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资高等教育心理学(2)我太想努力了

1、下列选项中,不利于高校教师威信的维护与提升的是(作风果断、让学生有畏惧心理)。

2、在知识学习中,把由感知所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编码加工,使其系统化、概括化、精炼化的过程,就是(知识理解的过程)。

3、要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性联系,并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必须通过以下哪一种思维过程?(抽象与概括)

4、大学中的社团属于的群体类型是(非正式群体)。

5、下列选项不属于动作技能的是(想象)。

6、下列选项中属于行为主义观点的是(心理学应该研究可观察到的行为)。

7、针对同一事件或现象,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情绪体验。如在极度缺水的情况下,对于半杯水,甲觉得“还有半杯水,很高兴”;乙觉得“只在半杯水了,真痛苦”。这一现象反映的情绪特征是(主观性)

8、大学生虽然能用理智约束冲动,但也常常肯定情绪与否定情绪交替出现,忽冷忽热。这体现了其情绪具有的特点是(稳定性与波动性并存)。

9、“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体现的人格特征是(稳定性)。

10、以下对行为主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有(重视个体的自我实现)。

1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合理宣泄调节情绪的方法是(矫正不良认知)。

12、以下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精细加工策略?(谐音联想法)

13、概括化理论认为迁移产生的关键是对(共同原理)的概括。

14、大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团结友爱、平等互助的关系。这说明其人际关系具有的特点是(交往目的的单纯性)。

15、下面有关道德意志的表述错误的是(个性心理特点在道德意志的培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16、下列不属于大学生的感知觉特征的是(感知的计划性尚需提高)。

17、高校教师角色形成的影响因素中,不包括(生涯规划)

18、突出用“知”来开展说服教育的说服方式是(指导-内省式)。

19、下列不属于大学生的记忆特征的是(无意义识记占优势)。

20、在维纳的三维的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2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阐述的是(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22、在品德发展的研究中,社会学习论研究的重点是(道德行为)。

23、人际排斥的特征表现为认知失调、情感冲突和(行动对抗)。

25、对所给定的问题产生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的种类多少,这一创造性的特征是(变通性)。

26、关于从众的影响因素,以下说法错误的是(群体的认知差距越大,越容易从众)。

27、在现代教育中,随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确立,教师扮演的角色成为了(知识学习的促进者)。

28、某同学希望通过考班级第一名来显示自己很聪明。这反映了他的成就目标是(表现目标)。

29、贾德的“水下击靶”实验,为以下哪一种理论提供了证据?(经验概括说)

30、李明期末考试没有考好,认为是自己没有努力的结果,从归因的3维度分析,该归因属于(内部——不稳定——可控)。

31、艾森克在因素分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格的(三因素模型)。

32、被称为心理学“第三势力”的学派是(人本主义心理学)。

33、解答算术题所进行的操作在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中属于(聚合思维)。

34、恋爱最为积极的目的和结果是(爱情)。

35、德韦克认为,人们对能力持有两种内隐观点,一种是能力增长观,另一种是(能力实体观)。

36、教师的威信包括职业威信和(人格威信)两个方面。

37、对于熟手型教师特点描述不准确的是(富于创新,善于创造性解决问题)。

38、希望通过交往与别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受到别人的关心、重视、承认和接纳。按照舒茨的观点,这种人际交往的需要是(包容需要)。

39、儿童只是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对错,而不考虑行为的动机。按照皮亚杰的理论,该儿童处于的道德发展阶段是(权威阶段)。

40、个体在群体情境中的表现优于独自一人时的表现,这种现象是(社会助长)。

41、下列选项不属于网络人际交往方式的是(面对面)。

43、“双生子研究”主要探查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遗传因素)。

44、将学业成败归因于个人外部的稳定因素,指的是下列因素中的是(任务难度)。

45、缺乏“问题意识”,一般不愿提问题,不会提问题,这种现象反映了我国大学生创造性心理障碍中的(创造性意识障碍)。

46、对于头脑风暴的基本原则,描述不正确的是(鼓励批评)。

47、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样的学习动机属于(远景性外部动机)。

48、下列选项不属于大学生人际交往特点的是(封闭性)。

49、艾利斯的ABC理论指出,导致人们产生情绪困扰的直接原因是(个体所遇到的诱发性事件之后产生的相应信念)。

50、在性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性格的态度特征)。

52、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事物的种种联系、关系直至认识其本质、规律的一种逐步深入的思维活动被称为(知识的理解)。

