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合集婚恋篇一up主混乱粉笔

为此,我的这个系列,社会观点集,旨在收集和整理这样的内容,比较分析,为大家生成一份推荐或指南。

临近年关,婚恋是家庭聚会绕不开的话题,想必很多观众,也面临着被亲朋好友催婚的压力,

被催很烦,但又表达不出自己对婚恋的看法。

本期视频,就带大家梳理全网对于婚恋的部分观点,无论你是男性还是女性,被催婚还是催婚,无论你是想从个人出发,简明了当地表达观点,还是想化身酒桌哲学家,用高深的理论使人知难而退,总有一款适合你。

鉴于篇幅,本期不会是该话题的最后一期。

如果要三连,请给原作者三连。

抖音博主看不腻的妞的视频,对于恋爱的主要观点是接受礼物≠我同意。

在古代,皇帝宠爱妃子要送礼物。在现代恋爱中,女孩接受追求者的礼物不等于女孩接受追求。

有意思的是,在博主原视频的演绎中,是把礼物扔了然后摇头的,既不接受礼物也不接受追求,但得出的结论,却是可以在不接受追求的情况下接受礼物,有一种空手套白狼的美。

尤其在当下,一些退婚却不完全退还彩礼的案件发生,更是进一步推高了这句话的现实意义。

当我们戏谑它的荒谬时,不曾想到它道出了现实。

博主提出的这个不等式后来被称为唐妞不等式,也可以体现网友们对她的重视。

介绍一下本期的特色,一个是我会仿照唐妞不等式,给本期每一个被提及观点的up主总结一个属于他们的婚恋不等式,这样的总结不负责,非常准确,大家当作图一乐就好。

第二个是我最后会对这些视频做一个评价,就是把他们放在一个我设计的坐标轴上。

这个坐标轴和大家所熟悉的分类方式都不太一样,具体怎么放,我先在这里卖个关子,会在对应的环节进行揭晓。

up主阿健的视频,为什么现代人不喜欢结婚了?婚姻的起源与衰退中

基本观点是认为如今的婚姻制度已经不适合当下社会的发展状况,婚姻必然式微。

婚姻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该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

他在论证过程中,先介绍了婚姻的起源,原始社会个体婚姻并不存在,族群共有后代、伴侣。这种状态被称为群婚制。

而现代婚姻制度的雏形,专有制婚姻是私有制的产物,也就是先产生了私有财产,最初服务于男性向家族后代传递财产的需要。过去生产力落后时,男性需要确认继承自己财产的孩子是自己的,因此需要固定的配偶。

而女性需要依靠男性的劳动生存。这种两性间的经济协议是专有制婚姻的根本原因。

这段论述实际上是源于恩格斯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但是现在女性经济能力提高,一个人也能过得不错,不再需要通过婚姻维持生活。

这时婚姻变成了对爱情的承诺,但是这种承诺并不能稳固爱情,反而说明爱情本身就不够稳固,高居不下的离婚率也说明了这点。

相反,如果爱情牢固,则根本不需要通过结婚来证明。对此,up主认为爱情不需要婚姻来承诺。生育也是结婚的重要目的之一,但是如今人们的生育意愿也下降。

排解孤独也是结婚的动机,但是独处不等于孤独,结婚也不等于不孤独。结婚不一定能实现这个目的。

他举着这样的一个例子,童话里公主和王子过上幸福生活,但是童话里却根本不敢展开写幸福生活。

他也发现,因爱结婚的幸福感,随着婚龄的增加会迅速暴跌,甚至还不如包办婚姻时期。

最后,他总结了婚姻式微的四大原因。

1女性经济收入提高,2现代人寿命提高,3生育意愿降低,4人从示范中学习,而婚姻缺乏好的典范。

他还提到了更多的婚姻形式,如多重配偶制,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以及和死人结婚的冥婚。up主对此认为,婚姻的形态很多,我们应该持开放态度。

