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讲堂课件之六主讲‖西安鄠邑焦万利思想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讲堂课件之六主讲‖西安鄠邑焦万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习讲堂课件之六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焦万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创新的“根”,并升华为“中华民族的基因”“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一、何为中华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起源于神农时代前,反映中华民族特质风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明成果根本的创造力,是民族历史上道德传承、各种文化思想、精神观念形态的总体。中国的传统文化有杂家、纵横家、道家、佛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和阴阳家等文化意识形态,具体包括:古文、诗、词、曲、赋、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对联、灯谜、酒令、歇后语、民族服饰、生活习俗等。其中,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以及“三位一体”的合流思想对中国传统影响最为直接而深刻。以儒、佛、道三家文化为主流的中华传统文化,不仅思想深邃圆融,内容广博;更重要的是,儒家、佛家、道家三家文化,高扬道德,为国人提供了立身处世的行为规范,以及最终的精神归宿。内容涉及治国、道德、修养、伦理、节操、处世、教育、哲学、文艺、爱情等。中华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我们要成为自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享用者。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归纳为三个方面:

(一)核心思想理念

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培育和形成的基本思想理念,如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等,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借鉴。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核心思想理念。

(二)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和规范,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的荣辱观念,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

(三)中华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多样、珍贵的精神财富,如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文以载道、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俭约自守、中和泰和的生活理念等,是中国人民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情感样式的集中表达,滋养了独特丰富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人文学术,至今仍然具有深刻影响。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大力弘扬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内容。

三、为什么要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表现在:一是价值观出了问题,功利色彩重。古代讲精忠报国,现在讲“爱国奉献”;二是道德观出了问题,道德是基石。古人讲“厚德载物”,现在是“薄德载物”,根基出了问题。三是审美观出了问题。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分不清了。某省电视台一个征婚节目,有个女青年公然宣传她的婚恋观:“宁可坐在宝马车上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心灵美哪里去了?学校不是生活在真空,它与社会上联系十分紧密,无时无刻不受到不良风气的侵蚀。有位专家认为,目前中国社会最大的危机潜伏在青少年身上。自私任性,娇懒偏激;怕苦怕累,抗挫力差;精神空虚,封闭自我;追求享受,不懂感恩;心理脆弱,易走极端。

教育部新编语文教材古诗文,初中占比百分之五十一,高中占比百分之四十九点三。中考、高考古诗文试题占比逐年增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理想信念,是精神补钙的重要途径。

四、如何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南宋朱熹《观书有感》)五千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结着古往今来先贤至圣、仁人志士的智慧、思想和精神。主要蕴藏在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二十四史、唐宋八大家范文等以及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清联、近现代诗词名篇佳作中。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是取之不竭,常读常新的宝库。青少年正是长知识、长身体的黄金阶段,背诵和运用中华经典诗文,对于夯实知识基础和人生成长至关重要。如何传承,我想主要把握以下四个方面:

(一)笃学(读书学习)

关于劝勉读书的诗句,古人有“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代陶渊明《惜时》)、“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唐代韩愈《符读书城南》、“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代颜真卿《劝学》)、“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朱熹《偶成》)、“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南宋陈著《续侄溥赏酴醾([túmí)劝酒二首其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代钱鹤滩《明日歌》),这些诗句无不饱含哲理,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这些名句,应作为我们青少年的座右铭。

(二)修为(笃志力行)

(三)仁爱(孝亲友善)

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孝敬父母,友善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传说《孝经》是孔子编写的,是儒家又一经典著作。其中一些主张化用在《三字经》《弟子规》这两本启蒙通俗读物中。《周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这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朱熹《劝孝歌》云:“十月胎恩重,三生报答轻”“勿以不孝身,枉着人子皮”,说的是父母对子女恩重如山,应当孝敬,反之,不如畜牲。晚清曾国藩说:“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勤敬”二字对于齐家至关重要。清代张履祥《愿学记》说:“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看来良好的家风,特别是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女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关于交友,《论语》中说“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看来是讲吃喝,实际是强调人际交往要注重精神,注重正能量。我们熟悉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晋代傅玄《太子少傅箴》)就是这个道理。我们青少年要有仁爱之心,以实际行动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四)爱国(敬业爱岗)

唐代韩愈在《进学解》中说:"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说的是,学业的精进在于勤奋刻苦,学业的荒废在于嬉戏游乐;为人行事的成功在于深思熟虑,而败毁在于因循苟且。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爱国敬业就是要珍惜青春年华,扎扎实实学好各科知识,逐步积累,增长才干,以优异的成绩圆满完成各阶段学业,将来做对国家社会有用之才。

最后让我们一起朗诵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名言:“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焦万利,西安市鄠邑区关工委传统文化报告团团长、鄠邑区文联副主席)

THE END
1.婚恋教育(精选十篇)婚恋观是人们在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下, 对待恋爱婚姻家庭生活所持有的态度和观念, 是对婚恋本质和婚姻幸福的认识和反映, 包括对爱情本质、择友标准、恋爱道德、婚姻道德与责任等一系列问题的看法和态度, 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在恋爱、婚姻方面的具体反映, 是人们调整恋爱婚姻家庭关系的价值导引和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y2zz05n.html
2.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8篇(全文)大学生婚恋观调查问题 第1篇 《关于大学生婚恋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前言: 目前我们正之前春年少,内心里充满着激情热情,感情方面对爱情也有着一份期待,而在个人方面,有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情人眼里出西施;在梁山伯眼里出英台;在朱丽叶眼里出密欧。可是又有言一千个人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因此,作为大学生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0ys8l6r4.html
3.短视频审核标准是什么?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有哪些?→买购网短视频审核标准是什么? 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有哪些? 摘要: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在官网发布《网络短视频内容审核标准细则》100条,其中明确网络短视频不得出现的具体内容(常见问题)。文件规定,网络播放的短视频节目,及其标题、名称、评论、弹幕、表情包等,其语言、表演、字幕、背景中不得出现21个方面的具体https://www.maigoo.com/news/515772.html
4.网络不良信息包括哪些内容色情类有害信息:这包括直接暴露展现性的信息内容、产生性刺激的信息内容、淫秽色情相关资讯等。低俗类有害信息:这类信息可能隐晦表现性行为、具有挑逗性或侮辱性的内容,带有侵犯个人隐私性质的走光、偷拍等内容,违背正确婚恋观和家庭伦理道德的内容,以及非法性药品广告等相关内容。赌博类有害信息:涉及网络虚拟赌场、网上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03/10/81422493_113301878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