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特征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传播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第五,要求更严格。在地方新闻传播过程中,新闻信息对于真实性的要求越高,所受到的检验也更加严格。由于地方性新闻更加接近受众,甚至是很多受众亲眼目睹或是亲身经历的,因而也要求新闻具有更加严谨的真实性,一旦出现新闻信息失实的现象,则会立即被受众所发现甚至批评。

2总结

“女主就是女主,就她自己有发饰”、“为什么唐代的才人头发是黄色的?”、“熬夜看武媚娘,求陪吃宵夜”……近几日,如果我们选择爱奇艺、优酷土豆播放视频时,我们会发现,这些网站都在视频播放器的旁边增加了“弹幕”这一选项。只要观看影片的观众点击这一选项,就会看见无数的“吐槽”从视频上一飞而过。有些“吐槽”甚至影响了视频的正常播放。即便如此,选择弹幕的还不仅仅有视频网站。早在几个月前,《秦时明月之龙腾万里》《小时代3》《绣春刀》等影片上映时,许多影院开设了弹幕专场,边看电影边玩“弹幕”便开始在年轻人群中火了起来。群体传播时代已经来临,弹幕传播也是群体传播的一种典型表现。近几个月以来,弹幕在青少年群体中的流行,这使得我们有了新的角度认识群体传播的特性。

一、何谓弹幕

据爱奇艺2014年12月的统计数据,目前,已有40%的爱奇艺用户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会打开“弹幕”。而在这些用户当中,90后、00后的比例占到了80%。可见,“弹幕”已经成为了青少年观看视频时互动交流的常用工具之一。

二、弹幕现象是群体传播的一种典型形态

弹幕视频就是群体传播的一种典型的形态。从定义上来讲,弹幕的就是非制度化的、非中心化的、缺乏管理主体的传播行为,弹幕的传播特性也具有自发性、平等性和交互性。

从内容上来讲,弹幕视频的内容完全彰显了群体传播的特性。网友们几乎能够从任何弹幕视频中找到可以恶搞和娱乐的素材,他们看到的以及想要看到的都是有娱乐性的画面。由于群体传播的内容具有多样性、冲突性、戏剧性,因而就内容而言,弹幕现象就是群体传播的一种表现。

三、“弹幕”用户的心理特征

1.孤独感消除、共享观看的内容

3.游戏的心理

4.碎片化阅读的心理特征

四、群体传播时代传播主体的心理特征

由于弹幕传播是群体传播的一种典型现象,研究弹幕传播现象,有助于人们把握群体传播时代传播主体的心理特征。基于以上对弹幕现象传播主体心理特征的分析,我们认为,群体传播时代,传播主体有以下几个传播特征:

1.自恋主义是推动群体传播时代来临的基本心理基础

2.消除孤独感是推动群体传播行为的主要动力

有研究表明,以全球化为标志的现代信息社会的个体分化是一种“命运”,而不是一种“选择”[6]。移动互联网“小屏”时代,带来的是传统价值观的逐步瓦解,社会制度与结构出现变动,社会个体化程度不断加剧。各种不稳定的碎片化价值观在网络中弥散,很多人因此而难觅知音,内心往往十分孤寂[7]。

3.打破传统规则、凸显个性化是群体传播时代传播主体的主要特点

五、小结

满足公众“宣泄情绪”的心理需求

以互联网为媒介,扩大用户的人际关系网

SNS网站是以社会网络关系系统思想为基础,通过互联网创建和扩大用户的人际关系网络,进而满足其在人际交往中的各方面需求。“SNS的最大亮点就是能够拓展用户的真实交际圈,满足用户的发展需要,积累人脉资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在网络上的一个延伸”。[1]仍以SNS网站的开心农场为例,好友之间可以相互给作物浇水、除草,甚至可以“偷窃”果实,这种互动游戏在心理上增强了好友的熟稔程度。可以说,这种以互联网为媒介的社交方式是对传统的以血缘、地缘以及业缘交往的有益补充,它形成的是一种以人缘为基础的网络社交方式。“SNS以现实社会关系为基础,模拟或重建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网络,力求回归现实中的人际传播。”

二、SNS网站的传播特征

SNS网站源于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Milgram创立的六度分割理论,即“你和任何陌生人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可以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通过“熟人认识熟人”的方式,每个个体的社交圈都能得到无限放大,这是对传统社交方式的有益拓展。SNS网站以实名制为核心,因此,相对于其他网络传播,具有自身的传播特征。

