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首页
好书
留言交流
下载APP
联系客服
2023.05.20广东
行文到此,我还是不理解三观是什么,三观不一致到底如何定义。靠举例是无法穷尽的,比如一对恋人,都愿意一起游戏,一起旅行,一起撸串。这叫不叫三观一致?从字面上看,这三条都符合了,当然三观一致了。但是如果一个喜欢熬夜刷美剧,另一个喜欢早起运动,并且彼此都瞧不上对方的行为,这叫三观一致还是不一致呢?
「举例解释」的好处是便于我们这些吃瓜群众理解,但是「举例解释」的不足之处,就在于无法给人提供真正的判别标准。依照以上有限的举例解释,我既无法判断两个人是否三观一致,又无法判断是否不一致。而这个解释本身,因其无法「证伪」,也无法视之为科学的解释。
我试着想了一下,感觉寸步难行。因为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本身也很难被清晰定义。把这三个观念直接运用于「婚恋」关系的判断更是难上加难。
我退而求其次,提出一个「新三观」,即在两个人的亲密关系中,有哪三个基本观念是至关重要的?很简单,如下:
第一:金钱观,对待金钱的基本态度。第二:性爱观,对待性爱的态度。第三:关系观,对待周边关系的态度,包括对待双方父母,对待各自的朋友的基本态度。
其实这并非我突发奇想,我是在人生的起伏中逐渐萌生这样的观点,从观念形成到现在已经十年之久。
这「新三观」的好处是,定义非常简单,除了「关系观」我稍加解释,金钱观和性爱观我基本上可以不解释,大家就清楚。并且,这具体的「新三观」对于亲密关系的重要程度,我也不用多加解释,各位身在亲密关系中的朋友一下子能体会到这三观之重要。
为什么是这三观,而非其他三观。我的想法很简单,第一,这三观的形成过程极为漫长,基本上是每个人从小到大耳濡目染的基本观念之和,父母和家庭环境对此三观影响极大;第二,这三观一旦成型,在人生的长河中很难改变,除非碰到一些极具震撼力的「大事」;第三,这三观从根本决定了亲密关系的融洽程度和持久程度。
那么亲密关系中,除了这「新三观」,还有什么根本的因素?我觉得是有的。因为首先这「新三观」都在讲「不变性」,但无论是「旧三观」还是「新三观」,任何两个人都很难真正一致。另外,在人生的长河中,世界一直在变,每个人周围的环境也在变化,所以,如果只讲「不变性」,那么一定有问题,「爱情」可能真的只是昙花一现了。
所以,在「新三观」之外,我们一定得能讨论「变化」,不仅讨论被动的变化,也要讨论主动的变化。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情形,两个年轻的情侣,从相识相知相爱,最后走入婚姻殿堂。在最初的几年,生活是很甜蜜的,很显然,新三观是比较吻合的。但是,没过几年,两个人矛盾初显,彼此多了一些抱怨,这是为何?
有一本讲婚恋的书籍,李中莹的《爱上双人舞》(这本书已经绝版,书中大部分内容被收录于另一本书《李中莹亲密关系全面技巧》)中提出如下问题:
结婚对象的什么缺点是最要不得的?
他在书中的答案是:
「不肯改变」
这种人的口头禅是:
「我就是这样!」
这本书推荐给所有恋爱前,恋爱中和恋爱后的人的看,看得越早越好。
另外一本是我很喜欢的心理学名著《少有人走的路》,其核心思想也是在讲「改变」,说得更直接一些,是「心智成熟之路」。我们看到的很多种关系的问题,都是来自于至少一方的「心智不成熟」,作者斯科特·派克说:
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
所以,亲密关系中,除了我总结的「新三观」,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自于这两本书观念的整合,即:对待「改变」的态度。幸福而持久的关系需要双方都能积极地去「改变」,而改变的方向即:促使自己的心智成熟。
不要以为我们都20岁了、30岁了、40岁了,我们天然就是成年人了。法律上,身体上的确如此,但心智却未必。武志红被禁的书籍《巨婴国》直接用标题刺激了我们的眼球和脆弱的心灵。
综上,我觉得与其不加定义的使用「三观一致」,不如用「新三观」(金钱观、性爱观和关系观)「心智成熟之旅」去观察和思考我们身边的亲密关系。
人生的很多秘密,其实是每个普通人每天都能体会到、却不愿意思考,甚至难以启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