最后我总结阿健的婚恋不等式是,爱一个人≠要结婚。

up主丰言疯话的视频,一场饥渴的电子恋爱,揭开了当代婚恋的最后遮羞布中,

认为当前两性婚恋市场的混乱局面,是前现代婚姻解体后的一种阵痛。

当前社会的婚恋关系本身已经烂透了,他通过完蛋,我被美女包围了,这款现象级游戏作为引入,指出这款游戏是男性向的偶像剧,是对往常女性向偶像剧的处境反转和回旋镖,反映了两性市场环境的糟糕,导致谈恋爱还不如玩42块钱的游戏。

结婚会让男女分别受到经济压力和家庭压力,形成双输局面,让男女都觉得自己会亏。

两性矛盾突出,不结婚的男女也会被两性对立的氛围影响,尤其以性骚扰为代表的议题,固化了凝视与被凝视的两性秩序,导致男性看一眼女性或者拿出手机,就有可能被指控性骚扰,加剧了两性互害,最终人人自危,互不信任。

虽然这类案件在现实中是少数,经媒体传播才广为人知。

但是如今,网络和现实难以分割,即便互联网作为声音放大器,无法保证普遍性。

但是由于现实中人们无法确定对方到底有什么样的想法,一个人网上行为和现实行为的不一致,

反而更加令人怀疑和恐惧,造成两性黑暗森林。彼此猜疑,谁都无法确认对方是善意还是恶意,都害怕受到对方的伤害,最终致使女性选择独自美丽,男性选择游戏。

他认为,应结合性别与社会结构两方面看待两性议题。

对此认为,婚姻有不同的历史阶段,前现代的包办式婚姻、人生买断制。新中国后,特殊时期的国家干预的一对一分配婚姻。以及现在不超过30年历史的自由婚姻模式。

而当前两性婚恋市场的混乱局面,是前现代婚姻解体后,向自由婚恋模式转变的一种阵痛。

而现代自由婚恋模式的慕强择偶机制,导致婚恋经验不均,如底层男性30岁都没有牵过女人的手,

表达自己的性苦闷等等。

两性市场形成了赢家通吃的丛林法则,有颜值红利的女性和有经济实力的男性,就是可以通吃的赢家。剩下的普男和普女都是输家,反而成为两性战场的主力,互相打压对方价值,抬高自己。

这其中的男性希望降低获取女性的成本,而女性希望完成阶级跃升,社会的发展必然使得传统婚姻解体,促使婚姻与爱情生育分离,成了纯粹的经济关系,成为弱肉强食的收割游戏。

对普通人而言,观念本身就已经被异化了,变得不值得让人向往。因此,靠游戏逃避也有其正当性。

最后总结,丰言疯话的婚恋不等式是,沉迷赛博女友≠想谈恋爱。

Up主丧心病狂周公子,在他的视频看看就好了,日本年轻人为什么不想谈恋爱中,

认为日本人不婚恋的很大原因在于经济的衰退,而谈恋爱成本过高。

过去日本经济腾飞时鼓吹1亿总中流,那一代的每个年轻人都觉得自己至少能成为中产阶级。

而韩国社会经济增长放缓后,也出现了阶级固化现象,产生了按出身将人分为金勺银勺铜勺土勺等级的勺子阶级理论。

年轻人没有出路,对未来感到绝望,产生了抛弃恋爱婚姻生育的三抛族。

首先是这些经济压力抑制了人们对爱情的追求,其次是互联网发达,涵化理论的效应面广,一方面长期浸淫在爽而浅的短视频、番剧、游戏中影响了人们的现实认知,使人们无法面对现实。

另一方面,即时通信软件的发达,幻想了工作和生活,随时随地会被要求加班。

再次,恋爱率结婚率下降,是社会进步程度和妇女解放程度的最具体体现,

是婚恋,作为必须的生产性活动的前现代社会,到婚恋作为消费性活动的现代社会和后现代社会发展的过程。

最后,他引入了鲍曼的理论“液态社会”,在经济自由化,个人原子化,价值多元化的液态现代社会里,人们的思想无时无刻不在流变,很难找到固定的归属感,维系长期稳定的感情。