实名制为核心,强调真实

以人为本,从“网络信息”到“网络人信息”

SNS网站的出现,使得人们上网不再仅仅是搜索信息,而是搜索“人信息”。通过SNS,用户不仅能够“通过认识的人找到需要的人”,而且还可以实现信息共享以及个人社会关系的管理,拓展个人的真实社交圈。以人为本,可以说是SNS网络传播的集中价值体现,它将虚拟的“信息网络”转变成真实的“人脉信息网络”。

参考文献:

【关键词】局域网病毒安全防范

当前企业对于网络的依赖性,随着信息领域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呈现出显著的上升状态。这种状态在目前而言,已经不仅仅是单纯对于工作效率的提升,而是上升到将信息体系纳入到日常企业工作体系中来,因此数据的安全就成为当前企业局域网环境的重要问题。而在威胁到局域网数据安全的诱因中,病毒成为突出问题之一。

1局域网病毒传播特征分析

从以上对于局域网工作环境和服务人群特征的分析看,可以发现,企业环境中的局域网工作特征,进一步影响着局域网环境内部病毒的传播特征。具体而言表现在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2局域网环境下病毒的防治

考虑到局域网内部环境的特征,以及对应的病毒传播特征,可以发现虽然局域网数据环境复杂,病毒防治工作难以彻底,但是总体而言,想要切实提升局域网数据安全水平,仍然存在可供操作的手柄。具体而言,有如下三个方面的工作需要引起重视:

2.1加强基于工作站的病毒防治

工作站是局域网与企业环境工作人员的接口,对于安全的提升有着毋庸置疑的意义,对于人员操作的过滤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目前在工作站上相对常见的病毒防范措施,包括软件层面的杀毒系统安装,以及硬件层面的移动设备接入限制等。就常规而言,如果杀毒系统能够实现及时更新,并且对于移动设备的接入注意杀毒,那么局域网还是基本可以保证安全的。但是就目前的情况看,这两个方面的措施仍然必须进一步实现落实。除此以外,在工作站端能够实现的病毒防治,还包括在工作站上插防病毒卡,对工作站实现病毒的实时监测。虽然此种做法对于当前的移动接入工作站并不适用,并且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作站的整体效率,但是仍然有积极的价值。

2.2加强基于服务器的病毒防治

服务器作为局域网数据流转的重要核心,是网络的支柱,同时也是传播病毒的重要途径和必由之路。对于局域网服务器而言,加强入侵检测体系建设和日志审计深度两个方面的工作,是切实打造局域网安全体系的重要保障。就入侵检测系统的构建方面,考虑到局域网环境内部的数据格式和传输都会以企业日常工作作为核心,因此具有相对较强的特征可供考证,因此展开有目的的数据识别,对于局域网而言并非遥不可及。而对于日志审计方面的工作,则是需要切实面对整个局域网系统中所产生的系统安全事件、用户访问记录、系统运行日志、系统运行状态等各类信息是整个局域网运行的详细记录展开深入分析,及时发现异常,发现病毒存在和工作的环境,帮助实现具有针对性的病毒查杀和防范。

2.3加强人员培训

3结论

我国出台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管理办法》中,曾经明确指出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重点在于内网安全措施的建设和落实。而病毒作为影响局域网数据安全的重要因素,必须得到充分重视,唯有如此才能切实实现数据安全,为企业的日常工作和发展搭建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杨永强,辛淑霞.常用网络安全防范措施[J].科技资讯,2008(08).

[2]王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设备,2008(05).

[3]王琛.计算机病毒及其防治技术探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6(03).

关键词:自媒体网络文学传播特征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近年新媒体发展快速,新兴发展的新媒体都带有自媒体的特征,成为重要的信息交流渠道,我们已经步入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是指以个人传播为主,以现代化、电子化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媒介时代,这种媒介基础凭借其交互性、自主性的特征,使得各类信息的传播速度异常迅疾。网络文学作为新兴文化,伴随着新媒体一道发展,面对自媒体不断发展的冲击,也不断进行变革,以此适应自媒体时代迅疾的传播速度,从而获得了更加多元化的传播内容和传播方式。

