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如何“与子偕老”?传媒

【提要】中国已进入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基本国策。传统媒体的新挑战是如何“与子偕老”,留住习惯传统媒体的中老年受众。要以积极老龄化为博弈策略,以“健康的老龄化”、“丰盛的老龄化”、“有保障的老龄化”布局攻防,以围棋思维部署新老媒体持久战。

【关键词】积极老龄化新老媒体博弈围棋思维

2012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通过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内务室主任于建伟指出:这次修订幅度很大,“积极老龄化”理念贯穿始终。中国老龄化发展很快,2013年老年人口将突破两亿,2025年突破3亿,2033年突破4亿。①传统媒体似乎还较少意识到:积极老龄化也是博弈策略。

积极老龄化始于美国,为2002年联合国召开的“第二次老龄问题世界大会”吸收在会议通过的“宣言”中。积极老龄化的含义,是把健康、参与和保障,视为老年人的需要和权利,三位一体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②这三位一体,就是传媒博弈的三个方位:健康的老龄化、丰盛的老龄化、有保障的老龄化。

一、延缓衰老:健康的老龄化

健康老龄化由欧洲老年医学界提出,认为个体身心衰老虽不能逆转,但能延缓和推迟。一个人如果正常衰老,活到75~80岁时各种器官组织和以前的状态功能差别不大。③抓住延缓和推迟衰老,传媒可布局以下棋子。

养生、保健、医疗。这3项几乎是综合性媒体或老年媒体的标配,但报道中往往有误区,似乎对老人要倍加呵护。不!除了少数例外,倍加呵护对老人不利,会给他“老了”、“不中用了”的心理暗示。记得《浙江老年报》报道过杭州某街道为监控安全,给空巢老人安“电子眼”,采访后得知,大多数老人不愿意。老人有自己的告知邻居方式,他们用花盆、板凳、衣架这些过去地下谍战用过的暗号,照样传达信息。活像看现实版的《潜伏》,男的成了余则诚,女的都是翠萍,这给老人多大的满足!

积极老龄化的提出,是反对“消极老龄观”的“老年歧视主义”。美国老年学家帕尔默把老年歧视主义的典型表现归纳为10种:疾病、性无能、丑陋、心理衰减、心理疾病、无价值感、孤独、贫穷、沮丧、老龄政治。④这10种,大部分集中在养生医疗领域,老年歧视主义就是八字魔咒:逢老必衰、逢衰必病。这样做新闻,老年人不爱看,其他人更不看。

婚恋性爱。老人常见的死亡原因都与婚恋有关,独身老人遇到事故得不到及时救助,或得了常见病无人照顾而使病情加重。2011年湖南经视推出一档中老年人电视相亲节目——《幸福来敲门》,有“密室选择”环节,男嘉宾在密室选择女士并点亮爱情灯;有“夫妻脸”环节,用电脑为在场的男女嘉宾配对;主持人还挖掘嘉宾催人泪下的情史……这才叫健康的老龄化,这才是首先把老人当普通人。

不单中国,全球都在加快老龄化,学者已开始谈论“人类的老化”,人类进入了“老年文明”。为提高全球的老龄意识,联合国把1999年确定为国际老人年。时任联合国秘书长的安南在启动仪式上提出:人类已进入长寿时代。过去人类寿命像短跑,现在则像马拉松。想到不少年轻人还用“短跑”的方式对待生命,白天拼命工作、晚上拼命培训、长期自愿加班……只想当个“职场猛人”,那是自戕啊!难怪那么多“过劳死”的报道。

就算你跑赢过劳死,也跑不赢“年轻拼命透支,中年迅速衰老”。长寿不等于健康,人可能活得很久但身体糟糕。健康要从年轻开始,这涉及价值观的重大调整。法国学者保罗帕伊亚说:“采纳一种与‘追求物质享受的选择’较少联系的价值体系可能会起到头等重要的作用”。它提出于1968年,对拜金又仇富、又当卡奴又买爱马包包的“时尚达人”仍有现实意义。它再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强调,“这个组织鼓励更多的劳动者宁可少增加工资也要多休假。……重要的是今天就自由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等到明天。”⑦想到洪昭光先生讲“人生60才开始”,大自然给予人类的生命是120岁,健康新观念是“健康快乐一百岁,天天都有好心情”,传媒引导健康的老龄化乃至终身生活质量,路还多么漫长,空间又多么宽广……