人渴望与他人相系,却更恐惧就此被绑死,害怕不安而与人同行,新的不安又从别处涌现。

最后我总结,丧心病狂周公子的婚恋不等式为,不谈恋爱≠不需要爱。

Up主是雪雪吖的视频,我问了无数男性朋友的看法,才知道他们为什么不愿追女孩子了。

侧重于理解男性婚恋欲望下降的现象,认为男性不愿意追求女性,有社会经济个人的原因。

面对婚恋问题,不能一味指责某一性别或者群体,而要思考背后的原因。

她认为当今社会,年轻人恋爱比较困难,男性主动追求女性的意愿下降了。

造成这一点的大前提是,很多男性认为没有必要谈恋爱。

在以前,物质文化匮乏的年代,恋爱结婚作为为数不多的人们满足情感、精神、欲望的方式之一,对大部分人来说是必须的。

而现在,男女满足自身欲望的方式非常丰富便利,玩游戏看番剧、享受服务业,这些活动的正反馈都比追求爱情要高。而且就算追到了女生,对生活可能也没有益处,甚至平添负担。

因此人们不再将欲望固着在婚恋上,恋爱结婚早就不是人生必需品了。

其次是经济原因。

现在房价租金高,工作工资少,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很大。城市里,普通年轻人养活自己都困难。

年轻男性,作为恋爱中通常来说花销更大的一方,在事业的发展期无力或者不愿为了追求一个没有结果的东西而付出过多的成本。

最后也是up认为最重要的是,极端田园女权对人们观念的冲击。她们鼓吹恋爱婚姻不利于女性,女性理所当然的要被宠爱,获得更多利益,导致越来越多的男性对女性敬而远之,认为以杨笠为代表的极端田园女权,为了给自己谋求更多的性别红利,牺牲了女性群体的整体利益,挑起了性别间的对立,最终会让两性两败俱伤,不利于两性合作应对现实危机。

这位up主是一位女性,但是她的这个视频,却是从男性视角出发分析的男性婚恋意愿下降的原因,并且指出了部分女性的问题,也算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身体力行地执行了其视频中倡导的,两性互相理解的倡议。

虽然这个视频的目的,就是讨论男性婚恋意愿,但是正如up所说,应该多思考背后的原因。

除了讨论男性以外,我们当然也要讨论女性意愿。

我总结是雪雪吖的婚恋不等式为,男不追女≠只有男性有问题。

比如up主银河系李老幺的视频,为什么现在女孩子都不想要结婚了?可以找找自己的原因。

就站在女性视角上指出了男性的问题。

她主要认为,女性现在靠自己赚钱,也能过得很好。没有对未来的担忧,更加注重当下的体验,

更需要的是情绪价值与性张力。

女性能养活自己后,摆脱了对男性的经济依附关系,不再会像以前的时代那样,只求男人能养家,为了生活容忍男性的一切其他缺点。

现在女性恋爱结婚已经不是为了钱了,择偶标准变得多元化,但是一些男性跟不上这样的时代变化,依然认为女性只看重钱财,不注重其他方面。

他们不愿改进自己,让自己更有吸引力,而是一味的用从前的标准看待女性,认为女性不安分了,

这样的男性不注重形象、不会说话、懒,满足不了情绪价值,女性就不想与这种男性恋爱和结婚,这位up主提供了宝贵的女性视角,但说的有些模糊。

比如究竟什么是所谓的情绪价值?什么是性张力?什么才是女人眼中的精神愉悦?都没有具体的解释,可能因人而异,所以不好解释,但也没有举例说明。

还有强调不看重钱,但是我作为男性的疑惑,在于提供情绪价值,让女人精神愉悦,是否就是与金钱脱钩的呢?

如果不是,是否意味着不是不看重钱,而是不只看重钱,还看重要把钱花在为女性提供情绪价值上。

其次,如果仅是为了情绪和性这些当下的短暂的体验,那么几乎不可能发展稳固的长期关系,几乎与婚姻无缘。

最后,既然女性可以靠自己活得很好了,认为男女是平等的。那为什么认为恋爱多数情况下,还是需要男性主动追求?为什么依然认为女性处于需要被追求被服务的被动接受的位置上呢?

