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中国投资

沈阳都市圈位于辽宁中部、东北地区南部,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辽中南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空间载体。《辽宁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形成“双核”牵引的“一圈一带两区”[1]区域发展格局,加快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形成先进完善的轨道交通圈、产业协作圈、就业通勤圈、统一市场圈和品质生活圈,建设新型工业化示范区、东北振兴发展增长极。2023年2月,《沈阳都市圈发展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成为全国第九个、东北第一个都市圈(梁馨月,2023)。加快建设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对于支撑沈阳国家中心城市建设、引领辽宁高质量发展、推动东北全面振兴、落实“一带一路”倡议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沈阳都市圈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根据黄艳和安树伟(2022)对我国都市圈的识别,沈阳都市圈以沈阳为核心,辐射半径达100km,包括沈阳、铁岭、抚顺、本溪、辽阳和鞍山6个地级市,属于发育期都市圈。在此基础上,考虑到阜新与沈阳山水相连、人缘相亲,自2001年沈阳对口帮扶阜新以来,两市的对口合作不断深化;同时,随着京沈高铁建成通车,作为东北连接京津冀的桥头堡,阜新迈入了沈阳“一小时交通圈”范围内,与沈阳的联系日益紧密。因此,本文将阜新也纳入沈阳都市圈范围,即沈阳都市圈包括沈阳、铁岭、抚顺、本溪、辽阳、鞍山和阜新7个地级市,核心城市为特大城市沈阳。2022年,沈阳都市圈总面积6.99万km2、常住人口2100.82万人、地区生产总值13641.20亿元。

(三)居民收入增加,城乡收入差距有所缩小2016~2022年,沈阳都市圈居民生活富裕水平不断提升,各城市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均有较大幅度增长。其中,核心城市沈阳增长幅度最大,城镇与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从38995元、14385元增长至51702元和22352元。同时,都市圈各城市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有所缩小,城镇与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均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核心城市沈阳城乡收入差距下降幅度最大,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016年的2.71∶1下降至2022年的2.31∶1(图5)。

(四)人口不断减少,已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第一,沈阳都市圈人口负增长明显。2016~2022年,沈阳都市圈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均呈现明显的下降态势,分别由2195.7万人、2111.8万人下降至2100.8万人和2064.2万人(图6)。总体来看,沈阳都市圈常住人口数量大于户籍人口数量。但是,细分城市来看,2022年都市圈内仅沈阳和鞍山常住人口大于户籍人口,其余城市户籍人口数量明显高于常住人口,说明人口外流较为严重。第二,沈阳都市圈已进入人口深度老龄化阶段。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沈阳都市圈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达17.36%,远超全国水平。其中,抚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超过20%,人口老龄化问题更为严峻。第三,沈阳都市圈高层次人才外流严重,高校毕业生本省就业率较低。根据《东北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2021年东北大学留在辽宁就业的毕业生比重仅为28.1%,远低于同类型其他985大学的本省就业率。

(五)都市圈首位度较高,“中心—外围”结构特征明显从城市规模等级结构来看,2021年沈阳都市圈的12个城市中,有特大城市1个、Ⅱ型大城市2个、中等城市3个、Ⅰ型小城市3个、Ⅱ型小城市3个,缺乏Ⅰ型大城市。其中,沈阳城区常住人口占都市圈的比重为48.98%。城区常住人口是位列第二名的鞍山的4.18倍,都市圈首位度较高(表1)。结合2021年沈阳都市圈的夜间灯光数据可以看出,都市圈呈现出沈阳和辽阳“一主一副”的空间格局,但除沈阳和辽阳以外其余城市夜间灯光数值显著下降,未有明显节点城市出现。都市圈内尚未形成一体化发展趋势,“中心—外围”结构特征明显(图7)。

