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青年:婚恋观才是家庭教育的开始!网友杂谈

人们都说:“家庭教育是儿童教育的第一课堂。”但在我看来,到了家庭教育这一步,好与坏其实已经注定了,孩子即便想选择也不太可能。真正有选择的不是家庭教育,而是年轻人的婚恋观!没有正确的婚恋观,就很难有一个恰当的婚姻家庭,所谓家庭教育可能就是一顿夹生饭,吃不吃根本由不得你。所以,年轻人的婚恋观很重要,小而言之关乎一个家庭的未来,大而言之关乎一个国家的未来,乃至人类的未来!忽然想谈这个话题,是最近看到了很多令人纠结的社会现象,从而勾起了我们对当代青年的诸多反思。

钱这个东西好不好呢?好,正所谓“有钱能使鬼推磨”,这种认识一直支配着我们走过了无数个春秋,可以说是深入骨髓了,现在谁要敢站出来说“钱是万恶的”,估计漫天的唾沫星子都能把你淹死。可事实却是,我们今天很多人的“三观”都被钱给污染了!“成功人士”这个词是怎么定义的?“贫穷落后”这个词又是怎么定义的?所有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词汇,几乎都是用钱来定义的,能挣到钱,挣到比普通人更多的钱,我们叫他“成功人士”;没有钱,或者挣不到钱,日子过得拮据了,我们叫他“贫穷落后”。成功、有出息、体面……似乎都只适用于有钱人;失败、没出息、邋遢……似乎都是贫困人口的专用词汇。有多少人想过,这种定义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的“价值观”呢?

今年过年回家,听说三舅欠了好大一笔债,靠打工这辈子几乎都还不清,前两年买的房子也被抵押了,全家人还上了征信黑名单。我就一直在想,他们拼搏了大半辈子,如今年近五十,究竟得到了什么,这样的人生算不算虚度了?再看我们身边很多人,村里的未婚人群已经推到了40岁开外,其中就包括两位堂哥,而且全村未婚人群竟然占据了年轻人中好大比例,那他们这辈子又都在干什么?一个是半辈子拼命挣钱却一无所获,甚至连老婆都娶不到,一个是嫁个女儿要房要车,彩礼一年比一年高,一地比一地惊人,两种天壤之别的落差感,竟然在同一个时代出现,这又意味着什么?

我不能说年轻人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为买车买房打拼有什么错;我也不能说年轻人打拼半辈子,最后却结不起婚又有什么错;我甚至不能说年轻人两眼只盯着工作盯着钱,为了钱不惜低声下气、996.ICU在所不辞有什么错。我只是感觉,这样的人生于人、于己、于整个社会,都是一场灾难!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是一名女性,你愿意选择这样的伴侣共度余生吗?兴许会吧,因为踏实,但真正落到实处,估计无数人要打退堂鼓,因为这样的人已经没有灵魂了。

钱已经支配了我们年轻人太多的选择,不管是男的还是女的,都被钱牵着鼻子走。可走着走着,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打拼一辈子什么也没得到,钱没挣到多少不说,人生的方向都没了,一片迷茫。试问,以此为基础搭建起来的家庭,后辈子弟又能受到什么样的家庭教育呢?细思极恐。

以前堂姐出嫁的时候,我还在上初中,心智不够成熟,不懂得婚姻对一个家庭来说意味着什么,感觉都是老实人,平平淡淡过一生也没什么不好的,后来才发现,这有问题啊。大姐念了三年的学前班;姐夫念到小学三年级,两人都是学渣,全家除了打工挣钱,没有别的任何追求,后来有了两个儿子,现在大儿子已经上初中,小儿子也上到了四年级。但我这两个外甥都长这么大了,却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家庭教育,更没体会到家庭文化的重要性!这次回家见小外甥跟我爸打闹,被大伯骂了几句,竟反过来骂起了大伯,一下子惊掉了下巴,那可是他亲外公啊,竟然也不论长幼尊卑了,估计像我们这些舅舅,大概也不在他眼里吧。如果外甥长大了,组建了新的家庭,情况又会怎样呢?你品,你细品……

青年是不是只要会挣钱就行呢?我们读书难道只是为了更好地挣钱吗?如果挣钱就能涵盖人生所有的一切,那么除了钱以外的更多东西将何处安放?比如:家庭教育、人生追求、精神境界等等?这些东西会与生俱来吗?如果不能与生俱来,年轻人的婚恋观又只认准了赚钱这么一个标准,这些东西又将向何处去寻?如果女方选择的配偶是一个赚钱狂人,而男方选择的配偶也是一个赚钱狂人,那么这个家庭的教育,这个家庭的文化又能是什么样的呢?