二、文献综述

网络文学是一个新兴概念。包括宏观概念,其一即所有在网络上传播的文学,包括纸质文学在网络上传播的电子版,各类在网络上流传的各种媒介形式的文学作品和多媒体作品;其二为网络原创文学作品,即以网络新媒体为媒介,非纸质的在网络上传播的文学作品。这种定义认为网络文学仅指在电脑上创作出来,在网络上传播的文学作品;其三则认为只有运用网络数字创作技术,超文本的作品才是网络文学,打破了文字的单一媒介方式,运用多媒体进行多重感官冲击,强调电脑多媒体的效用,脱离电脑则无法传播。目前第二种定义更被大众所接受,是为广泛意义上的网络文学定义。

由于网络多媒体介质的特点,网络文学的表现形式十分多样。对比传统纸质文学,网络文学的表现形式具有文本的可变性,文本的多样性和创作的自由性的特点,传播媒介的不同也同样使网络文学的传播相较于纸质文学的传播拥有了自己的特征。网络文学的传播特征主要是传播内容平民化,传播方式互动化,传播速度快捷化,传播媒体多样化。

随着新媒体快速发展,“自媒体平台改变了信息交流“一对一”的模式,转向“一对多”更加具有快捷和交互式的特点。另一方面来说,自媒体平台促生了“软文学”的创作,人们在自媒体终端上的一些心灵感触,生活见闻,往往介于生活与艺术之间,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文学意识,并且衍生出许多新的文学形式。在未来,网络文学将伴随自媒体的发展实现新的跨越和突破。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传播受众接触的动机研究――“使用与满足”理论模式表明,人们接触使用传媒的目的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这种需要和社会因素及个人的心里因素有关。而最终结果无论满足与否,都将影响以后的媒介选择使用行为,人们根据满足结果来修正既有印象,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对媒介的期待。

所谓“纯爱”性向的小说,即“耽美”小说。目前狭义耽美小说即指男同性恋小说,略区别于同志文学,有美化成分,大多书写美少年之间的恋爱故事。晋江文学城的作品分类下,“纯爱”即代表男男性向的小说。喜欢耽美文化的群体称作“腐女”,因此,耽美小说的绝大部分受众是喜爱此类文学作品的年轻女性。

处于社会发展的因素和自身对美的追求,部分年轻女性喜爱耽美文化,而它的性质和内容决定了其不为主流文化所推崇,耽美文化依旧受困于“二次元”,还未走向“三次元”。虽然如此,但耽美文化依旧在网络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网络文学作为网络文化中重要的一部分,晋江文学城作为具有代表性文学网站,自然受到耽美文化发展的折射。

四、传播媒介更加多元化

(1)以各类自媒体平台为载体,网络文学衍生多媒体产品

微博作为具有代表性的自媒体平台,对于网络文化的影响是交互式的。网络文化既通过自媒体平台向外传播,也同样被其传播所影响。

对网络小说进行出版和影视改编,源于自媒体时代网络文化的普及引发网络小说大热,从而打破网络的界限,将网络文学变为纸质文学,将读者喜欢的作品搬上荧幕,使网络文学不再受困于“二次元”,逐渐走向更加主流的“三次元”。

自媒体的飞速发展为网络文学的传播提供了更加多元化的传播方式,更迅疾的传播速度,更广阔的发展前景,也为专业性文学网站赢得了更高的商业利润。网络文学的发展也丰富了多姿多彩的网络世界,更丰富了网民的生活,促生的流行文化为我们提供更多的娱乐。

关键词:自媒体环境;品牌设计;传播

1自媒体环境下的品牌设计特征

1.1通过细致入微的互动沟通,实现品牌功能与美的融合

1.2设计思维、创意要适应自媒体,注重自媒体的传播特性

2自媒体环境下的品牌传播特征

3结语

自媒体环境为品牌的传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企业一定要抓住机遇,通过自媒体,与消费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根据自媒体的传播特性,做好品来设计,实现与受众之间的良好沟通。以适应新时期自媒体环境下品牌的营销发展。

作者:高鹏单位:山西传媒学院

[1]谢瑜萍,马尚平.品牌营销的自媒体渠道及其利用方法[J].中国商论,2016(22).

