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刘文琴报道:“志愿报得好,弥补50分差距”“七分成绩定,三分志愿拼”……这样的话术你耳熟吗?随着2024年全国高考落下帷幕,许多教育培训机构瞄准家长焦虑心态,已经陆续推出了志愿填报指导服务,不少售价上万元。此前,“网红名师”张雪峰甚至因“17999元的填报服务课靠抢”登上热搜。
“张雪峰们”集体上线,万元志愿填报服务到底值不值?所谓“高考志愿规划师”真的靠谱吗?有网友质疑,这是利用家长的焦虑,把家长当韭菜收割。但也有人认为,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做,志愿能填好对一个家庭来说两万元绝对值。业内人士指出,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本质上是利用信息差赚钱,而家长无非是求个确定性。但价格虚高之下,行业的确有待规范。
两万元并不能买到张雪峰本人服务
产品不支持退款需慎拍
6月11日,记者查询到,目前张雪峰团队旗下的峰学蔚来APP针对2024届考生主要推出了“梦想卡”和“圆梦卡”两项服务,售价分别为11999元和17999元。而同样的服务,该平台去年售价分别为9999元、15999元。
万元志愿填报服务到底有些啥?以“梦想卡”为例,服务主要包含“资深高报师一对一志愿填报指导”,具体包括三次沟通、模拟预案、第一版方案及沟通、最终填报方案等。“圆梦卡”较“梦想卡”则多了大学期间四六级视频课、考研规划、苏州线下集训营等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购课须知明确指出,“此产品为张雪峰团队一对一老师服务,非张雪峰本人亲自服务”。此外,该产品不支持七天无理由退款,如果顾客误拍错省份也无法退款。
价值11999元的“梦想卡”多省份已停售
记者尝试购买“梦想卡”时发现,大多高考省份已停售(招生已满)或售罄(提交预约登记),福建、青海等6家省份显示即将售罄。“圆梦卡”则处于待上架阶段,暂时无法购买。
来自广东的赵女士今年三月就开始抢张雪峰填报课程,“名额是不定期发放的,好不容易才在直播间抢到了。孩子觉得没必要,但我们家长也是想买个安心。”
“线上+线下”推广火热
志愿填报服务出分前后售价不同
张雪峰的志愿填报课程走红,其他教育培训机构也蠢蠢欲动。高考期间,已经有不少机构在考点外宣传志愿填报服务。
记者以家长身份咨询其中一家机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提供的志愿填报服务出分前售价7800元,出分后售价8800元,服务内容主要包括根据估分范围填报、填报规则专业解读、出分以后精准填报、审核志愿填报结果、录取情况跟踪提醒等。“我们还可以安排老师给您孩子做个初步规划,这个是免费的,如果您觉得我们的实力可以,再考虑是不是交给我们来填报志愿。”该工作人员表示。
志愿填报服务推广火热
“大数据推荐一秒搞定”“个性化志愿填报方案”“比真人规划师能力更强大的咨询服务”……AI人工智能的兴起下,高考志愿APP也成了许多家长的选择,种类多样令人目不暇接。记者随机体验了两款APP,输入地区、分数、选科后,的确会生成填报方案,但只会展示10个以内结果,想查看完整方案需要升级会员,售价在299元、399元、1999元不等,并无具体定价标准。
志愿填报会员售价不一
“高考志愿规划师”水分大
资格证书不可信
志愿填报行业水涨船高,所谓“高考志愿规划师”是否确有资质呢?在社交平台,有网友发布“高考志愿规划师”考证攻略,声称“年满18岁,中专及以上学历就可报考”,一年有四次报考机会,理论知识满分100分,60分及格即可拿证。
有网友发布“高考志愿规划师”考证攻略
然而,国家有关部门并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等职业资格证书,“高考志愿规划师”未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也不在人社部公布的最新版《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
2022年,央视就曾曝光个别机构所谓的“高考志愿规划师”都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总部提供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2023年,教育部网站梳理发布的一些虚假诈骗案例中,也提及了假冒所谓志愿填报专家身份的情况。
“高考志愿填报服务本质上是利用信息差赚钱,而家长无非是求个确定性。只要机构提供的信息是真实、及时和有效的,收取相应的费用也无可厚非。”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指出,但是目前行业的确存在鱼龙混杂的现象,机构之间竞争激烈,师资力量良莠不齐,培训两三天就上岗的“专家”不在少数,家长不可盲目跟风。
志愿填报服务行业亟待规范
考生和家长需认准官方信息
根据教育部数据,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考生和家长为志愿填报服务付费的意愿不断增强。
今年3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就要求各地要建设完善志愿填报辅助系统,推进志愿填报参考信息数字化,为考生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务。同时,要充分发挥高中阶段学校主阵地作用,加强对一线班主任、任课教师培训,为考生提供优质的个性化咨询服务,并提醒考生谨防“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诈骗陷阱。
家长认真聆听志愿填报公益讲座
目前国内高考志愿填报主要有四种模式,包括平行志愿、顺序志愿、院校专业组、专业(类)+学校,后两种志愿模式主要在新高考改革的省份实行。“拿新高考的省份来说,滑档的概率是很低的。坚持两点,结合你的分数和排名,想考研你就往好学校奔,想就业你就往好专业奔。”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