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工作汇报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汇报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着,汇报通常是指向上级报告工作所完成的书面报告,写汇报都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移风易俗工作汇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十九大以来,xx镇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20字标准,突出乡风文明主题,以移风易俗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倡导移风易俗、推进乡村文明”系列主题活动,创新“四取消、四倡导”工作方法,引导广大农村群众不断转变观念、崇尚文明,提升素质,让婚事新办、丧事俭办、厚养薄葬、勤俭持家蔚然成风,在全镇形成共建共享、健康幸福的文明新风。

一、三级联动、形成合力,夯实改革基础

(一)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二)改革小组迅速行动

镇级改革领导小组按照镇党委的安排部署,积极开展移风易俗工作。通过对全镇114个村庄的广泛摸排调研,按照村庄规模、经济情况、风俗习惯进行划分,最终确定了第一批30个改革试点村庄,并组织全体管区书记和试点村支部书记到先进镇办学习经验,先后多次邀请市文明办领导来我镇指导工作。同时,先后印刷了“丧葬俭办不铺张、多省钱物孝爹娘”等群众通俗易懂的宣传300余条、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10000余份,引导村民了解改革、接受改革、参与改革,为改革的顺利推进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三)管区村庄全面铺开

各管区根据改革小组的安排部署,迅速召开村庄支部书记会议,认真传达会议精神和目标要求。各村按照自身实际情况先后召开村两委会议、白事理事会成员会议,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制定改革方案,最终通过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一、四个取消、四个倡导,推树文明新风

(一)取消派客代客,倡导白事大厅,破题丧事简办

为破解丧事宴席大操大办、铺张浪费这一难题,我们充分利用村庄现有的老年人食堂、空闲办公场所等设施,建立专门的“白事大厅”,为村民丧事就餐提供场所。“白事大厅”要求丧主严格按照村庄白事理事会章程,取消派客代客,取消喇叭鼓手、纸扎烧纸等封建迷信活动,并对用餐标准和桌数严格把关,安排丧主的亲朋好友在殡葬当日来大厅统一就餐。通过西王庄、石家河崖等试点先行,发现“白事大厅”既节俭又不失体面,即适合民情又符合民意,群众非常乐于接受。目前,“建白事大厅,省一万块钱”在xx镇已形成广泛共识,很多村庄正在加快建设中。白事大厅的使用,大大削减了丧主的支出,将费用由过去的上万元节省至现在的2000元以下,每起丧事节省8000元。

(二)取消二次装棺,倡导墓地革新,破除陈规陋习

我镇曾普遍存在骨灰盒“二次装棺”再行下葬的习俗,不仅丧葬费用较大,土地资源的浪费也极其严重。棺材的长度1.8×0.8米,夫妻墓穴2.5×2.0米,坟头3×3米。据统计一个大坟头需要挖掘机、人工、水泥、沙等各类支出约3500元,占地9平方米,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为解决这一难题,我们以孝源店子、西王家庄、石家河崖等村庄为示范村,倡导骨灰盒直接入土、生态公墓、新式墓园等入葬新模式,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全镇已建成和在建村级公墓34个,114个村庄全部取消“二次装棺”。现在入葬仅使用骨灰盒只需花费400元,建1.1×0.8平方米的双墓穴即可,可节省开支3100元,节约土地资源8平方米。这一举措在减轻群众经济负担的同时,从根本上扭转了长期以来互相攀比兴建“大坟头”的局面,将墓地使用年限延长了10年,形成了文明入葬的新风尚。

(三)取消三日拜旌,提倡二日殡葬,削减繁礼冗节

我镇传统的殡葬,需要二日圆庙,三日早晨拜旌。圆庙、拜旌需要诸多贡品,并且由拜旌师傅身穿长袍戴礼帽,行三跪九叩十八揖之礼,整个过程逝者子女不停跪拜,长达一两个小时之久。这一陋习耗费大量的财力、精力,让丧者的亲属尤其子女精疲力尽,苦不堪言。为破除这一陋习,我镇经过大量的走访调研,征集民意,出台《xx镇移风易俗实施意见》,规范村庄修改《白事理事会章程》,将三日拜旌这一繁礼冗节坚决取消。同时倡导逝者去世后二日内下葬,简化程序,减轻负担。这一改革举措,受到了群众的极大认可和欢迎,群众满意度达到了100%。

