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婚恋市场“嫌弃”的中国女性,现在都过得怎么样?

「剩女」,指的是已经过了社会一般所认为的适婚年龄但仍未结婚的女性。

一个「剩」字,似乎瞬间就将一群活生生的人变成了市场上可供挑选的商品,顺利结了婚的,是「被选中的」优质商品,而没结婚的就像是商店关门时还卖不出去、只能等着被倒掉的废品。

「剩女」一词,从2007年正式成为汉语词语至今,已存在了13年。现在看来,这个词在部分人眼里已经有点过时、土气,这十几年来其他更新鲜、流行的表达层出不穷,表述在变,最核心的部分却没怎么变过:到了适婚年龄却不结婚,就是不好的。

这样的价值观深深渗透进中国大部分的家庭里,家里如果有个到了适婚年龄还不结婚的人,哪怕ta事业有成,生活独立,ta也必将成为「众矢之的」。

那些适龄未婚的女性们……

街上人来人往,为迎接七夕而特地布置的红色、粉色的装饰喜庆又醒目,镜头里,一位女性走进了婚恋介绍所。

她是这部纪录片的第一位主人公,34岁的邱华梅(QiuHauMei),出生于山东滨州的某个山村,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律师。家中的5个女儿,她是最有出息的那一个,却因为还没结婚生子,成为了家里的「老大难」。

受不住父母与姐姐们的拷问,她去了婚恋介绍所,面前的「红娘」说她「不漂亮」「年纪不小」「不吃香」;她去相亲,但对方表示「不接受外地」「希望女方不要比我强」;她去公园的相亲角,大妈一听她是律师,连连说「放过我吧」「不聊了」。

因为不结婚,好端端的人生过成了战争,几番挣扎后,华梅选择了逃出桎梏,出国留学。

第二位主人公,28岁的北京女孩徐敏(XuMin),中传毕业,工作出色,家里买好了房子车子,就等她有个着落。她有过感情经历,也参加过不少相亲活动,但因为母亲看不上,最后都不了了之。

小时候不听话就被母亲丢在街头的阴影,让她习惯了逆来顺受。只要母亲不点头,结婚这事永远遥遥无期。

第三位主人公,36岁的盖琪(GaiQi),北京一所大学的助理教授。与前两位女性不同的是,她在一年内迅速完成了相亲、结婚、生子的过程,走了她母亲口中「常人都走的路」。

婚礼当天,亲朋好友脸上喜气洋洋,但作为当事人的她,坐在喜床上面无表情……

适龄未婚者的压力来自于哪里?

影片的内容介绍暂时就到这里,令我感到惊讶的是,这一切是通过外国导演的镜头展现给我们的,虽然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但在短短的一个多小时里,中国的婚姻现状、婚恋市场、两性择偶观、社会主流的婚姻观念等问题被淋漓尽致地呈现了出来。

童话里的结局大多是王子和公主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年少时,我们中的大多数也曾以为两个人最终步入婚姻的殿堂是为了给爱情画上圆满的句号,但随着成长和经历,我们慢慢地明白有些时候结婚也可能只是因为合适。

Ta们并不是不想进入婚姻,而是还在寻找可以一起步入婚姻的人,就像邱华梅一样,曾经的她寻寻觅觅都寻不到一个「受过良好教育、尊重女性」的人。

那么,是要继续等待,还是随便找个人凑合凑合一辈子?不管做出什么样的决定,这对于每个人而言,都不是能轻易做下的决定。

第二层压力来自身边的人,比如父母、兄弟姐妹、亲戚。家长不对儿女的婚姻加以干涉是极其罕见的,即使是两情相悦,最终能否结婚也不全看当事人的意愿。

比如邱华梅,尽管她是个有独立思想、视野开阔的女性,面对亲人「不结婚可不就是判刑」「不结婚,你再幸福也不叫幸福」「她不结婚就像入了邪教一样」的话时,也只能节节败退、崩溃流泪;又比如徐敏,明明自己已找到觉得不错的人,却因为家人不同意,每段恋情都不了了之。

被父母催婚、阻拦大概是当代年轻人共通的痛了,每一次聊到这个话题,作为儿女,我们都像在接受一场拷问。归根结底,是因为几代人之间观念的不同,在大部分父母眼里,婚姻是责任、是传承,是每一代人的必经之路,但事实上,婚姻是人生的一种选择而不是必需。

最后一种压力来自于我们生长的环境。虽然越来越多人注重自我,倡导自由,但目前的社会观念仍是「男大当婚,女大当嫁」。适龄未婚的人,不管是否主动选择单身,作为少数的那一批,必定要承受大环境的压力。

写到这,我又想起了那个「红娘」的话:「你觉得你34岁的年纪在婚恋市场还算好吗?」

在所谓的「最佳生育年龄」面前,女性通过自身努力创造出的闪亮璀璨的人生,似乎也变得一文不值了。如果到了年龄还没结婚,再等下去,连孩子都不一定能生,怕是要孤独终老一辈子。这一系列在世俗眼里「不正常」的做法,难免要被各路人士说一些闲话。

贴「剩者」标签,到此为止!

年龄到了,既没有结婚也没有生孩子的女性,就该被贴上「剩女」的标签吗?只因为不走大多数人走的路,就该被否掉自身的所有价值吗?