当然,这也仅仅是我自己的一些疑问。

我总结银河系李老幺的婚恋不等式为,女性婚恋标准≠只图男性钱财。

up主未明子的视频,[回应信件]关于相亲和婚恋——致一个自居底层小布尔乔亚的署名gg的朋友,有着鲜明的立场,是反对资产阶级性质的婚恋。

他的基本观点是,以组成社会资本积累单元,进行阶级跃升为目的的,具有强烈资产阶级性质的婚姻,实际上是一种二人公司,被资本主义鄙视链深重的束缚着,注定不会幸福。

应该面对社会现实,将自己与伴侣,从资本主义鄙视链的压迫中解救出来。

分析了当今社会婚恋状况。

首先是浪漫主义暴力的失败。

所谓的浪漫主义暴力。简单来说就是个体或群体,可以单纯靠美好的外表等审美符号,突破世俗秩序的限制获得成功。它是19/20世纪主要的革命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向人们许诺乌托邦式的美好社会图景,获得集群号召力。在个体化层面,鼓励人们借助审美优势和差异性,结成作为财政单元和投机单元的微型共同体家庭。

而实际上,在现代性屡次失败的时代,浪漫主义暴力,在更广阔的社会层面也失败了。

即无法通过违规获得配偶。

因为在当今这个现代性失败的时代中,女性的性欲组织模式,是被文化传媒和对自身阶级跃升的幻想共同决定的。

人们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性欲,真正驾驭人们神经系统的,实质上是符号系统,它是由社会文化,

你所处的社会关系网络,日常拥抱的一种共同体的幻想,阶级跃迁的幻想等等共同组成的。

参与相亲活动的精资女性,深重的被资产阶级审美等级制所俘获。

他们要求对象的长相,要同时满足资产阶级鄙视链下的爱欲审美幻想和阶级跃升幻想,是享乐主义与功利主义杂糅的产物,比如身着名牌或者长相言行举止像成功男性,能做老板或者高级打工人。

如果不能满足这些还硬要相亲,可以尝试提升文化符号,附庸风雅,满足他人对精神享乐的幻想,

展现自身在文化资本主义世界中的增值潜力。不过这个一样很困难,成功率很低。

总之,你几乎不可能通过相亲,寻找到同阶级立场的异性交往对象。正如你不可能在服装店买到显卡。

因此,他反对通过相亲活动寻找伴侣,而主张克服小资产阶级的食利性,将带有剥削性的利益回馈给无产阶级,在这个过程中寻找不精资的,朴实本分的无产阶级女性,或者被资产阶级秩序伤害过的心灰意冷的前精资女性,但后者风险也很大。

建议不要为了她的审美价值,给出太多利益,否则是在助长她的资产阶级性,鼓励她为了利益积累更多的审美符号。

最重要的是,不能自我认同为小资产阶级,否则自身的欲望也会被资产阶级的审美等级制所俘获,进而追求那些充斥审美符号的精资女性。

对于这类男性婚恋,实质上相当于垄断一个高级妓女,以此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将女性看作发泄负面情绪、相夫教子的工具,是对女性的剥削。

因此,面对婚恋,首先要审视、战胜自己的病态欲望,要将审美符号与恋爱对象区分开。

要明白一些无产阶级女性,之所以没有性吸引力,只是因为她们没有用资产阶级的审美符号,比如丝袜、口红、美甲,打扮自己,将自己包裹起来。

而很多在性欲上的享乐,本质上,是在享受这些人身上加载的符号,而非人本身。是在享受凌驾于生产加载这些审美符号的人(生产这些的工人,消费穿着这些的女人)而产生的人上人的优越感。富集审美符号的女性男性,在这里沦为了展示审美符号的商品柜台,而这些审美符号,都是在大规模生产链流水线上,为了激发你的爱欲而生产的。

类似公开的,不断循环播放的“游戏积分榜”,又使你进一步沉迷其中。

综上所述,婚姻、恋爱、性享乐、性关系,其实是作为社会的意识形态遮罩,将你钳制和包裹的,

所以若想面对婚恋,就要先面对社会赤裸裸各环节现实物质力量的和符号学的权力关系的再生产环节,把握到局中人的拧巴和痛苦,获得帮助伴侣纾解这种精神枷锁和深层次痛苦的极端稀有的能力,你就能够找到伴侣。

