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市上城区,有一位有名的公益红娘,她叫俞朱美。和别的红娘不同,在她这里找对象的除了年轻人,还有中老年人。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交流中,她窥见了中老年人热切不输青年的情感需求。“这是一个会让年轻人惊讶的圈子。”简单一句话,揭开了中老年婚恋江湖的面纱。
孤独:
日子单调人老了总想有个伴儿
民政部、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显示,截至2022年年底,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8004万人,占总人口的19.8%;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0978万人,占总人口的14.9%。
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他们的理想老年生活该是什么样的?除了物质保障,也需要情感慰藉——这是俞朱美在6年公益红娘生涯中与中老年人打交道得出的结论。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000余位中老年人在俞朱美这里登记信息找对象,其中男性占四成,女性占六成。
离异、丧偶或至今未婚,造成中老年人单身的原因各不相同,但最终都指向一个共同的境况——孤独。
“总还是觉得两个人一起,知冷知热的,日子比较有味道。”张显山轻叹了口气,“我自己出去旅游,拍照都不好拍。请过路的游客帮忙拍,拍得不满意我总不能叫人家重新拍吧?风景再好看,也想有个人一起说道说道啊!”
专门面向中老年人的相亲活动上,他们七嘴八舌地说着,主旨却都一致:子女再孝顺也和有个老伴儿不同,他们渴望有个人和自己看对眼、合得来,一起生活,相互照应。这既是独身老人希冀提升抗风险能力的应对方式,也是长久孤单之下激发的对情感体验的深切渴求。
寻找:
老来寻伴中老年婚恋自成江湖
和猜想中的不同,俞朱美表示,如今中老年人找对象已不像前些年那样需要顾虑子女的意见和社会的目光了。
既然外界因素无法阻挡中老年人再寻伴侣,那俞朱美撮合良缘的成功率高不高?她坦言,每年能撮合成四到六对,“听起来不多,但在当地已经算很高了”。
几年下来,俞朱美将中老年婚恋市场看得清楚。中老年人相亲无非几点,一看眼缘,二看条件,三看后续接触,但有很多人都倒在了眼缘这一步。“很多人说自己没什么要求,只要合眼缘就好。但合眼缘说说容易,实际很难。”她直言,中老年人相亲和年轻人没有本质上的不同,都逃不脱人性二字。
“这个圈子可能比年轻人想得还要更现实。”俞朱美说。相比感情基础,中老年人相亲更注重先进行条件筛选。颜值与年龄,在中老年相亲的领域中仍然是“硬通货”——男方希望女方年龄小、漂亮、温柔,女方也希望男方个子高、样貌好、会疼人。
合眼缘后,相亲者进入第二步——条件考量与筛选。房子多大?有多少退休金?本地的还是外地的?有几个孩子?交往后家里怎么安排?诸如此类,都是中老年相亲者会首先交流的问题。如果一方家里孩子多,家庭背景复杂,就会成为十足的减分项。
有些相亲者会提出令人哭笑不得的要求,譬如有70岁的老者希望女方比自己小20岁,也有人开门见山表示需要彩礼和三金,要求对方每月给几千块钱,又或是询问能否在房产证上加上姓名。
俞朱美对此有点无奈,她认为双方以感情为基础交往才能走得长远,无奈对寻找伴侣的中老年人而言,先谈条件是种更安全稳妥的展开方式。
相亲者凭着多年的社会经验各自交锋,形成一套约定俗成的规则与模式,中老年婚恋圈俨然自成江湖。俞朱美总结,中老年人相亲其实比年轻人更现实,“他们害怕被骗,也怕人家都提条件我不提,显得自己傻了要吃亏”。
等待:
试探、拉扯半路夫妻不容易
相比年轻人,中老年相亲其实更不容易,先是囿于早年间缺少相亲渠道和平台,再者很难满足眼缘和对方条件。所以,几年下来,真正走到一起的相亲者没有几对。
张显山说,在俞朱美这里登记、参加活动的人有很多都是老面孔了,几年过去还是光棍一个。
接触的人多了,俞朱美也不由感慨,除了少部分人,绝大部分中老年相亲者提的要求和条件都算合情合理。一众相亲者也都认可她的撮合方式,可为什么成功率不高?问题的关键也许就在于男女思维差异和双方需求不匹配。
对女性而言,基于过去婚恋关系的经验或社会普遍现象,她们担心再找老伴会成为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免费保姆。她们渴望伴侣的关怀和照顾,但所谓“合得来”太缥缈空泛,于是希望在开始关系前得到包括彩礼、三金等在内的物质保障,某种程度上可以解读为“钱在哪儿爱就在哪儿”。
男性对此的看法却截然不同。他们觉得,只要两人合得来、处得好,那么自然会全心全意付出。还没开启亲密关系就先谈物质条件,只会让中老年男性心中警铃大作,怀疑对方是否真心,会不会是冲着骗钱来的。
“半路夫妻,谈钱尤其伤感情。”活动现场的男士不约而同这样说。他们认为,年轻夫妻需要生孩子、组建新家庭,彩礼的存在无可厚非,而中老年再寻老伴基本不存在生育问题,加上本地婚俗中不讲究彩礼,相亲时女方要求彩礼让他们觉得匪夷所思。久而久之,众人觉出味儿来,找老伴最好是两人条件相当,各方面都相配,财产上互不牵扯,彼此都不担心吃亏受骗。
尽管寻找伴侣的过程漫长而艰辛,但走到一起并不意味着修成正果。对他们来说,半路夫妻和原配不同,人人都害怕受伤、被骗,于是在关系中相互试探、拉扯。张显山打了个比方:原配夫妻是相互磨合,劲儿往一处使;半路夫妻却是各有防备,交往的过程像在拔河。
俞朱美坦言,受骗在中老年婚恋圈子中并不算稀罕事,“骗财、骗色、骗感情的都有,有人被骗了小几万、十万,有人真心相处,结果过了一阵儿就被分手”。
68岁的何庆元(化名)曾和一位女士谈了几年,两人条件契合,相处愉快,双方子女也都认可。他想两人住到一起结伴生活,女方则希望他再等等。何庆元如约等了三年,最后等来女方一句“想和儿子一起生活”,两人只能不了了之。55岁的方敏(化名)有过一段甜蜜的恋爱史,两人在相亲活动上一见钟情,相处了好些年。怕女方吃醋,方敏退了中老年婚恋群,也不再去老朋友们攒的相亲局。前些日子不知为何,女方提出分开,方敏挽回几次还是没有结果。
在中老年人相亲寻偶普遍伴而不婚的情况下,再步入婚姻的人少之又少。但俞朱美知道,再看似神仙眷侣也少不了摩擦。“说来说去都是人的欲望。”她摇摇头。
寻觅、试探、拉扯、摩擦、分离,而后又是再一次等待。在中老年婚恋江湖中,相濡以沫、携手白头是这些孤单的人们遥远的梦想。俞朱美熟悉的老面孔中,不少人坦然笑笑,说自己已经不再迫切地想要找到理想伴侣,来参加相亲会是为了凑凑热闹,省得一个人冷清孤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