二、新媒体平台下微电影的传播特征

微电影由于在数字新媒体平台里更为自由和互动的传播特征,使得电影艺术从曲高和寡的神圣殿堂回归到了真正具有互动和体验特点的、全民皆可参与的新电影时代。它的低门槛、广泛参与性和互动性贴合了新经济时代人们追求精神自由和互动体验交流的感性诉求,与新媒体的特征紧密相连。微电影所具有的新型传播模式,改变了传统电影“电影院—观众”这样一种具有固定空间的传播模式,“电影院内部那种训导式的交流模式受到了人们的冷淡”。相比传统的观影方式,观众可以运用新媒体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观看电影。在微电影中,观众不再仅仅是一个观看者,只是被动地接受电影创作者提供的艺术理念和“训导交流”,而可以参与到电影的策划、拍摄、后期反馈的全部过程中,从而成为了电影的参与者。这种主动参与极大地提高了微电影在新媒体中的认知度和参与性。

三、新媒体状态下微电影的困境和解决对策

一、小众读者:词集在评者圈中的传播

评者是独特的传播者,他以“读者”的身份接受文本,同时又作为批评者、知情者担负着向潜在读者传播文本的职责。他介于作者与潜在读者中间,三者之间形成这样一种传播、接受关系:

作者与评者之间是文本传播的第一阶段,他们共同致力于向读者传播文本,评者的目的自不待言,作者同样主动借助评者的力量达到宣传的效果。围绕着作者与文本,评者构成固定的小众读者群,他们介入文本的创作,与作者双向互动,最终以评点本形态展示出一个直观的传播接受过程。

这一阶段的传播属于人际传播,特点是:作为传播者的作者与作为接受者的评者之间的深层传播处于“熟人圈”中,他们彼此相识,于评点过程中密切往来和交流信息。

一部词集的评者构成可以分为亲友、名公大卿两类,当然两类存在着交叉。清初词集评本的评者大部分数十以至成百人,基本为作者相识的亲友,一部评点本可以说是作者的交游录,而评者之间并不一定全部存在交游。清文人得以通过科举跻身仕途者毕竟属于少数,沉沦不遇的文人多有游幕或清客的谋食生涯,他们转游各地,通常以诗词为贽,拜谒权贵或文士,交游中结为友朋。因而这一类文人的词集评者又以作者的游历被划分为若干交游圈。因此,一部词集的评者亦有群体之分,如丁澎《扶荔词》、徐喈凤《荫绿轩词》、王晫《峡流词》、金烺《绮霞词》、叶光耀《浮玉词》等词集中,评者群体都有百余人的规模,这一特征尤为明显。当附带友人评点的词集稿本在众位评者中传阅时,实际为他们提供了交流的媒介,评者不仅与作者对话,相互之间也在交换着对文本的认识。评语的对话性质有两层含义,其一是与作者的对话,评者之间的对话,以被评稿本为文学交流的载体;其二是指向读者,以阐释文本来引导读者对词集的接受。前者是当代评点的独特之处;后者在经典评点中比较常见。

评者喜于词后抒情写志,与作者共鸣。以金人望《瓜庐词》为例,集中唱酬、赠答之作颇多,其友人的评点多以对话的形式与作者同声相应。《金菊对芙蓉》是以词代书,寄赠里中友朋,序中说明作词目的:“岁暮偶过海曲,有以春联索书者,颇得酒食,用报里中数知己。”词中回忆往岁此际正与故园友朋赏梅,并设想此时友朋应在赏梅而怀念自己,“忆故园数子,结伴寻梅。梅边忍动怀人句,应念我、久客燕台”。结句则设想这首词寄与友朋阅读时,他们定会为词中趣事“笑口齐开”。这首词由垂荷评点,垂荷不详其人,据其评语推断应是金人望所云“里中数知己”之一。他的评语为:“正动观梅之兴,忽来戛玉之章。及呼同人齐开笑齿,先生何料事之神也?”[2]由评语可知,这首词寄与垂荷,评语则作于其收到词作之时,写得非常生动,极具现场感。有时,评者并不一定是词作指向的对象,仅出于有所感触而与作者交流。如吴启思评李渔一组惜春的《减字木兰花》词,云:“四阕如燕语莺啼。所谓汝正伤春,我又悲秋耳。”[3]429词作惜春,评者悲秋,评者只是借评语告知作者当下的心绪,起到交流情感的作用,联系其间的或是对时光的感触。

评者与作者的对话中还包括对词作艺术的探讨,主要分为对词作艺术性的惊叹和对原词的修改意见。前者如曹贞吉《御街行·和阮亭赠雁》一词,王士禛评曰:“君从何处看得此无人态?”[4]又如徐如蕙《眼儿媚·画松》一词,芳丛评云:“标题东坡句好,子美诗佳,此词不知好否、佳否?吾妹试反而自问。”[5]对词作的修改意见一般都指向用词遣句、音韵格律等层面,仅出现于稿本评语中。

