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七夕似乎比往常更热闹一些,似乎每一个人都获得了自己的“陪伴”,有些人身边是心爱的伴侣,有些人为自己点了虚拟伴侣,而另外一些人则收获了朋友“好心”送上的“七夕蛤蟆”,让咕呱陪伴孤寡。
图源:微博成书美小姐姐
相较于国内七夕逐渐演变成“情人节”,日本仍保留“乞巧”这一寓意,不过日期由阴历七月初七变成了公历7月7日,主要欢庆群体也由少女变成了孩子,在日本,7月7日这天会有很多商店会在门口摆出盆景柳树并免费提供彩纸供孩子们许愿。
但也有史料记载,日本七夕最初是用于乞求婚姻美满的宫廷节日,祈愿人要一天吃7顿饭洗7次澡。所以其实早在奈良时代日本人就已经表示出了对另一半的重视和对美好姻缘的渴望,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日本用户似乎将这些美好的心愿压在了心底,留给了开发者日本用户不喜用约会交友App的印象。
但最近AppAnnie发布的一组数据似乎又打破了这些刻板印象。根据AppAnnie数据,美国用户月均使用时长在16亿分钟左右,对约会交友App的兴趣一如既往。法国用户使用时长也达到了4-5亿分钟,不过一个比较令人意外的消息是日本在5月份达到的用户使用时长峰值竟逼近法国,这个数据和之前的认知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快速增长的日本交友市场
另外,根据CyberAgent2019年公布数据,日本约会交友应用市场规模预计在2020年将会达到5.59亿美元,同比增长21.26%。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疫情的到来,日本约会交友应用在2020年也将迎来蓬勃发展。
根据新娘研究集团的调查,通常日本用户主要通过线上约会、婚介Party和婚姻介绍所进入一段婚姻。自2013年开始,线上约会交友逐渐成为日本用户最常使用的交友方式,所以这次疫情只是客观上加速了线上约会交友的发展,而不是决定性因素。
日本用户使用时长Top5约会交友应用特点
根据AppAnnie数据,日本安卓手机用户使用时长Top5应用分别是Pairs、With、Omiai、Tinder、HAPPYMAIL。其中Pairs和Tinder来自美国约会交友巨头MatchGroup,其余三款应用均来自日本本土。而且值得注意的是,一向在其他市场稳坐头把交椅的Tinder,在日本市场用户使用时长仅排第4,而反观集团(MatchGroup)买来的Pairs却稳居第一。这其中的差异值得探究。
日本用户更需要安全感,而不是Hookup
根据观察,虽然日本有全亚洲最大的“红灯区”,但普通日本用户在进行日常约会交友时却比其他国家更保守也更需要安全感。
日本GooglePlay非游戏应用畅销榜Top100中的18款约会交友App中16款都是日本本土应用,而Pairs虽然隶属MatchGroup,但却也是日本土生土长的App,这样说来其实只有Tinder是“入侵者”,所以不那么受用户喜爱也就情有可原了。
Tinder另一个不受欢迎的原因,应该恰好和其“查看照片左右滑动寻找心仪对象”的特点有关,这种只看脸的匹配方式对日本用户来说“不够礼貌”,而排名第5的HAPPYMAIL也采用的是类Tinder的滑动匹配模式。所以两款应用是“难兄难弟”也就不稀奇了。
笔者试用的很多日本约会交友应用大多采用名片式交友,用户可以查看系统推荐用户的个人详细信息后再决定是否发消息给对方,给足了用户安全感。
Tinder作为一款“外来”约会交友应用,还不遵守当地用户习惯,即使有再多的潜在匹配对象,日本用户也很难放心大胆地在Tinder找未来的另一半。
用户月均使用时长排名第一的Pairs的用户主页截图
Pairs则是给用户安全感的一个很好的榜样,比如用户初次注册Pairs时必须进行实名认证,当用户使用Facebook注册时必须有10个以上的好友,这有利于判断用户身份。
除此之外,如上图所示Pairs会鼓励用户填写非常详细的个人资料。姓名、身高、年龄、住址、星座、性格、爱好这也对于Pairs来说完全不值一提,Pairs甚至会让用户填写婚恋情况、育儿观、家庭情况、年收入、日常生活、身材等等,基本上是以相亲资料为标准来让用户完成个人信息。当然为降低用户门槛这些资料中的一部分并不强制用户填写,但填写的越详细获得推荐位的机会就越多、互动的几率也越高。
With上的心理测试
Omiai媒体宣传
经典社区以及视频通话等新玩法也被日本用户需要
Pairs作为一款能被用户喜爱的约会交友App,不仅因为Pairs是一款日本土生土长的本地老炮,还因为Pairs被富豪MatchGroup“收养”后又加了很多新玩法。下面详细看下Pairs的设置。
1.Pairs除了私聊交友也设置了类似Tinder的照片匹配交友,不同的是Pairs会把对方的匹配率添加在用户主页上,方便用户对对方有一个初步认知;
2.今年各大约会交友App都在发力的视频通话功能,Pairs也安排上了;
3.Pairs上还有很多用户可以报名参加的官方社区,报名成功后用户可以看到加入这个社区的所用用户,甚至还可以筛选其中符合自己条件的用户。大体看了一下社区种类非常丰富,包括宠物、旅行、电影、音乐、运动、美食等等,而且在每个大类下又有很多细分品类。以宠物社区为例,细分为猫、狗、海洋馆、野猫、柴犬等等,这样的设置可以让大多数人在Pairs上找到“另一个自己”。
Pairs上社区分类
Pairs的做法,是在贴近用户对安全交友的基础需求之后,也提供更多适用于年轻人的“新”功能。
与Pairs相同,With上也有名为“收藏卡”的社区,方便用户在自己感兴趣的收藏卡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另一半。
另外,尽量维持男女平衡才会有更好的结果。根据AppApe数据,日本主流的几款约会交友App,男女比例都不是很平衡,男性用户数量多远高于女性用户,但男女比例相差越小的应用用户评分也就越高。
所以中国开发者要想成功进入日本约会交友市场,找到获取和留存女性用户的方法很关键。当然,关于男女比例失衡的问题几乎在每一个市场都会遇到,只不过相较其他市场,日本女性用户安全感更低,开发者想要获取女性用户更加不容易。
因为日本女性用户大多要求伴侣同时具备职业正当、志趣相投和相貌端庄这三个特点。以2020年初大火日剧《下辈子我再好好过》为例,女主桃江(动漫公司后期)在介绍每一个“不固定性伴侣”时都会介绍对方的职业和性格特征。
A是企业家、B是经销商、C是公司职员、D是艺术自由职业者、E是投资人,每一个都是正当职业、良好出身。尽管都属于职业良好类型,但桃江还是最喜欢A,因为A好看、温柔,尽管A有些“怪癖”,颜值即正义全世界同一样。
综上,在2020年约会交友应用想光靠“荷尔蒙”在高速增长的日本赚钱恐怕不容易,中国出海开发者要想获得日本用户青睐一定要满足用户安全感和兴趣度。通俗来说,日本用户在看脸之前想先确定对方是靠谱和聊得来的。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国厂商的切入点可能会更精准一些。
当然,笔者的上述分析基于AppAnnie提供的安卓端数据,iOS用户可能会展现出不一样的面貌。有机会我们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