二、参与发展:丰盛的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当然不只是像老太爷一样健康活着,它的另一含义是“参与”,强调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活动,继续融入主流社会,成为发展的积极力量。而老人参与社会发展也使个人生活更加丰盛,这是“丰盛的老龄化”,又称为“有贡献的老龄化”。抓住贡献与丰盛,可以有以下布局。

非强制性角色。这是美国学者罗伯特哈维格斯特提出的。他认为退休前后的参与不同,退休前,强制性角色居于首位,你有老板,你要看老板的脸色;退休后,主要是非强制性角色的参与。实现这个转换,有助于改善老人的精神状态;而扮演非强制性角色越多,老人生活越满意。⑧按这个理论,媒体首先要帮老人顺利实现角色转换,这是重新认识自我,开辟生命“第二春”的大问题。角色转换并不容易,只要看看《我爱我家》,看那傅明老人在单位彻底没事干了,决定在家主持工作大干一场。如何当健康老人、如何教育下一代、如何挑动老鼠斗老鼠……笑声中见出角色转换的诸多艰辛。

媒体还要扩大报道面,多报道“各种”非强制性角色作示范,这究竟有哪些?美国“老年学之父”蒂比茨把老年人的活动分为七种:1、继续工作,取得报酬。2、义务服务,不取报酬。3、为亲属服务。4、进行政治与社会事务活动。5、重新学习,更新知识。6、信仰宗教。7、进行旅游、交际和体育活动。⑨这七种当然没有穷尽所有,但至少打开我们的眼界,别翻来覆去炒齐白石80岁还作画的冷饭,80作画太个别,既无普遍性也无接近性。

老年亚文化群。《我爱我家》的傅明老人怎么创造出那么多笑料?有些笑声观众爽,他自己肯定不爽。关键是傅的新角色基本限于家中,而老年学认为:老年亚文化群是老年人融入社会的最好方式。老年学校、老年活动室、老年公寓及老年服务设施,增加了老年人的接触。而相同的背景、问题和利益,又加强了老年人的联系。他们相互交往多于与社会其他成员的交往,老年人通过亚文化群中的成员身份来保持自我观念和社会认同。⑩

老年亚文化群就是“小众”,我曾多次论述“新媒体是小众媒体”,“小众媒体别干大众媒体的活”,媒体办网站太多太多的不成功,失误就是让小众媒体复制大众媒体的功能。文化体制改革,媒体网站要转企改制,我论述了“报纸网站主打游击战”:既游且击,又击又游,找一块细分市场,控制一个有生存资源、生存优势的适合自己的小生态环境。⑾现在突然发现那么多老年亚文化群,不正是开展游击战的密密树林里、高高山冈上?!

日本老年报一般办有老年交流网站,日本总务省2012年发表的2011年通信利用动向调查表明,70至80岁的老人互联网利用率为42.6%,和2009相比增加9.7个百分点。60至65岁的老人互联网利用率为73.9%,比2009年增加2.3个百分点,老年人成了网络利用增长最快的市场。⑿中国还有特殊情况,各级政府都在兴办老年学校、老年俱乐部、老年福利设施、乡镇敬老院等等,与政府合办地区中老年交流网,在真实社区中再添加虚拟社区,恐怕正是媒体网站脱贫的机遇。

老年文体活动。这是媒体策划活动的空间。2005年重阳节前夕,借“超级女声”红火之势,《温州都市报》把目光投向老人,举办温州市“超级老人”卡拉OK大奖赛。数万人参加海选,有六七十岁的“年轻选手”,也有百岁高龄的“人瑞选手”。戏曲、通俗、美声……参赛曲目伴随矫健舞姿,“超老”精神焕发,风采奕奕。这不仅对“参与”的老人好,对“观看”的老人也好。柏拉图要求老人多看青年的体操、舞蹈和游戏,在他们身上去享受自己不再有份的肢体柔软,去回忆青春年代的优雅与健美,并把胜利的荣誉颁发给那个生龙活虎、最逗人快乐的青年。——谁说不能返老还童?这就是!谁说海外寻仙丹,策划文体活动就让老人保持肉体和心理的年轻。

