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相亲各种付费,婚恋交友APP盯上老年人钱包

说到相亲,往往被视作年轻人的“专利”。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老龄人口超过2.64亿,丧偶老人近5000万。种种因素使得银发单身人群数量不断增加,但他们的情感需求始终处于社会讨论的灰色地带。

与此同时,不少婚恋交友平台瞄准这一人群,构建起中老年“线上相亲角”。记者体验多个中老年相亲平台发现,互联网便捷隐秘的优势吸引了诸多用户,也存在着信息不实、诱导消费等弊端。

插图宋溪

非真人实名,也可发布信息

后续资料完善页面中,用户可以继续输入身高、收入、房产等信息,但关于这些信息,系统均未有核实手段。事实上,记者先以男性身份注册,又换女性身份注册,虚构了所有信息,照片也非本人,都得到了审核通过。

另一款交友软件中,同样通过手机号注册,填写性别、年龄后即获通过。至于照片,如果上传还可以收到额外资金奖励,记者随意上传了一张非本人头像,顺利通过验证。

几十到数百,不付费玩不转

注册虽然方便,却不等于接下来可以顺畅使用。在某款软件内,化身为“61岁、男性”的记者收到提示,“43位异性来看过你”。点击却发现,她们的头像都是虚化状态,同时跳出弹窗称,“开通会员可解锁访客功能”。价格为每月30元,直接开通一年则优惠至98元。

不止如此,想和心仪的异性加好友、打招呼、发信息,都需要付出诚意。平台以玫瑰作为兑换标准,1支玫瑰约等于0.1元人民币,加好友需要20支玫瑰。

连麦谁都行,相亲诚意欠奉

随着沟通渠道越来越多元,中老年在线相亲软件除了可发文字、语音消息外,还出现了视频相亲、直播相亲等方式。一些直播间里,相亲双方的交流还可被其他用户随意围观。

记者看到,相亲直播间以“三人间”为多,上方位置显示的是“红娘”,下方两个区域则是男女“嘉宾”。本以为相亲应该是双方决定见面,共同进入直播间促膝谈心一番,奇怪的是,多个直播间内均只有红娘和女嘉宾“虚位以待”。某直播间的红娘站在灶台前忙碌,不时响起锅碗瓢盆的声音,女嘉宾干脆捧着碗吃起面条。

女嘉宾“虚位以待”,有异性进入即邀请相亲

“欢迎小灰灰!”见有异性进入,红娘迅速发来一张“连麦卡”,邀请记者进入直播间。记者点击拒绝后,她便继续招徕其他围观者,仿佛只要有人和女嘉宾“连麦”就行,至于相亲者是谁,根本不重要。

而在男女嘉宾已经“凑齐”的直播间,红娘插科打诨之余,三五句话就会鼓动男嘉宾为女嘉宾送礼物。这是一些具有动画效果的图标,却需要真金白银才能购买。“你送一个花环让她戴在头上,看看是什么颜色”“姐姐最喜欢大红花,给她送一束吧”“你喜欢姐姐就送个飞吻,亲她一下”……在红娘一口一个“哥哥”的怂恿下,仅十几分钟内,一位55岁的男士便为54岁的女嘉宾接连送出多份礼物,折合人民币三十余元。

另一平台的直播间内,女嘉宾投入唱着《雨蝶》,男嘉宾则斜靠在床头,连面孔都未显示完整。红娘不时在段落间隙提示送礼,“XX哥哥你能不能大方一丢丢呢”“男人嘛,大方一点,抠门的男人最要不得!”

