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马三宝,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此人的历史故事。
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很多历史人物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在书中形象被大幅度扭曲,不少人甚至因为小说故事而成了人尽皆知的反面形象,比如北宋开国名将潘美,成了《杨家将》中的反派潘仁美,宋仁宗时期的名臣庞籍,成了《三侠五义》中的反派庞太师,这些小说形象甚至比他们历史上本身还要出名。然而也有一些人刚好相反,因为古典小说反而成为了名人,唐朝的开国将领马三宝就是这样一个人。
大业十三年(617年),隋王朝的北疆出了一件轰动天下的大事,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终于起兵反隋了。李渊虽然起了兵,但当时他的儿女除了李世民外都不在身边,李建成、李元吉兄弟在河东,女儿李氏和女婿柴绍则在长安,所以他刚一举事就立刻派人前往召集儿子女婿前来会合。李建成兄弟没有犹豫,丢下弟弟李智云就上了路,柴绍却犹豫了,他可不能丢下妻子自己一个人走,但是带着妻子上路目标又太大了。
关键时刻还是李氏深明大义,主动站出来告诉柴绍:“既然父亲现在召你前去共谋大事,你还是安心上路,不要担心我,我一个女人很容易躲藏,实在不行也会自己想办法的。”柴绍最终听了妻子的话独自上路了。
柴绍走后,李氏并没有像她自己所说的一样躲藏,而是独自回到自己家的武功别墅,然后变卖家产招揽部众准备在关中起兵。李氏也知道光靠自己一个人肯定难以成事,必须要联合关中原有的起义军。
当时关中起义军也是风起云涌,有好几路人马,而这其中最大的一支就是西域商人何潘仁所部,何潘仁不但手下有数万人,还劫持了隋朝的尚书右丞李纲做长史,名头非常响亮,李氏就将合作的目标放在了何潘仁身上,她派去游说何潘仁的就是马三宝。
马三宝当时也不是什么人物,只是柴绍的一个家奴而已,但他为人非常机敏,所以李氏将这个任务交给了他。事实证明马三宝果然没有辜负李氏的期望,他一通游说之下竟然将何潘仁说服,让他带着部下归入了李氏麾下,马三宝也顺利转正成为了起义军中一员战将,他自称为总管,在关中接连招抚盗贼义军,不久后就有了数万手下。
李渊渡河进入关中时,也得知了女儿闹出的动静,于是他便将关中众将全部加以封赏,马三宝便被封为了左光禄大夫。后来秦王李世民率领大军攻略渭北时,马三宝亲自带人到竹林宫迎接,并跟随李世民一起攻下了长安。
唐朝建立以后,马三宝被任命为太子监门率,先是在北山击破刘拔真所部稽胡叛军,后又跟随李世民一起参加了第二次浅水原之战,成功平定了横行陇西的薛仁杲。武德六年(623年),吐谷浑入侵大唐边境的洮州、岷州,马三宝再次跟随故主柴绍一起前往抵御。这一战,唐军打的异常艰难,刚开始就被吐谷浑人重重围困在了山谷之中,居高临下进行射击,一时之间死伤无数。
关键时刻柴绍用出了“美人计”,他在战场上摆开酒席,然后让两个美女在旁边翩然起舞,自己则一边听着乐曲,一边看着舞蹈。这一来吐谷浑人反而愣住了,他们不知道柴绍到底想要干什么,不由得停止射击,好奇向下观望。
柴绍抓准时机,偷偷派精锐部队潜出,绕到吐谷浑人后方进行突袭,最终吐谷浑人在没有丝毫防备下被唐军打了个大败。这一战中马三宝也有突出贡献,他率军冲锋在前,不但斩杀吐谷浑名王,还俘虏了几千人回来,所以在班师回朝后被李渊封为了新兴县男。唐高祖李渊对马三宝也是赏识有加,他曾专门前往巡视了马三宝起兵的司竹园,并告诉马三宝:“这就是你之前起兵的地方吗你知不知道这也是以前卫青住过的地方,非常不错啊。”到李世民即位后,马三宝被封为左骁卫大将军,并进爵为公。遗憾的是,马三宝在此后再也没有表现机会了,他在贞观三年(629年)便因病离开了人世,无缘大唐帝国此后的一系列战事。
马三宝只是一个家奴出身,但却最终能成为唐朝开国大将,不可不说已经非常难得了。不过只怕连马三宝自己都没有想到,在几百年后的清代一本名叫《说唐》的小说中,他的名气比历史上更加响亮了。在《说唐》里面,马三宝可不再是什么家奴了,他在江湖上被人称为花刀将,一出场就是瓦岗寨的守将,贾柳店众英雄起兵后第一战就是来抢夺瓦岗寨。
