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择偶的历史变迁,看男女的吸引力婚姻审美宗教门当户对

从历史角度来看,择偶中的吸引力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话题,它受到文化、社会结构、经济条件、性别角色以及个人价值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男女在择偶中的偏好和吸引力标准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以下是对这一话题的深入探讨,尝试从历史的角度解析择偶中的吸引力。

一、古代社会的择偶标准

在古代社会,择偶往往受到家庭背景、社会地位、财富以及生理特征的显著影响。

门当户对

1.在古代中国,婚姻讲究“门当户对”,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财富以及职业背景要相当。这种观念在上流社会尤为显著,从政的官员不太可能让女儿嫁到从商的门户,因为商人的社会地位在古代远低于士人。这种择偶标准确保了婚姻的稳固性和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

2.在其他古代文明中,如古埃及、古希腊和古罗马,婚姻也往往与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紧密相连。贵族阶层更倾向于通过婚姻来巩固政治和经济联盟。

生理特征

2.在其他文化中,如古希腊,女性的美貌和体态被视为重要的择偶标准。男性偏好拥有丰满胸部、宽阔臀部和纤细腰身的女性,认为这样的体型更易于生育和抚养后代。

道德品质

1.在古代中国,女性的道德品质如孝顺、贤惠、贞洁等也被视为重要的择偶标准。这些品质反映了女性的家庭角色和责任感,对于维护家庭和谐至关重要。

二、中世纪的择偶观念

进入中世纪后,随着封建制度的兴起和宗教观念的影响,择偶标准也发生了变化。

宗教因素

1.在中世纪欧洲,宗教信仰成为择偶的重要考量因素。天主教徒往往不会与异教徒结婚,因为这会威胁到家庭的宗教纯洁性和社会地位。

2.在一些文化中,如伊斯兰教社会,婚姻也被视为一种宗教契约,需要得到宗教领袖的认可和祝福。

社会地位和财富

尽管宗教因素在择偶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社会地位和财富仍然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贵族阶层仍然倾向于通过婚姻来巩固政治和经济联盟,而平民阶层则更注重对方的劳动能力和家庭经济状况。

个人情感和意愿

与古代社会相比,中世纪社会开始逐渐重视个人的情感和意愿。尽管婚姻仍然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干预,但个人在择偶中的话语权逐渐增强。在一些地区,青年男女开始有机会在宗教节日或集市上相遇并自由选择伴侣。

三、近现代社会的择偶变化

进入近现代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教育水平的提高以及女性地位的提升,择偶标准发生了显著变化。

教育背景

1.在近现代社会,教育背景成为择偶的重要考量因素。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往往具有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好的职业前景,因此更受异性青睐。

2.在中国,随着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堂的兴起,女性的教育机会逐渐增加。女性开始追求知识、独立和解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她们的择偶标准。

职业和经济能力

2.在一些发达国家中,随着女性在职场上的崛起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女性在选择伴侣时开始更加注重对方的性格、兴趣爱好以及共同的生活目标。

个人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1.近现代社会中,个人的价值观和兴趣爱好也成为择偶的重要考量因素。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契合,而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

2.在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逐渐多元化。年轻人开始更加注重个人自由、独立和平等,这也影响了他们的择偶标准。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价值观相近、兴趣爱好相投的伴侣。

外貌和身材

1.尽管外貌和身材不是择偶的唯一标准,但它们在近现代社会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男性往往偏好拥有美丽外貌和匀称身材的女性,而女性则更注重男性的外貌和气质。

2.随着审美观念的变化和时尚潮流的兴起,人们对外貌和身材的要求也逐渐多样化。一些人开始追求个性化的外貌和身材特征,而不是传统的审美标准。

四、当代社会的择偶趋势

在当代社会,随着全球化、互联网以及社交媒体的发展,择偶标准呈现出更加多元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跨文化交流

互联网和社交媒体

1.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交友和择偶机会。人们可以通过在线平台结识来自不同背景、不同地区的异性,并了解他们的兴趣爱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

2.同时,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也带来了新的择偶挑战。例如,虚假信息的泛滥、网络诈骗等问题使得人们在选择伴侣时需要更加谨慎和理性。

