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人民公园的相亲角“新角”火了。“老二次元”“偏爱会过日子会员男”……网友在这里发现了不少“炸裂”的自我介绍和要求,被大伙儿调侃“年轻人开始整顿相亲市场了”。5月15日,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前往成都人民公园相亲角探访。在五花八门的征婚信息中,不少介绍都列举了个人的兴趣爱好及个性:“本人爱好b站、徒步、宠物和园艺,寻求志同道合伴侣”“本人身高160厘米,可爱无敌美少女”“本人男,喜欢自驾吃货一枚”……不难看出,如今年轻人越来越注重三观、兴趣爱好方面的契合,这也是两人能否一起创造幸福生活的根本逻辑。
操心孩子婚姻大事的叔叔孃孃们是相亲角的主力军,不少人一大早就带着老三样——保温瓶、小凳子和征婚信息,来到人头攒动的成都人民公园相亲角,一边晒太阳一边为自家孩子寻良缘。与年轻人不同,父母们更看重相亲对象的经济基础和硬性条件。“你家是儿子还是女儿?”“在哪里工作?”“哪里买的房?”相互陌生的大爷大妈们在几秒钟的眼神接触后,便如同对暗号一般,压低声音快速询问对方,彼此无意后便分道扬镳。记者注意到,这里大部分家长都操着外地口音。来自吉林长春的张阿姨是背着儿子偷偷来为其征婚的,像其他略显焦虑的父母一样,她对前来询问的大爷大妈们热情地打开手机相册,左右滑动着一张张照片,“这是我儿子,帅吧?学历也高工作也好,就是不开窍啊,一心扑在工作上,没找女朋友。”张阿姨告诉记者,由于自己老家不在这里,亲戚朋友不多,社交圈子也很窄,所以孩子的人生大事迟迟没有着落,急坏了他们老两口。“成都的确是个包容的城市。”70岁的谢阿姨说,自己一家曾经在北京定居,前不久才来到成都。她认为这里的相亲氛围远没有北京、深圳、上海的相亲角那么紧张,对房子和户口没有偏执的标准,“在这里生活很开心,只是孩子的终身大事一直是块心病。”
从“身高年龄学历”“有车有房”“国企工作有编制”的硬性要求,到“爱好相同”“有共同话题”,小小相亲角是整个社会相亲新气象的一个缩影。年轻人以自我的方式重新“定义”相亲,折射出他们对精神更加契合、三观更加吻合的婚恋文化的莫大期许。“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物质条件固然重要,但倘若彼此价值观、生活理念、兴趣爱好不能相融认同,又如何能够过好这一生?随着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婚恋观也在不断演变。作为父母,何不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尊重子女的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让年轻人的爱情多些“双向奔赴”呢。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杨芮雯雷远东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