马三宝也非常不幸,他弟弟出战就被程咬金给砍死了,无奈之下他只好丢弃瓦岗寨突围而走,一路北上投入了李渊麾下,成为了唐朝早期一员非常重要的将领,他作为李世民的左膀右臂,参与了唐朝统一天下的一系列战争,并排在“松山四将”之首。要知道“松山四将”的其他三位分别是段志玄、殷开山、刘弘基,这三个人都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在历史上地位不知道比马三宝高了多少,结果一转眼在演义小说中竟然居于马三宝之下。
不过可惜的是,马三宝在隋唐系列演义小说中并没有善终,反而下场非常凄惨,他在《薛仁贵征东》之中也作为一员主将跟随李世民前往讨伐辽东,结果在前往凤凰山探查情报时,意外中了辽东将领盖贤谟的诱敌之计,掉入陷阱之中成了盖贤谟的俘虏。盖贤谟可没有什么优待俘虏的政策,他将马三宝的手脚砍去,然后扔在大道上示众。马三宝哪受得了这种屈辱,他在尉迟恭前来救助时,拼尽全力抬起身体撞到了尉迟恭的枪尖上,就此殒命当场。
在后来《说唐》演化出的评书、电视剧中,马三宝的戏份也非常充足,竟然比不少凌烟阁上的名臣还更加出名,而其他与他级别差不多的唐将却因为没有这些戏份而成为了史书上一个个只出场一两次的人物,后世更不被人知悉,让人不得不感叹小说的宣传作用。=
在《三国演义》里,有些人堪称不败神将,正所谓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吹得大象满天飞。我们翻开正史来看一看这排名靠前的六大名将,是不是真像演义所写的那样神乎其神。咱们今天要讨论的,就是三国演义里的六位不败神将,正史如何记载?谁才是当时第一名将?
三国名将NO1: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方天画戟,专捅义父
在正史中,三英战吕布自然是不存在的,因为在后汉三国时期,武将单挑的事情基本已经绝迹了。兵对兵将对将,甚至还有为敌军修好战车后再来一决高下的春秋义战,已经被兵者,诡道也取代,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更是主张斗智不斗力,所以万人敌指的是指挥能力,而不是武将单挑能打多少人。擅长单挑的,经常被冠以一个贬义词:一勇之夫。
从后汉三国到两晋隋唐,正史记载的单挑名将,也就是关羽和秦琼两个人最有名,吕布在正史中只有一次单挑记录,先赢后输,以至于有人说:如果真是单挑,吕布未必能打得过江东猛虎孙坚,因为吕布打心眼里畏惧孙坚。
正史中没有三英战吕布,却有吕布单挑郭阿多。据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所著《英雄记》记载:郭汜在城北。布开城门,将兵就汜,言且却兵,但身决胜负。汜、布乃独共对战,布以矛刺中汜,汜后骑遂前救汜,汜、布遂各两罢。
《三国志》记载:李傕等遂相结还攻长安城,布不能拒,傕等遂入长安。
这两段史料综合起来,就是李傕(字稚然)郭汜(本名郭多,人称阿多)在毒士贾诩的撺掇下,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围攻长安,吕布一看长安守军战斗力不佳,未必是凉州铁骑的对手,就提出跟郭汜单挑定胜负。结果是手持长矛的吕布赢了,但是李傕郭汜输了耍赖,一拥而上群殴,一顿乱拳把吕布打跑了。
在古代战场上,大将敢一对一单挑,但是好像没有几个名将能应付得了数十人围攻,所以吕布面对袁绍派来的三十个杀手,只好金蝉脱壳开溜:绍遣甲士三十人,辞以送布。布使止于帐侧,伪使人于帐中鼓筝。绍兵卧,布无何出帐去,而兵不觉。
吕布从袁绍手底下溜掉,一溜烟跑到刘备那里,抢了徐州和刘备的老婆孩子两次。一次主动归还,另一次死活不还,是曹操在下邳抓了吕布,刘备一家这才团聚夫人应该是糜夫人,孩子却不是阿斗刘禅。
布便弓马,膂力过人,号为飞将。由此可见,吕布的武勇,是得到正史肯定的,但即使是正史承认的勇将飞将,也怕乱拳打死老师傅,寡不敌众也只能逃跑。
三国名将NO2:斩将搴旗,未逢一败,虎威将军,一身是胆
三国六大神将中排名第二的赵云赵子龙,已经成了很多人心目中的白马王子,但是按照正史记载,赵云跟曹操刘备是有本质区别的,就像古天乐一样,几乎是找不出瑕疵的,像跟赵云发生点什么美妙的事情,基本没有可能。
赵云之勇,在正史中还真有,刘备称赞赵云一身是胆,这也是于史有据的。汉中之战,黄忠劫粮被曹军包围,赵云硬是用几十名骑兵击溃了曹军主力部队救出了黄忠: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曹操)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趋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
