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0日,来自咸阳道北中学的一位老教师——呼秀珍老师,让我看到了一名好老师该有的模样。她,75岁高龄,却尽显精神矍铄;她,全程站立讲述,却不曾休息一刻;她,从教50多年,却未曾请过一天病事假……就是这样的一位人民教师,获得了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标兵,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等诸多荣誉称号,可谓实至名归。她的报告深入浅出,在一个个生动的事例中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听完报告后,受益良多,感慨良多。
一、努力做到不辜负,从课堂开始
当听到呼老师讲述她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故事时,当听到呼老师将课本中的课文选段声情并茂一字不差地朗诵时,当知道呼老师将一个个晦涩难记的文学常识编成顺口溜帮助学生识记时,那一刻我曾想过,要是我在学生时代能遇上这样的一位老师该多好。你看,老师用心去教了,学生是能感受到的,才会用心去学。呼老师对待课堂的那份严谨和认真深深打动了我,那是怎样的一份执着与热爱,让她对教育充满着热情与活力。或许就是对待工作的那份认真吧。反观我的课堂,也应该向着这些目标去努力,在教学中多为学生找方法,尽量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的难度,让每一节课都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学生在课堂中能收获更多。
二、努力做到不辜负,从爱学生开始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得先成为小孩,才能做小孩的先生。”这个“爱”字,应该是发自内心的一种感受,而不是成为约束老师行为的一个要求。呼老师说,爱是永恒的教育主题。当她们班的的学生在本子里夹了个纸条上写着“这个死老师”时,她看到后哈哈大笑,这个孩子的行为在她看来就是小姑娘一时使的小性子,她说:“作为老师有时候需要一些胸怀和气度。”因为她了解孩子,让自己也成为了孩子,所以她不会以一个师者的心态居高临下地俯瞰这件事,而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化解了这个孩子心里的小小心结。这才是作为老师真正的爱学生吧,回想自己工作以来和学生相处的点滴,哪些是真正做到“爱”了,也许自己认为那是爱学生,但是爱得很笨拙,或许换一种方式孩子会更喜欢,这也就需要我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积累更多的教育智慧,成为那个心中有爱的老师。
三、努力做到不辜负,从班主任工作开始
我抬头看看窗玻璃,灰蒙蒙的,有点灰尘了,我找来一块抹布,洗干净后认真地擦起了窗玻璃,经过我的反复擦洗,窗玻璃终于擦干净了。看了看吃饭桌子,中午吃的饭碗还没洗呢,我到厨房中挽起了袖子,三下五除二,把碗、筷都洗干净了,把洗干净的碗筷找一块干净的抹布擦了一遍,把水擦干了,放进了消毒柜,按了一下按钮,开始消毒。
经过我辛苦的劳动,家里终于干干净了。“洒扫应对”意为洒水扫地,酬答宾客,本是儒家教育、学习的基本内容之一。所谓“洒扫”,是指要从生活的劳动教育入手,以养成清洁整齐的习惯。“应对”则是在待人接物方面的礼节教育,积极引导、鼓励我们自主学习和养成生活中的礼仪和劳动习惯。
今天我上了生动的一课。
“洒扫应对”活动心得体会
最近,学校开展了一个叫“洒扫应对”主题的队会,开完了这个队会,我才明白了“洒扫应对”这个词是什么意思。“洒扫”的意思是扫地。“应对”的意思是礼貌待人。“洒扫应对”就是好好地做清洁,并且还要礼貌待人。
呀,对了,光知道有什么用呢?我要用实际行动来做,那就是——星期六帮爸爸妈妈做家务!
我先拿着扫把从客厅扫到楼上,我东扫扫,西扫扫,才刚扫完,我早就满头大汗了。我刚刚想罢休,可又转念一想:不行,我要给妈妈一个大大的惊喜!过了一会儿,我休息好了,便开始了拖地。我拿着拖把,拖拖这,拖拖那,过了好久,我终于把地托完啦!看,地板亮得可以映出人的影子来,水上飘啊!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虽然非常非常累,但是,我还是十分开心!