最后着重强调了女性的社会处境,指出女性被男权主义父权制,尤其是等级制压迫的厉害,为社会迫使负责生产绝大部分的人化审美符号,实际上是资产阶级要把他们所塑造的等级制符号秩序,通过女性为纽带,与人类的本能捆绑到一起,以便更好的伪装与推广。

这是一种非常深重的压迫,女性的枷锁,是作为一张人类社会的“画布”而无从获得解放,必须要按照资产阶级审美打扮,否则就会被鄙视。

男性对女性的帮助,首先是应当将自己从女体的幻想中解放。

我感觉未明子的视频,就对银河系李老幺的视频构成了某种回应。

未明子认为,女性所谋求的情绪价值与性张力的真实内涵,不可能完全由个人决定,很大程度上,是被社会符号系统决定的,很多是被文化传媒和对自身阶级跃升的幻想共同决定的,乙女游戏、女频小说就很好的体现了这点。

比如曾经流行的霸道总裁人设,同样的行为话语,不同经济实力、长相的男人做和说,给女生带来情绪价值完全是不同的。有钱或长得帅的是有性张力,没钱或长得丑的就只能是性骚扰。

区别不在于行为,而只在于能否满足资产阶级鄙视链下的爱欲审美幻想和阶级跃升幻想。

男性女性当然都有权利提出更多的要求,但是都要对自己的欲望多加审视,并负责到底。

至于浪漫主义暴力的失败,一个直观的例子就是丁真,他个人确实靠外表突破规则,获得了成功。

但是这种个体纯粹偶然的成功,却昭示了集体的更大的失败。

就像网上调侃,央视本来要去采访丁真的弟弟,但丁真的弟弟在上学求知,错过了采访,反而让不上学的丁真,成了所谓振兴家乡经济的旅游形象大使,没有让家乡更富,却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一眼丁真,鉴定为纯粹投机,群众也不买账。

最后我总结未明子的婚恋不等式为,浪漫主义暴力≠爱情。

up主汤至看本质的视频,给未来孩子的信:去谈恋爱吧,别怕爱情虚幻,生活比爱情更虚幻,爱的哲学中,有着鼓励恋爱,追求爱情的基本立场。

他的主要观点是爱情的一种定义,即对他人强烈的情感寄托。

不要因为觉得爱情虚幻就放弃追求,因为生活比爱情更加虚幻。

要讨论爱情,首先要回答一个问题,爱情是幻觉吗?

情绪二因说,可以支持爱情是幻觉的观点,这种理论认为,情绪由生理唤醒和认知解释两个因素构成,著名案例就是吊桥效应,研究人员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人们错误地将因身处危险环境而产生的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的慌张情绪,归因为女性令自身产生的心动,进而对危险环境下和自己互动的女性,更有印象与好感。

这似乎说明,爱情只是一种情绪的错误归因,类似幻觉。

这里我自己的看法是,即便情绪二因说和吊桥效应是正确而完备的,逻辑上也只能说明错误归因可以产生爱情,并不能说明爱情都是情绪的错误归因。

up主也不认同,认为爱比所谓的情绪更复杂。

由于被回应的方式不同,人们会产生三种依恋类型,

正常成功得到回应的,会形成安全类型表现形式为很有安全感,很自信。

经常得不到回应的,则会因应对策略的不同,形成两类变体。

一类是采用过度激活策略而形成的焦虑类型,表现为十分渴求回应,但又高度警惕失败,既害怕又渴望,十分纠结。生活中通常表现为高傲自信,通俗的讲,就是明日香的那种傲娇。

另一种是采用去激活策略而形成的回避类型,表现为认为自己不需要被回应,也不需要回应他人,

变得冷漠麻木,通俗讲就是碇真嗣那种回避型人格。

对此认为,在成长过程中,总是及时获得回应的人,会更少的陷入焦虑和回避,即表现得更加自信。自信不是装出来的,自信是爱出来的。

综上所述,依恋理论对爱情的解释是,爱如依恋。

随后up主开始解释何为强烈的成人之爱?

