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交29800元保证上“985”高校,高考志愿填报APP的水有多深?
从6月22日起,各省陆续公布了2019高考录取分数线,高考志愿填报的大幕也随之拉开。
据公开报道,2019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超过千万人,有业内资深教育专家预测,高考高招改革将催生出6000亿的市场规模,且每年还将新生2000亿的市场。庞大的增量市场,潜藏着无限商机,让高考志愿填报成为了一个千亿级的蓝海市场。
巨大的利润空间,吸引了资本和创业公司以及上市公司的眼球,并把近年来炒的火热的大数据、人工智能引入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各类志愿填报APP如雨后春笋般涌入市场,一些考生和家长开甚至花费“天价”购买大数据咨询服务。
但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真的能帮助考生准确填报高考志愿吗?
五花八门:咨询意见各不相同
“根据考生的高考分数排名、报考意愿倾向和个人综合状况,为考生设计合理精准的高考志愿填报方案,对所有专业进行系统性分类答,目前是600元一次。”一位自称是北大研究生毕业的志愿填报人士说。
记者下载注册“精准志愿”、“云择校”、“完美志愿”三款APP进行对比体验发现,只需输入地域、文理、预估分数,填写学校地区、专业就可以一键筛选推荐院校和专业。
虽然每个志愿填报APP形式各异,但此类APP高考志愿软件大多都有类似性格测试,价位从十几元至上万元不等。这正切合了移动端带给学生及家长的便利,志愿填报APP无疑成了家长获取报考信息最方便的途径之一。
从服务来看,不同的机构价格也相差甚远。记者测试了几个APP时发现,除了院校、专业两项服务查询,功能基本一致。在同样的分数下,不同填报志愿APP推荐的学校不同,录取概率也不同。
保底内幕:只要肯花钱,100%录取?
记者在某志愿填报APP上看到,其最便宜的志愿填报直播课198元,一对一不保证录取的咨询产品收费5980元,一对一保证录取211院校的咨询产品收费19800元,一对一保证录取985院校的咨询产品收费高达29800元。
贵阳某教育机构培训处负责人张功(化名)认为:“高考志愿填报市场坐地起价的现象一直存在,简直就是趁火打劫,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他们主要是抓住了家长和考生的心理需求进行营销,赚钱很轻松。”
在调查中,一只一家机构的线上客服向记者明确表示,购买高价产品就能保障100%确定录取。有此承诺,花几万块钱就能上985院校,难保家长不动心。
而且,越是承诺得圆满越需要消费者的重点提防。高报咨询从业人士透露,某些机构为了兑现100%录取的承诺,很可能造成考生“高分低就”。
他举例解释道,假设有一名有机会“冲”清华北大的重庆理科考生,购买了承诺“保985”产品,机构则可以按“保”的思路,只填报“985”的重庆大学(清华北大和重庆大学都是985院校)或同档次大学,便能确保100%录取。如此,机构避免了违约,但考生也可能损失了进入更好学府的机会。
数据之谜:免费数据拿来卖钱?
据一位要求匿名的教育领域创业者表示,一些志愿填报APP对外宣称与招生办、教育机合作获得数据,特别是在有些APP以“AI+大数据”为核心优势宣传的情况下,很多家长对其信息准确度、参考价值大小等都无从判断。“本想着能借助APP省事一些,结果发现参考来参考去,自己也“蒙圈”了。”
这些所谓APP填报志愿系统,其实依靠的就是收集了各个省份、各个学校历年来的录取信息,而这些数据家长和考生在各省教育考试院和各院校官网,都可以免费获得。
前云择校合伙人汪海峰透露说,所谓的大数据就是从书上搬到了计算机系统,结合网上进行重新优化。“对于一个十二年寒窗苦读的高考来说,通过这样一款APP来完成他的志愿,这个说法本身是错误的,所以市场上不同类型的大数据填报公司整体都存在‘忽悠’,拿了一个基础数据加上简单的算法,能叫大数据吗?”
七分高考,三分志愿。志愿填报中哪怕1%的错误,一旦发生在考生个人身上就是100%,数据之失不能不让人心惊。
专家起底:五万元选专家靠运气?
事实上,“大数据+人工智能”只是一个幌子,其真正目的是引导学生家长进行一对一咨询收费服务。原云择校合作贵州独家代理商张品(化名)透露说,“人工智能只是一个营销噱头,并不能填报志愿,查询院校、专业、测评花的都是小钱,重头戏则是一对一线下大钱。”
一对一咨询服务的费用则成倍上涨至几千甚至几万元不等。在2019广东高考招生咨询会现场,高三家长陈女士向记者展示了其手机上各种各样的志愿填报软件,她表示,最贵的专家咨询甚至高于5万元,让一般家庭难以接受。
5万元在其他咨询机构能获得什么服务?
相较之下,仅针对个体的5万元高考志愿填报咨询服务,消费者是否能够得到相应的服务回报呢?
一对一咨询服务主要依赖专家个人的知识水准和经验判断,这对专家资质提出了一定的要求。调查发现,有些机构的专家资质难判定,有待考证。部分专家带着“任性”资历,服务于不同机构,服务价格也差别明显。以高考志愿通APP的首席咨询师孙老师为例,其在高考志愿通官网显示其有10年经验,在优志愿的专家团队中,他是6年以上经验的导师,而在准志愿中,他是8年经验专家。根据机构和服务地区不同,其收费亦从9800元至5万元不等。定价之随意,资质之“任性”,让消费者摸不着头脑。
建议
通过权威渠道获取数据,结合个人情况做好志愿填报
对于目前的高考志愿填报APP究竟有多大参考价值的问题,更多的学生、家长表示持保留态度。高考生小黄坦言,她并不十分信赖这类APP,“大数据只是过去的总结,不一定适用于今年。而且我报考院校涉及个性化的东西很多,我的兴趣在哪儿?我能够做什么?这些问题,不应由别人甚至机器来替自己回答。”
志愿填报专家一鸣惊人建议说,“家长和考生应该从省考试院官网、学校官网等渠道获取最权威最原始的数据,通过官方媒体而非社会渠道去学习志愿填报方法和技巧,再结合个人情况(兴趣和规划)做好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