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4.05.17湖北
备
课
课件预览
向上滑动阅览
备课札记
钱钟书先生在《谈中国诗》中说“中国诗是早熟的”,他说的“早熟”指的是中国诗跳过史诗和戏剧诗一蹴而至抒情诗的崇高境界。
当你漫溯在中国古典诗歌的长河中时,你会发现抒情诗浩浩汤汤,横无际涯,而叙事诗却只激起过几朵浪花,而《孔雀东南飞》就是这为数不多的浪花中最突出、最亮眼的一朵。
如何让这一朵浪花在学生心中翻腾呢?
这么长的诗,教师该如何教,学生又该如何学呢?
既然是叙事诗,我们就按照叙事式的特点来教。诗中所叙何人何事,诗人如何叙事写人?又为何要叙写这样一首诗?而今的我们又能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在我看来,不管是什么样的诗,诵读都是第一位的。这首诗比较长,读起来比较吃力。可以让学生先结合课下注释自读一遍,然后从诗中挑选自己比较喜欢的段落来有感情的诵读,本诗中有大量的人物对话,很适合学生分角色来诵读。
诵读时要注意把握人物的心理,对话的语气、轻重、快慢、情感等,要让悲伤之情萦绕其中,久久不散,要尽可能让自己感动的悲痛的落泪。
我就曾在第一次读到此诗时泪流满面。感人肺腑,不能只留存在口头上,是要深入人心的。瞿先和老师的朗读把诗中人物的特点演绎的淋漓尽致,是我最欣赏的该诗的朗读范本,在课堂上可以放给学生听听,以此来规范和提升自己的诵读技巧。
读完之后,让学生复述故事情节以加深印象。但复述不是漫无目的的讲故事,是要把人物的性格,故事的脉络讲清楚的,当然也可以适当的有一些自己的看法。复述能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概括能力、逻辑能力、表达能力等。
这样所叙何人何事就讲清楚了,接下来重点讲诗人如何叙事写人。
第三,让学生来讨论诗中造成人物悲剧的原因是什么?这样一个郎才女貌,两情相悦的爱情故事,最后的结局为何是双双殉情?可以出示一些学者的不同观点,再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让学生讨论分析。
最后,把《氓》和《孔雀东南飞》进行比较阅读。两首诗都属于爱情诗,主人公都是女子,都有悲剧的成份,都有叙事的内容,但更多的是不同。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家庭,不同的矛盾,不同的结局……在比较中,更进一步把握主人公的性格特点和人生命运。
另外,还可以再谈谈《孔雀东南飞》的现实意义,21世纪的今天,类似的悲剧是否依然还在上演……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来谈谈,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婚恋观。
长诗可以短教,短诗亦可以厚读。
但我认为,像《离骚》和《孔雀东南飞》这样的长诗是不能短教的。且不说短教无法让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和把握叙事技巧,就连诗中的文化常识和重点字词都无法保证学生能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