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和公共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改善农民精神风貌,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
作为一名乡镇基层干部,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一环,那么如何健全乡村治理体系,我想其中一定离不开文化的力量。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文化在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新期待,提供丰富精神食粮方面发挥着直接而重要的作用。文化振兴更是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途径。尽管有人可能认为文化对乡村振兴的影响不够显著,但我认为乡村振兴是一场艰苦而漫长的跋涉,不仅需要资金、政策、人才,更离不开乡土文化灵魂的代代相传。文化育人,成风化俗,虽然可能不及产业项目经济发展那样有着直接显著的冲击力,但却总能够像润万物无声的春雨般,给人们带来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解放思想、振兴发展,就是要我们融入新方法,以新体制新模式,为乡村文化赋予新内涵。文化的定义远不局限于狭义的科学艺术和知识层面,更是涵盖了我们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的精神生产能力。正如乡里现在推行的志愿者积分制管理工作,就正在为全乡输入源源不断的精神生产力。这些志愿者们,有人坚持每天准时到村委会参与扫码测温的值岗工作;有人提出将自己家食杂店当做爱心亭,为年纪大的人提供各种便民服务;有人时不时到村委会问一问有什么能帮忙做的事儿……而我们所谓的志愿者积分兑换,也无非就是一块香皂、一个水杯这样的小物件,我们想要传递的也从不单单是物质上的奖励,更是对这些热衷志愿服务行为的一种鼓励和认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下,必将会涌现出更多感动和温情的故事,不断交织汇聚成乡村文化振兴的磅礴力量。
解放思想、振兴发展,就是要我们开拓新路径,以新站位新高度,为乡村文化激活新动能。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可以在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我想,无论是作为少数民族乡的达斡尔族民俗文化,还是乡里代代相传下来老龙头的传说故事,无论是乡里历届成功举办的民俗文化“库木勒”节,还是乡里国家级文物保护遗址的历史发展脉络,都绝不仅仅是全乡和全区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在全乡旅游事业发展、产业项目建设,乃至崭新红岸面貌的展现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吾辈青年自当讲好每一个家乡的故事,传播出家乡每一处优秀的文化,让文化在我们挚爱的这片红岸大地上书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提升乡村文化建设,激活乡村之魂,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寻求最佳答案。做好“塑形铸魂”的工作,需要我们精准把脉群众内生文化需求,调研群众“想要什么”,思考我们“能给什么”,用传统文化唤起心底的涟漪。百舸争流,奋楫者先;踔厉奋发,笃行致远。作为新时代下的基层青年干部,让我们共同发思想之先声,引舆论之导向,铸价值之标杆,引风尚之先河,淬炼最美青春,展现担当作为,携手共绘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