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

1.当代社会中,个人成长和自我实现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追求。人们在选择伴侣时开始更加注重对方的个人品质、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

家庭责任和社会角色

2.在一些文化中,如中国,家庭观念仍然根深蒂固。人们在选择伴侣时会考虑对方的家庭背景、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未来的家庭规划等因素。

从历史角度来看,择偶中的吸引力是一个复杂且多变的话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男女在择偶中的偏好和吸引力标准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然而,无论在哪个时代或哪种文化背景下,人们都在追求一种稳定、和谐且能够带来幸福感的婚姻关系。因此,在选择伴侣时,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待各种因素,并尊重彼此的选择和差异。

THE END
1.大学生婚姻观论文(精选9篇)大学生婚姻观论文(精选9篇) 篇1:大学生婚姻观论文 大学生婚姻观调查问卷 亲,你好!我们是南通大学实践创新课题“大学生婚姻观调查”团队的成员,下面是我们本次课题的调查问卷,我们主要想了解一下当今大学生关于婚姻的看法,请您如实选择,谢谢你的配合。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3up3p9vm.html
2.婚恋观教育范文12篇(全文)进行婚恋观教育, 既是大学生情感生活的需要, 也是正视大学生婚恋经历与婚恋指导的需要, 更是关注大学生全面成长与发展的需要。因此, 加强人性化的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具有现实意义。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 应加强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把婚恋观作为人生观的基本部分加以探讨, 增强学生在婚恋观中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9zv8i7y7.html
3.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论文资料)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 学院 班级2013级汉语国际教育 姓名 学号 2014 年 7 月 10 H 浅谈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 内容摘要随着网络热词“白富美”、“高富帅”的流行,当代青年人的婚恋观 越来越受到关注。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 展,人们思想https://m.mayiwenku.com/Companys/s-c324/p-50661166.html
4.论文开题:论《傲慢与偏见》婚恋观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论《傲慢与偏见》婚恋观一、 选题的目的与意义长时期以来,简?奥斯汀被誉为地位“可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 她的作品介于新古典主义和浪漫运动的抒情主义之间,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真实地描绘了她周围世界的小天地。 简?奥斯汀是英国著名小说家,虽然终身未嫁,但婚恋却是https://www.wm114.cn/wen/156/311953.html
5.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 13页内容提供方:liuxiaoyu99 大小:2.66 MB 字数:约9.21千字 发布时间:2019-05-31发布于湖北 浏览人气:49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毛概论文-对于当代青年婚恋观念的研究课件.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9/0529/6122031225002033.shtm
6.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论文网马克思主义论文频道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论文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
7.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研究大学生 婚恋观 对策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37-1012422961.htm
8.关于大学生爱情观论文范文资料与论大学生爱情观有关论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孔燕.当代大学生爱情观简析[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4):55. 大学生爱情观论文参考资料: 大学生的爱情观论文 大学生婚恋观论文 大学生毕业论文格式 我是谁的大学生论文 大学生恋爱观论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1500字http://37www.anydaily.com/zhichenglunwen/159806.html
9.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研究应对目前存在的大学生婚恋观教育发展难题,我们应该坚持整体性与差异性相结合、发展性与阶段性相结合、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教育原则,着重将择偶观教育、恋爱观教育、性观念教育纳入当代大学生婚恋观教育的内容体系中,系统整合榜样示范法、交流讨论法和角色扮演法等婚恋观教育方法体系,通过https://wap.cnki.net/touch/web/Dissertation/Article/-1012416853.html
10.从《伤逝》看鲁迅的婚恋观文学论文范文从《伤逝》看鲁迅的婚恋观_文学论文范文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活跃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经管之家新媒体交易平台https://bbs.pinggu.org/jg/lunwen_wenxuelunwen_97057_2.html
11.论池莉小说的爱情婚恋观.pdf青岛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论池莉小说的爱情婚恋观 姓名:于晓香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中国现当代文学 指导教师:姜振昌 20080531摘要关键词:婚恋;爱情观;婚姻;女性意识池莉以女性特有的视角选择了当代人的爱情和婚姻生活作为反映当代https://www.taodocs.com/p-584692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