有时词集评本中每首词的评者不止一人,评者之间也会发生对话,这种情况也不少见。比如曹贞吉《珂雪词》每首词都有数位评者的评语,最多时竟达八位。评者之间的对话侧重于讨论词作的艺术。如《爪茉莉·本意,和蛟门用宗梅岑韵》一词,彭孙遹评曰:“咏物诗词,贵在取意不取象,写神不写形,如此结语,妙在形象之表。”陈维崧评曰:“后段四十二字,无一字说茉莉,却无一字不是茉莉。正词家三昧也。羡门言是。”[4]这种对话虽然有所重复,但多方的确认表明了词人的某种特色与成就获得了公认,而非一家之言。

二、评者对词集的宣传

清代词集的刊刻主要是出于立言不朽的目的,文士希冀能刻集传世,即使生前未能实现,后人、友人也会努力达成其遗愿。尤侗为其早逝友人汤传楹刻集《湘中草》(为诗文词全集),其跋云:“吾友虽殁,幸有后死者在。诗与文已定矣,可以传矣。世之作而无述,述而无传者何限?若予年齿既久,笔墨遂多,其传不传固未可知,求其相知定我文如卿谋者,已不可得。古人所以既痛逝者,行自念也。”[6]即道出为友人刻集是传其名,并忧虑己文的传与不传。陈玉璂自责“丽农稿在而惜尚未刻,同人均有责矣”。盖因立言、传言是文士的使命,且亦成为其亲友的职责。

由此,评者的评点具有了明确的目的性:推誉作者、作品,以传其名,以广其利。为增强评点的宣传效果,一部词集邀请众多亲友品评,以群体的称赞壮大声势。同时作者、编选者更倾向于邀请名流评点,因为评者若具有一定权威性,他的延誉、推褒比普通评者更有利于作者的成名和作品的流传。在传播学中,传播者的权威性是具有使受众相信、听从的力量、威望和地位的特质。通常,传播者愈有权威性,其传播的影响力就愈大,受众就愈信从。一些词集评者数十成百人,而评者是否于卷首署名则视其于文坛、词坛的名望,与评者是否为主评者并无必然关系。比如沈朝初《洪崖词》附于《不遮山阁诗抄》,该本题“新城王阮亭先生鉴定”,但词集部分王士禛并没有参评。又如汪灏《披云阁词》,题“新定毛会侯先生点阅”,而实际评者共65人,毛际可评语仅8则。作者、编刻者的这一做法是运用名人效应的营销策略,所谓“开卷即睹雷名,与作玄晏无异也”。[7]212皇甫谧,号玄晏,为左思《三都赋》作序,从而左赋为世所重,因此“玄晏”用为待人题品延誉的典故。

清人的评说是在努力塑造清词的经典,然而这一努力成效甚微,现今被认作经典的仍主要是宋词,今人眼中的清词经典名篇屈指可数,而清词的数量与名家远远多于宋词。这是因为经典之所为经典,首先在于它的创造性,后人以此为范作而摹习,虽惟妙惟肖,或有所超越,都难以有足够的创新力打破原作成为新典。清词经典化的难度较大。另一方面,清人将唐宋词经典化,而清以后,词失却了创作的环境,清词经典化的过程被迫中断。从清人的评说中披沙拣金,接续清词的经典化过程,对于今人来说,是完善文学史的一项任务。一些融唐宋名家所长而去其短的词作,尤为值得注意。清词的经典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今人的词选,而选词完全可以借鉴这些评语。评者大多为深谙填词三昧的词人,他们的鉴赏眼光通常情况下比今人敏锐和高明。

三、评者宣传的困境

评者宣传的出发点是抬高词人、词作的声价。当然很多词人、词作不愧于这样的评价,也不可否认,同时存在不少过度拔高、名不副实的现象。另外,评者对词作艺术的称赞虽符合其实际,但评语内容、方式形成一定套路,满篇陈陈相因的话语难免有应酬之嫌,亦会令人生厌,造成相似评语数量的过度使其走向宣传目的的反面。

因此,过度宣传造成的效果将适得其反,不唯鸿儒高士,大众文人亦难以接受,为此,评点还须遵循传播的可信性原则。可信性是指受众对传播者相信、认可的感觉和程度。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愈是让人觉得可信,人们也就愈容易按照他的信息意向发生变化。评者是独特的传播者,他介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既需体察作者之意,又需指引读者之接受,其称颂语需取得两方的信任。对宣传性与可信性两者度的把握造成评者的困境。

