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8月13日,通过在线调查,共收到有效问卷34份。
数据显示,大部分受访者来自城市,高达97.06%。受访者年龄分布20-25岁占比17.65%,26-30岁占比38.24%,31-35岁占比23.53%,36-40岁占比17.65%,40岁以上占比2.94%。性别分布女性也是高达91.18%。学历分布主要集中在大专、大学本科、硕士研究生,分别占比5.88%、73.53%、20.59%。
职业分布比较广泛,学生占比6.06%,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占比最多为78.79%,专业技术人员和失业待家分别占比3.03%。
情感状况中单身占比最高为33.33%,其次为已婚已育占比27.27%,恋爱中占比24.24%,已婚未育占比9.09%,离异占比为6.06%。
结识异性的途径非常多,占比最高的是求学工作过程中认识为26.32%,其次是通过同学同事朋友介绍占比为25%,接下来是联谊会、交友互动占比为15.79%,紧随其后的是父母安排的相亲占比为14.47%。大部分受访者觉得找对象比较难占比81.82%,仅有18.18%的受访者觉得不难。
受访者对自己(或子女)婚恋对象的事业的要求中占比最高的为没有明确要求,有稳定收入即可23.17%,民营/私企/外企员工/国企员工、公务员、事业单位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如律师、工程师等)总占比为59.75%。如果一直没有遇到理想的结婚对象,大部分人选择继续等待理想型出现占比43.14%,适当降低择偶标准和放弃结婚的打算均占比21.57%。
对于未婚青年采用何种方式脱单比较好这个问题,占比前三的分别是熟人介绍、朋友聚会中相识、线下交友活动。对于自己(或子女)恋爱或结婚对象的主要标准大家比较看重的几个方面分别是脾气性格、道德人品、收入水平、文化水平、外貌形象。在被问到具备了哪些条件才能结婚时,得票数最高的前三项分别为有一定的经济能力、感情稳定、工作稳定,职业前景好。
大家普遍认为父母、亲人的婚恋观和身边同学、同事、朋友的观念这两个因素对婚恋观影响最大。对于恋爱多久后适合结婚这个问题,排名最高的为2-5年,其次是1-2年,第三名为说不准,看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