组团打配合,营收全靠套路

在开通了视频相亲方式的平台上,红娘无疑是最“下力气”的群体。据了解,红娘并不是平台员工,而是由用户转化而来。事实上,红娘、包括一些平台上的男性“月老”,与部分相亲嘉宾之间,已经形成了可运作的生意链条。

“我做两年多了,就跟开店一样要经营,收入看自己能力,几千几万的都有。”一位资深红娘透露,相亲房内,不管礼物刷给谁,其实都会进到红娘的账户。因为收益要与平台分成,所以平台是比较维护红娘的,红娘也是高于嘉宾的存在。

这从平台对红娘的要求就能够看出来——新注册的用户即可进入直播间相亲“连麦”,但想当红娘或月老,则要满足累计相亲时长达到十几或几十小时的条件。换言之,红娘可以作为嘉宾去相亲,但嘉宾要经过进阶才能成为红娘。此外,即便达到时长,某些平台也需联系“前辈”红娘,获取邀请码,才能开通权限。

红娘层层“老带新”,如滚雪球般各成派系。一些直播间内,记者看到红娘和女嘉宾的昵称后半部分,带着同样的后缀。男嘉宾空缺时,二人也聊得火热,显然相识已久。

失财又伤心,警惕网络行骗

如果说充值会员、打赏送礼等等,尚属“玩软件”过程中的一些可控支出,丰俭由人。近年来犯罪分子频频向渴望“黄昏恋”的中老年人群出手,若不加提防,甜蜜网恋的最后很可能失财又伤心。

无独有偶,去年底鄞州法院审结一起新型网络社交诈骗案,涉案公司通过社交软件筛选,以50岁左右中老年单身男性为目标,将自己包装为中年丧偶女性加他们为好友。再以“女儿”做直播要完成任务为由,引诱他们到“女儿”的直播间充钱打赏。业务员常一人分饰母女二角,仅半年便诈骗40余万元。

(原标题:视频相亲各种付费,婚恋交友APP盯上老年人钱包)