老龄产业。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龄产业将迎来大发展。它是满足老年人特殊需求,主要为老年人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具体就是要满足“六个老有”: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这是卫生、保健、康复、家政、食品、保险、房地产等产业。老有所学、所教、所乐——这是教育、娱乐、金融、婚恋、旅游等产业。老有所为——这就更广泛了,几乎包括所有老人发挥余热、反哺社会的领域。“六个老有”合起来,是一个涉及面极广、开发潜力极大的新兴产业体系。

三、人道关怀:有保障的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三位一体,说过健康,说过参与,最后说保障。岁月不饶人,衰老终究会到来。尤其高龄老人,身体与心理的不利因素更加突出,参与发展甚至消费都会受到限制,但不能让老人听凭命运的摆布,这就要求有保障的老龄化。

有保障的老龄化落实到媒体,就是人道关怀,尤其要考虑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这问题使传播渠道凸现。美国有3000多家老年广播,约占电台总数的23%。佛罗里达州坦帕市有家“阅读服务广播”,其总编说:我们为一些眼睛不好的人服务,如患白内障、青光眼,基本上是65岁以上的人。我们最重视的是“读”、“念”。眼睛不好不能读报、看电视,我们就“念”给他们听。为保证对渠道的控制,收听这个频率需要特殊的收音机,收音机免费赠送。还值得注意的是其低成本,“我们的主持人全部由当地志愿者来担当,目前有130名左右”,志愿者一般一星期担任1小时节目,“主要是‘读’和‘念’,不需要也不提倡他们自己的发挥。”⒀按这种思路,网上那么多“播客”都可招聘志愿者,甚至面向全球招聘多语种的志愿者。谁说老人只是负担,连盲老人都是“渠道为王”的机会,只看你怎么“在一起”……

四、以围棋思维打持久战

传统媒体经常担心受众老化,老化和老龄化就是一个词:ageing,现在人类都老化了、国人都老化了——2011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有1.85亿,如果2033年突破4亿,几乎我国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你那担心真是猴子捞月亮,真正的挑战是如何“与子偕老”——留住习惯传统媒体的中老年受众,这是“顾客保留率”的问题。这就进入本文的收官,论传媒博弈。

“弈”在文言中指围棋。基辛格分析国际象棋和围棋的差异:象棋是决战决胜,围棋是持久战。下象棋学到“重心”和“关键点”,杀掉敌人的马、攻击对方的王;下围棋学到“战略包围”,在棋盘各处占据有利地形,同时吃对方的子。下象棋练就目标专一,下围棋培养战略灵活性。基辛格以此说明中西战略思维的不同:“西方传统推崇决战决胜,强调英雄壮举。而中国的理念强调巧用计谋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积相对优势。”⒁

传统媒体应对新媒体冲击就需要围棋思维。新媒体还在迅速发展,不知道其马是谁,王在何方,你怎么“将军”,哪里去找“重心”和“关键点”?反之,把新老媒体博弈视为围棋,在棋盘各处展开厮杀,每落一子,双方实力就略有消长,都在实施自己的战略,同时消磨对方的优势。回到积极老龄化,其三个方面就是棋盘的“金角银边”即高效率的点。首先要布局造势,围棋千古无同局,当然不是三个方面平均铺开,要根据对手和自身情况落子,抢占主动,造成有利的战略态势。这近似英国军事理论家利德尔哈特所理解的“战略”——“真正的目的与其说是寻求战斗,不如说是寻求一种有利的战略形势。”

布局后进入实战,目前新媒体是在争夺年轻人,但传统媒体不要盲目乐观,人家也会瞅“金角银边”落子。日本几大手机运营商竞相开发老年人智能信息终端。如推出老人“快乐智能手机”,话费便宜45%,显示屏只有简单的数字和文字,很好操作。双方都在布局,很快就会进入攻与防,你围我、我围你的搏杀了。