(四)取消高额婚礼,倡导喜事大厅,树立新型婚恋观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喜宴已从家中请客改为酒店宴请,并且互相攀比,大操大办。xx作为城乡结合部,彩礼高、规模大、婚宴奢,不仅在经济上造成很大浪费,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此,在推进移风易俗工作中,xx镇大力倡导新型婚恋观,约束婚事中的不良习俗,在全镇大力宣传、倡导婚事彩礼节省。同时,为节约婚庆奢侈浪费,鼓励有条件村庄建立喜事大厅,按照喜事新办的.村民可在喜事大厅里举行婚礼,免费提供司仪、使用场地、喜庆节目、锣鼓器乐,可节约2万余元。目前,我镇已建立喜事大厅6处,年后共办理16起婚礼,节省32万余元,广大群众新的婚恋观、价值观逐步形成。

三、改革工作成效

(一)经济效益

移风易俗改革之前,丧葬费用巨大,繁礼冗节耗费了大量的财力精力。通过前期大量的走访调研,村民办理丧事花费少则15000元,多则30000余元。改革取消了鼓手、喇叭、拜旌等众多封建陋习,丧主只需要承担灵车、骨灰盒、打坟几项支出,费用缩减到1500元左右。20xx年,我镇共去世1018人,改革后仅丧葬费用便可节省1500万元左右。在节省巨额开支的同时,厚养薄葬、勤俭持家蔚然成风。

(二)社会效益

我镇在改革前通过调研发现,农村丧葬攀比之风不仅体现在宴席规模上,大坟头更是屡禁不止,有的坟头甚至占地30余平米,一亩土地只能安葬30个逝者左右,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极大浪费。改革后,通过建设公益性墓地,一处坟头至少可节约8平米土地,一亩土地可安葬双人墓穴300个(600位),将墓地使用寿命延长了10年。除此之外,改革取消了纸扎、烧纸,大大减少了烟尘、二氧化硫、PM2.5等有害气体的排放,也大大降低了火灾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截止目前,我镇114个村全部进行了移风易俗改革,其中按照镇级改革方案进行彻底改革的村庄达64个,已按照新规办理丧事32起;新建白事大厅18处,红事大厅3处;34个村庄进行了墓地新建。改革中我镇实现了二日葬,取消了“二次装棺”,倡导了节约土地、新建墓地的新风尚。一系列顺应民意的改革措施赢得了群众的广泛点赞,一些改革难度较大的村庄也在周边村庄的带动下主动进行了探索尝试。村庄封建迷信、铺张浪费等不正之风得到了有效遏制,喜事新办、厚养薄葬、邻里和谐蔚然成风,越来越多的群众在改革过程中体会到了益处,全镇的移风易俗工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倡导移风易俗净化社会风气树立文明新风建设幸福社区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小区居民的生活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习俗、落后传统也不同程度地在小区存在和上演,婚丧嫁娶大操大办,人情消费愈演愈烈。特别是红白喜事、小孩满月等许多事情越办越隆重,越办越阔气。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社区党支部在调查研究中发现,小区每年用于婚丧大操大办的财力近百万元,一个丧事至少花费一、两元,一个喜事花费五、六万元。封建迷信、婚丧大操大办等行为耗费精力、物力、财力,广大群众入股子、摊分子也很不情愿,但碍于情面又不得不随风而行。特别是将喜丧事操办在小区内,更是既占用了小区内道路,又影响了小区内的卫生环境与生活环境。社区党支部认为这些问题的存在,给广大人民群众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任其发展和漫延,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极不相符,与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要求严重相悖,与建设创新、精致、幸福扬州背道而驰。革除旧的陈规陋习,移风易俗,倡树文明、节俭、健康向上的新习俗势在必行。社区党支部以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