然后就是空营计吓退曹曹大军后进行追杀: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曹操)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但是赵云这个人似乎是不懂什么情趣的,赵范那个很漂亮的嫂子,赵云就说啥都不要,刘备和诸葛亮做媒,他也不给面子:天下女不少!意思是天涯何处无芳草,我才不会为了一棵树而放弃整座森林。
长坂坡单骑救主就不用说了,这个在正史中有,但是斩杀曹营多少名将,是没有的,赵云势单力孤,只救出了刘备的白玉美人甘夫人和少主刘禅,刘备的两个女儿,都被虎豹骑统领曹纯抓去了:(曹纯)追刘备于长坂,获其二女辎重,收其散卒。
赵云之所以受人尊敬,是因为他顾大局识大体,两次劝谏刘备,显示了他比诸葛亮还仗义敢言,也体现了他跟刘备的关系密切,敢说别人不敢说的话,即使顶撞了刘备,也不会受到责罚。
三国名将NO3:帐下壮士,尊称典君,一双铁戟,八十多斤
典韦之勇,可能勇过吕布,因为典韦是曾经正面硬刚击败过吕布的。《三国志》这样记载典韦在濮阳之战中的神勇:当时吕布亲自上阵冲杀(时布身自搏战),从天亮到天黑,双方交战及十个回合不分胜负(古代一回合指的是发起一次冲锋,被击退后整军再战,如果一方凿穿对方阵营,战斗就基本结束了)。
曹操一看这场破袭战打成了胶着状态,就招募敢死队,于是典韦报名参加,连盾牌都不要了,皆重衣两铠,弃楯,但持长矛撩戟。时西面又急,韦进当之,贼弓弩乱发,矢至如雨,韦不视,(接敌之后)韦手持十馀戟,大呼起,所抵无不应手倒者。布众退。
典韦一战击败吕布而名声大噪,也成了曹操最信任的卫队长,就连泡张绣婶子的时候也带在身边,结果断送了典韦性命:曹操带领轻骑兵逃掉,断后的吕布寡不敌众,被一帮小兵围殴致死。
究竟是谁杀了典韦,正史没有记载,那是因为张绣后来又投降了曹操,杀典韦不是功劳而是大罪,估计大家宁肯醉死也不认那二两酒钱,曹操就是想替典韦报仇,也找不到犯罪嫌疑人。
三国名将NO4:青龙偃月,泣鬼惊神,威震华夏,武中圣人
关羽之所以成为武圣人,好像也是没多少年的事情,而且一直是二圣并尊,姜尚姜子牙的武圣地位,不是那么好动摇的。清朝封关羽为武圣人之前,武庙十哲里诸葛亮跟韩信孙武吴起一样有坐着的塑像,七十二之一的关羽,只是挂在墙上的画像,在画像上也是站着的。
作为三国正史单挑第一人,关羽刺颜良是有的,过五关斩六将是没有的,而且也没有什么屯土山约三事,他就是战败被活捉了:建安五年春正月,(曹操)东击备,破之,生禽其将夏侯博。备走奔绍,获其妻子。备将关羽屯下邳,复进攻之,羽降。曹公禽羽以归,拜为偏将军,礼之甚厚。
在三国正史中,关羽很勇猛,在这一点上,连张飞也不如关羽,但是关羽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力量有余敏捷不足,经常中箭。关羽曾经被不知名的小兵射伤: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被乱箭所伤有情可原,毕竟在冷兵器时代,绝大多数名将都是死在乱箭的远程攻击之下的。但是关羽不同,他曾在面对面的战斗中,被庞德一箭射中了脑门:(庞德)亲与羽交战,射羽中额。时德常乘白马,羽军谓之白马将军,皆惮之。
三国名将NO5:马儿不死,曹公难安,坑爹害弟,郁郁而终
马超虽然不孝,但是其勇猛是毋庸置疑的,他也曾因为作战勇猛而很受曹操赏识:初,曹公为丞相,辟腾长子超,不就。超后为司隶校尉督军从事,讨郭援,为飞矢所中,乃以囊(名词)囊(动词)其足而战,破斩援首。诏拜徐州刺史,后拜谏议大夫。
马儿不死,吾无葬地也。这句话曹操还真说过,白纸黑字记载于《山阳公载记》之中。山阳公就是汉献帝刘协,这一点不用解释。但是马超也有他惧怕的人:曹公与遂、超单马会语,超负其多力,阴欲突前捉曹公,曹公左右将许褚瞋目盻之,超乃不敢动。
三国名将NO6: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丈八蛇矛,横扫千军
张飞的名字,正史跟演义是不一样的,演义中是翼德,正史中是益德,但有一点正史和演义记载以及民间排序一样,就是张飞之勇要稍逊于关羽: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魏谋臣程昱等咸称羽、飞万人之敌也。
关羽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张飞也不弱,后来以一己之力击溃诸葛亮首次伐魏大军的张郃,就打不过张飞,而且是一直打不过:郃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
