立科学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与家庭观,提高建设和谐婚姻和幸福家庭的能力,以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06KLMT0514IUVO.html
2.婚恋观教育:树立正确的婚恋观(通用6篇)教育目的:通过教育,使全体官兵正确认识树立正确婚恋观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保持军人本色、正确处理婚姻恋爱关系的思想道德基础,确保官兵思想健康、文明、稳定。授课要点: 一、培养高尚的婚恋道德 二、陶冶高尚的婚恋情操 三、保持良好的婚姻家庭美德 授课方式:多媒体教学 授课时间:2课时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1aa1kb11.html
3.树立正确恋爱观(最终)课件.ppt树立正确恋爱观(最终)课件.ppt 54页VIP内容提供方:美鑫可研报告 大小:4.64 MB 字数:约3.83千字 发布时间:2024-07-02发布于四川 浏览人气:3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树立正确恋爱观(最终)课件.ppt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629/5202304332011233.shtm
4.打造恋爱“金课”培养大学生正确婚恋观打造恋爱“金课” 培养大学生正确婚恋观 近年来,一些高校陆续开设恋爱课,受到学生欢迎的同时,也有人对课程提出了想法和建议。近日有媒体就大学生对恋爱课的态度、建议进行追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超九成受访者认为恋爱课有用,超八成受访者表示对恋爱课满意,超七成受访者认为高校需要开设恋爱课。http://www.jyb.cn/rmtzgjyb/202405/t20240507_2111190479.html
5.婚恋观教育范文12篇(全文)三、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1. 加强婚恋观教育。 婚恋观是指人们对恋爱、婚姻和性的问题的基本看法, 受人生观、价值观的影响和支配。进行婚恋观教育, 既是大学生情感生活的需要, 也是正视大学生婚恋经历与婚恋指导的需要, 更是关注大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因此, 加强人性化的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具有现实意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zv8i7y7.html
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标准二、课程具体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大学生活的特点;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把握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掌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习方法。 2.理解理想信念的含义、特征、意义;理解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认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及实现理想的条件和途经。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1/0809/15/395329_139150112.shtml
7.赤峰五狐家政:高校开设婚恋课程能否有效促进年轻人婚姻生育意愿在当今社会,年轻人的婚姻生育意愿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这一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担忧。为了应对这一问题,一些高校开始开设婚恋课程,旨在帮助年轻人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提高他们的婚姻质量和生育意愿。那么,高校开设婚恋课程能否有效促进年轻人的婚姻生育意愿呢? https://www.jianshu.com/p/1b74fc3953be
8.江苏大学静湖书院——“三室一厅”共促书院“家”文化落地生花6月在江苏省会议中心举办了一场大学生新型婚育文化课程磨课活动。李云媛应邀参加并做了主题为《大学生爱情与性健康》的分享报告。 4.树立健康婚恋观 遇见更优秀的彼此 9月11日,静湖书院举办了一场以“树立健康婚恋观,遇见更优秀的彼此”为主题的大学生婚恋沙龙,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 https://yurenhao1.sizhengwang.cn/a/jsdx/241211/1982274.shtml
9.正确择偶观,拥抱一生情那么,如何才能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呢?首先,要加强自我教育和反思。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课程或与有经验的人交流,不断提高自己对婚恋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要经常反思自己在婚恋中的行为和态度,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改正。 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品德和价值观。诚实、善良、责任感、尊重他人等品质是建立健康婚恋关系的基础https://www.douban.com/note/865429301/
10.近九成受访大学生认为大学应该开恋爱课——中国青年网赵晓菲的观点得到了山东大学生张婷婷的认同。她认为,高校如果通过开设婚恋必修课或选修课,能起到科学普及相关常识、逐渐纠正社会上的错误认知,引导社会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和价值观。 在上大学的王崇敬认为大学有必要开恋爱课。他认为,现在的大学生正好需要这方面的教育,该课程对于大学生恋爱观和人生观是一个更好的树立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edu.youth.cn/jyzx/jyxw/202207/t20220704_13819943.htm
11.课程思政融入《民法典》结婚离婚规则教学之探索与实践“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新时代高校法学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须有“两把刷子”,即课程教学+思政教育能力。尤其是结婚离婚规则教学直接关系到塑造大学生的婚恋观,尽管大学生婚恋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更多的是集中在对婚恋知识的普及上,对于“婚恋观”鲜有涉及,作为高校德育的一部分,教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https://www.fx361.com/page/2022/1230/141648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