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当户对已过时?珍爱网调查数据颠覆你的刻板印象
在中国传统的婚恋观中,门当户对非常重要,是考量男女双方是否适合结为夫妇的重要指标。但在婚恋自由的今天,不少人对门当户对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如果两个人真心相爱,门当户对与否根本不是问题。那么,在今天的单身男女的眼中,门当户对真的已经过时了吗?
根据珍爱网的最新调查,超一半的受访者赞成门当户对的婚恋观,而逾四成单身男女反对门当户对。具体而言,前者相信门当户对之下的婚姻匹配度更高,且婚后生活更稳定;而后者认为,两个人相爱才是最重要的,婚后的各种不适可以通过努力来克服。
超半数受访者赞同门当户对
根据珍爱网的调查报告,58.98%的被调查者赞同门当户对这一婚恋观。而在41.02%的单身男女的眼中,门当户对并不适用于今天的婚姻。从数据统计来看,持认可态度的人数仍然占据主流。也就是说,即便是在婚恋自由风气非常盛行的今天,门当户对这样的传统观念依然对年轻男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赞成的这部分群体中,21.71%的人认为婚姻不只是两个人的事,也是两个家庭之间的事。无论是在外人看来,还是真正相处时,门当户对的两个家庭往往更合拍。18.72%的受访者相信门当户对有助于婚后的和谐相处,13.17%的人觉得门当户对意味着婚姻的匹配度更高,而5.38%则表示不希望找比自己条件差的另一半,因此,门当户对是交往的基础。
的确,门当户对往往意味着双方的原生家庭基本相当。而在相似环境下成长起来的两个人,无论是思维习惯还是观念信仰都更趋近于一致。这不仅为沟通交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矛盾的发生,也让两个人的生活更加和谐稳定。
而在反对门当户对的人中,22.73%的被调查者认为,婚姻最重要的还是彼此相爱。只要两个人的心是在一起的,是否门当户对并不重要。9.23%的人相信,只要两个人一起努力,即便经济基础不同,也可以相互适应。6.34%的人觉得,婚姻不应该被其他因素所干扰,而2.72%的人认为,门当户对作为封建观念,早已不适合当今时代的需要,因此不值得提倡。
但是,要知道婚姻并非风花雪月,而是实实在在的过日子。如果门不当户不对,小到家务劳动,大到购房买车,双方都有可能意见不合甚至发生激烈争执。而在这样日复一日的过程中,两个人的感情很容易受到影响。
精神契合成门当户对最新含义
在不同的时代背景之下,同一词语的可能发生变迁,门当户对也是如此。从统计结果来看,65.28%的单身男女认为门当户对指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三观一致,12.31%的被调查者则认为是两个人的修养比较相似。此外,性情相投在9.87%的人眼里也是今天门当户对的体现,而认为生活习惯接近以及经济条件对等的人数占比分别是7.22%和5.41%。
门当户对一词原本出自元朝·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虽然不是门当户对,也强如陷于贼中。它指的是男女的家庭背景、社会地位势均力敌,很适合交往乃至婚嫁。在这里,门当户对强调的显然更偏重于物质层面。
但从调查报告来看,三观、修养和性情的一致,也就是精神层面的契合更被今天的单身男女所看重,而在经济条件的匹配程度方面,他们反而不是那么在意。
专家谈门当户对
珍爱网情感专家张莎莎表示,从众多失败的婚姻案例中可以看出,门不当户不对往往是矛盾产生的根源。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双方很难理解彼此,更不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或者寻求解决办法。长此以往,亲密关系也就慢慢变淡,甚至最终走向无法挽回的结局。
当然,张莎莎强调,与以往单纯强调物质基础的匹配不同,无论从主观想法还是客观现实出发,精神契合的重要性都远远胜于经济条件的相当。因为它不仅能够保证双方交流的畅通,而且也可以适当减少分歧。或者在发生争执时,两个人能够用更容易被对方接受的方式进行处理,而不至于自说自话,以至矛盾搁浅,并成为两个人心里始终迈不过去的一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