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论文要求及模版

1、中文系2010级第二次学年论文、2011级第一次学年论文工作安排本科学年论文是完成教学计划、培养学生专业综合能力,全面检查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教学环节,对全面衡量和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10、2011级本科教学计划安排和要求,对本期汉语言文学、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10级第二次学年论文、2011级第一次学年论文作如下安排:一、成立2010级第二次学年论文、2011级第一次学年论文工作小组(一)工作小组领导成员组长:吴大顺副组长:夏先忠成员:姚劲松、周福雄、刘芳、尹海江、郭景华、王再兴、贺玉庆、徐晶(二)指导教师1、汉语言文学专业吴大顺、刘忠阳、向彪、尹海江、谭忠国、朱秀敏、宋

5、点。(2)良好:工作过程学习态度端正、诚实、认真,能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设计;能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部分实际问题;如期完成研究方案中规定的内容,资料完整、数据可靠;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撰写研究论文,论文条理清楚,论点正确、论据充分,分析深入、结论合理,文字通顺、书写工整,图表齐备、正确、整洁,有中外文参考文献,外文资料和外交摘要正确、基本通顺。(3)中等:工作过程的学习态度端正、诚实、认真,在导师指导下能够独立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期完成研究方案的主要内容,资料完整、数据可靠、计算准确;论文条理清楚、论点基本正确、论述比较充分,分析问题比较深入、结论基本正确,文字通顺

6、、书写工整,图表基本齐备、整洁、正确,有中外文参考文献,外文资料译文和外交摘要基本正确。(4)及格:能够遵守工作纪律,学习态度比较端正、诚实,工作有疏忽尚能改正,在教师的督促指导下能够完成研究方案的基本任务,资料较完整,数据比较可靠。有一定的独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论文基本能独立完成,水平一般,论点、论据未出现原则性错误,文字、写字、图表尚可;参考文献较少,外文资料、摘要的译文基本正确,或有个别错误。(5)不及格:达不到及格要求的应被评为不及格,例如,不能按期完成研究方案中规定的基本任务;不能完成论文的撰写或论文中出现重大错误达不到学年论文的基本要求。对于达不到及格水平的学年论文,

8、,引言或绪论,论文主体,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1、论文题目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题目,能大致了解论文(设计)内容、专业特点和学科范畴。但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学生的论文要一人一题,而且选题要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封面上的论文题目分别用中英文表述;题目的英文翻译一定要恰当。2、论文摘要摘要必须是对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应反映出学年论文的内容、方法、成果和结论,不能过于简略,要语句通顺,文字流畅。中文摘要以200左右字为宜,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一致,并要符合英语语法,无语言错误,语句通顺,文字表达自然流畅。学年论文成绩评定表上的中英文摘要必须与学年论文正文上的中英

10、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无科学性错误。要求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凡引用、转述、参考他人的成果或资料,均须注明出处。6、论文中的各级标题论文正文中各标题要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字数一般在15字以内,不得使用标点符号。标题中尽量不采用英文缩写词,对必须采用者,应使用本学科的通用缩写词。7、结论结论是学年论文的总结,是整篇论文的归宿。要求精炼、准确地概述全文的主要观点:或自己赞成的观点、或自己反对的观点、或自己的创造性工作与新的见解及其意义和作用,还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等。8、注释学术论文中的注释,往往是对名词

12、则上文科不得少于4000字,应附有不少于200汉字的中、外文摘要及5个以上的中、英文关键词。2、书写论文一律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并打印在A4幅面白纸上,单面印刷。3、字体、字号和排版“目录”两个标识字用4号黑体,具体内容用4号仿宋体;论文题目用3号黑体;“摘要”、“关键词”几个标识字用4号黑体,摘要与关键词中的具体内容用小4号宋体;论文中的大、小标题(含“引言”、“结论”、“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标识字)均用4号黑体;正文用4号仿宋体;注释用5号宋体;参考文献用小4号宋体;页码用5号仿宋体;数字和字母用TimesNewRoman体,字号与相应文字保持统一。论文题目、正文中的一级标