53、关于道德与品德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个体品德的发展受社会道德的制约)。

54、关于学习迁移,下列表述不恰当的是(所谓的迁移指的是先前的学习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55、人际关系的建立需要经过一系列变化过程,下列选项不属于这一过程状态的是(间接接触状态)。

56、做了错事之后产生愧疚或者羞耻感,这是(道德情感)。

57、下列选项中属于教师威信形成的主观条件的是(渊博的知识)。

58、(气质)是心理活动在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59、《一颗找回自我的心》的出版大大推动了西方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此书的作者是(比尔斯)。

60、勇敢、自私、诚实、懒惰、自强、乐观等特征描述的是(性格)。

61、在维纳的三维的归因模式中,任务难度属于(外部的、稳定的、不可控制的)。

62、喜怒哀乐指的是哪一种心理过程(情绪过程)。

63、在知识学习中,把由感知所获得的大量信息,进行编码加工,使其系统化、概括化、精炼化的过程,就是(知识理解的过程)。

64、性格特征的四个方面中最重要的是(态度特征)。

65、当代大学生婚恋观表现出一定的个人主义倾向,具体表现不包括(盲目攀比趋向)。

66、某大学生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合群、守纪律。他的这些性格特征属于(.态度特征)。

67、心理学家舒兹(Schutz)认为存在三种由不同交往需要产生的交往目的,这些需要不包括(认知需要)。

68、“男女搭配,干活不累”说的是以下哪种群体心理现象(社会助长)。

69、主张自我实现是人格成长的动力。这是以下哪一种取向的人格理论的观点?(人本主义取向)

70、心理成熟到一定程度的异性个体之间的强烈的人际吸引叫(爱情)。

THE END
1.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8篇(全文)三、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困惑与影响因素 1.当代大学生婚恋观的特点。 大学教学管理制度相对宽松, 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自由性、灵活性增强, 学习压力明显降低, 大学生充满了对爱情的好奇与向往, 渴求了解异性并得到异性的关注, 大学生的婚恋观逐渐形成。整合问卷调查的结果, 可将当代大学生的婚恋观的特点归纳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s8l6r4.html
2.大学生婚恋观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摘要】:大学生婚恋观指大学生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大学生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看法,其不但直接影响个体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个体对未来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大学生婚恋观主要是通过恋爱动机、婚姻倾向、婚姻自主观、婚姻价值观、婚姻角色观、婚姻忠诚观、性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635-2006118320.htm
3.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恋爱的相关研究成果恋爱心理三、90后大学生婚恋观特点 (一)恋爱动机多样 90后大学生在恋爱动机上更加多样化,追求各个方面的满足。寻找人生伴侣、打发无聊时光、受周围同学影响等因素都可能让90后大学生进行恋爱。恋爱不仅仅满足了某一方面的需要,同时可以满足各个方面的需要,得到心理慰藉。 http://www.dyxy.edu.cn/s.php/xl/item-view-id-67276.html
4.周恩来与邓颖超濡以沫悲喜分担成为时代的道德楷模青年周恩来的婚恋观不可避免地打上了鲜明的时代烙印,充满着个性解放和热烈向往美好爱情的特点。等到周恩来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推求比较,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的时候,他对于婚姻和爱情的认识就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其后的社会主义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周恩来的婚恋观从始至终,都与时代特点密切相连,从而与http://zhouenlai.people.cn/n1/2018/0212/c409117-29820841.html
5.关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通用8篇)篇1:关于大学生婚恋观调查报告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大学生谈恋爱现象渐趋普遍,恋爱问题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较为突出的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婚恋观现状入手,深入剖析了大学生恋爱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误区,提出了加强对大学生婚恋观进行教育引导的相应对策及大学生拥有正确婚恋观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婚恋观;现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856cc8cz.html
6.我有一个梦想9号婚恋观之我见作为一名九型人格里的9号,今天我从自己的角度和大家来分享一下9号婚恋观的一些特点。 曾经有人问我——你此生最大的梦想是啥? 对于这个问题,我当时不假思索的回答是:“我的梦想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在这个朴素的回答中,就包含了9号婚恋观最核心的特点,而这个特点用文绉绉的话来讲https://www.jianshu.com/p/5307d4a3add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