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护航”行动是2018年山东省妇联与省民政厅打造推广的婚姻家庭辅导品牌。这一品牌的发源地就在潍坊寿光市。5年来,寿光婚姻家庭辅导中心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婚姻调解之路。2022年3月5日上午,潍坊寿光市婚姻家庭辅导中心志愿者马金涛、刘树文、崔凤芹应邀做客山东台,讲述他们多年来致力于婚姻家庭辅导工作的经验和案例,并向全社会发出倡议!为婚姻家庭的和谐稳定绘就同心圆!山东人民广播电台融媒体直播、学习强国平台、闪电新闻客户端、齐鲁网、山东广播电视台51听、蜻蜓FM、喜马拉雅FM同步直播。
潍坊寿光市有360多名志愿者参与到婚姻辅导中,已经调解了离婚家庭13747对,劝和6366对,劝和率达到46.3%,调解数和劝和率都在全省前列,被授予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山东省和潍坊市“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潍坊市妇联了解到寿光经验和做法之后,也进行深入调研并总结推广,在全省率先推进婚姻家庭辅导工作,创建“潍爱潍家”品牌,发布了全省第一个婚姻家庭辅导工作地方标准。
寿光的婚姻家庭辅导中心是全省首个全省首个婚姻家庭辅导中心
各级党委、政府支持各界关心
一些离任老领导都参与其中
用他们的威望处理复杂问题的智慧
辅导、指导了一对对准备协议离婚的夫妻
劝和成功率近半
——惊人的数字背后有怎样的故事?
幸福护航领头人
马金涛现任寿光市关工委副主任,曾任寿光市副市长、市委秘书长、市人大副主任。他在婚姻家庭辅导和关心青少年健康成长等工作中积极作为,致力于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习,致力于寿光市婚姻家庭志愿辅导中心的各项工作,带头当志愿者,任婚姻家庭调解中心一组组长,他一人就劝和了近百对夫妻!
马金涛:为了搭建婚姻辅导平台,当时妇联崔凤芹同志去找了我十几趟。
2015年,寿光妇联在工作中发现离婚案件显著增多,严重影响当事人子女的健康成长,联合我们关工委、民政局及有关部门,对全市的婚姻状况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到的情况令人触目惊心。据寿光市民政局统计,寿光市2000年结婚7713对,协议离婚174对,2016年结婚6398对,协议离婚1651对,16年增长了9倍!2016年法院判决离婚300多对,叠加后离婚总数约2000对。离婚的每对夫妻平均有1.5个孩子,由此,寿光市每年新增3000多个单亲家庭的孩子!
离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和危害,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严重影响未成年子女健康成长。生活在婚姻矛盾频发和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容易产生自卑、焦虑、抑郁、敌对、报复等心理障碍问题,他们往往学习精力不集中、不努力,价值观不正确,进取心、责任心不强,有的容易走向违法犯罪道路。有些孩子成年后因受到原生家庭影响,导致婚姻生活不幸福。
3、社会稳定和家庭文明受到影响。有些离婚家庭在产生矛盾时,容易发生治安案件,据了解,110出警案件中,近30%是家庭矛盾纠纷案件和家庭暴力案件。特别有些单亲家庭孩子疏于管教而违法犯罪。另外有些离婚人员为了生活,草率再婚或插足他人家庭,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隐患。
当时妇联崔凤芹同志找我十几次,商议抓紧建这么一个平台、一个组织对想离婚家庭开展劝导,降低离婚率,维护妇女和儿童的合法权益。2017年1月,我们寿光市妇联联合关工委、民政局,在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成立了婚姻家庭辅导中心,这项工作得到了寿光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市财政专门拿出20万元经费用于志愿者的午餐和交通补贴,民政局提供了7个辅导室,面积300多平方米。
这项工作由谁来干呢?我们在日报社发布招募公告、发动身边志愿者以及传统文化讲师等多种方式,招募了87名志愿者,这里面有妇女工作者、退休干部、律师、心理咨询师和女企业家等,咱们市妇联干部全员参与,面向拟协议离婚人员开展婚姻指导、心理疏导、婚姻危机干预、法律咨询等服务,到现在志愿者已经由当初的84人发展到了360多人,我们分成了19个小组,每周一到周五轮流值班,只要是工作日期间,就准时开展辅导服务,一日未停,一直到现在已经快5年了,效果非常理想。
现在我们在民政局有1200多平米的调解室,辅导员志愿者通过自己的有效工作,大大降低了离婚率,得到了社会认可,树立了“幸福护航”的威信!
崔凤芹现任寿光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任寿光市妇联主席,从事妇联工作近30年。在妇联工作期间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联合关工委、民政局等单位创建婚姻辅导中心,并直接参与志愿辅导工作,目前仍担任婚姻辅导中心九组组长。
崔凤芹:看,我们规范管理的婚姻辅导志愿队伍!