妈妈回来了,看见家里十分干净,嘴巴张成了“O”形,同时又表扬了我,我的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德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的奠基性教育,是培养造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公民的起点。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它要在德智体诸方面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好基础,要为学生步入社会打好做人的基础。同时,《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因此,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并认真学习德育工作政策文件,提高认识,树立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思想,为了确保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一学期来,我们加强了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研究,其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理论学习和德育实践研究、组织师德理论学习
本学期,我们利用教师政治学习的机会,组织教师学习了《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和市县教委有关师德教育和建设的文件资料等,以教育行评为契机,有效地加强了师德建设。、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我们以新课程理念努力转变班主任的角色,并通过小课题研究、理论学习、案例撰写等形式开展德育科研活动。本学期,每位教师都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撰写学习心得体会提高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教育活动、爱国主义教育(1)本学期继续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树立正确的国家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意识。(2)开展好“祖国明天会更好”读书活动,并根据学校有关要求,组织了征文比赛。学生通过读书活动,进一步提高了爱国热情。
1、安全法制教育(1)加强安全知识的宣讲教育.(2)继续抓好学生校内、校外的安全工作,签定有关责任书,规范制度,落实好各种措施。本学期此项工作运行良好,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3)各班继续深入学习贯彻《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一些苗头性现象及时加以教育,杜绝学生违法犯罪现象。(4)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如黑板报、专题广播等,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2、环保教育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上好《环境教育》课。我们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
3、文明礼貌教育本学期,我校继续加强了学生常规教育,特别是文明礼貌教育,以新的《中小学生守则》
4、《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开展“文明班级百分赛”活动,以班级教育、自我教育为主,红领巾督察队为阵地,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5、学校认真开展了关爱“留守孩”教育工作。
三、切实加强家校联系
为真正提高家校联系质量,本学期制定了家长学校各种制度并开展活动,还对班主任或其他任课老师提
出一定的要求,使学校、家庭、社会联系更为紧密,构建立体的教育网络。四、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利用教师政治学习等机会让教师明确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1、个个有责任参与德育工作,树立“大德育观”,增强德育力量。2、继续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组织了班主任联系座谈会,通过交流取长补短,提高了班级管理水平。
一、“目标引导,合作达标”与教学整合目标引导的要点
二、合作达标指导
1.利用课件和软件指导
用计算机提供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讲解、材料、要求、练习题、提高问题等,一般以Word文件提供,放在学生机的桌面。文件中还可列出本节教学目标和测试题,评价方案。后半部分可列出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供学习和帮助的信息。这样就使学生有了自己的一本“参考书”,他们自己也知道应该怎样去学?如何去学?能够使学生牢牢掌握所学的内容及一些基本技能。我曾经就使用过一次,并取得了异想不到的效果。
1.要用电脑同步指导。
2.电脑及课件的同步指导要点。
教师要精心准备提供给学生的内容,包括教学目标、学习方法、要求、习题或评价,可能出现的困难,分析出现此问题原因,解决方法。在这种试验开始时,告诉学生使用这个文件的要求与方法,如不一定全看,可按标题查找。完成任务后自我加压提高等。
三、小组任务驱动
1.什么是任务驱动?
2.为什么要用小组合作?
在以往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理论和上机操作中,大都为了学习的环境和纪律限制,都是单人单机上机操作,独立完成,但在实际运行中前后左右的同学大多相互询问帮忙操作的情况经常出现,与其制止不如以左右,或者同桌两至四个人为一个小组,布置任务,合作与独立完成相结合。提倡在做中学,不单纯先学后用,往往是学习最有效的,可能一时效果不如传统的好,但通过后续内容的学习,教师的指点,学生更好地掌握目标。学过程序的人应有所体会,只按书本上的内容学习,最终只是懂得语句的含义,而不能编程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在接受任务,为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才会学到真正理解了的内容。初中生们也是如此,如果只是单独地讲授书本里的知识,而不布置一些任务让他们独立完成,是不能让他们完全掌握所学的知识的。更不用说技能了!计算机本身就是一门强调动手实践的学科。
3.任务驱动的要点。
任务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知识能力水平。为完成任务要用到多个知识或能力,可以是其它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当前一般情况是以本学科的知识为多。本节要用(用学习的)内容事先要指点,简单讲解,易出错之处可用出错答疑的形式写到电脑同步指导的Word文件中。任务尽可能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并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去了解别人、增进友谊和共享资源。
四、课程整合
1.什么是课程整合?
通俗地理解,课程整合是指用不同课程的素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使学习的目标处于一个具体的,现实的情况,要求用到多种知识和能力。梁樱花、张傅苇认为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成分形成有机的联系,成为整体。狭义上,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互相加以联系地学习。如提出一个数学问题,需要语文阅读(有一定难度,或如古文),用物理的实验模拟,用计算机辅助解决。当然也可以是用到音乐知识,进行思品、劳动思想教育,进行建模能力培养等非学科教学知识或非主科知识。
2.为什么用要课程整合?
是为提高学生的素养,针对目前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的。将其它学科的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或多个要素。把本学科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也是改革现行的信息技术教育单一的学科课程模式,使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要求的有益尝试。使学生在解决各种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潜移默化地融入学生的知识结构中。
3.课程整合的要点。
关键词: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计划;灵活性;发展性
一、突出师范性
二、加强实践性
三、强化综合性
四、体现灵活性
五、确保发展性
参考文献:
[1]林崇德.培养和造就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9.1
[2]陈永明,钟启泉.现代教师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3]吕达.积极进行课程教材改革[J].中国教育报,2000.3.14
[4]钟启泉,崔允.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