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喜事“真简爱”助力形成“文明健康”婚恋新风尚移风易俗

巨野县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创新培树“真·简·爱”婚恋志愿服务品牌,倡导喜事新办、婚事简办,引领乡村婚嫁新风尚,打造幸福文明巨野新形象。

建强服务队伍汇聚品牌新力量

为倡树婚嫁节俭新风,巨野县以工会、妇联、团委干部和热心党员群众为主要成员,着力搭建婚恋新风志愿服务队伍。目前全县拥有“鹊桥”志愿服务队730余支,吸纳“民间媒人”等成立“麟州缘”公益红娘志愿服务团800余个,成立婚姻家庭指导志愿服务队20支,举办各类红娘、月老培训班4批次,充分利用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民族节日,积极组织开展邻里互助、文明祭扫、捐赠救助、家庭辅导等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4000余场(次)。

成立“鹊桥”服务中心,采集建立了各村居、各企事业单位单身青年人才库、单身青年管理库,实行动态化管理。利用节假日和农闲,组织公益相亲大会、团建联谊会、万步有约青年运动会、趣味七夕有约及集体婚礼10余场次,打造了“比翼明天”“麟州好伉俪”“书香幸福家庭”等青春擂台,着力常态化开展青年联谊交流座谈会、户外青年联谊实践活动,参与人数达3000余人,在青年群体中迅速掀起了婚俗改革热潮,营造了移风易俗的浓厚氛围。

多点联动发力实现宣传全覆盖

组建县、镇、村三级移风易俗志愿服务宣讲团常态化开展巡回宣讲15300余场次,婚姻家庭指导志愿服务队通过线上直播、制作课件等多方式、多渠道宣传宣讲1500余场次,“鹊桥”志愿服务队在婚姻登记处设立志愿服务点,每天轮流值班,对新婚登记人员从源头上进行常态化宣传引导7300余人次。设立了巨野县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县政法部门及时举办“涉婚嫁彩礼纠纷案件审判工作新闻发布会”,同时组织专业法律和社科、文艺志愿宣讲队,分批次深入城乡社区村居,巡回开展县内婚嫁彩礼纠纷经典案例和《民法典》之婚姻家庭编的讲解普及。巨野县结合婚嫁主题创作拍摄乡土微视频《相亲》系列、巨野梆子戏《好饭不怕晚》《刘老八会亲家》、琴书《闹喜宴》《一碗菜》、两夹弦《智斗》等移风易俗原创文艺作品20余部,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巡讲、播出、展演,在社会上产生强烈反响,受到群众积极好评。截至目前,已开展巡讲巡演60余场次,组织观看移风易俗原创作品680余场次,惠及党员干部群众12000余人次。

遏制高额彩礼塑造新型婚恋观

为破除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巨野县建立“零彩礼”家庭礼遇机制,出台《巨野县“零彩礼”家庭奖励办法》,将彩礼限额、喜宴规模等纳入村规民约,倡导婚事彩礼最高不超过6万元,杜绝互相攀比。狠抓媒人管理,为全县500余名“民间媒人”建立台账,以红白理事会为载体进行培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提倡免费牵线。《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1+1》等新闻媒体先后进行了报道。巨野县拍摄的“全民教育易旧俗乡村沐浴文明风”电视纪录宣传片,获得省文明办组织大赛三等奖。目前,新型婚恋观得到全县群众的普遍拥护,高额彩礼绑架“乡村爱情”的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打造集体婚礼提升品牌影响力

集体婚礼采取中式婚礼形式,包含共乘婚恋主题公交车赏麟城美景、于金山景区月老阁前共植同心树、县委主要领导颁证证婚、县领导送贺礼、移风易俗宣讲、全国最美家庭送祝福等环节。通过仪式感满满的婚礼环节和与众不同的浪漫体验,引领广大青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做相互激励、携手并进的好伴侣,让青春在热爱祖国、奉献家乡的实践中绚丽绽放。

婚服设计突出巨野特色文化,融入龙凤、牡丹元素。婚礼流程突出汉文化特色。喜宴只允许近亲属参加,最多不超过3桌,喜宴菜系突出巨野文化元素,由巨野县烹饪协会征集。喜字、新婚对联由县书协志愿者亲笔书写;赠送由县美协志愿者精心绘制的《麒麟送子》工笔画1幅、巨野工笔牡丹画绘制工具大礼包及学习培训教程一套作为贺礼,引导新人从孕期就开始学习工笔画,解决孕期妇女就业问题及留守儿童问题。婚礼全程由县摄影家协会志愿者录像、拍照。

集体婚礼全程由“鹊桥”志愿者负责,将志愿服务贯穿婚礼策划、新人化妆、服装提供、仪式跟拍、婚车装饰等环节。今年以来,以现场+全程直播的方式已举办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体婚礼2期,36万人同时在线观看。创作“真简爱”文化文艺作品20余件,创作突出全流程志愿服务的集体婚礼微电影《简爱月老阁》一部,荣获第十届亚洲微电影大奖。