明末清初,为友朋文集作评点几成交游礼节,一些文人不堪其苦,宣布绝笔不为评点。吕留良《客座私告》有“三畏九不能”,其四不能曰:“批评朋友著作。性不善谀而时尚所宗。未展卷帜先须料简谀词,又须揣合其意,如曰:‘惟公不好谀者’乃佳。其苦甚于夏畦……凡此三畏九不能,友朋间有知其大半者,有知共一二者,有全不知者,但一不知而触焉,必因之得罪矣。故不敢不布。”[12]不为友朋著作评点被视为不友好的行为,故吕留良向友朋宣告不为评点的原因以免罪人。他认为评点在逾扬作者、作品的同时又需揣合作者之意,不至于令其看出有意的“谀词”。评语的宣传性与他“性不善谀”的本性不符,故难为评点。傅占衡不为评点亦是因难以把握“谄”与“直”的度,他作有《六戒》,有“戒批诗文”条,云:“汝妄批时贤诗古文,谄过取憎,直过取怨,曾不相勉学问。且以一帙当饮食,征逐甚无益也。且汝胸非水鉴,譬之堂下人乎,视听过力,徒加聩声。非汝任也。敬谢不敏为妥。”[13]傅占衡体会到为友朋作评点“谄过取憎,直过取怨”,于学问却无益处。吕留良与傅占衡所言评点之难都指向作者。的确,当代评点根本目的是辅助作者传播作品,即使是面向读者的阐释,背后也是为作者出力。

评点实非易事,清代词学评点大盛,可以推断好的评点仍然占多数,这种批评方式受到大众的欢迎,亦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李渔在邀请方文评点《闲情偶寄》的书信中,论述如何成就好的评点,书云:“阅诗评文,良非易事。看得出、批得当,即是棒喝作者处,不特涂铅抹黛,饰混沌以蛾眉,代掩世人耳目已也。拙著中评语颇多,某最服膺老父台之千金一字。盖以点铁手点睛,不必尽是真龙,抑或侥幸飞去,未可知也。况复古雅遒劲,真不愧当代词宗。”[7]212好的评点集宣传性、可信性与可读性为一体。在传播可信性原则的制约下,评点的宣传功能必须符合作品的实际艺术水平,才能获得作者与读者的认可,推动作品的传播。

[1]金烺.绮霞词[M].清刻本.

[2]金人望.瓜庐词[M].清刻本.

[3]李渔.笠翁一家言诗词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4]曹贞吉.珂雪词[M].清刻本.

[5]徐如蕙.瑶草[A]//倚云楼集[M].清刻本.

[6]湘中草[A]//尤西堂全集[M].续修四库全书影印本.

[7]李渔.笠翁一家言文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10.

[8]龚鼎孳.香严词[M].清留松阁本.

[9]王士禛,邹祗谟.倚声初集[M].清顺治十七年刻本.

[10]纪昀.四库总目提要[M].北京:中华书局版,1997.

论文关键词:复杂网络;灾害信息;传播特征

1灾害信息传播的过程分析

根据当前灾害信息的多样化,其传播内容主要可以分为政府和主流大众传媒的灾害信息和各种谣言、负面信息两大类。各种谣言、负面信息是指由于在灾害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隐瞒或虚报、延迟报道而产生的各种、负面的受众不信任的信息。

2灾害信息传播网络

2.1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形成

dotts和watts认为无论是社会网络还是信息网络中的传播蔓延现象,相应的模型都可以归结为泊松模型和临界值模型。

灾害信息传播的基础是社会网络,因此可以应用复杂网络的观点来阐释灾害信息传播的特征。灾害信息传播的网络模型示意图如图2所示。

2.2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结构

2.2.1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结构的划分

灾害信息的传播途径与谣言基本一致,可以参照moreno等人提出的谣言传播模型。的研究方法对灾害信息传播网络模型的结构进行分析,将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的个体分为灾害信息未知者(igorants)、灾害信息传播者(spreaders)、灾害信息知情者(stiflesr)三种类型。i(t)、s(t)、和r(t)分别代表这三种类型在人群中的比例。