依恋理论只能从心理层面上解释爱情,而缺乏身体和精神上的解释。

身体层面上,成人之爱带来了性,这意味着,人生第一次有了完整的接触另一个人身体的可能,

这会冲击一个人自童年以来被刻意压抑十几二十年的心智,与色情有本质的不同。

而在精神层面,意味着与异己的他者相遇。人在成长过程中,会形成同一性的生命经验,

类似于一种自我认同,而青少年期,面对生理变化和社会压力,会产生同一性危机,找不到自己的社会定位,自我认同被动摇,会产生迷茫焦虑。

此时人迫切需要一个稳固的答案,让生活重回正轨。

但是完全真实的同一性是不存的,因此埃里克森的自我认同理论认为,此时人们需要的是,一种带有一定盲目性与自欺性的忠诚,来使复杂混乱的现实变得有序。

但也正因如此,使人们沉浸在以自己为中心的小世界里,失去了感知真实世界的灵性,变得自恋排他。这就构成了下一时期青年期的问题,亲密与孤立,而爱就是化解这个问题的关键所在。

因为爱是对忠诚的超越,可以将我们从同一性幻觉中拯救出来。

爱是完全偶然的,作为用必然性连续性无法解释的事件,显现出了偶然性,而意义正是在这种偶然性中诞生的。

没有偶然的世界,只是毫无意义的重复,而这种无法理解的偶然事件,有着极强的力量,会让其他事件沦为它的原因或者后果,它能迫使人们从偶然性出发,重新赋予其他事件以新的意义,重新解释自己的生活。

于是,爱情定义了偶然性,让我们认识到了偶然性才是世界的底色。

一切都变了,爱情,重置了我们从前被规训好的评价体系。

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进入爱情的人,可以为了爱情,仅凭自己创造出独立于社会规训的评价体系,能够自己生成意义,并独断的解释世界。他人看来好似疯狂、无法自拔,与其自身而言,

却是享有了最大的自我与自由。

于是爱情颠倒了理性与疯狂,统一了爱欲与日常,据此产生了爱欲存在主义与心理健康功利主义的对立。

爱欲存在主义,认为所谓生活的理性,不过是一些世俗的规则和惯性。我们的存在本就没有什么确定的意义。生活本就是荒谬的,所以何苦担心爱情的混乱与虚幻呢。

事实上,恰恰是爱情,让我们觉得找到了存在的理由。

爱,反而是虚幻生活中最真实的东西。

真正的爱情,自在的就是充足,以至于可以使其他事情都变得无关紧要。

所以,真正的爱情能治疗拖延症,抑制恋物癖,瓦解色欲。

爱情的魔力不在于诱惑,而在于解放。

而心理健康功利主义却认为,好的爱情必须给人提供安全的精神物质条件,拒绝因爱情而受苦。

巴迪欧认为,爱情是事件洞穿生命,不会被任何规则束缚,只有相爱的人才能一直拥有差异性,并且从差异性看待世界。由此引出了与同一性相对的差异性的概念。

差异性,是来自他者的差异。波伏娃把它解释成与被爱者同化,恋人会不由自主的模仿对方的行为习惯,渴望摆脱自己的视角,用对方的视角看待世界。

在这个过程中会意识到视差的存在,也就是对方的视角和视角下的世界,与自己看到的存在差异。

紧接着,出于上述的渴望,恋人会把自己的视角,与对方的视角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视角,并通过新的视角重新认识世界。所以他们自身而言,相当于见证参与新世界的生成。

巴迪欧将其解释为非中心化的建构,同一的差异性与差异的同一性。

海德格尔则说,爱是希望你是“是你所是”的存在,也是齐泽克说的视差出现、视域融合。

波伏娃提出,爱情使我们摆脱自我的同时,也因为和异于并且补充我们的他者的接触,而进一步确认了自我。

由此,up引出了对他者概念的解释。对此认为成人之爱相对于分娩(出生)之伤痛是新生之狂喜。

出生后与母体分离带来的痛苦,转化为绵绵不绝的依恋,需要直到成人的爱情里,才得到了彻底的回应。将爱看作幻觉的常人,与因为追求爱恋而死去活来的人之间的矛盾,不是立场主义之争。