THE END
1.风险提示多地频发网络交友诈骗案这些套路要提防!不少受害者质疑:为何诈骗分子能精准掌握自己在婚恋网站的信息?媒体调查发现,虽然一些婚恋网站和App要求用户实名认证,但实名认证账号可随意买卖。网友通过QQ联系上一名卖家,表示要购买一家知名婚恋交友网站实名认证账号。支付费用后,仅需告知自己对年龄及婚姻状况的要求,对方随即发来相应账号及密码。登录后显示该账号已实名http://credit.wuzhi.gov.cn/news/content/1559343482686
2.警惕“交友”骗局男子婚恋网站交友遭遇电信诈骗央视网消息:前不久,在上海打工的男子小郑,在某婚恋网站上,交了一个“女朋友”,两人聊得很投机,也相互发过照片,并约好要见面。但等小郑给对方汇了不少款之后,却再也联系不上这个“女朋友”了。央视影音客户端 电视直播应用,聚合海量独家资源! 打开 https://news.cctv.com/m/a/index.shtml?id=ARTIEEx3h2jqMCHV2YMOAOEq180716
3.始于“真爱”终于“套路”起底婚恋交友平台十大乱象珍爱网互联婚恋平台“杀猪盘”骗局,“云相亲”成诈骗高发地,引发不少媒体关注。击碎不少用户“交友寻爱”的憧憬,有的深陷情感骗局,甚至钱财两空,损失重惨(详见【专题】电商调查行动之婚恋交友平台乱象http://www.100ec.cn/zt/2020hljydc/)。同时也引发了不少婚恋用户群体对平台粗放管理、审核缺位等方面的质疑。为此,网经社https://www.163.com/dy/article/FIR235250514BOS2.html
4.预防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知识诈骗方式:犯罪嫌疑人通过购买的虚假身份信息在世纪佳缘、珍爱网等婚恋交友网站注册,假扮单身高富帅、白富美、中年成功人士等身份,在婚恋交友网站寻找有交友婚恋需求的单身用户,通过一段时间的交流增进信任与好感,并确立男女朋友关系。随后,犯罪嫌疑人虚构某赌博网站存在系统漏洞,可以利用该漏洞修改中奖倍率挣钱,但由于自己正https://www.ysdsjjy.com/sjjycms/front/readxx/3166
5.婚恋交友求职网站成赌博拉人渠道持续打击屡禁难止梦溪不知道的是,她掉入的是叫做“杀猪盘”的骗局。据羊城晚报8月份报道,今年以来,仅在深圳市龙岗区,涉及各大婚恋平台和交友APP的交友诈骗案就有463宗,涉案金额近6000万元。 龙岗警方介绍,这种新兴骗局在东南亚骗子圈中称为“杀猪盘”。骗子们在国内婚恋网站以谈恋爱为名接近大龄男女,平日里的嘘寒问暖、谈情说爱就https://www.chinanews.com/sh/2019/10-15/8978926.shtml
6.依法净化婚恋交友平台——中国青年网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蒙着网络面纱的交友更需提高警惕。我们要严密防范网络犯罪,特别是新型网络犯罪,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 调查发现,不仅正规平台出现网络交友乱象,还存在一些犯罪团伙为实施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非法平台,导致网络婚恋交友市场鱼龙混杂。经分析,婚恋交友平台高发犯罪为诈骗罪、介绍卖淫罪https://t.m.youth.cn/transfer/index/url/youyue.youth.cn/yw/202409/t20240909_15505777.htm
7.江苏特大网络婚恋诈骗案63人被诉,约1/4嫌疑人曾是被害人在段某诈骗案中,业务员轻松就能在多个交友平台注册多重身份,“优质女”的背后也许就是一个“抠脚汉”,实名不实给网络交友增加了大量不确定性。实名不实还表现为实名信息被贩卖。检察官发现,一些购物网站,低价公开出售婚恋交友网站实名制账号,犯罪分子轻松即可获得账号、密码、身份证及照片等整套信息。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1&newsId=2880071
8.乐山打掉一网络婚恋交友诈骗团伙近日,来自乐山新闻网官方微博【乐山打掉一网络婚恋交友诈骗团伙】近日,乐山公安网安部门破获一起以网上婚恋交友为手段,诱骗受害人参与境外赌博的新型“杀猪盘”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6人。犍为县人民法院以“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犯罪”判处该案主犯陈某、李某、曾某等人三到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O乐山打掉一网络婚恋交友诈骗团伙 https://weibo.com/1976397595/JdLiqvlKS
9.“云相亲”已成电信诈骗高发地原标题:“云相亲”已成电信诈骗高发地 疫情期间,相亲没有停止,而是更多地从“线下”转到“线上”。包括“珍爱”“伊对”等在内的多款婚恋交友App下载量和使用人数激增。大数据快速匹配、视频直播互动、红娘牵线、互赠礼物……颠覆传统的新型相亲模式让众多大龄单身男女跃跃欲试。 https://m.huanqiu.com/article/3zEnHyYMjNy
10.广东警方破获交友APP网络诈骗案:"虚拟美女"骗网友送礼7日记者从广东省公安厅获悉,近日,在公安部的协调指挥下,广东省公安厅组织珠海、汕头、东莞等11个地市公安机关在北京、辽宁、陕西、河南、山东、江苏、浙江、湖南、湖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等13个省区市同步开展“安网20号”打击手机APP新型网络诈骗专案收网行动,成功打掉涉案公司21家,抓获犯罪嫌疑人600余人,冻https://www.gdzf.org.cn/xbsy/xbtt/content/post_75679.html
11.新疆平安网最近,这类诈骗又有了新套路,就是将婚恋诈骗与投资诈骗相结合,出现交友过程中拉你“投资”的“骗中骗”。骗子大多以高回报、稳赚不赔等借口诱导受害者“投资”,或到平台“充值”,以达到诈骗钱财的目的。 对此类诈骗,一是网络交友要谨慎,特别是婚恋网站、社交网站、交友APP上的好友,深度交往时务必核实信息,防止对方http://www.xjpeace.cn/content/2021-01/31/content_26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