如图3所示,灾害信息在灾害信息传播者、灾害信息未知者之间传播。灾害信息传播者向它的邻居节点传播信息。当接到信息的节点是灾害信息未知者的时候,灾害信息未知者以入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而如果信息传给了灾害信息传播者或者灾害信息知情者,则前者以1/a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知情者。

2.2.2网络结构中各参数的分析

参数a代表着信息传播过程中数据会出现丢失的情况,并不是每次连接都成功。参数是表示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在变成一个灾害信息知情者前连接的灾害信息传播者或灾害信息知情者的平均次数。

灾害信息传播者把灾害信息传递到它的相邻节点时,如果该节点为灾害信息未知者,后者也将以入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信息传播成功。如果后者已经知道了灾害信息,则会导致灾害信息传播者失去传播信息的兴趣,从而以l/a的概率变成一个灾害信息知情者,此次信息传播的小过程失败。

2.3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统计性质

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统计性质反映着网络内部结构的不同和系统功能的差异。它的统计性质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平均路径长度是指所有节点之间的最大距离的平均值,它描述了网络中节点间的分离程度,即网络有多小,也就是灾害传播网络中所有传播途径传播信息的平均长度。

(2)聚集系数用来描述网络中节点的聚集情况。在灾害信息网络中表示灾害信息传播者与灾害信息未知者、灾害信息知情者的关联程度。

(3)度和度分布一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相连的边数称为该节点的度。节点度分布是指网络中度为k的节点的概率p(k)随节点度k的变化规律。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度就是表示一个灾害信息传播者向k个灾害信息未知者或灾害信息知情者传播信息。顶点的度指标用于描述该传播者对传播网络中其它传播者的直接影响力。节点度的分布函数反映了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宏观统计特征。

(4)介数分为边介数和节点介数。节点介数为网络中所有的最短路径中经过该节点的数量比例;边的介数是网络中所有的最短路径中经过该边的数量比例。介数反映了相应的节点或者边在整个网络的作用和影响力。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节点介数说明该节点对于网络中信息流动影响的大小。介数的分布特征反映了不同传播者在网络中的地位,即其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影响程度。对于评价各种传播媒介的重要性、评价防灾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基于复杂网络的灾害信息传播特征分析

3.1网络节点的大规模性

一个重大灾害发生后,其信息传播网络的节点数必定十分庞大。要做到灾害信息传播既维护了公众的知情权,又不会造成社会恐慌和由此带来的衍生灾害,就应该对大规模的灾害信息传播网络节点进行分析,找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即公众信任度高、社会责任感强、在网络的影响大的节点。衡量这些节点是否关键的主要依据是它们的介数和度分布。

3.2网络连接的稀疏性

在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中,并不是所有节点的聚集系数和度分布是相同的。主流大众传媒由于其传递信息的真实性、全面性,受到公众的普遍信赖,那么主流大众传媒所代表的节点的聚集系数和度就要比其他节点的高。在这一区域的网络连接就比较密集。反之,过于失实的灾害信息会受到公众的质疑,其传播范围就比较小,则这部分的网络连接就很稀疏。

3.3连接结构的复杂性

灾害信息传播网络的节点是由主流媒体、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传播者和受众组成,因此每个节点都具有自己的动力学特征,且各个节点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整个灾害信息传播网络也就具有极为复杂的动力学特征,不能简单的用规则网络和随机网络对其进行分析。因此,灾害信息传播网络具有连接结构的复杂性。