对此认为,爱人坠落深渊是为了用“爱欲”杀死“日常”,唤醒生命。正如爱与死总是成对的出现在文艺作品中,常人没有意识到自身生活的虚幻性,将爱情贬斥为幻觉的同时,也渴望生命,于是沉迷于商品符号这些更加粗鄙的幻觉,攀附权力与金钱的高塔。

可这塔其实只是尝试进入爱的深渊而不得,才转向另一方向寻求代偿而产生的排泄物堆砌的危楼。

最终,汤质给孩子的建议是,勇敢去爱,享受爱情的美好,体会它带来的伤痛,拥抱爱情的浪漫与自由,也接纳那些遗憾与逝去。

最后,我总结汤质看本质的婚恋不等式为,爱情虚幻≠生活真实。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汤质的视频,有着信息高密度加高可视化的特点,其本身就是对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不同的关于爱情观点的对比解析。

我的观点及无法完全还原该作品的内容,强烈建议大家对这条视频进行亲自观看。

大家请看,这个坐标系的形态,是一双眼睛的视野范围。

从近到远,也就是从右向左,意味着内容深度的由浅到深。

如果感觉深浅的评价太抽象,下方还有刻度,我也大致划分了内容所涉及的具体刻度,

那么向上和向下是什么意思呢?

这两项可以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变化,向上意味着该内容表达的观点比重相对高,

向下意味着该内容所使用的论据比重相对高。

很显然,如果你内容的深度本身就很浅,你所能涉及的观点和论据就必然是有限的。

随着深度的增加,所能涉及的观点和论据也就会越来越多,也就导致了这个坐标系的边界,应当是一个三角形,就更像一双眼睛的视野范围了。

而且很巧合的是,他也向视频播放器暂停时的三角形图标,可以说是非常合适的。

下面我来尝试把本期提到的视频放入这个坐标系。

常用的观点涉及到了自己的认识和一种话语的结合,内容深度比较浅,我放在这个位置,

李老幺的视频主要是话语,也涉及到了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观念,我放在这个位置。

阿健的主要是提供了知识,也涉及一部分经济社会的内容。

周公子同样涉及经济社会的议题,而他所使用的论据比重是相对高的。

未明子的深度达到了哲学内容和一些人生的智慧,他的观点比重非常高。

汤质的内容,同样是涉及了大量的哲学知识以及一些自己的人生智慧,他使用的论据比重相对高。

这样我们就可以相对来说不太严谨但一目了然的,将我们这期提到的视频和观点,放到这个坐标系上。

请注意,内容当然不是越深刻越好,我的坐标系,归根到底,是一个基于认知水平差异的坐标系。

如果你就是一个近视眼,比如说目前的认知水平只能看到这个位置,再往深的你就很难去看懂了。

那么你就应该在自己的认知水平范围内,选择能说服自己的观点,并尽可能的向更深刻的方向进步。

当然不一定是直线,你的认知水平也可能是这样的,容易被观点说服,而不易被一些详尽的论据说服(或相反),

提出这个坐标系,是我对于互联网上的观点、立场、派系、阵营,某些up主的科普传播方式,我不太认同,那也并不反对。

我只是认为,目前的网民群体更需要的,显然不是左右逢源,甚至说是两头下注。

由于大家的认知本就就是不同的,而这些认知水平的差异,很可能是终生性的。

对于一种内容,比起一上来就判断他的立场或政治光谱,我们更应该先知晓这种内容的深度如何,

从而在言行上量力的采纳。

现实不是依照政治光谱来运行的。一位平庸且普通的群众,在接触一种观点或理论时,首先能把握到的当然是这样的观点或理论相对于自己的认知水平是深层次的、复杂的、抽象的还是浅显易懂的、直观的、具体的。前者就需要更多的成本进行了解和学习,后者则可以迅速判断这样的观点能否说服自己,又是否存在更加深刻但不一定适合自己立刻采纳的上位替代。