“16字”辅导守则: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真情辅导、保守秘密,要求人人遵守。这个“保守秘密”,是指辅导员要切实保护被辅导者的个人隐私,即使对他们夫妻之间也互不传播,对外更不传播。
小组负责制:360名志愿者划分19个小组,工作日轮流到婚姻登记处值班。组长由妇联班子成员、关工委老领导、单位退休的主要负责人等担任。每组推举一名联络员,协助组长开展工作。各小组的人员组成、纪律约束和具体辅导工作,由组长安排。妇联分别建立组长群和全员群,平时有事通过各群加强联络沟通。
评先树优激励:我们每年按照大家出勤率和辅导优良表现,评选表扬一批“优秀辅导员”,并积极向上级推优。目前队伍中有40多人获得潍坊市级以上各类表扬,其中一对辅导员的家庭获评全国“最美家庭”、1人获评全国“最美志愿者”,2人获评山东省三八红旗手。大家的工作热情高、责任强,有70%以上的辅导员多次获得过寿光市级优秀辅导员称号。其中还涌现了一大批大家公认的金牌辅导员。
刘树文:离婚调解二三事
离婚有四类型:家暴;出轨;债务(包括网贷、赌博、传销等);家庭伦理(包括婆媳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等家庭矛盾)
别让婚姻毁在“灰色地带”
有一对夫妻我到现在记忆犹新,看到他们的第一眼,感觉眼前一亮,一看就是很有内涵的成功人士,但是双方满脸的纠结。凭以前的经验,这样的人很注重尊严和隐私,轻易不会说出心里话,只能一个人调解。
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双方换位思考,回忆十几年的辛苦打拼,想想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将来,并建议男方注意避嫌。在我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双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抱头痛哭,那一时刻我觉得付出都是值得的,很幸福!可以说,婚姻调解工作功德无量,如果没有婚姻调解,这样一个幸福的家庭就会瞬间瓦解,经过我们的调解,以后双方会更加珍惜。参与婚姻调解工作也让自己受到了教育,每天在心中拿离婚当事人来鞭策自己,让自己更加珍惜夫妻感情,让家庭更加温馨和谐!
离婚不能够达到躲债的目的,赌债属于非法债务,不需要偿还。一对夫妻30来岁,丈夫经营车队,妻子在银行工作,育有一儿一女,本来幸福富裕的小家庭,因为丈夫赌博、网络存款被骗、打游戏充值欠债200余万元,两人来办理离婚,我们辅导员了解情况后都觉得很可惜。但犯错的丈夫却非常坚持离婚,还拒绝调解,妻子一直在哭,还表示只要丈夫肯改正,债务两人一起慢慢还。后经过耐心开解,丈夫才非常气馁的说:离婚是想将车子、房屋都给妻子孩子留下,债务自己背着反正是还不上了。了解丈夫想法后,辅导员为其普及了关于债务的知识,离婚不能够达到躲债的目的,且赌债属于非法债务,不需要偿还,同时可以到公安机关举报赌博的行为。经过辅导员耐心劝说,夫妻两人抱头痛哭,丈夫也重燃了信心,表示一定悔改,再不赌博打游戏,更不再相信网络存款,与妻子一起努力工作,补偿妻子,给两个孩子一个温暖完整的家。
良好的夫妻感情来自互相尊重
有一对30多岁的夫妻,初中学历,自由恋爱,有一个男孩9岁,男方是入赘。双方之前离过一次婚,2016年复婚,2017年底夫妻双方又来办理离婚。女方是寿光当地人,父母在当地经营着自己的店铺,脾气暴躁、强势、任性,语言杀伤力大;男方老家东北,父母在他15岁时离异,长相好。男方性情压抑,脾气爆发时表达方式很激烈,烧过家里的车,跟岳父语言争执时措辞非常激烈。两个人直接的矛盾是,双方结婚时,男方承诺自己父母那边不再赡养。后来男方的母亲来到了寿光,男方想每个月给母亲500元生活费。女方认为双方早有约定,男方这样做是在破坏约定,就说要是男方不遵守约定,就搬去跟他母亲住,不准再回家。另外一个矛盾是平时由女方管钱,男方给岳父打工的时候,工资很少,后来外出打工的钱也是基本由女方掌管,没有财务自由。
赡养老人是子女的义务,无关是否入赘,因此,女方的要求是错误的。但是,男方在提前有所约定的前提下,要打破这种约定,应当付出耐心,多与妻子沟通,而不应该采取烧车、扬言要砍死岳父这种过激行为,让事情往坏的方向发展。但这也让我们看到女方和家人没能给男方应有的尊重,导致男方存在巨大的心理压力。
女方没有法律意识,仅仅凭借原来的约定就与男方起冲突,做事太强势,语言的杀伤力太强。尤其我个人觉得女方的最大问题是结婚后没有及时做好家庭身份的转变,没有从父母的孩子转变成丈夫的妻子、孩子的妈妈。80、90后的婚姻矛盾主要就体现在这一方面。男方因为父母在青春期时离异,让他在处理夫妻关系方面有所欠缺,不善沟通,也让他对离婚感到非常焦虑,导致情绪失控。
