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录取,对多数学生来说是重要的机会,但成绩较优者,原则上不宜动提前批的脑子,可重点研究重点批的志愿填报问题。千万不可有“不填白不填的”心理,不要随便填填,以免失去后面批次的选择机会。近几年,就有一些成绩顶尖、报考清华、北大、人大的生源,却因草率填报提前批而失去了后面的录取机会,造成了终身遗憾。
当然,提前批中确实有与自己的职业兴趣相近的院校或专业,则不应放弃。具体填报时,可适当往自己水平的上限靠,以满足考场发挥较好情况下的选择。此外,填提前批应十分注意专业。不少院校都列入提前批录取,但并不是该校所有专业都能在提前批次录取,往往是限定于某些专业。比如,非师范、非军校的四川大学,其生物系的"基地班"就在提前批招生,即使像军校、师范这样众多专业在提前批次录取的院校,其部分专业也可能不在提前批招生。提前单独录取不会影响下一批次的录取工作,只会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提前批次录取的学校也有不少很好的大学,如上海考生,在提前批次就可以报考四类学校:一是军校(本、专)科,二是师范类本科,三是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四是艺术、体育类院校(专业)。如果符合这类学校规定的条件,就不要轻易放弃提前批次的志愿,空着不填在战略上就等于失去了一次录取机会。当然你得首先要对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感兴趣才行。
2、慎重填好第一志愿
第一志愿,是考生挑选高校意愿的最具倾向的表达,是高校录取考生的首要依据。第一志愿有两个层次:一是每一录取批次有一个选择院校的第一志愿;二是每个院校的专业选择中有一个第一志愿。据不完全统计,各高校第一志愿录取率达80%-85%,有的学校甚至高达100%。几乎所有院校,都很看重考生的第一志愿,因此,必须慎重填好第一志愿,免得造成终身遗憾。知名度高的学校,一般竞争激烈,报考的同学要有承担风险的心理承受能力,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妥善的选择。对于学习成绩优良的同学,要破除自卑感,相信自己,在填报时避免过分保守。
近几年的统计表明,高校录取第一志愿人数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一般情况占到85-90%,全国重点大学录取新生的第一志愿率平均约为95%,很多学校多年都没有录取过第二志愿的考生。这是因为高校实行按志愿录取,若第一志愿不足,方可接受第二志愿。事实上,第一批录取院校的第一志愿生源充足,同时高校从稳固学生的学校和专业思想出发,也愿意招收第一志愿报考本校的考生,因此,考生被录取的最大几率存在于第一志愿中,一旦第一志愿落选,所填报的同一批层次的其他平行院校往往也录取满额,填报的第二、三志愿很有可能就此失去被录取的机会(被录取可能性仅为5%),这时就有可能落到下一批院校,如果下一批院校中第一志愿没有被录取,那么也许会进入专科层次院校进行录取,甚至名落孙山。
3、不可轻视二、三志愿
第二志愿是考生在每个录取批次中填在第二位的学校志愿,往往也是考生退而求其次的较为满意的学校志愿。当第一志愿不能如愿时,考生一般都寄希望于第二志愿能够实现。第二志愿是招生部门在每个录取批次中,第二次投递给招生学校供其选择录取的考生志愿。凡录取第一志愿考生不足招生计划数的学校都要从填报了第二志愿的考生中补充选择录取新生。这就是说,考生所填报的第二志愿只有当该校按第一志愿录取后尚未完成招生计划时才起作用。这就是说,考生所填报的第二志愿只有当该校按第一志愿录取后尚未完成招生计划时才起作用。因此,考生所填报的第二志愿应该是这个批次中第一志愿填报人数较少、较“冷”的学校。
4、考生档案一定要填写清晰、准确
5、最好有保底院校
有书读就好,这是一些考生的想法,为此,最好能填一所报第的院校和专业(报考人数较少、录取分数较低的学校和专业),如果考生认为自己考得不理想,上不了好大学宁愿来年再考的话,那么,填写保底学校就没有必要了。但需要指出的是,放弃机会之前要慎重考虑,大家都知道“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复读再考能够如愿固然好,但是在此失利的可能性也很大。况且,现在专升本的途径也日益增多。
6、服从调剂不可错过