可能是我本人的视野局限,我还没有见到任何一个人去做这样的工作。电影没有分级制度,互联网上的视频更没有分级制度,就像你硬让一个偏远山区女高的孩子,学习观念论哲学和女性主义运动史,并立刻能活学活用,那只会毁了她。

而一些在你看来对你没什么用的,“浅薄的”调解家庭矛盾和人际沟通的方法,却能极大的帮助她改善状况。

目前的互联网,深刻与浅薄的观点内容混杂在一起,共同作用于社会意识。

正因如此,才要意识到它们的平等,将它们放到一起进行谈论,放到如图所示的双眼的视野范围内,确定它与自身的相对位置和真实关系,与我这个坐标系误导性的从右向左,越来越宽敞和丰富将冲突的一个事实是,靠近浅的方向,可能才是更大众的。越往深的方向反而是更小众的。

但正如你不能用为数不多的几个强国代表人类文明,而无视第三世界国家的现实存在,

人们需要一视同仁的重视,在自己看来正常或逆天的观点。

才可能参与社会文化与观念史向更深刻的方向逐步挪动的过程。

这就是我的一点点拙见。

如果没看过本期议题或有必要,后续我会攒够一波内容再做续集。谢谢

THE END
1.泽风大过卦详解感情大过卦婚姻观点大过卦婚姻观点:有针对性地应对婚恋中的危机 【大过卦婚姻解卦】 泽风大过卦的外卦为兑,代表沼泽中的水;内卦为巽,代表树木。大水淹没了树木,是一种不合常情的行为。卦辞说,房屋的栋梁受到很大的压力而弯曲,这是一种过分的行为。君子应该避免过分的行为,当做得过分时,就必须停下来思考正确的做法,这样才能吉祥https://www.qiyuange.com/zhouyi/84037.html
2.奥斯丁婚恋模式与婚恋观新探再从奥斯丁作品外的因素考察,指出她的婚恋模式与观点的宗教渊源,具体分析其婚恋模式与婚恋观中深层的宗教思想内涵,从而探求更深层的意义。 把奥斯丁的婚恋模式与婚恋观放入宗教视阈中观照,这已不再是一种外在的眼光,而是奥斯丁研究的内在需要,是真正地深入奥斯丁,从内部洞察她的婚恋观点,这样研究得出的结论更具有意义。https://wap.cnki.net/lunwen-1013338810.html
3.吕老师高级婚恋顾问/6年经验荣誉称号:连续三年获得“十佳红娘”、“金牌红娘”、“明星红娘”等称号。 擅长配对:恋爱心理疏导、婚姻生活指导、企事业单位自营公司等单身婚恋问题。 婚恋观点:婚姻就像美食,需要用心才能品到TA的美好。https://www.7799520.com/team/930.html
4.大学生婚恋观文献综述.docx大学生婚恋观文献综述.docx,父亲在位对大学生婚恋观的影响0引言婚恋观是人们在婚姻和两性关系上的基本观点和看法,在本文中它包括性爱抉择观、婚姻角色观、婚姻自主观、婚姻态度、恋爱动机、婚姻忠诚观和婚姻价值观。婚恋观会直接影响大学生恋爱、婚姻行为的价值取向,并关https://max.book118.com/html/2016/1122/64665812.shtm
5.艾媒咨询20242025年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研究报告(附下载)核心观点 市场规模:中国婚恋社交服务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2023年市场规模达93.8亿元 互联网社交方式的多元化发展为婚恋社交服务行业注入新能量。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4-2023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行业市场规模呈增长态势,由26.9亿元增至93.8亿元。未来,年轻人对婚恋对象的要求将进一步提高,市场需求将持续存在https://www.iimedia.cn/c400/100883.html
6.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8篇(全文)大学生婚恋观是指大学生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等的基本观点, 是大学生对待婚姻、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在大学阶段形成的婚恋观, 将直接影响大学生的人生观, 更关系到大学生将来的幸福。大学生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 青春期的激情、浪漫, 以及生理、心理的不断成熟, 无疑增加了大学生在校期间谈恋爱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s8l6r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