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将至,你的另一半在哪儿?不同于以前常见的相亲角、相亲网站,如今,一些单身人士开始另辟蹊径,在短视频平台上开起相亲直播,或是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相亲简历和求偶要求,期待大数据来为自己找对象。婚恋专家认为,社交平台为现代人交友、脱单提供了便利,但也要警惕其中的虚假信息和不确定性,寻找终身伴侣不能完全依赖数据。
单身人士涌入直播间相亲
年轻人期待大数据爱情
“你和她工作的地方那么近,还不赶紧送个礼物给美女然后约见面?”“90后XX人,在XX地工作,想找个人以谈恋爱为目的聊聊天。”记者观察发现,多个短视频平台、社交平台都有直播相亲业务。
目前,直播相亲模式大同小异,最流行的模式类似于“群面”,由红娘开设直播间,多名嘉宾轮番开音频或视频见面,任何人都可以进入观看或参与。此外,还有“1V1快速匹配模式”,即1名红娘+2名嘉宾;以及“高端模式”,女嘉宾在直播间展示才艺,男嘉宾负责捧场刷礼物,由女嘉宾决定后续是否见面。
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通过大数据求偶。截图
“本人95后,女,白羊座,喜欢看电影,真诚求偶,希望大数据把我推给有缘人!”除了直播相亲,一些年轻人也青睐通过社交平台的大数据算法来找对象。95后刘小姐表示,自己不太喜欢传统的相亲方式,感觉大数据更能把握年轻人的需求,推送的对象即便不能谈恋爱,交个朋友也不错。
有人结缘有人幻灭
线上相亲套路不少
有人结缘,也有人幻灭。市民李女士此前曾在一个相亲直播间里,通过语音聊天,在红娘的撮合下,匹配了一名同城的男嘉宾。结果线下见面后,发现男方的身高、体重等,都和在直播间了解的不一样,李女士再也没有和这名男嘉宾联系。
记者还观察到,一些相亲直播间,通常是嘉宾自报家门,红娘主播也不了解嘉宾的情况是否真实。而在某消费者投诉平台上,关于相亲直播间的投诉屡见不鲜。有人反映,从打招呼、表白、交换联系方式,每一环节都需要刷礼物,好不容易加上好友之后,对方却“人间蒸发”了。还有人反映,直播间认识的相亲对象,线下见面后,直播间和真人的差距,堪比“买家秀”和“卖家秀”。
市民周先生则表示,自己曾想通过某社交平台上的交友脱单账号找对象,在他提供了个人信息之后,对方发给他的匹配对象资料中,个人照片是一张经过PS的侧脸图。在他要求提供清晰生活照后,对方表示需付费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