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走进白沙校区统计与大数据学院
举行“让爱成长静候花开”讲座
爱是什么?性是什么?婚姻是什么?大学生应该怎样去对待青春期里这些既让人脸红又想一探究竟的问题?带着种种困惑,一场别开生面的婚姻爱情观讲座“让爱成长静候花开”在“三·八”节前夕与同学们来了场亲密接触。我校白沙校区统计与大数据学院160余名同学在B109阶梯教室聆听了这场别具意义的讲座。
主讲人张一帆老师精心设计讲座过程,精心准备讲座内容,精心制作PPT,用热情亲切温柔耐心的语气、生动活泼饱含仁爱之心的语言,细致总结归纳到位的心理学知识,结合真实生动的案例,深入浅出为同学们讲解了婚姻与爱情的奥秘、两性沟通的困惑等知识,扫除了同学们心头的疑惑。讲座结尾,面对同学们热情高涨的一张张提问纸条,张一帆老师不顾全程站立两个小时且不时走动到学生中间互动的疲劳,精神饱满,逐一解答,提问者频频点头,紧锁的眉头慢慢舒展开来。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同学们意犹未尽地离开阶梯教室,张一帆老师累得一手扶着讲台,一边不停地与热情道别的同学们说着“再见”。讲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和有趣活动
张一帆老师在讲座开始的前几天作了问卷调查,并在讲座正式开始时现场出示了统计好的问卷调查结果。事实证明,许多同学对讲座内容感兴趣,男、女生比例均超过了80%。“小雨”——手指相互敲击,“中雨”——两手轮拍双腿,“大雨”——大力鼓掌,“暴雨”——跺脚,“雨过天晴”——双手比作太阳,在张一帆老师不停地发着“小雨”、“中雨”、“大雨”、“暴雨”、“雨过天晴”的指令后,全场响起了一轮轮铿锵有力的声音,学生的情绪达到了高潮,张一帆老师顺势引导大家进入了讲座主要内容。
二、爱情是什么
爱情是什么?张一帆老师从舒婷的《致橡树》给我们用诗的语言作了解答: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
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
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
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
却又终身相依
综合来说,爱情是受社会因素影响的生理、心理和主观情感结合的复杂现象。爱情是人类个体之间基于性生理基础而产生的一种相互倾慕、积极奉献的行为和心理,包括情爱、理想和性爱三个基本要素。爱情的三种成分包括:亲密依赖需求、帮助倾向、排他性和占有性倾向。爱的本质是给予而非获取,爱的目的是使其对象获得幸福、发展和自由。所有形式的爱都包含共同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和了解。亲密、激情和承诺构成了斯滕伯格爱情三角理论。
三、恋爱的苦恼
在“恋爱的苦恼”这一部分,张一帆老师列举了许多当下流行的婚恋观,如少女爱大叔、早恋越来越普遍、离婚越来越寻常等。经过与同学们逐一探讨这些流行婚恋观的不足后,师生共同得出大学生们应该具有的婚恋观:三观一致、关系平等、责任在身、相互关爱。
相爱容易,相处却难,张一帆老师通过真实的案例及男女两性不同的思维方式,向同学们讲授了表达爱的能力、接受爱的能力、拒绝爱的能力、使爱持久的能力、解决爱的冲突的能力,使同学们有了清晰准确的爱的技巧。
聚散情犹在,缘尽何必再伤心!失恋后应该如何做呢?讲座前的调查问卷选择“一别两宽、各自珍重”的占94.43%,“情意深深、藕断丝连“的占4.22%,“心有不甘、死缠烂打”的占1.36%,这说明参与调查的同学们在失恋这件事上几乎都能够拿得起放得下。失恋后我们应该如何做?张一帆老师建议:充分感受和体会失恋带来的痛苦;宣泄出来,转移注意力;扩大交往面;重新审视这段关系。
四、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恋爱对象
怎样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恋爱对象呢?张一帆老师从三个方面给出建议:一是日常沟通中,能否经常陪伴与聊天,能否做到尊重关心倾听,是否为人真诚做事守约。二是面对冲突时,能否开诚布公,能否主动承认错误,能否接受讨论后的不一致,能否对事情折中处理,并且以上的选择不是假装的,而是你真正的样子。三是在分析自己内心深处的感受时,多在心中问自己以下问题:对方欣赏你吗、尊重你的家人吗、尊重你的过去吗、能够获得对方的支持吗、双方都是平等且独立的吗、对方表现得真实吗……以上三部分问题中肯定的回答越多,意味着对方更可能是适合你的,否定的回答不意味着一定不适合。但如果你发现有很多答案是否定的,或者有一些对你而言很重要的问题是否定的,那么你就要慎重考虑对方是否适合你。
如果有以下情况出现,张一帆老师建议同学们要立即说“不”,坚决一刀两断:侵犯你的边界、推脱所有错误、强烈不适当的嫉妒、言语虐待、暴力或身体虐待、自认为高你一等试图控制、不经你同意的性行为等。
五、恋爱中的“性”
在讲到恋爱中的“性”这个神秘的问题时,张一帆老师从专业角度告诉同学们,每个人性心理的发展基本经过如下阶段:性疏远期、性接近期、性向往期与恋爱,青年人应该对“性”有科学的认识。恋爱中是否要发生性关系?讲座前的调查结果显示:47.44%的同学不能接受,44.43%的同学有想法,但考虑到后果难以承担,故避免发生,8.13%的同学认为这是恋爱必须经历的阶段。看到这个数据,许多同学陷入了沉思。
发生性行为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针对这个问题,张一帆老师现场提问,同学们害羞而又真实地回答着,最终同学们明白了性爱要以情爱为基础,两颗心的相知才是爱情中最令人迷醉的部分。爱情不排斥性,但爱情中最深沉最长久的一定是情爱,而不是性爱。不发生性关系不等于不爱,性爱的发生要掌握以下原则:自愿、尊重、清晰拒绝、责任等。对恋爱中的性行为,首先要认真负责,其次是要注意选择正规医院进行体检,向家长或信任的成年人求助,最后是要珍爱生命、珍惜健康。讲座的最后,张一帆老师真诚地说:“亲爱的同学们,我们要先学会爱自己,再学会爱别人,祝你们在爱情的道路以及人生的事业上一路繁花。”
讲座过程中,同学们认真聆听,积极表达内心想法,现场氛围热烈,时不时爆发出会心的笑声与真诚的掌声。
这次别开生面的讲座解答了“她”们心中的迷茫和困惑,为“她”们树立正确的婚恋与爱情观提供了有理有情有价值的视角,为“她”们更科学地应对大学阶段出现的复杂心理变化提供了帮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将持续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学生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理性平和积极向上。
本次讲座统计与大数据学院方党生院长、统计与大数据学院杨冬梅书记、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贺予新主任出席,统计与大数据学院专职辅导员李慧老师为本次讲座的筹备及召开付出了辛勤的劳动,统计与大数据学院团学干部们在现场布置、秩序引导、设施维护等方面也付出了辛勤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