沈阳都市圈的地位

沈阳都市圈在东北地区和国家区域经济发展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在推动东北全面振兴、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实现国家新型工业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东北全面振兴的增长极2013年以来,东北地区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在全国地位持续下降(陈耀,2017)。因此,实施新时代东北振兴战略,实现东北全面、全方位振兴刻不容缓。2021年9月,沈阳现代化都市圈建设纳入国务院批复的《东北全面振兴“十四五”实施方案》。沈阳都市圈是东北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东北地区全面振兴的重要增长极。核心城市沈阳是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东北经济中轴线的中心。核心城市沈阳100km范围内集聚了众多大中小城市,城市彼此之间山水相连、人缘相近,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经济地理单元,区位优势明显。从人口和经济总量来看,沈阳都市圈集聚人口与经济能力较强。2022年,沈阳都市圈以占东北8.64%的面积,集聚了21.78%的人口,创造了23.54%的地区生产总值。通过发挥经济、人口等方面的核心优势,沈阳都市圈能够形成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动力源和增长极。

(二)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先行区沈阳都市圈位于东北亚的几何中心,是面向东北亚开放合作的先行区。一方面,沈阳都市圈不断打造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平台。都市圈内已设立了中国(辽宁)自由贸易试验区沈阳片区。核心城市沈阳不断深化中德、中日、中韩等合作平台建设,高水平加速打造中德(沈阳)高端装备产业园、沈阳万科中日产业园、沈阳中韩科技园等合作平台。另一方面,沈阳都市圈不断建设对外开放通道。在航空方面,沈阳已明确提出高水平规划建设临空经济区;在陆路方面,中欧班列(沈阳)集结中心已正式投入运营,2023年前5个月中欧班列(沈阳)开行398列;在海路方面,加快与大连港、营口港联运建设;在网上通道方面,全面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2022年,京东东北中心仓、菜鸟东北中心仓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23亿元,在商务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评估中获东北地区最好成绩。未来,沈阳都市圈应进一步利用其在对外开放中的优势,紧抓《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的机遇,更高水平建设开放平台,全方位拓展对外开放通道,形成都市圈开放发展新格局,打造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新高地。

(三)国家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沈阳都市圈工业实力雄厚,拥有一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产业,同时不断加快数字化转型,是国家新型工业化的示范区。截至2023年11月,沈阳都市圈已成功举办5届全球工业互联网大会,拥有辽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沈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鞍山经济开发区、铁岭经济开发区、沈阳欧盟经济开发区、抚顺经济开发区、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共10个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集中于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汽车、钢铁、石油化工、新材料等新兴和优势产业。其中,沈阳市“工业互联网·沈阳中德装备产业园、和平区、沈北新区”示范基地是东北地区首个工业互联网领域示范基地。未来,沈阳都市圈应以智能化、绿色化为方向,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一步发挥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推动都市圈各城市主导产业影响力持续增强,并依托各城市产业特色形成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链,构建都市圈现代化产业体系。

沈阳都市圈的发展重点

(一)优化空间结构沈阳都市圈仍应不断优化空间结构,构建“一核六副多节点、一廊两轴”的网络化空间格局,不断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一核”即为核心城市沈阳。沈阳是引领沈阳都市圈发展、实现东北振兴的重要增长极。应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着力提升城市能级,增强城市品质,加快“一枢纽、四中心”建设。其中,“一枢纽”为国家现代综合枢纽,“四中心”为国家先进制造中心、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与区域性文化创意中心,不断增强沈阳对整个都市圈及东北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六副”即铁岭、抚顺、本溪、辽阳、鞍山和阜新6个副中心城市,与沈阳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共建产业园区,同时发挥好沈阳都市圈联动其他都市圈与国家战略的作用。“多节点”即指新民、海城、灯塔、调兵山、开原等小城市和县城。在中心节点基础上,持续壮大县级市及县城发展,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形成网络化的城镇体系。

“一廊”是指浑河生态廊道。应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合作,共同编制浑河生态环境建设专项规划,建立污染治理和应急处置年度会商机制以及横向生态补偿机制,加强“一河两岸”生态环境建设,加快沿河两岸水环境综合治理,探索绿色发展路径。“两轴”是指沈(阳)大(连)发展轴与(北)京沈(阳)发展轴。其中,沈大发展轴涵盖都市圈内沈阳、铁岭、辽阳、鞍山等城市,向南延伸至大连,向北延伸至长春、哈尔滨等城市,是振兴东北的重要轴带。京沈发展轴是都市圈积极对接京津冀、承接来自北京的产业转移的重要轴线。