3.5信息传播的变异性

3.6信息传播引发衍生灾害的可能性

4结束语

本文将灾害信息传播过程分为潜伏期、突发期、蔓延期、解决恢复期等4个阶段,并以台风罗莎信息传播过程为例对4个阶段进行分析。

THE END
1.婚恋网站品牌排行榜前十名婚恋网站十大品牌排行榜世纪佳缘上海花千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世纪佳缘网,中国十大大交友-婚恋网站,中国最大的在线婚恋交友网站之一,中国婚恋交友行业发展的领先者,首家上市的中国在线婚恋交友平台,最具商业价值的婚恋交友平台之一。 有缘网北京友缘在线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十大交友-婚恋网站,中国大众婚恋网站领先者,专注于提供轻松、易用的https://www.chinapp.com/brand/1910
2.相亲网站哪个靠谱征婚网站哪个靠谱征婚网-网上相亲平台,婚恋网站-征婚交友软件,相亲网站有哪些 相亲网哪个好?经专业评测的2024年相亲网名单发布啦!居前十的有:世纪佳缘、珍爱网、百合网、有缘网、伊对、对缘、我主良缘、趣约会、牵手、心遇等,上榜相亲网十大榜单和著名相亲网名单的是口碑好或知名度高、有实力的,排名不分先后,仅供借鉴参考,想知道https://www.maigoo.com/maigoo/937hun_index.html
3.哪个找对象软件比较可靠口碑好的相亲软件推荐很多大龄青年因为工作的原因目前还处于单身的状态,工作环境总共就那么几个人,很难能遇见跟自己有着同样喜好的异性,所以就有很多的小伙伴们来咨询小编哪个找对象软件比较可靠,说实话现在市面上的相亲软件还真不少,不过那没使用过的人也不清楚到底哪一个比较靠谱,那么下边就让小编给大家分享几款性价比高的app,喜欢千万https://www.wandoujia.com/strategy/11276285117112474787.html
4.口碑比较好的相亲交友平台有哪些?正规靠谱的相亲软件排行榜测评口碑比较好的相亲交友平台有哪些?正规靠谱的相亲软件排行榜测评 在网络时代,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使用相亲交友软件来寻找生命中的另一半。这些软件确实为许多用户提供了真实可靠的交友平台。然而,市面上的相亲软件种类繁多,质量良莠不齐,让人难以选择。今天,我将介绍几款我使用过且认为正规靠谱的相亲软件,希望能帮助大家https://blog.csdn.net/qq_39805501/article/details/139198759
5.“直播相亲”明码标价背后:2亿单身男女的隐痛同时,亦有专业诈骗团伙混迹其中。广东省清远市中级人民法院就受理过这样一起恶性案件,被告人用年轻男子的生活照片冒充本人,分别在多个婚恋平台注册多个账户,并按照剧本骗取被害人钱财,平台负有监管缺失之责,更暴露出婚恋平台在审核机制上的不作为。 浮华散尽,人心渐冷,口碑崩塌的婚恋网站难以为继。2015年12月,百合网全https://news.pedaily.cn/202001/450596.shtml
6.最新婚恋交友平台排名前十最新婚恋交友平台排名如果你觉得传统的婚恋平台过于“老派”,那天作之合或许会更合你的胃口。这个平台主打年轻化、个性化的服务,界面设计简洁,配对算法更具智能化,充分考虑到现代年轻人对恋爱方式的多样化需求。如果你是一个希望通过社交平台实现快速交友的人,天作之合的社交模式或许能让你事半功倍。 http://www.wedating.cn/hunl/48026.html
7.高素质的同城婚恋平台推荐,相亲网站排名前十名婚恋网站作为一个相对开放的平台,安全性和真实性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好的婚恋网站应该有严格的审核机制,确保用户的信息不被泄露,同时也要保证用户提供的信息真实可信。毕竟,婚姻是人生中重要的事情,谎言和欺骗是无法建立真实幸福的基础。 3. 用户口碑和成功率 http://www.aichao521.com/hunl/20627.html
8.世纪佳缘“失联”高管已被警方控制老牌婚恋平台如何破局Z世代2014年,吴琳光接棒CEO,将世纪佳缘的线下业务线扩展至“一对一红娘”、“线下相亲店”等方面。赚钱的同时,这类“野蛮生长”的线下模式成为了世纪佳缘口碑大面积“崩盘”的温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询发现,目前微博、贴吧等平台均有不少对世纪佳缘的投诉;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世纪佳缘的投诉量为5172条,包含线下门店http://m.finding.com.cn/show-31-31-84282-1.html
9.创新真人秀节目(精选十篇)作为新兴的节目类型, 电视真人秀起源于影视节目比较发达的欧美国家。例如, 美国《挑战者》节目, 其以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大众, 取得了相当成功的收视率和口碑, 在综艺娱乐类节目中掀起了一股真人秀的浪潮。当前对于真人秀在目前没有明确的定义, 在国外它原名为“Reality TV”, 直译过来就是“真人秀”。在形式上有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2su91p4.html
10.马鞍山恒缘婚介马鞍山恒缘婚介成立于1996年,电话0555-2499318,微信18955593846。马鞍山第一家经民政局批准成立的本土大型、专业婚介。《生活直通车》栏目曾做独家专访,素以成功率高、口碑好而著称。恒缘婚介目前是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婚姻家庭工作委员会的会员单位,全国婚介联盟单位之http://www.0555lo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