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年底,“李鬼”四处招摇撞骗。12月6日,两家基金公司紧急发布公告,不法分子或冒充假销售机构诱骗投资者买入基金,或打着“退费”名义行骗。上海反诈中心也紧急提示,并揭露更多诈骗细节。
业内人士提醒,凡是退款时附加购买理财产品或支付费用条件的,都是诈骗。此外,投资者识别诈骗套路可以看四个方面:一是看销售人员资质,二是看产品是否备案,三是看宣传形式,四是看收款账号。
“李鬼”频出没
从诈骗手法来看,不少不法分子打着基金公司旗号以“退费”名义实施诈骗。同日,浦银安盛基金也紧急提醒,有不法分子冒用公司及员工名义,伪造金融机构证照,通过社交网络群组诱导投资者下载手机软件App,并以“退款”、“回款”等名义实施诈骗行为、骗取投资者钱财。
“李鬼”花样百出。更有不法分子假冒基金销售机构欺骗投资者。
据统计,11月以来,多达10家基金公司发现不法分子的诈骗行为,发布公告提醒投资者注意,谨防诈骗。
上海反诈中心揭露套路
上海反诈中心表示,近日,市民朱先生收到一个快递包裹,包裹内有一张落款为某教育机构的退费公告,并附有一个二维码。“客服”称,之前的公司被一家基金公司收购了,所以现在提供的退款渠道只能通过购买基金增值的方式进行,并且还发送了伪造的营业执照打消其顾虑。
随后,朱先生下载了一款金融理财App,并根据回款方案购买了基金。起初,朱先生购买了1000元的基金试水,很快1200元的回款就到账并顺利提现了。于是朱先生分多笔往账户里充值了共计15000余元,正当朱先生收到回款准备提现时,平台显示需要等待24小时才能再次提现。第二天,当朱先生准备提现时,发现原先的平台已无法进入。
上海反诈中心提醒,所谓的退费,其实就是诈骗分子用于引流的幌子。请大家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文件、包裹。正规退费流程一般以原路返还的形式返还给本人缴费账号,凡是退款时附加购买理财产品或支付费用条件的,都是诈骗。
四步识别诈骗套路
如何识别诈骗套路?中银基金表示,可参考以下方法:
三是看宣传形式。基金公司在进行业务宣传推介时均需遵守证券期货法律法规有关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规定,一般会采用谨慎用语,不会夸大宣传、虚假宣传,同时还会按要求充分揭示业务风险。而不法分子大多利用部分投资者“一夜暴富”或急于扭亏的心理,较多采用夸张、煽动或吸引眼球的宣传用语,往往自称“老师”“股神”,以“跟买即涨停”“推荐黑马”“提供内幕信息”“包赚不赔”等说法吸引投资者。基金投资有风险,如产品承诺保本保收益,投资者应警惕卷入投资骗局。
四是看收款账号。基金公司只能以公司名义对外开展业务,也只能以公司的名义开立银行账户。投资者在汇款环节应当格外谨慎,如果收款账户为个人账户或与该机构名称不符,要果断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