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婚恋道德思想辨析

(周易上经·大过卦第二十八》:“九二:枯杨生,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象》日:‘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九五:‘枯杨生华,’老归得其士夫,无咎无誉。《象》日:‘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归士夫,’亦可丑也。”

译文:九二,枯萎的杨树长出新枝,老汉娶得年轻的妻子,没有什么不好。《象传》说:‘老汉娶得年轻的妻子,’说明虽然九二刚过甚,却仍能和初六的阴柔结合。......九五,枯萎的杨树开出新花,老妇嫁给了年轻的丈夫,无所谓过错,也无所谓光彩。《象传》说:‘枯萎的杨树开出新花,’哪里能够长久呢‘老妇嫁给年轻的丈夫,’是一件丑陋的事啊。

评语:只要双方出自真挚的爱情,为数不多的老夫少妻或少夫老妻的“枯杨恋”均是无可厚非的,缘何老夫可以娶得少女,而老妇却不得嫁给少男呢看来高龄男女与年轻配偶婚事方面存在的男尊女卑或褒男贬女倾向可谓古已有之,现代文明社会对此应抱以理智、客观和宽容理解的态度。

六、两情相悦其乐融融

《周易下经·成卦第三十一》:“成:亨,利贞;娶女吉。《篆》日: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说,男下女,是以‘亨,利贞,娶女吉’也。”译文:咸卦象征交感:亨通顺利,利于坚守正固;娶妻吉祥。《篆传》说:咸的意思是交感。阴柔居上位而阳刚处下位,阴阳二气交相感应,两相亲和,止于相感而又悦其交感,就象男子以礼下求女子,所以‘亨通顺利,利于坚守固正,娶妻吉祥’。

评语:“强扭的瓜不甜”。美满的婚姻来自于两颗心灵的碰撞、真情的交融,才能携手共渡恩爱甜蜜、百年好合的幸福人生。如果说爱情的真谛是两情相悦,那么两情相悦的秘诀则是夫妻感情内涵的不断更新与升华。

七、女从男终法理难容

《周易下经·恒卦第三十二》:“六五:恒其德,贞;妇人吉,夫子凶。《象》日: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夫子制义,从妇凶也。”

译文:坚守柔顺服从的德行,坚守正固;妇人守此道吉祥,男人守此道有凶险。《象传》说:妇人若坚守正固可以获得吉祥,说明妇人应一生只能厮守一个丈夫;男人则必须衡量事理,若恒久跟从妇人则有凶险。

评语:结发夫妻白头到老,是人们的共同美好愿望,但是不能将此理解成要求女子从一而终的惟一合义。丈夫朝三暮四、品行恶劣,且又死不改悔,导致夫妻感情长期彻底破裂,妻子当断不断,更待何时同理,妻子为人不淑、不可救药,丈夫提出分道扬镳,也属合法合理。如果出于一已私利或私欲的动机而提出劳燕分飞,“从一而终”此时就成为应该遵守的婚姻道德规范了。

八、男外女内可以休矣

《周易下经·家人卦第三十七》:“家人:利女贞。《篆》日:家人,女正位乎内,男正位乎外:男女正,天地之大义也。家人有严君焉,父母之谓也。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而家道正;正家而天下定矣。”

译文:家人卦象征家庭:利于女子坚守正固。《篆传》说:家庭,女子在家居正当之位,男子在外面居正当之位,这是天地问的大道理,家庭之中有严正的君长,这就是父母。父子各尽其责、兄弟各尽其责、夫妇各尽其责,那么家庭就都走入正轨了:家道端正了,天下也就安定了。

评语:“男主外,女主内,”是由于封建社会生产力低下和当时男尊女卑、男强女弱观念使然。现代文明社会要求夫妻双方在事业和家庭的关系处理上都应同时做到既主外、又主内,更何况“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根据各方实际情况,决定谁主外谁主内,实现扬长避短的最佳组合,或双方怎样同时既主外又主内,这才是合理的宏观社会分工和明智的微观家庭选择。

九、同性相斥同气相求

《周易下经·睽卦第三十八》:“睽:小事吉。《篆》日:睽,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译文:睽卦象征乖离:小事吉利。《篆传》说:乖离,就象火焰向上燃烧,泽水向下流淌;又象两个女子同居一室,志向不同而行为乖背。下卦兑和悦地附丽于上卦离的光明,阴柔顺求进向上直行,得居中位而与阳刚者呼应,因此说‘小事吉利’。天和地相乖离,但作育万物的势力却相同。男人和女人相乖离,但交感求合的心志相通,天下万物的形志各异,但禀受天地阴阳气质的心志却相类似:乖离之时有待施用的范围是多么宽广啊!