13、题(含“引言”、“结论”等标识字)均居中。“目录”、“参考文献”、“附录”、“致谢”等标识字作为一级标题排版,居中。二级、三级标题排版时左空两格。页下注左顶格。4、封面论文封面采用学校统一格式,用A4白色铜板纸包封面。封面上要求填写的内容一律打印填写。5、论文页面设置(1)页边距上边距:2.54cm;下边距:2.54cm;左边距3.17cm;右边距:3.17cm;不设页眉。(2)行间距目录、标题、正文统一用行间距为单倍行距;中英文摘要、关键词、文中提行引、参考文献统一用1.5倍行距;页下注用1.25倍行距。(3)页码的书写要求论文页码从中文摘要部分开始,至附录,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排,页码位于

14、页面底端居中。封面、目录、任务书、学年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学年论文(设计)评审表、学年论文(设计)答辩记录表不编入论文页码。6、摘要与关键词中文的“摘要”与“关键词”几个标示字为4号黑体;英文的“摘要”与“关键词”几个标示字为4号TimesNewRoman体。中文摘要内容与具体的关键词为用小4号宋体;英文摘要内容与具体的关键词为小4号TimesNewRoman体。7、名词术语科技名词术语及设备、元件的名称,应采用国家标准或部颁标准中规定的术语或名称。标准中未规定的术语要采用学科通用术语或名称。一些特殊名词或新名词应在适当位置加以说明或注解。采用英语缩写词时,文中第一次出现的缩写词应

15、该用括号注明英文全文。8、数字按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等七单位1987年发布的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除习惯用中文数字表示的以外,一般均采用阿拉伯数字。年份一概写全数,如2005年不能写成05年。9、表格表序一般按章编排,如第一章第一个插表的序号为“表1.1”等。表序与表名之间空一格,表名中不允许使用标点符号,表名后不加标点。表序与表名置于表上居中。数字空缺的格内加“一”字线(占2个数字),不允许用“”或“同上”之类的写法;表内文字一律用5号仿宋体。表中若有附注时,用5号仿宋体写在表的下方,句末加标点。仅有一条附注时写成:注:;有多条附注时,附注各项的序号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例如:注1:

16、。11、引文引文的种类包括引用关键词、引用原文和引用原意等。引用关键词,必须前后加上引号。原文引用的形式有行中引和提行引两种。行中引部分必须前后加上引号,引号后加注释标识,在页下注明引文的出处。提行引的引文要另起一段,编辑时首行空四格,第二行以后空两格(如果是引用诗歌,也可居中)。提行引引文要改换字体字号(用小四号宋体)和行间距(1.5倍行距)以资标识。提行引前后不必加引号,但在引文前要用提示性文字述明引文出处,在引文后加括号,在括号中注明引文的出处;如果需要具体交代版本、页码的,需加页下注说明引文的所依据的版本和具体出处。引用原意,可以不用引号,而只用冒号,有时也可以用逗号。12、注释注释用

17、页下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不用行中注(夹在正文中的注)和尾注。但引用古代章回小说、古代戏曲中的原文,可直接在引文后设括弧注明所引回数或出、折数;当第一次引用该作品时,需加页下注说明所依据的版本等情况。文中的注释标识序号用上标的带圈数字表示,如,;注释的序号左顶格,用带圈数字表示,如,应与正文中的指示序号一致。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直接引用时,在注释中只应出现一次,应将标注序号归并到一起集中列出。一篇论著在论文中多处直接引用时,在注释中只应出现一次,应将标注序号归并到一起集中列出。注释统一使用页下注。13、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著录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按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

19、actalsUK,2003(2)专著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例如:3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94TParsons,TheSocialSystem,NewYork:FreePress,1961.(3)会议论文集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A论文集名C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例如:5毛峡绘画的音乐表现A中国人工智能学会2001年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4)学位论文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D保存地:保存单位,年份例如:6张和生地质力学系统理论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1998(5)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