THE END
1.聊聊你的婚恋观一起打卡贵阳首个新型婚育文化主题公园为倡导良好家教家风,培育新型婚育文化。近日,位于贵阳市观山湖公园迎宾广场的贵阳首个新型婚育文化主题公园建成并投入使用。“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是我国传统的婚姻价值观,而“90后”乃至“00后”则追求自由恋爱,认为自己的喜爱最重要,宁愿追求高质量单身,也不愿低质量恋爱。已https://zhibo.sina.com.cn/mt/732604
2.2023年新型婚育文化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在成都工业学院成功(来宾在青春健康俱乐部合影) 2023年新型婚育文化进校园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文艺表演、专家演讲、互动访谈、主题营会、知识巡展等多种形式进行了健康婚恋观的宣传,切实加强高校的青春健康教育,倡导学生树立文明健康的性道德观和婚恋观,营造了生育友好的良好社会氛围。https://www.cdtu.edu.cn/info/1385/32402.htm
3.江北区举行“生育友好”主题宣传倡导新型婚育文化原创华龙网讯(记者 李黎)6月6日,由江北区计划生育协会和江北区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的江北区生育友好主题宣传活动在华新街街道开展。活动旨在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倡导适龄婚育、优生优育、男女平等、责任共担、代际和谐的新型婚育文化。 http://news.cqnews.net/1/detail/1248317401244958720/app/content_1248317401244958720.html
4.翠园社区开展“倡导新型婚育文化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主题宣传活动为宣传新型婚育文化,引导居民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9月23日,翠园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倡导新型婚育文化主题宣传活动。 活动中,社区志愿者通过理论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向居民宣传新型婚育观、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知识,同时为在场居民详细讲解了二http://www.jixian.gov.cn/jx/34/202409/c07_213022.shtml
5.“适龄婚育生育友好——构建新型婚育文化”2024年国际家庭日主题招贴画围绕“爱”这一主线,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通过展示科学养育照护、幸福健康家庭、优秀传统文化等内容,提倡适龄婚育、生育友好理念,传承中华民族优秀婚育文化、家庭文化,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年轻人树立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他表示,希望各地各单位充分利用各级各类媒体、城市大屏幕、楼宇电视、http://www.xinhuanet.com/health/20240516/c4555283b1894c19bcc9f911a2c31ff5/c.html
6.弘扬新型婚育文化我县开展主题宣传服务活动期间,还穿插了婚育新风知识竞答,台下观众踊跃互动、掌声不断。 当天,现场通过设置咨询宣传台,提供义诊服务和分发《婚育新风倡议书》《育儿宝典》等宣传材料,宣传新时代婚育文化、科学育儿、家庭健康等知识,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和家庭观,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http://www.xyxww.com/wap/2024-05/29/content_1713019.htm
7.南平市计生协联合市民政局开展新型婚育文化主题宣传活动举办一场婚育辅导讲座邀请“五好家庭”“计生先进个人”等优秀人物代表,通过讲述良好家风、幸福婚育故事,生动诠释新型婚育文化的文明内涵和时代价值,加强对年轻人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的引导,推动实现家庭和睦、代际和顺、社会和谐。开展常态化婚育新风宣传充分发挥婚姻登记窗口的宣传阵地优势,通过主题海报、宣传单页等http://tv.fjsen.com/wap/2024-09/15/content_31735633.htm
8.青春当燃,降同行我校受邀参加福建省高校婚育文化与降主题11月12日-13日,由学校党委委员、副校长黄祥庆教授带队,我校青春健康同伴社受邀参加在漳州卫生职业学院体育艺术中心举办的“青春当燃,健康同行”福建省高校婚育文化与健康主题宣传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加强引导学生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婚育思想,营造婚育友好的社会氛围。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计生https://www.zzlg.org/wap/content.asp?newid=4192
9.德州七夕节主题活动精彩纷呈“七夕是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的综合性节日,是我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市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一科科长李立鹏表示,围绕“我们的节日·七夕”,全市组织开展青年联谊交友、家庭文艺活动、家风故事宣讲、新型婚育文化宣传、时代新风宣传等系列文明实践活动,吸引城乡群众在参与中传承节日习俗,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https://m.dezhoudaily.com/p/1599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