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党情心得体会2000字6篇

鸦片战争不是没落王朝的开始,恰是腐败社会的孽局。清兵十万不敌倭寇七千,并非力量不足,乃人心背离。强盗恣肆,人民怯虑,掠我财货,割我土地,国无宁日,生灵涂炭,中华民族水深火热,黎民百姓苦不堪言。辛亥革命旗帜举起,封建王朝宫廷关闭。革命换来的不是国泰民安,乃军阀割据,战争频仍,饿殍满地。国积弱,民积贫。泱泱大国,皇皇疆域,从来独领世界风骚,而今却遭此厄运,一蹶不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南陈北李,相约建党。13位民族精英从兴业路的小屋,到嘉兴南湖的舫舟,行色匆匆,在白色恐怖中起草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从此中国革命焕然一新。中共“一大”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二大”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大”建立统一战线策略。北伐兴起,大革命失败。共产党员从6万锐减至1万。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这是一位共产党员面对死亡的豪言壮语。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从瑞金出发,突破4次重围,血战湘江。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34师师长陈树湘,断肠明志,决不投降。英雄血染湘江渡,江底浸埋英雄骨。错误的军事指挥,使中央红军由8万多仅存3万余。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地位,四渡赤水,兵逼贵阳,巧渡金沙江,强度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雪山,过草地,一路北上,历时2年,行程2.5万里,胜利会师吴起。躲追兵,突重围,人马冻死者相望,山水绝境处重生,筚路蓝缕,困苦卓绝。长征经受了雪与火的考验,红军将士视死如归,一往无前,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理想信念!长征的胜利是理想信念的胜利,长征的胜利是精神追求的胜利!

二、在斗争中发展,在发展中壮大

中国共产党以民族解放为己任,坚决行动,坚决抗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中央转战陕北13年。坚持局部战争6年,全面抗战8年,中国共产党成为全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东北战场杨靖宇35岁壮烈牺牲,当敌人打开他的腹腔时,看到的尽是枯草、树皮和棉絮。我党领导的八路军与日军交战12.5万次,消灭日、伪军171.2万人,八路军伤亡34万人。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这是陈毅同志的最好总结。毛泽东主席立足民族大义,出于对国家的负责,毅然决然赴重庆谈判,与蒋介石会见11次,力主统一战线,团结抗日。以中华民族领袖的胆略与魄力,书写雄文《沁园春·雪》“唐宗宋祖,略输文采,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如此豪迈之气,使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阵营黯然失色。胡宗南进犯延安暂时取得优势,蒋介石亲临枣园,看到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居住生活的环境时,发出无限感慨:苦呀,苦呀,真不容易!是什么样的力量能够赢得敌人的慨叹那是共产党人不畏困难、敢于挑战、敢于胜利的精神。

1948年3月21日,毛主席离开米脂,东渡黄河时,他在河边深情地讲,可以藐视一切,但不可藐视黄河。黄河咆哮的洪流、湍急的漩涡,滚滚向前的磅礴气势代表着中华民族的精神、代表着中国共产党对革命事业的追求—勇于胜利、勇于突破、勇于牺牲。事业必胜,真理必胜,人民必胜。

三、不但要站起来,还要富起来

1949年新中国诞生,1951年又面临朝鲜战争的考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央政府,决绝表态,应当参战,必须参战。领袖将自己的儿子送上了前线,洒血他乡,战死疆场,这在人类近代史上绝无仅有。忠骨何须桑梓地,岂需马革裹尸还。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人对生命价值的理解与判断。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我党完成了“三化一改”,6万万各族人民当家做主,获得了空前的政治地位。国防事业大发展,“两弹一星”发射成功。实事求是,敢于担当,敢于纠错。一举粉碎“四人帮”,及时结束“文化大革命”。党中央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正确而响亮的口号: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要改革、如何改、往哪改我党智慧地划定了“深圳试验区”,果断地提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一语惊天,打破了教条狭隘的思想禁区,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列车高速平稳地奔驰在祖国的大地上。

改革开放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前所未有的提升,党的面貌、国家的面貌、人民的面貌、军队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中华民族正以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改革开放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尝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小岗破冰、深圳兴涛、南海弄潮、浦东逐浪、雄安扬波、大湾展图,综合国力大幅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根本性改善。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自鸦片战争以后,唯一一个对中华民族发展道路做出系统阐述的理论体系。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好起来,这一切胜利,都应当是马克思主义的胜利,毛泽东思想的胜利。四、不忘初心,要好起来