23、)、王琼(6)、舒俊彦(3)、贺梦娇(4)、张晓飞(5)邓立平汪天艳(2)、帅勉(4)、俞丽文(4)、彭春艳(5)牛永菁(5)、钟超(3)、朱明忠(4)、杨艺(4)、刘玉冰(4)雷霖郑培艳(1)、彭建(3)、陈晶(3)、黄密(5)、曹丹(6)、孙波(1)、郭曼琳(3)、李珣(5)、陈琳(5)王再兴袁顺兰(1)、杨长富(2)、李昊(3)、吴丹(6)李莲(6)、黄诗淇(6)、曾娟(5)、邓璐(5)、李泽静(5)李丽杨涛(3)、郑秋萍(4)、黄芳(1)、阮琳(2)、江洁花(2)、杨玉凤(3)、丁乐(3)、杜珈(4)、杜诗吟(6)姜书良张璐(2)

24、、符艳玲(2)、王李馨(3)、潘杨静(4)朱长凤(6)、罗希(1)、黄果(2)、袁川(3)、张芝丽(4)郭景华陈赛清(1)、向凤兰(1)、崔新立(2)、向盈(3)杨玲(4)、刘源(2)、刘值伶(2)、田艳霞(2)、龙文波(2)陈伟明胡莹皓(1)、刘亿(2)、贾兰(2)、姚碧霞(4)李良英(4)、李兰兰(1)、黄真龙(1)、刘洋(5)许晶(6)蒋茂柏苏雄(5)、苏兰兰(5)、张星(3)、杨美玲(6)、谭咏芬(1)、明亚平(1)、彭岳(2)、沈韬(2)、张梦玲(5)刘定祥陈倩(1)、吴佩(1)、谭雅文(1)、张彩虹(5)、刘泳红(2)、欧阳思(3)、胡

25、佩芳(3)、武赛英(6)、金潇(6)尹海江李彦娇(5)、尹秋颖(5)、许盼盼(6)、乔建丽(6)米长飞(6)、林培蓉(6)、谭晴(1)、唐英(1)、马岸(2)吴大顺覃婷婷(2)、翟向阳(3)、肖媛(3)、李蕾(4)、张向哲懿(5)、谭雪琴(1)、何孙健(1)、易艳梅(2)、曹玉明(6)刘忠阳黎俐(1)、罗雪丽(2)、方满元(4)、王佳慧(4)徐婉婷(4)、唐洁(4)、邓宇璇(4)、刘云庆(4)、兰优(6)向彪文中一(1)、王瑶瑶(2)、王月桑(5)、廖为(5)、周丹(5)、万石正(5)、陈贝贝(5)、杨雪(6)、吕亚彩(6)谭忠国向俊波(3)、杨君(3)、

26、胡梦(5)、郑志远(6)、朱清华(6)、唐俊(6)、苏灵琳(1)、王叶(4)、叶章贵(2)潘桂林唐维鸿(1)、李丽芝(2)、周佳慧(3)、肖婧(4)、邓艳娟(5)、刘雯翠(6)、刘靖霞(2)、吴金阳(6)、文浩(6)宋金民李婷(1)、陈旅璇(1)、王晓霞(2)、李媛(2)、左婷(3)、杨婉玲(1)、危惠(3)、李琳(4)、付亚平(5)杨双安黄桢敏(1)、鲁惠慧(1)、何芸洁(1)、陈丽群(2)蒋文丽(6)、王喻(1)、薛美玲(2)、鄢雅惠(3)、单线悦(3)贺玉庆罗欣悦(3)、黄昀(3)、彭雅茜(3)、莫宝珍(4)郑小立(5)、林聪(1)、覃芬芬(2)、向萌(2