以前一直想不通一个问题:怎样的一对男女才能组建起一个幸福美满的婚姻家庭?这里面的学问太多太深了。自古以来,无数仁人志士都曾试图回答过,但总感觉有些模棱两可,比如:《诗经·国风·关雎》里的那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直备受文人墨客推崇,可有谁想过“淑女”和“君子”分别是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呢?“淑女”是文弱女子,谦卑恭让,知书达理吗?“君子”是文弱书生,胸怀宽广,才华横溢吗?如果“淑女”和“君子”是这样一种形象,两个人组建起来的家庭真的能幸福美满?我很怀疑。我们是人不是神,婚姻家庭意味着柴米油盐,意味着相夫教子,意味着人情世故,两个如此理想的人真的能应付这一切?是不是把他们看得太过于无所不能了?

有人可能会说,这样的两个人在一起,家庭教育肯定没问题,你看北宋时的苏洵一家,不就出了一大家子的文豪吗?影响后世千秋万代,多么成功!是,这样的家庭教育的确没问题,但如果是普通人家呢?两个手不能抬肩不能扛的文弱男女凑在一起,在事事都要亲历亲为的情况下,又有多少人能经受住生活的捶打?这才是最现实的问题。所以我并不认为这个假设是理想搭档,至少我认为上面对“淑女”和“君子”的认识是不恰当的,是不符合幸福美满家庭设想的,是只能停留在书本上供人欣赏的,是没有现实可操作性的!

那么,是古人的追求错了吗?不太可能,应该是我们对“淑女”和“君子”的设想错了。“淑女”或许是知书达理、温婉可人的形象,但“君子”绝不是文弱书生形象,当今所有电视剧都按照这个形象来拍摄,实在是个天大误会。我认为的“君子”形象更应该是能文能武、胸怀天下的英雄豪杰,比如:岳飞,或者金庸笔下的郭靖那样,“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你要说他有多少文化知识,很难说多,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比起状元文人肯定不如,但比起文盲肯定要强很多,基本上在秀才举人的水准,也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初高中文化水平,而且也不太可能是一副小白脸的形象,“君子”不是美于外,而是美于内,这在很多古书上都有论述。所以,这样的“淑女”和“君子”可能才具备组建幸福美满家庭的条件,郭靖跟黄蓉大概就是这样设想出来的吧,即便如此,也难免出现“慈母多败儿”的悲剧,更何况是两个文若男女组合了。

所以我认为,青年婚恋观不仅要在人员结构上互补,更要在心性格局上互补。家庭教育要文武兼备,家庭组成就应该文武俱全;家庭教育要慈严并重,家庭组成就应该慈严相济;家庭教育要有格局,家庭组成就应该有格局。这一切都暗含在青年婚恋观里,如果青年男女都只懂得赚钱养家,其他一概不理,那这样的家庭组成是没有什么家庭教育、家庭文化可言的。反之,如果青年男女都只会吃喝玩乐、享受人生一天是一天,其他一概抛之脑后,那这样的家庭组成是没有根基可言的!富人可以只谈风花雪月,普通家庭却绝对不行,离开生活只谈理想,大概最后结局都免不了离婚,或者将自己过成乞丐的下场。理想的家庭既要有主内的,也要有主外的,主内做好家庭教育、家庭文化传承,主外能够为家庭提供足够的物质生活资本,使这个家庭正常运作起来。当今社会大概已经没有内外之分了吧?但客观来讲,不管是男主外女主内,还是男主内女主外,或者时不时相互调换角色,但绝不可或缺,不要以为社会不兴这一套了,然后就觉得它不重要,这东西很重要,关乎到家庭的未来,能不重要吗?

说这个事情是感觉我们被困在社会错误的价值导向中太久了,一车一房一彩礼成了无数人婚恋观的巨大门槛,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其他东西变得不再重要,整个社会选择高度一致,其造成的后果是大龄剩男剩女比比皆是,人人都想待价而沽,即便成了剩男剩女也可以理直气壮地说:“缘分不到,没有合适的”。这既不利于家庭生活开展,更不利于国家未来发展,人口这个问题很大,社会导向只看重钱是危险的,青年男女择偶标准只看重钱也是危险的,道理就在于此。

所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透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找准自己的定位,不随波逐流;认清人生方向,懂得自己该向何处去,该怎样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然后跟那些扰乱视听的歪风邪气决裂,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有意义,这才是当代青年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个正确的婚恋观所能带来的影响力是源源不断的,它赫然就是家庭教育、家庭文化的基石。

【文/轻松笑,红歌会网专栏作者】

「支持红色网站!」

感谢您的支持与鼓励!您的打赏将用于红歌会网日常运行与维护。帮助我们办好网站,宣传红色文化。传播正能量,促进公平正义!