长风破浪正其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国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绿色发展、协调发展、全面发展的全新发展理念,调整经济建设思路,变革国家发展模式。不以DGP论英雄。解难题,办大事。军队体制改革、政府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人民为中心。不搞“一国三公”,坚持“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

玉汝于成,溪达四海。办了曾经想办而未能办成的大事。铁腕反腐,零容忍。老虎苍蝇一起打。踏石留印,抓铁留痕。坚持“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发展理念,及时进行“供给侧改革”。坚持五位一体,建构四梁八柱。...全文已隐藏(想阅读全部图文内容,您需要先登陆!)

《学党史党情心得体会2000字【6篇】.doc》

VIP请直接点击按钮下载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请使用最新版的WORD和WPS软件打开,如发现文档不全可以联系客服申请处理。

THE END
1.四渡赤水心得体会三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 、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互信范文网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四渡赤水心得体会三篇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四渡赤水心得体会一篇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让人难忘的故事 。如飞夺泸定桥 、巧渡金沙江 、四渡赤水等 。今天 ,我观看了电影 ,《https://www.huxinfoam.com/xindetihui/390971/
2.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烽烟四起胆胜天,烈火骄阳照明心。在监狱党委的组织下,党员代表于2016年6月23日瞻仰了革命教育基地--青杠坡战斗遗址和“四渡赤水纪念馆”,革命烈士的光辉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四渡赤水战役历时三个多月。这次战役,红军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梭于敌人数十万重兵之https://jyglj.guizhou.gov.cn/bj/dwjs/201806/t20180615_25268424.html
3.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传唱四渡赤水出奇兵的致胜之气党史学习教育心得体会 传唱四渡赤水出奇兵的致胜之气 《长征组歌·四渡赤水出奇兵》是长征组歌中的第四曲,生动展现了历时三个多月的中央红军四渡赤水战役。此一战毛主席运筹帷幄,实行高度灵活机动的运动战方针,有效地歼灭敌人;此一曲恢弘大气、跌宕起伏、余韵延绵,是对军民鱼水的感慨、是对战士无畏的赞扬、更是对毛主http://www.cedoc.cn/info/link/113762.html
4.观《四渡赤水》心得体会范文五篇20210626004112.docxPAGE 1 PAGE 1 观《四渡赤水》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体悟到中国共产党的英明正确,革命前辈创业的艰辛,我们应当学习他们坚决信念,不畏困难,一往无前的牺牲精神;学习他们敏捷机动,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的创新精神;学习他们遵守纪律,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鼓励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不负宏大的党,宏大的祖国,宏大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1/0626/7155036166003135.shtm
5.长征精神心得体会3000字精选14篇(全文)长征精神心得体会3000字篇2 1934年10月21日中国工农红军开始了伟大的长征。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等的指挥下,灵活机动,英勇作战,在川黔滇等地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方重兵之间,歼灭大量敌军。四渡赤水,南渡乌江。佯攻贵阳,奔袭昆明,抢渡金沙江,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取得了长征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而后又历尽千辛http://www.jiaoyubaba.com/xinde/85097.html
6.观《四渡赤水》心得体会五篇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 观四渡赤水心得体会五篇 如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等。今天,我观看了电影,四渡赤水。 在第五次大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根据地举行长征,当时红军在左倾错误的领导下,损失惨烈,只有3万人,缺乏枪https://www.mayiwenku.com/p-39405259.html
7.观《四渡赤水》心得体会范文五篇.docx激励做好我们的本职工作,不负伟大的党,伟大的祖国,伟大的时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观《四渡赤水》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观《四渡赤水》心得体会范文五篇【一】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在长征途中发生了许许多多让人难忘的故事。如飞夺泸定桥、巧渡金沙江、四渡赤水等。今天,我https://www.taodocs.com/p-507519320.html
8.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心得体会1、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心得体会 参观四渡赤水纪念馆心得 体会 走进贵州遵义四渡赤水纪念馆,一件件陈列的红色文物,重现了那段烽火燃烧的岁月,让我的内心受到震撼。一个用篾条绑着的陶坛和两枚铜钱,作为一套组合文物,吸引很多人驻足凝望。 1935 年,红军在二渡赤水转移时经过二郎坝,夜宿坝上,村民赵老汉将锅借给红军战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176317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