服从调剂也有两个层次:一是服从对院校的调剂,二是在同一个学校中服从不同专业的调剂。对实力较弱或虽有实力但在考场出了闪失的考生来说,服从调剂是被录取的一次重要机会。在填写服从调剂一栏中,可表态:是、否、或有条件服从(服从哪几个专业)。具体填报前,要咨询本地区招生机构和招生学校,如何填写志愿服从调剂一栏。从多年的录取实践看,填"服从"不失为一种上策,经常可以弥补填报志愿时考虑不周的一些失误。
7、各个志愿之间要有梯度
梯度,是指录取分数不同的院校或专业之间的反差或差异程度,是自然形成、必然存在的。在填报学校志愿时,一定要把最为心仪、比较有把握的学校放到第一位,之后的志愿排序应是降幂式,而不是并列关系。同时,还要察阅前一年,甚至前几年的招生资料,看该校是否接纳二志愿学生,以免浪费第二志愿的机会。
在填报一所学校的各个专业志愿时,同样要适当拉开梯度。虽然专业志愿不象学校志愿那样泾清渭浊,但在同一学校内不同专业的录取分数是有区别的。如果填报适当,就可能顺利进入理想专业。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果你的成绩在重点批录取线上下,则在一般本科批次应当大幅度降低志愿的档次,只可选择该批中等及以下的学校或专业,而决不能"重点可擦边,本科填高点"。因为,各批次之间一般只差30分,而各院校实际录取情况是,平均分比提档线要高40-50分,有的甚至高出80多分。换言之,如果你上一批没上线或被退档,到下一批次其实你已经在中等甚至以下水平了,如果“下一挡填高点”,岂不将面临再度落选的悲惨结局
8、以己之长避己之短
9、正确处理本埠院校与外埠院校的关系
全国东西南北中部地区都有好学校,而且一些地处偏远的重点高校往往比同类的本埠院校录取分数低,外埠的普通本科院校也比本埠的同类学校录取分数低,这是一个被录取的好机会。
10、不能忽视身体状况
健康,是将来完成学业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不同的专业对考生的健康水平有不同的要求,这是必须认真研究和倍加注意的。如果你的职业兴趣是从事精密仪器研究或制造,而你的视力却在0.5以下,就不能贸然按兴趣填报。如若你不能赶紧通过一定手段矫正和恢复视力,那么就只能填报兴趣度差一些的其他专业了。
四、填志愿表需注意的事项
(一)填写志愿表的操作程序
考生在填写志愿表时,一般要填写四种表格(卡片),即考生登记表、考生志愿表、考生志愿代码登记表及考生卡片。
考生填写的考生登记表、考生志愿表、考生志愿代码登记表和考生卡片中的每批志愿的院校要一致,而且学校的代码与该校的名称要相符。上述四种表格(卡片)中,都有填志愿的任务,按录取的先后顺序分为四栏:提前录取院校(包括军事院校、公安院校和少数经批准的其他院校);第一批录取院校(包括全国重点院校和经教育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批准参加第一批录取的院校);第二批录取院校(指第一批院校以外的一般本科院校);第三批录取院校(指专科院校和一些本科院校中的专科专业)。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校招生办公室每年5月下旬或6月初公布该地区招生院校和专业的代码。各地招办在组织录取时,均按上述四批志愿进行(个别省份可能设更多的批次,应注意查看当地招生报刊资料)。前一批高等院校未录取完,下一批高校不会开始录取。也就是说,上批高等学校录取与下一批高等学校录取互不受影响。因此,考生在填写志愿时,应按要求在指定的栏目内填写。在提前录取院校栏内,每个考生可按顺序填报两个志愿学校,其他三栏每个考生可按顺序每栏填报三个志愿学校,每个志愿学校中可填写两个或更多专业(各省要求不一)。
(二)填写志愿表应遵循的要求
1、志愿表格中除高考成绩外,其余内容全部由考生本人逐项认真填写,不能委托他人代写。要求用钢笔书写,勿用圆珠笔。要书写工整,字迹清楚、不能涂改,切记所填卡片要与志愿表格内容一致。
2、凡报考外语和艺术院校专业的考生,可兼报文史类的其他专业,报考科技外语专业和体育院校专业的考生,可兼报理工农医类的专业。
3、考生要按当年本省、区招生委员会公布的各类院校的招生计划认真、慎重地选择每批志愿,将选择好的各批志愿学校及专业仔细准确地填入志愿表格内指定的栏目内,不可草率填写。志愿表格上交后,一律不准更改。4、考生所填的几种表格中各批志愿学校及专业的顺序要严格一致,学校与专业的代码要准确无误,以便将考生的各项信息输入计算机内储存,为网上顺利录取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