不,她们不是结不了婚,也不是被挑剩下的。优秀的她们,能独立生活也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有权利也有资本去寻找那个对的人,或者选择不婚。

我们来看一组数据,中国女性对本国GDP的贡献率是41%,这个数据在全球名列前茅。

(点击可查看大图)

无论是在学业,还是在职场,女性创造的价值是我们难以想象的,无论是在人来人往、繁华的CBD、SOHO,还是在乡间田野,依靠自身努力推动社会发展的不是只有男性。

这么说并非想引起男女性别对立,只是就目前大环境来看,在「适龄未婚」面前受到更多歧视的,仍然是女性。当然,适龄未婚的男性,也不该被贴上「剩」的标签,被催着成家立业,并成为家中独挑大梁的那个人。

结婚生子,从来都不是每个人唯一且必须走的那条路。

如果你选择了其他路,也许你要面对的就是独自生活,不确定的陪伴和深夜回家无人守候的黑暗,但当然,你也拥有了更多的可能,不需花费精力去操持家庭的琐碎,可以努力活出自己想要的精彩。

总之,只要你做好了承担后果的准备,无怨无悔,那就请自信地迈着大步朝着你选定的方向勇敢走下去。

结不结婚跟幸不幸福无关,不结婚不代表不可以有伴侣,而且也不是只有捆绑在另一个人身上的幸福才叫幸福,一个人也可以有一个人的自在美好。

《剩女》纪录片拍摄于2015~2017年,在它正式面向观众时,邱华梅找到了她心中的那个人并定居德国,坚定做自己的她,得到了自己追寻的答案。

旁人规划好、摆在你面前的「ToDoList」,即使你一项项打钩完成,但违背了自己的内心,这些事又有什么意义呢?自己的人生,为什么要任由别人指指点点?我就要这样,又有何不可呢?

当你坚定地想要做自己时,那些迫不及待跳出来反对你的声音,或许就只是你背景音乐里的一点点杂音,无须过于在意,毕竟你的人生,是由你自己负责。

点一下在看,寻找内心的答案吧~

早安,我爱这个世界!

参考文献

[1]McKinseyGlobalInsitute.ThePowerofParity:AdvancingWomen'sEqualityinAsiaPacific[R].McKinsey&Company,2018.

阅读原文

原标题:《那些被「婚恋市场」羞辱过的中国女性,现在都过得怎么样?》

THE END
1.36岁大龄剩女:相亲一年失败,才明白没有男人娶的2个原因对于年过30岁的女生,在婚恋市场上,已经渐渐失去择偶的优势了,很难成为男人眼里青睐的对象。 她曾经和某个男人相亲时,对方明确表示,宁可娶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小姑娘,也不会选择像她这样条件优质的大龄剩女。 小慧当时质问说:“我年龄是大了点,但我长得漂亮,月薪过万,难道比不上小姑娘吗?” https://m.douban.com/note/837648981
2.你在脉脉谈工作,别人却在谈恋爱有时候在脉脉上刷到其他人发的交友贴,看着上面码出来的各种条件,我觉得很可笑。我不会再相信互联网相亲了,或许未来某一天我会在现实里遇到我心中的好姑娘。 03 以为是真爱,结果是婚骗 王洁|女,35岁,身高165CM,Base深圳,互联网高管,年薪120万 我是一名35岁的“大龄剩女”,很多人在脉脉上是为了拓展人脉圈、找到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590521553&efid=UNMi8C9K_Oj5dtyj5bxWyg
3.防骗篇手把手教你揭穿已婚男:相亲本以为遇到了真命天子,谁知被已婚男人早已经历过恋爱、婚姻,且经常在外面聊骚,因此深谙女性心理,每次聊天都能把女人们哄得开开心心的。因此,相比大多女人相亲时遇到的奇葩或直男,已婚男人简直太容易让女人动心了。 ·那哪几类女人,最容易被已婚男骗? 1. 奔赴在相亲路上的大龄剩女们 https://www.jianshu.com/p/eea503d3d8c7
4.大龄“剩女”的心酸:挑来挑去,最后被挑剩下了心理学文章首先申明,作为一个女性,我是非常不喜欢“剩女”这个词的,且让我们稍微剖析一下“大龄剩女”这个词所隐含的意思。 大龄,多少谓之大龄?据统计,现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平均结婚年龄大约是29岁,是否在平均线以下就不算大龄了呢? 在婚恋市场中,年龄仍然是一个最重要的指标。隐形的规则似乎是每增加一岁,就会掉一分https://www.xinli001.com/info/100453440
5.她,结婚教练,帮大龄女性脱单:“用市场营销的方式搞定结婚”从机构出来时,天已经黑了,朱诺只觉得头脑昏昏涨涨。在理智被瓦解的几个小时里,她交出去三万块钱,同时忽略了一个明显的bug。“真有那么优质的男性,早就被抢光了,他们不会在婚恋市场上流通的。”她后知后觉,这是一个供需严重失衡的市场,“优质男性太少,而优质大龄剩女太多。” https://new.qq.com/omn/20230129/20230129A042PS00.html
6.一位教授的县域体制内“剩女”观察:“比我预想的还严重”我访谈的一位在县检察院工作的男生,县里几位体制内“剩女”条件怎么样,父母都是什么工作,住哪里,家里几套房子,如数家珍。我当时听到都震惊了。在县城里,他是婚恋市场上的“优胜者”。 3 “女老师被‘剩下’太多了” 南方周末:在你的论文中,D县女性婚姻状况的统计数据给观点做了支撑,是如何获得的这些数据?https://static.nfapp.southcn.com/content/202110/22/c5864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