评语:看来《周易》的作者是不赞成同性恋的,尽管它是一种古已有之的特异历史现象。当然同性相斥,异性相求是一种更为普遍的自然现象,男女尽管生理形态各异,但是彼此之间却有一种互相吸引、互为动力的天然需求,如果男女的结合仅仅停留在天然需求的层次,就会与动物两性结合的本能无异。人与动物性本能的区别,在于人除了具有性欲本能之外,还有源于性欲、高于性欲的精神追求,而且后一种追求不仅体现在异性之间,也可以体现在相同生理形态的同性之间,这是应该承认的人类情爱生活多样化的客观现实。

十、河东狮吼难与共舟

《周易下经·娠卦第四十四》:“女壮,勿用娶女。《篆》日:媾,遇也,柔遇刚也。‘勿用娶女,’不可与长也。天地相遇,品物咸章也;刚遇中正,天下大行也。娠之时义大矣哉!”

译文:娠卦象征邂逅:过分强悍的女子,不宜娶其为妻室。《篆传》说:骺,是邂逅相遇的意思,即阴柔遇阳刚而结合。‘勿用娶女’,说明不能与这种女人长久相处。天与地相遇,各种物类才能凸显各异;阳刚者如遇到居中守正的阴柔者,则能使其抱负大行于天下。因此刚柔邂逅的意义是多么的宏大啊!

评语:古人对悍女多以好嫉妒、蛮不讲理为评判标准。河东狮吼、悍女可畏,谁也不愿意娶一个凶神恶煞般的女子为妻,除非他是一个受虐狂。现代家庭中纯粹的悍女已不多见,但女强男弱的夫妻组合却比比皆是,具体表现为女方不仅经济地位、社会地位、文化程度均高于丈夫,甚至身高体重也占有优势,且通情达理,假如将这样好的妻子也视为悍女,就未免太不公道了。倒是处于“劣势”的丈夫不妨好好反思一下,应该通过怎样的努力改变自己所处的“窘境”。好与妻子比翼双飞,共享地久天长。

作者注:本文中的译文部分参阅了湖南出版社1993年11月出版的(英)理雅各英译,秦颖,秦穗校注,今译的《周易》。《中国性科学》提供

THE END
1.大学哲学范文12篇(全文)3. 婚恋观扭曲 爱情是人类最美好、最真挚的情感之一, 是以两性共同的理想、兴趣爱好、价值观为基础, 以互敬互爱、互相包容为条件而结成的具有排他性的稳定的社会关系。崇高的爱情不仅需要恋爱双方两情相悦, 更需要恋爱双方承担相应的道德责任和履行相应的道德义务。然而部分大学生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有的甚至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qhtszk8.html
2.大学生婚恋观文献综述.docx大学生婚恋观文献综述.docx,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0引言婚恋观是人们在婚姻和两性关系上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在本文中它包括性爱抉择观、婚姻角色观、婚姻自主观、婚姻态度、恋爱动机、婚姻忠诚观和婚姻价值观。婚恋观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并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122/64665812.shtm
3.西厢故事演变中的婚恋观尤其是作为故事主线的崔张爱情,从发生、发展到爱情结局的变化,均反映了不同时代创作者的价值取向和不同社会环境下对情感与男女婚恋的态度。通过分析三部主要西厢题材作品的不同,进而剖析时代背景下价值取向不同的原因和每个时代的文化观念,能够帮助我们对中国封建王朝背景下的婚恋观演变有更宏观的认识。http://www.yidu.edu.cn/detail/article/62397f6e617cfc105975e1f4.html?q=C/N
4.从“窜月亮”的恋爱到“移动”的婚姻—一项关于苗族婚恋观变迁的苗族 婚恋观 传播 变迁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284-1015321937.htm
5.马克思恩格斯的婚恋观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恩格斯的婚恋观及其当代意义,婚恋观,爱情,婚姻,两性平等,自由,婚恋,是爱意萌生到婚姻缔结的过程,是组建家庭和繁衍后代的前奏,对其基本看法体现了个人不同的感情观。改革开放给人们带来丰盈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HEBS202306002.html
6.婚恋交友节目(精选十篇)三、正确引导大学生婚恋观 1.节目严把关,传播正能量。电视作为运用最多、传播范围最广的大众传播媒介应起带头作用,电视制作者应严格自律并且多制作迎合主流价值观的具有正确导向的电视节目,尤其是在电视婚恋节目的制作上更要把握好价值标准和道德底线,不能让婚恋节目成为只是娱乐大众的空壳,而要让其更好地发挥作用,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puec8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