在早期名将先后辞世之后,张郃后来几乎成了三国名将第一人,司马懿和诸葛亮都对张郃十分忌惮,这才联手在木门道搞死了他。
有张飞在,就没有张郃表演的机会,因为张郃已经被张飞打出心理阴影了,由此也可见张飞之勇悍与谋略,是担得起万人敌称号的。
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这六位演义中的不败神将说完了,接下来爆一点料:正史中这些不败神将也曾败得挺惨。
吕布一生除了欺负刘备之外,好像是每战必败,特别是曾经被孙坚吓得丧魂落魄:布又宣言相惊,军众扰乱奔走,皆弃甲,失鞍马。
马超也有丢脸的时候,差点被韩遂部下的一个小将干掉:阎行,金城人也,后名艳,字彦明。少有健名,始为小将,随韩约(即韩遂)。建安初,约与马腾相攻击。腾子超亦号为健,行尝刺超,矛折,因以折矛挝超项,几杀之。
至于赵云关羽张飞的败绩,还是别一一列举了,因为有读者说《三国志》是陈寿写的,美化曹魏贬低刘备孙权的记载,比如刘备遣张飞、马超、吴兰等屯下辩;遣曹洪拒之,曹洪破吴兰,斩其将任夔等,张飞、马超走汉中这样的史料,未必可信。
这时候就该有请读者诸君发表高见了:要是按照正史记载,这六位在演义中的不败神将应该如何排序?以吕布赵云典韦的能力和战功,他们位列三甲是否名副其实?这六位不败神将,谁才是真正的三国第一名将?
提到唐朝,或许大家都非常的熟悉,可以说,唐朝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专是比较繁盛的朝代,当时周边各国都派谁是乾安学习,就连到现在唐朝的文化也一直是我们的骄傲。
唐朝初年的名将的含金量都非常高,然而网上有网友开玩笑说,不灭个国,你好意思在这个圈子里混?今天就为大家讲讲,那些名将灭了那些国?
战神李靖,打遍天下无敌手
或许大将军李靖是我们比较熟知的,因为不论是在英雄传说还是在神话故事都会出现李靖的名字,铁在故事中,李靖被称为托塔天王,可以看出他在后人的地位有多高,而历史中的李靖虽然没有上天遁地的本领,但是在打起仗来绝对是让敌人心有余悸。
李靖作为唐朝的开国元勋,他跟随李世民也是走南闯北,驰骋疆场。而且李靖的作战经历也比较丰富,据说他的战绩说上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在李靖的众多战绩中,估计最经典的就是平定萧铣之战,萧铣是隋末唐初的大军阀,而且他还是梁武帝的后代,所以拥护他的人还是很多的,因而想要战胜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刚开始是李孝恭去与萧铣交战,只不过出师不利,李孝恭多次无功而返。
而且萧铣的大本营在三峡附近,熟悉军事方面的朋友都知道,这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地方,所以萧铣面对唐军的进攻,并没有感到一丝慌张,甚至还放出大话说,唐军绝对不会攻上来,因为当时正处于雨季,从天时地利来说,绝对不是进攻的好时机。
可是李靖却打破萧铣的白日梦,亲自带领唐军突袭萧铣的中心部队,让萧铣措手不及,面对来势汹汹的唐军,萧铣突然意识到轻敌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他没有想到,正是自己的盲目自大,成为了李靖的把柄。所以说骄兵必败是不变的真理。
狂将苏定方,灭国无数
其实除了李靖,还有一位大将总是被人忽视,甚至后人还总是把他当反面人物,他就是苏定方,在当时,战场上听到苏定方的名字都直呼“灭火神将”,因为苏定方的战绩可以和李靖齐肩,毫不夸张地说,他打起仗来估计连他自己都害怕。
当时西突厥比较猖狂,一直在挑衅大唐边境,于是苏定芳被朝廷任为行军道大总管,负责去平息西突厥,只不过西突厥首领比较狡猾,总是东躲西藏,让人追寻不到身影,而苏定方却不会就次放弃,从多方派出兵马追击,终于在石国境地抓获了首领贺鲁。
因此西突厥被苏定方彻底灭掉了。此外高句丽也是苏定方灭掉的,可以说大唐周边的国家大多数都被苏定方终结了。
大唐名将,扩张大唐疆土
其实在大唐还有很多猛将,比如说薛仁贵,他也是征战沙场的老手,而且关于薛仁贵的传说也是流传于大街小巷,后人对他也是十分敬仰。
唐朝之所以能够成为历史上的盛唐,其实是和这些名将的功劳分不开的,如果没有他们安定战乱,就没有国人安居乐业的生活,更没有国力的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