THE END
1.加强青年婚恋观和家庭观教育主题活动举行,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近日,市民政局组织开展“树婚恋新风·益千万家庭”河源市2023年加强青年婚恋观和家庭观教育活动,进一步教育引导广大单身青年和家庭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 活动以讲座形式开展,讲授内容包括当代青年婚恋观现状、引导青年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等法律法规等,授课http://hy.wenming.cn/gdhy06/202311/t20231107_8317127.htm
2.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正确的婚恋观和家庭观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和信仰体系,这些观念可以轻易地传递给孩子。然而,对于婚恋观和家庭观这两个重要的主题,家长需要更加积极地教育和引导孩子,以确保他们能够成为健康、快乐和成功的成年人。 首先,家长应该从小就教育孩子尊重和欣赏不同的性别和文化背景。孩子应该了解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和生活方式,我们需要https://www.jianshu.com/p/86f1a0996a09
3.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国办: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 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财联社10月28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的若干措施》。措施提到,营造生育友好社会氛围。积极构建新型婚育文化,大力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加强社会宣传倡导,实施人口高质量发展宣传https://finance.ifeng.com/c/8e3Ge3HqgLo
4.大学生婚恋观的家庭影响研究原生家庭 婚恋观 代际传递 影响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422-1016204905.htm
5.大龄未婚青年择偶问题调查报告5篇(全文)工会组织要在青年群体中开展婚恋观宣传教育活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新风,指导青年形成科学的婚恋观、家庭观。要充分认识未婚大龄青年树立婚恋观的重要性,对于只重外表不重内涵,“没房没车,勿谈结婚”的想法,对于好安逸不吃苦的“青年啃老族”现象等,要以人为本,既要看到他们内心的实际需求,又要适时加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6ujej9r.html
6.婚姻家庭观(精选十篇)家庭的范围扩大了, 家庭模式日益多样化, 非传统形式家庭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而这些变化都是尊重社会文化的体现, 顺应了时代的发展趋势。基于这种形式, 再充分考虑到整个社会的经济基础与年轻一代婚恋观的转化, 促成了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婚姻观与家庭观。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sz127t.html
7.浅谈马克思主义的婚恋观马克思主义论文二、马克思主义婚恋观的内容概述 马克思主义作家在婚恋、家庭、伦理方面著作颇多,经整理归纳,现从恋爱观、婚姻观和家庭观三个方面依次阐述。 (一)恋爱观 1.爱情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作家认为:“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因此第一个需要确定的具体事实就是这些个人的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6931.html
8.《父母规》原文注解及读后感《父母规》全六篇,共有三重、六责、六戒、六道、六观、一告。 《父母规》集古圣先贤之教与中西方家庭教育,合传统文化与教育学、心理学、亲子学之要义,涵盖教子成长之胎教、育婴、启蒙,学习、处世、婚恋、事业各个层面,在语法格式上与《弟子规》、《三字经》相似,采用三字一句,两句或多句连意,阅读轻松,浅显易懂https://www.meipian.cn/29syqijg
9.婚恋观调查问卷27. 您认为建立良好家庭关系最重要的是什么?(至多选3项) 交流尊重平等经济基础感情相互信任价值观其他 28. 您认为生育孩子的原因包括哪些?(至多选3项) 养儿防老传宗接代到了年龄的自然生育满足成就感家庭完整的需要满足亲子感情生活乐趣夫妻双方的需要没有动机,偶然因素其他 https://www.wjx.cn/xz/149015908.aspx
10.树立降婚恋观家庭观,引领婚育文明新风尚为引领婚育文明新风尚,营造友好生育环境,8月8日,兰考县妇幼保健院婚检中心开展以“树立健康婚恋观、家庭观”为主题的新时代婚育文化宣传服务活动。 活动现场医务人员向登记婚检的青年男女广泛宣传适龄婚育、破除陈规陋习、婚事新办简办,宣传夫妻共担育儿责任等观念,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树立新时代婚育观和家庭观。 https://www.hntv.tv/rhh-3179280416/article/1/1821481460438081538
11.树立正确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推进家庭家教家风建设高质量发展主旨演讲环节,国家卫健委家庭发展司副司长徐拥军就“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平衡女性生育与职业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妇联主席王芳“培育新型婚育文化,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引导树立正确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暨人口与民族发展研究中心教授杨菊华就“中国人生育观念的嬗变与重构”、上海社会科学院https://edu.youth.cn/wzlb/202312/t20231212_14959673.htm
12.#树立正确家庭观婚恋观线上婚姻教育课又来来自张荆#树立正确家庭观婚恋观线上婚姻教育课又来了# 和谐婚姻家庭观大讲堂:个人征信在婚前有必要检查吗? L张荆律师的微博视频 小窗口 ?收藏 1 1 ?5 评论 o p 同时转发到我的微博 按热度 按时间 正在加载,请稍候 专职律师 微博新知博主 长文原创作者 法律博主 微博原创视频https://weibo.com/1285252117/Mh7JL2Gnn
13.国家卫健委:将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二是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增加托位供给,提高服务质量,完善托育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三是宣传中央关于人口工作的决策部署,宣传各地生育支持政策体系建设取得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倡导积极的婚恋观、生育观、家庭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主流导向,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氛围。https://www.cqcb.com/minshengkuaidi/2024-02-28/5513094_p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