(三)继续深化改革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要深入实施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优化国有企业治理、激励等市场化运营机制,提高运营效率,做大做优做强国有企业,使其成为行业龙头,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在沈阳都市圈的竞争力。二是积极发展民营与外资企业。要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增强民企外企的市场活力,形成民企外企与国企竞相发展的局面。尤其要重点支持民营企业在产业链关键环节重组整合,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协作配套,积极主动地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刘海军,张超,闫莉,2023)。三是促进市场一体化改革。应尽快建立一体化的产品和要素市场体系,促进人流、物流、技术流、资金流和信息流在城市之间高效双向流动,实现成本共担与利益共享。

(四)加强区域联动第一,都市圈内,强化核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协作,积极推进沈(阳)抚(顺)同城化、沈(阳)本(溪)一体化、沈(阳)铁(岭)一体化、沈(阳)辽(阳)一体化、沈(阳)鞍(山)一体化、沈(阳)阜(新)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沈(阳)抚(顺)改革创新示范区与沈(阳)本(溪)新城;强化外围城市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促进沈阳都市圈的同城化发展。第二,加快建设沈大创新协作走廊,加强与大连都市圈的联动发展。需主动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与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积极承接来自北京的产业转移,辐射带动东北地区的全面发展,发挥京津冀联通东北的引领作用。第三,沈阳都市圈要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深度融入中蒙俄经济走廊,参与“中日韩+X”模式,积极推动东北亚经济走廊建设,加快与蒙古、俄罗斯、日本、韩国、朝鲜等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建设现代化沈阳都市圈的对策

(二)完善互联互通的交通基础设施网络重点是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破除都市圈内产品和要素流动的有形障碍。一方面,统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打造互联互通的网络化轨道交通运输体系。加速推进沈(阳)(长)白(山)高铁、沈(阳)丹(东)铁路外迁工程建设;畅通各城市交通微循环,规划建设沈(阳)抚(顺)、沈(阳)铁(岭)、沈(阳)本(溪)、沈(阳)辽(阳)鞍(山)城际铁路,建设沈(阳)辽(阳)、沈(阳)新(民)、沈(阳)康(平)市域(郊)铁路,带动沈阳都市圈重点城镇发展;加快沈阳地铁建设,积极发挥城市轨道对于都市圈通勤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结合临空经济区建设,提质扩容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枢纽能级,将沈阳建设为国际门户型综合交通枢纽。

(三)培养吸引高素质人才深入实施“人才强圈”战略,加速人力资本积累,把人才优势转化为都市圈发展新动能。一方面,着重培养高素质人才。应统筹教育资源的圈内配置,加大教育投资力度,增强教育资源的供给质量。加强校企合作,聚焦先进新兴制造业产业链,优化都市圈内职教体系和专业结构,培养与产业发展、市场需求相匹配的高素质人才。同时,深化人才交流合作机制,实现都市圈人才资源合作共享。另一方面,通过出政策、搭平台、优服务等方式,吸引高素质人才(李迎秋,张年国,李彻丽格日,2022)。应制定人才引进政策,为优秀人才提供税收优惠和购房补贴等激励措施,吸引高素质人才落户沈阳都市圈。同时,应增强高水平公共服务供给,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尽可能为人才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

注:[1]“一圈”指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一带”指辽宁沿海经济带,“两区”指辽西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先导区和辽东绿色经济区。