围棋思维对传统媒体最重要的启示,还在围棋追求全局行棋的总体效益,它要求博弈者有开阔视野,从整体态势、全局关联和发展趋势分析形势,采取对策。这“功夫在棋外”,把我们引向传媒持久战的社会依据,那就是老龄化。

老龄化有个体和群体两层含义。个体老龄化指个体随增龄而变老。香港报人被问为什么不担心年轻读者的离去,他们坚定地说,“年轻人也会老去”,报纸依然有读者。⒂总体而言,人越老越对新媒体不利,原因不难想见,视力衰退、骨质疏松、颈椎病腰椎病等等。用新媒体要年轻啦,大概用新媒体也如同做爱,人老了兴趣都淡了——“年轻人随时随地都想要,连交通灯还没有转绿的一刹那也想要;人老了就要等到教皇就职大典之类的大日子才要一下。”——记不起是谁说的了。

群体老龄化即人口老龄化,指老年人在全部人口中比重的增加。这在全球都不可逆转,关键是出生率下降,导致年轻人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下降,老年人比重上升。任何国家,只要在长时期内不断降低出生率,结果就是人口老龄化。法国学者索维直截了当:“或增加人口,或人口老化。”⒃中国是自觉选择低出生率加速老龄化的,因为我们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过快的后果比老龄化更严重。这同时意味着,中国老龄化的速度更快,而且老年人数量大。如果2033年突破4亿,将超过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人口,这是多大的市场!

人类进入长寿时代,中国进入长寿时代,我们比我们的祖父母活得长,我们的孩子将比我们活得更长。据联合国人口司数据,1998年发达国家的老年人比例已经超过少儿比例,那么,传媒只想讨好年轻人,轻一点说是短视,重一点说你就是逆天。至于奉行“老年歧视主义”排挤中老年受众,更该天打五雷轰!综合性媒体,还是老中青三结合好,尤其要留住习惯传统媒体的中老年受众,因为人类在进入“老年文明”——而不是米德所谓青年人主导的“后喻文化”,米德的话适用于当时,现在要收回去。所谓传媒持久战,就是与老年文明一起成长!

让小年轻光着屁股看“快播”去吧!传统媒体的真正挑战,是在老龄化社会中更有古典范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而不是只会说小年轻的语言——“我要和你结婚!”

原载《新闻记者》2013年2期

注释:

①《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改:设老年节、老年人监护制度》,中国新闻网2012-12-28

②邬沧萍、姜向群主编:《老年学概论》第2版,50、55页,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③同注2,54页

④郭爱妹、石盈:《“积极老龄化”:一种社会建构论观点》,《江海学刊》2006年5期

⑤张彩:《老龄化社会与老年广播》,79页,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⑥黄纪苏:《与精英保持距离》,80页,九州出版社2009年版

⑦保罗帕伊亚:《老龄化与老年人》,142页,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⑧同注2,31页

⑨朱传一:《美国老年学研究与老龄问题》,《社会学杂志》1984年5期

⑩同注2,33页

⑾张立伟:《报纸网站主打游击战》,《新闻战线》2013年1期

⑿本文论及日本部分,资料均来自何德功:《日本纸媒怎样服务老龄人口》、《国外电视报道如何应对社会老龄化》、《新媒体助力老龄化社会的四大趋势》,《中国记者》2012年8、10、11期

