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贵阳1月24日消息(记者孟海通讯员郑小红)“姐姐,这件衣服可以领取吗?”1月23日一大早,家住习水县桑木镇桐棬村的村民王花带着11岁的女儿来到桑木供电所,母女俩正站在一排叠放整齐的衣物面前开心试穿着。这时,身边一位带着“小红帽”的供电员工微笑地点点头:“只要你们需要,当然可以。”这是遵义供电局在“爱度”公益成立两周年之际,举办“电亮千万家爱度暖冬行”主题活动现场暖心的一幕。
遵义供电局首个“爱度”驿站在桑木供电所才刚落成不到10分钟,桑木镇的村民们就把驿站的“爱心空间”围得严严实实,这里摆放着许多衣物、文具、玩具和书籍,通通来自于供电员工的捐赠,员工们把自己闲置、完好的生活和学习用品整理后输送到了驿站,提供给需要它们的困难群众。“爱度”代表“爱你每一度”,同音“Ido”我愿意的意思。“度”是电能的基本计量单位,“爱度”公益正是用电网企业特有的“符号”传递员工的爱心,是深入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企业宗旨,有效落实贵州电网公司“电亮同步小康梦”公益服务品牌的进一步深化。
遵义供电局“爱度”公益团队自2015年1月成立以来,已经在公益扶贫的道路上默默开展了两年。两年中,遵义电网6千余名员工通过自愿捐赠的方式,为近900户困难群众、道德模范、抗战老兵等群体送去了20万度爱心电,为贫困的重病儿童众筹治疗金6万余元,在黔北各县山区小学捐建了16个“爱度”书屋,捐赠书籍6700余册,文体用品4900余件,惠及学生4800余人。“爱度”让越来越多的困难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关爱和帮助,同时也吸纳了更多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主动地加入到这个公益团队。
“爱度”驿站的落成标志着“爱度”公益在扶贫路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驿站设有“爱心空间”、“爱度”心愿墙、电子阅览室、情感交流站等场所,具有收集、整理、发布贫困信息的功能,旨在充分发挥电力行业优势,统筹资源,通过“互联网+公益”的模式搭建起一座扶贫济困的爱心桥梁,让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爱度”的关心和援助。
“爱度”心愿墙上贴满了桑木镇各村困难群众的贫困信息和心愿。该局党委书记姚恩敏表示,“爱度”公益团队将通过发动内外部资源,助力困难群众找到领愿人,帮助实现脱贫梦想。
在活动当天,该局青年志愿者还为村民们仔细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别开生面的有奖知识抢答让村民们参与积极性高涨,热闹的气氛散发出了浓浓的年味。
而另一边,“爱度小天使”认真书写春联的场景,也吸引了不少村民的驻足观看,这些来自电网员工的孩子们爱心善举从小做起,看着自己书写工整的一幅幅春联被村民们带回家,心情无比愉悦。
随后,该局党委负责人、桑木镇党委政府负责人、“爱度”公益团队还一同前往桐棬村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送去了“爱度卡”和慰问品,为困难群众带去了新春祝福和关怀。
据悉,本次活动在遵义网区14个分县局同步举行,共捐赠物品900余件,为200户困难群众送去了44000度“爱心电”,发放安全用电、节约用电宣传资料6500余份。各分县局与地方党委政府开展扶贫工作交流共15场。》在爱的长征路上,遵义供电局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