27、)、仵吉(6)罗前方罗春华(1)、王金莲(1)、黄士权(1)、石夏碧(1)、王星(2)、李梦云(3)、朱珊(3)、李奔雁(3)、钟丹(4)夏先忠余依(1)、刘晓杏(3)、石小凤(3)、何慧晶(4)、杨教(5)、何佳(2)、张颖(2)、唐辉辉(3)、巫佳慧(5)谢序华张慧(1)、黄娟(2)、朱娜(4)、周妙(4)、谢贵霞(5)、刘曦穗(1)、蒯婷婷(2)、麻丹(2)、郭燕群(4)刘芳罗园(2)、谢彩娟(2)、刘娟(2)、罗盼盼(6)、刘丹(3)、毛贞(3)、郑春丽(4)、刘九思(4)、夏琪(6)、陈小红周延(3)、马强(4)、舒杉(4)、陈逸凡(5)

28、、黄珍珍(4)、杨宸韬(6)、彭羊未(2)、柯利平(4)、朱高美(4)王霞陆芸芸(1)、徐缘缘(1)、顿娇(1)、禹涛(2)、刘芬芳(2)、田绍峰(2)、王嫦娥(3)、何蒙(3)、孙文琰(4)周福雄李万军(4)、彭冰(5)、刘沅鑫(5)、周朵玲(4)、骆涛(4)、黄玉瑛(4)、邓红艳(4)、胡楠(5)、邓青青(5)姚劲松孔高阳(7)、刘智英(7)、张良(7)、邓付林(7)、张笑晨(8)、王智(8)、黄纷纷(7)、剪方圆(7)、刘明秋(8)、屈茅颖(8)、苏婷(8)、王燕(8)、史晓彤(8)龙娟(7)、黄丽娜(7)、徐晶覃洁(7)、朱秋(7)、李葵(7)、王清旭(8)

29、李婷婷(8)、杨琦珠(8)、赵海霞(7)、唐蒲(7)、张鹏(7)、何飞洋(7)、朱斌(8)、汤艳(8)、庹依依(8)岳婷婷(7)、刘倩(7)、罗莉红邓燕艳(7)、卿丹(8)、肖琳子(8)、李文(8)、赵锦亚(8)、李奇奇(8)、刘蓓珍(7)、戴旭(7)、曾彦钧(7)、曹芹(8)、易欢(8)、张莎(8)、邓小瑶(8)、阳丹(8)、蒋卓伦刘斌(7)、肖添福(7)、何小芳(7)、李娟(7)邓楚楚(8)、刘填钿(8)、杜亚菲(8)、申小舟(8)、刘雪清(8)、武腾(8)、孙俊(8)、曹东红(8)聂柳梅(7)、李莎(7)、王佩琪(8)熊敏侯艳红(7)、熊佳伟(

30、7)、李艳瑜(7)、李竞行(7)、朱一鹤(7)、谢欢(8)、石文凤(7)、谭洋洋(7)、肖倩倩(7)、龙沛(8)、陈燕(8)、吕登航(8)文庆庆(7)、陆艳君(7)、赵丹(8)、附录2:中文系2011级第一次学年论文指导老师与学生名单一、汉语言文学专业尹海江(10人高洁(1)齐西领(1)麻艳芝(1)沈梦(2)向红记(3)田滢杏(4)邓国梁(5)狄可莉(1)甘珺(6)叶柳慧(8)吴大顺(9人俐君(2)于佳欢(2)梁凯(4)郭双燕(4)刘娟(5)姚庆(5)刘妙霞(6)陈佳佳(1)李嫣婕(2)

31、刘忠阳(9人晓霞(1)陈芳(1)刘丹(2)杨霞(2)朱嘉滨(3)彭荆凤(3)陈翠华(6)湛枫(3)张先万(5)向彪(9人春辉(1)马慧芳(1)翦琴华(2)周雅梅(2)朱洁(2)何柳(6)罗菁(6)黄雪芬(6)杨梅(6)谭忠国(9人小苹(1)向哎玲(2)李娟(3)石艳锐(5)邢福丹(6)龙雪萍(6)田秋梅(6)王玲(3)魏慈坚(5)宋金民(9人秭曼(3)赖毅芬(3)唐镜泉(3)洪佳芳(3)李伟田(4)胡丽丽(4)王