⒀同注5,111~112,119页

⒁基辛格:《论中国》,18~20页,中信出版社2012年版

⒂陈国权:《新媒体拯救报业?》,215页,南方日报出版社2012年版

THE END
1.中老年免费征婚网站中老年全免费征婚网摄影3、中老年免费征婚网哪个更可靠:有没有中老年人征婚网? 征婚网都不分年龄大小的,那个都是。比如一伴婚恋。 4、中老年免费征婚网哪个更可靠:有中老年人免费征婚网站吗 如果你是女的,有缘网好像女士免费。。。如果你是男士一般都要付费的。。。尽量找便宜点的,比如百合89三个月,有缘网50一个月三个月。。。https://www.taofang114.com/post/343.html
2.重庆九龙坡黄桷坪附近哪里有中老年婚介所2024九龙坡黄桷坪附近哪里有中老年婚介所,牵手华西婚恋,情定另一半,互敬互爱好伴侣,同心同德好姻缘,许多通过遇缘找到对象的会员纷纷介绍亲朋好友前来办理会员,对所有征婚者免费登记,不要钱的同城相亲活动相亲会更让你大胆去爱,帮助广大单身人士量身定制脱单方案,拥有四大优势: 认证体系完善:真实手机注册与真人认证,赵老http://huaxihlw.com/m/jiadianxx.asp?id=25452
3.收视调查范文12篇(全文)安徽综艺频道男性观众比重略高于女性观众,中青年和老年观众均较多地收看该频道;江苏综艺频道、黑龙江文艺频道、北京文艺频道和湖南娱乐频道的主体观众集中在25-64岁,65岁以上的老年观众则较少收看;上海娱乐频道受到中老年观众的喜爱,其中中老年观众比例约占七成;黑龙江公共频道中老年观众比例和观众集中度也较高;南方综艺https://www.99xueshu.com/w/ikeynnbogr2n.html
4.中老年人婚恋网哪个最好50岁至60岁的相亲网简介:这些网站为中老年人提供了一个便捷、安全、开放的平台,使他们能够更轻易地重新寻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该平台注意会员的真实性和身份验证,保证用户的隐私与安全。 平台通过匹配系统,根据用户填写的个人资料和需求,精确匹配合适的对象。接下来小编就为各位小伙伴带来中老年人婚恋网哪个最好 50岁至60岁的相亲网的解http://www.08ky.com/n/287893
5.朋友圈误点赞马上取消(朋友圈误点赞马上取消共同好友)在微信中,手滑点赞马上取消别人可以看到点赞提示,但无法看到点赞的人是谁,微信朋友圈点赞后,在首页底部的“发现”按钮上会出现提示,点击进入朋友圈,之后便可以查看点赞的人。 微信流行起来后,很多商家通过微信里面的一个点赞功能,利用其对用户的渲染作用,推出各种各样的点赞活动,目的无非是让微信朋友圈可以进行传https://www.de1919.com/article/284890.html
6.找老伴啦找老伴啦是一个专业中老年人征婚相亲交友网站。专注大龄单身中老年人相亲找对象、中老年交友找伴侣、中老年丧偶离异征婚再婚相亲。更真实的中老年婚恋交友平台。https://zhaolaobanla.com/
7.婚恋网站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婚恋网站十大品牌排行榜中国品牌网旗下婚恋网站十大品牌排行榜页面为您推荐十大婚恋网站品牌榜单,经过统计有10家品牌成功入选婚恋网站十大品牌排行榜。排名前十名分别是:百合网、世纪佳缘、有缘网、ZHENAI珍爱网、网易花田、58同城、中国红娘、爱真心、网易同城约会、知己网https://www.chinapp.com/brand/1910
8.我在中老年相亲App潜水一周,找到了“黄昏恋”生意的隐秘规则在地面频道播出,一方面可以解决一定的地域差异和异地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开展线下交友活动,为中老年群体再提供一个线下交友的场所,更利于节目后的关系发展。 北京东二环的菖蒲河公园,曾是著名的中老年婚恋角,一到周二、周六,这里挤满了打扮时髦的中老年人,高谈阔论,载歌载舞。陈晓楠《和陌生人说话》节目中,有一https://36kr.com/p/1482836147519624
9.中老年征婚网专注大龄离异丧偶征婚,中老年征婚,离异征婚,老年人中老年征婚网专注离异、丧偶的大龄单身人士征婚相亲交友平台,对接国家公安系统,采取实名制认证,注册会员10万,信息真实可靠,成功率高,为近千对大龄离异再婚男女找到幸福,大龄离异征婚,中老年征婚,丧偶征婚,离异女征婚,老年人征婚,中老年女士征婚,离异征婚,找对象选珍偶.https://www.zhenou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