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多人眼中,“继父”、“继母”往往是“丑角”形象,甚至是虐待、刻薄、恶毒的代名词。这些偏见,使得未成年孩子对“父母再婚”这件事情有着先入为主的恐惧和排斥,也对即将入侵自己家庭的“陌生人”充满敌意。
那么,单亲家长该如何告诉孩子自己再婚的事实?又该如何征得孩子的理解与接纳呢?
生活在单亲家庭的孩子总是会产生“被遗弃感”,并且缺乏安全感和幸福感,孩子的心灵会被这样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所缠绕:“连亲爹(亲妈)都不要我了!那个陌生人怎么可能会对我好?”
面对继父(母),孩子很容易产生“他是来和我争夺爸爸(妈妈)”这样的念头,久而久之,孩子会用冷漠甚至敌视的眼光看待生活和他人。
儿童心理学专家针对重组家庭容易产生的异常状况,给出了如下建议:
①不要给孩子“一票否决”的权利
再婚是否应征得孩子同意?很多单亲家长都会有类似问题。专家认为,单亲家长有权利选择和决定自己的生活。你应该征求孩子的意见,了解孩子的感受,但不应该完全根据孩子的意见来取舍,更不应该给孩子“一票否决”的权利。如果你犹豫不决,孩子会更加坚定地反对你的选择。如果你态度坚决,孩子则会渐渐适应你的选择,适应新的家庭模式。
在新关系确立之初,总有许多内容需要当事人去适应。首先,如何将家庭成员互相介绍给对方,是新关系能否稳固的重要因素。单亲家长在开始新的感情之旅后,应介绍对方和自己的孩子相互认识,以免孩子有突兀的感觉。但需要强调的是,不要把你尚未确定的再婚对象引见给孩子。
单亲家长不必要要求孩子喜欢你的新伴侣,即使你们结了婚,也不必要求孩子一定管对方叫爸爸(妈妈),否则,孩子心中很容易产生对亲生父(母)的背叛感,因为没有人会喜欢别人来篡夺自己爸爸(妈妈)的位置。
同时,你也没必要要求你的新丈夫(妻子)多么疼爱你的孩子,你只需要让孩子和继父(母)一开始就建立起彼此尊重的习惯。
在西方国家,有很多再婚家庭的成年人与孩子之间互相称呼名字或绰号,因为这确实能够避免再婚家庭内许多称呼上的尴尬。也许这样做不符合中国的文化习俗,但是单亲家长们可以从中得到启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找到合适的解决途径。
③争取前夫的支持
如果有可能,单亲家长再婚之前可以请孩子的亲生父亲(母亲)出面开导孩子,这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夫妻离异后,双方之间无论存在什么样的矛盾和分歧,仍然应该互相尊重。
互相尊重的好处有很多,最起码可以让孩子切身感受到:即使你不认可对方,不喜欢对方,依然可以尊重对方。
④准确无误地告诉孩子,他的利益不会受到剥夺
有些孩子反对父母再婚,是因为担心自己的利益受损,小到“陌生人”进门之后家里房间怎么安排,大到“陌生人”会不会侵占爸爸(妈妈)对自己的爱,会不会干预自己和亲人之间的交往等等…
这种时候,家长要正视孩子的担心,明白无误地告诉孩子,他的利益不会因为你的新感情而受到侵占和剥夺,你要向孩子承诺你永远都会爱着他,继父(母)走进你们的生活,只是多了一个人来爱他,而不是相反的情况。
孩子不是你生活的全部,只是你爱与职责的一部分,你的职责还有很多。首先你要继续完成自己,善待自己,不要放弃追求幸福的机会。要知道,你对生活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能决定孩子成人之后对生活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