32、瑞(4)杨康(2)金菲(3)贺玉庆(10人芳(1)方肖霞(1)白京(2)陈国刚(4)袁维静(5)李美群(5)滕坤(5)王菊凤(6)向荣杰(6)曾子鸽(7)杨双安(8人凌丽(2)朱晓琳(2)梁月英(3)柳玉红(3)向娟(3)刘迷(5)田静(5)周玲选(1)邓筱菊(7人敏(2)廖一柯(2)李静(5)李祥美(2)匡双艳(2)罗文燕(6)张芸(1)罗前方(6人珺斌(2)谭雅玲(2)胡然(5)范哲萍(5)倪玉林(5)吴祖庆(5)

33、郭景华(9人佳灵(1)余姚(2)彭婷(2)向小安(2)黄珍妮(5)黎盼(5)何建华(1)邱海荣(1)黄永飞(1)潘桂林(9人芳平(2)王超(2)石长艳(3)旷佳(4)石顺钬(4)李浪(6)王艳(6)谷波(1)魏涵(1)董正宇(8人慧琼(3)秦燃(3)杨谢群(3)顾哲逸(3)肖丹阳(4)黄涛(4)陈苏娥(4)汪姗(5)张建安(8人柔妍(1)李枝璠(2)刘倩(2)姚春莲(4)佘远缘(4)易岚(5)胡蓉(6)刘

34、飘(5)邓立平(7人嘉敏(1)王茜(1)杨明(3)郑玄艳(6)莫从记(6)庞令玲(6)黄凤琪(6)雷霖(7人霞(1)袁艳芳(2)龚平(3)王臻琦(3)陶结斌(4)吴丽娜(5)许旦(5)王再兴(9人宇惠(2)彭倩(3)谷鑫星(5)陈小婷(5)舒元(5)秦宇(5)夏平(5)叶雪薇(4)李志焘(4)李丽(8人梅志(2)蒋华菊(3)李华峰(5)罗润梅(5)张华美(5)向梦玲(6)郑丹萍(4)周泽花(4)刘芳(9人)

35燕华(3)吴秀叶(5)向丽丽(5)彭国华(6)杨婧(6)段春艳(3)王玲(3)肖萌(3)石盛波(3)谢序华(9人雯霞(3)刘洋(3)黄雪珍(4)胡川(4)任垣颖(6)李碧涛(6)刘杨眉(6)李佩(6)宁左攀(6)夏先忠(6人杜(1)杨素珍(2)唐玉凤(2)肖秋艳(1)林书婷(1)刘梦(1)陈小红(9人倩文(4)潘珏(4)田东(4)杨丹(5)雷慧艳(5)吴梦泉(5)唐文莱(4)姚颖敏(4)廖林华(4)王霞(9人)1

36、8774749658张娜(1)王心瑶(1)陈云梦(2)陈慧玲(3)左巾英(4)王鑫(4)钟璐(5)颜二华(1)粟亮(1)周福雄(9人丹(1)吴潇(2)张希(2)彭浪(2)胡娟(3)李美林(5)刘朝晖(6)和向兴(6)田培呈(6)蒋茂柏(7人润波(1)张丽姗(1)王芬芳(3)田静(4)鲁婷(4)陈松美(4)张梨梨(6)陈伟明(7人)伍玉礼(1)肖武能(3)杨柽(3)伍娟(5)刘平(6)文丹珂(6)罗巧云(6)刘定祥(8人颜(3)朱佩

37、(4)姚琴(4)郑玲焱(4)谢元元(4)杨丽芳(4)郭悦(6)徐向程(6)姜书良(8人倩玉(1)秦相儒(1)李竞(1)陈朝龙(2)龙卫华(2)包镜愉(3)刘艳花(3)潘凌涛(5)二、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徐晶(15人)芝芝(7)苏家伟(7)陈燕(7)黄星(7)叶翠枝(7)李玉燕(7)张国伟(7)张洁(7)黎凤至(7)严俊慧(8)车辰洁(8)谭莹莹(8)陈元圆(8)杨阳(8)刘英(8)姚劲松(15人)涛(7)李星莹(7)周艳群(7)高玲(7)