经过全面了解后,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调解工作:
1.帮助双方理清自身存在的问题,以及夫妻相处模式方面的问题;2.看到现有婚姻的积极方面和对方的优点;3.女方从小事做起,学会尊重男方,男方从生活细节上呵护女方;4.说明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和对夫妻双方的伤害。
当双方学会了换位思考,学会了以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看到了幸福婚姻的可能,并能放心与对方长相厮守的时候,没有人是愿意离婚的。作为一名婚姻家庭志愿者,我认为离婚婚姻调解服务非常有意义,能够帮助当事人找到夫妻相处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使双方意识到自身的问题并勇于改正,使他们最终能够找到幸福。
婚姻辅导专家:离婚新动向
1、道德标准降低,社会舆论宽松。多年来,道德教育与经济发展没有并驾齐驱,一部分人良好道德观念没有建立,特别是家庭伦理道德缺失,继而缺少对婚姻的忠诚和担当,婚内出轨、“第三者”插足、家庭暴力、无视家庭责任等现象越来越严重,导致了婚姻家庭关系不和谐不稳固。在社会层面,离婚引起的道德和舆论压力越来越小。以前婚姻出现问题,夫妻双方大多碍于道德压力和社会舆论而选择坚守。随着社会环境的多元发展和舆论环境的更加开放,道德的牵制和束缚逐渐减弱,婚姻的美满与否也不再成为评判家庭和个人道德好坏的重要标尺,离婚对个人就业、交友和生活方面的影响越来越小。
2、婚恋基础不牢固,家庭责任感缺失。有些人谈婚论嫁的条件不是以感情为基础,而是定位于物质、权力、地位、甚至是颜值。还有一部分年轻人和二婚人员,仅仅为了结婚而结婚。在这种情况下组建的家庭,容易因为经济利益、地位悬殊和家庭琐事导致婚姻破裂。还有些年轻人缺乏对恋爱和婚姻的责任意识,认为恋爱、婚姻是一种个人行为,热衷于未婚同居、闪婚,感情基础薄弱。也有些夫妻恋爱基础较好,但不懂得经营家庭,婚后孩子、家务与老人关系等各种因素的加入让他们应接不暇,打破了恋爱时的幻想,无所适从。许多80、90后的独生子女,习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自我调适和互相谅解,一旦婚姻出现矛盾冲突就离婚,导致冲动离婚、草率离婚的比例逐年上升。
4、女性对家庭和男性的依赖程度降低。随着国家对女性的重视,男女平等进程相对加快,女性在学习、工作、政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很多女性经济独立,社会地位也有了很大提高,已不再需要依附家庭和男性才能生活。婚后很多男性受传统观念影响,只顾自己发展,不做家务,而女性同时肩负着工作和家务的双重负担,久而久之,难免会产生“凭什么我也养家还要我做家务”的怨气。所以很多女性一旦在婚姻中受到委屈,会果断离婚,追求属于自己的生活。
5、其他家庭成员过分参与成为离婚重要原因。这种现象一般在女方入住男方的原生家庭后出现。随着新婚激情的退却,老两口与小两口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因生活方式、思想观念、育儿理念等方面有差异,难免发生矛盾,原生家庭成员占据地域优势,强势干扰小夫妻生活,或者双方家庭护犊子,进而导致小夫妻矛盾加深,走向离婚。
6、家庭暴力、长期两地分居、不良嗜好等也已成为导致离婚的重要因素。
婚姻专家的思考与建议
建议将调解纳入离婚办理的法定程序。将离婚调解要求纳入法规或有关工作条款。例如,在其他离婚所需材料齐全的情况下,要求离婚登记处必须凭基层组织出具的“调解无效”证明方可办理离婚。这样能够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作用,做好调解工作,将夫妻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遏制冲动离婚、轻率离婚。
调解劝和率将近一半,这个数字相当惊人的,这个数字背后,我们看到了专家们是用他们的真心、爱心、专业的调解能力、富有生活智慧的语言,找到了“打开锈锁的金钥匙”。婚姻家庭辅导中心的志愿者,是可敬的,你们理应接受社会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