推行“真简爱”伴手礼倡树婚嫁新风尚

巨野县110万人口,粗略统计32.8万户家庭,平均每户次举办婚礼仪式酒席费用共需要花费1-3万,为小家庭增加负担,而“真简爱”牵手“好乡邻”伴手礼的推行,既贯彻县政府移风易俗要求,又符合了当代年轻人“该省省,该花花”的新时代思想,将节省下来的钱“好钢用在刀刃上”。

“真·简·爱”牵手“好乡邻”伴手礼包含7样系列产品,每样产品背后都代表了中华传统美好寓意:佳和喜糖——寓意“家和事兴”、归农蜂蜜——寓意“甜甜蜜蜜”、巧能饼干——寓意“珠联璧合”、牡丹花茶——寓意“花开并蒂”、鲁润胶枣——寓意“早生贵子”、鲁润阿胶——寓意“如胶似漆”、万丰红酒——寓意“长长久久”,可以说用最美伴手礼真简爱礼盒既为新人们送上了具有乡邻般温度的美好希冀,又送上了特色祝福。推行新青年中的国韵潮牌,即是爱家乡爱巨野的实质体现,又进一步增强展示新婚新人引领潮流的青年力量,初步估算,推行“真简爱”牵手“好乡邻”伴手礼每年可节省喜宴费用3200余万元,在全社会树立了文明节俭先锋,转变了不良攀比之风。

THE END
1.青年婚恋观的新趋势总的来说,青年人的婚恋观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随着社会的进步和观念的转变,年轻人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契合和个性表达。他们拒绝被动接受传统的婚恋方式,积极寻求符合自己内心需求的伴侣。同时,婚恋辅导和高校恋爱课程的兴起,也为年轻人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支持与指导。 https://www.jianshu.com/p/614f82875763
2.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论文资料)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 学院 班级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 姓名 学号 2014 年 7 月 10 H 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热词“白富美”、“高富帅”的流行,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 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展,人们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些变化https://m.mayiwenku.com/Companys/s-c324/p-50661166.html
3.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变迁研究青年探索2024年04期新时代中国青年婚恋观变迁研究,青年人口,恋爱观,婚姻观,变迁特征,婚恋文明,当代中国青年的婚恋观呈现出很多新特征。基于宏观和微观数据的分析发现,青年人的恋爱观自由化,恋爱动机由婚姻目的转为情感目的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QLTS202404002.html
4.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 13页内容提供方:liuxiaoyu99 大小:2.66 MB 字数:约9.21千字 发布时间:2019-05-31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4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29/6122031225002033.shtm
5.中国人的婚恋观12篇(全文)但当我们努力学习西方先进生产科技的同时, 所附带的西方文化也被引进过来并与我国的传统文化在观念上产生了冲突, 其中典型的当属东西方青年的婚恋观念问题。在摈弃了“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的固守, 经过“五四”运动的思想洗礼, 又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发展, 到目前西方婚恋自由观进入青年一代婚恋思想的时候,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pgffjalw.html
6.青年婚恋领域国内的法律政策及其不足公共政策与青年婚恋的稳定性息息相关。2017年出台的《青年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25年)》首次明确提出了关注青年婚恋领域,发展目标是促使青年婚恋观念更加文明、健康、理性,青年婚姻家庭和生殖健康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青年的相关法定权利得到更好保障;发展措施包括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切实服务青年婚恋交友,http://www.110.com/ziliao/article-849472.html
7.为青年婚恋交友提供暖心举措倡导新型婚育文化他们在行动姻家庭咨询师 李静:我们会给他一个比较清晰的架构,让他可以知道自己适合找一个什么样的,有哪些方面可以改变一下、提升一下,以及情感上的一个指导,给现在当下年轻人树立一个正确的婚恋观。 全国各级共青团组织倡导新型婚育文化 此外,全国各级共青团组织还在积极探索,为青年人组织集体婚礼,并且在下一代养育问题上提供服https://m.gmw.cn/2023-06/29/content_1303421889.htm
8.当代青年婚恋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婚恋观与家庭的稳定、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青年的婚恋观直接关系到青年自身与中国社会的未来发展,也关系到婚姻家庭的稳定性。让青年人“安身、安家、安心”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动力。单身青年的婚恋交友状况,分析交友意向,掌握交友诉求,以期有效服务青年,留住青年人才,助力发展。一、当前单身青年基本情况我们https://www.wm114.cn/wen/242/483889.html
9.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主旨演讲环节,国家卫健委家庭发展司副司长徐拥军就“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平衡女性生育与职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引导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暨人口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杨菊华就“中国人生育观念的嬗变与重构”、上海社会科学院https://edu.youth.cn/wzlb/202312/t20231212_14959673.htm
10.教授——闫广华12、2020-2020:2020年度吉林省青少年发展研究计划课题: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吉林省青年婚恋观的性别差异及其引导研究(2020jqy-100),主持; 13、2019-2021:2019年度吉林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基于互联网的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服务技术(20190303017SF),经费50万元,主持; https://dili.ccsfu.edu.cn/info/1015/171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