38、毛文艳(7)陈右(7)吴京馥(8)罗志超(8)陈萌(8)熊灿(8)张慧媛(8)王江南(8)谭作做(8)王明磊(8)陈泽洋(8)。罗莉红(15人)晶锦(7)王弯(7)于小涛(7)孙青(7)余露(7)刘旋(7)何旭(7)杜渐(7)黄朝诚(8)向艳(8)陈细兰(8)谭小山(8)宋婧(8)胡云(8)管林(8)蒋卓伦(15人)娟娟(7)钟鹏飞(7)肖良义(7)张亚南(7)孔佳乐(7)周钰(7)陈榕(7)刘楚君(7)杨燕杏(8)雷泽媛(8)孙莹莹(8)贺

39、媛媛(8)杨威(8)谭伟(8)王丹(8)熊敏(15人)颖(7)姜韶(7)成舒梦(7)黄玉(7)周开来(7)刘诗思(7)符韵(7)补靖(7)罗雅(8)杨小娟(8)刘姣露(8)李炎研(8)魏立(8)罗梦洁(8)聂乐平(8)附录3:学年论文封面论文成绩学年论文题目姓名学号专业年级指导教师年月日附录4:目录示例目录(四号黑体居中)(空一行)摘要(4号仿宋,单倍行距。以下同)1关键词1Abstrac1Keywords1引言2一、关汉卿的公案剧4(一)窦娥冤41、窦娥冤的故事渊源与关汉卿对这一传

41、文坛的对峙。仁宗天圣以后,南北对峙又转化为南北冲突。在冲突中,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以其熔铸南北的胸怀,继承和发扬南北文坛的优秀成果,融合了南北,化合了文道,重构了文坛;并建构了适应新儒学运行的实践主体,最终完成了古文运动或诗文革新的任务。(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空一行)关键词(4号黑体居中)宋初百年文坛;南北对峙;南北融合(小4号宋体,1.5倍行距)AResearchoftheEvaluationandPredictionofWaterQualityoftheYangtzeRiverandMeasureofPreventingPollutions(3号

42、TimesNewRoman体居中)(空一行)Abstract(4号TimesNewRoman体居中)ThispaperstudiesthewaterqualitystatusofdrainagebasinofYangtzeRiveranditsmainpolluteddrainageareaintherecenttwoyearsbyillegibilityappraisalmodel,furthermore,confirmsthepollutedareaofeachpollutedindexbyinde

43、xadjustmodelintherecentoneyear.(小4号TimesNewRoman体,1.5倍行距)(空一行)Keywords(4号TimesNewRoman体居中)Waterquality;pollution;illegibilityidentifyappraisalmodel(小4号TimesNewRoman体,1.5倍行距)附录6:正文模板引言(4号黑体,居中,)(4号仿宋体,单倍行距)(空一行)一、(作为正文1级标题,4号黑体,居中,单倍行距)(一)(作为正文2级标题,4号黑体,单倍行距)(4号仿宋体,单倍行距)1、

44、(作为正文3级标题,4号黑体,单倍行距)(4号仿宋体,单倍行距)(1)(作为正文4级标题,4号黑体,单倍行距)(空一行)二、(作为正文1级标题,4号黑体,居中,单倍行距)(一)(作为正文2级标题,4号黑体,单倍行距)(4号仿宋体,单倍行距)1、(作为正文3级标题,4号黑体,单倍行距)(4号仿宋体,单倍行距)(1)(作为正文4级标题,4号黑体,单倍行距)(空一行)结语(4号黑体,居中,单倍行距)(4号仿宋体,单倍行距)附录7:注释示例一、宗白华美学人格理想的形上依托(一)人格与人格理想界说中国古代哲学、美学中并没有“人格”一词,该词是从日语中引进的。英语中的“人格”(personality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