《中国投资》邮发代号:82-216国内统一刊号:CN10-1592/F国外发行代号:M6072国际刊号:ISSN2096-6571

编辑部:010-63908869发行部:010-63908882市场部:010-63908881

杂志定价为人民币80元(合刊),港币100元(合刊)。

发行量近5万册,实际传阅率达到5-6人,有效读者约30万人。

THE END
1.网友曝相亲市场现状,说到底还是男的惨,年纪大不要就有更多光棍单网友曝相亲市场现状,说到底还是男的惨,年纪大不要就有更多光棍2024-12-09 08:51:38 颖淑爱生活 山东 举报 0 分享至 0:00 / 0:00 速度 洗脑循环 Error: Hls is not supported. 视频加载失败 颖淑爱生活 1344粉丝 爱生活爱上家 00:10 狗狗因意外瘫痪,同伴每天拉着它出门玩,让我想到余华和https://www.163.com/v/video/VFI193PPS.html
2.老年相亲,直率孤独恐惧和爱相亲交友在这些颇具爽感的节目中,也能看到性别的差异。在老年相亲市场上,男性仍然比女性更有选择权,男性通常https://go.cqmmgo.com/forum-222-thread-48041642748903104-1-1.html
3.1578:中老年相亲市场的现状分析我们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根据2020年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0%,这部分群体中,有再婚需求、希望寻求生活伴侣的人不断增多。近几年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中老年再婚问题已被重视。各类相亲渠道的出现扩大了可选择范围,创造了认识异性的机会,即使相亲不成功,也可以减轻孤独感。 https://www.meipian.cn/4i0ogmke
4.怎样打造中老年网红?爆款抖音老年网红的发展模式现状与机会MCN加速进入老年网红市场,内容、运营大提升 分析三十个老年抖音网红的主题,时尚和生活搞笑是两个最集中的主题,分别有9个账号。时尚类网红全部出自MCN之手,前文所提到的几个爆款也都是出自时尚类的老年网红,体现出MCN在时尚类网红中的实力。 1、为什么时尚类老年网红会这么火? https://www.36kr.com/p/5235760.html
5.中国君山野生荷花世界旅游区招商说明书二、客源市场现状分析 1、客源现状 目前,景区游客人数相对较小,基本上每年游客在2000——9000人次间徘徊,从下表可以看出,团湖荷花景区游客人数基本上呈上升势态,说明团湖荷花景区在市场上的认知度在逐渐增长。 团湖荷花世界景区1998—2008年旅游统计表 2、客源市场构成分析 https://www.junshan.gov.cn/32419/32524/content_1580928.html
6.2023年人力资源部第二季度工作计划人力资源部季度工作计划(24篇)除此之外,对于新增的销售人员销售花絮和销售技巧辅以完善的、及时的入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公司简介、各种管理制度、产品详情、行业现状、工作目标、招商手册、市场环境等。在人员招聘的同时,逐步推进培训体系的实施和完善。 3.建立合理的绩效考核体系:按照“有计划、分步骤、可量化、可持续”的原则,由总经办牵头,以目标https://fanwen.chazidian.com/fanwen1103572/
7.相亲类网站调查报告(精选8篇)篇3:浅析我国相亲类节目现状 最早的新中国交友征婚启事刊载于《市场报》,由《人民日报》主办。在大家的印象中,北京卫视《今晚我们相识》算是比较早的电视相亲节目的象征,主持人杨光当时被看作“北京第一媒人”。如今,北京卫视生活频道也创办了《选择》栏目,主持人王芳成为杨光的接班人。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gfgtyo1.html
8.国际拓展范文12篇(全文)中国功夫市场应该将此定位为中国文化的国际拓展而寻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 寻求更加坚强有力的后盾。 摘要:从服务贸易的基本原理出发, 分析中国功夫的国际市场的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 对中国功夫的国际市场进行SWOT分析, 并对国际市场进行定位, 开拓新的国际市场, 打造中国的新品牌, 并提出国际市场拓展的有效措施。 https://www.99xueshu.com/w/ikey153xyb5b.html
9.阿拉泰中老年相亲联系方式大全珍爱征婚网提供阿拉泰中老年相亲等附近男女联系方式。在线加好友群聊查询阿拉泰中老年相亲首选珍爱网,单身脱单快。http://city.zhenai.com/zt/altzlnxq13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