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干性和量子关联在实验上的循环转换
ExperimentalCyclicInterconversionbetweenCoherenceandQuantumCorrelations
Kang-DaWu,ZhiboHou,etal.
Phys.Rev.Lett.121,050401(2018)
联合量子系统间的高选择性
相互作用的软量子控制
本文作者提出了一种针对相互作用系统的量子控制方案,可以使系统中接近共振的组分高选择性地耦合。该方案实现了对相互作用强度的时域控制,可以将其绝热地交替开关。这种软时域调制极大地压制了相互作用中非共振部分的贡献。作为上述方法一些应用的例子,作者说明它可以使有效的旋转波近似被应用到更大的参数条件范围内,也可以用来去除量子传感实验中的侧峰,更可以用在由相近频率核自旋构成的选择性高保真纠缠逻辑门之中。作者将文中的理论用在金刚石的氮空位中心(N-Vcenter)上,并展现了存在强扰动时,探测微弱的电子-原子核耦合的可能性。
SoftQuantumControlforHighlySelectiveInteractionsamongJointQuantumSystems
J.F.Haase,Z.-Y.Wang,etal.
Phys.Rev.Lett.121,050402(2018)
相互无偏基和量子随机
存取代码之间的联系
Aguilar等人提出了一种新的量子通信复杂性协议——量子随机存取代码。由此可以引进一种新的衡量希尔伯特空间基无偏性的测度。文中所提出的测度方案具有明确的操作性意义。可以使用半定规划技术,用该方案研究某一特定数量的相互无偏基是否在给定维度中存在。
ConnectionsbetweenMutuallyUnbiasedBasesandQuantumRandomAccessCodes
EdgarA.Aguilar,etal.
Phys.Rev.Lett.121,050501(2018)
仅用两个额外量子比特的量子纠错
[编辑推荐语]作者介绍了一种方案,可在最近涌现出的小尺度量子计算平台上,用于降低量子纠缠的量子比特数目。
量子计算实验中的噪音比率已经急剧减小,但是可靠的量子比特仍然很珍贵。因而具有最少量子比特的容错方案非常关键。作者介绍了仅用两个额外量子比特的容错纠错过程。该过程基于引入的“flag”信号,对可能引起数据上关联结果偏差的过程性出错进行监控捕捉。对各种距离-三码(distance-threecode)可行。特别的,用本文的方案可仅使用总共七个量子比特,测试最小的纠错代码——5,1,3代码。该方法也可用在7,1,3和15,7,3Hamming码中,而它只用17个物理上的量子比特就可以在器件上保护七位编码量子比特。
QuantumErrorCorrectionwithOnlyTwoExtraQubits
RuiChaoandB.Reichardt
Phys.Rev.Lett.121,050502(2018)
伴有重置的随机搜索:统一的更新方法
RandomSearchwithResetting:AUnifiedRenewalApproach
A.ChechkinandI.M.Sokolov
Phys.Rev.Lett.121,050601(2018)
动力学局域效应对周期驱动
量子自旋团簇的加热抑制
KaiJi等人使用数值和解析方法研究了相互作用1/2自旋遍历团簇在外加磁场周期脉冲驱动下的加热过程。作者发现,若脉冲强度低于一个临界值,加热作用受到抑制。该临界值随着团簇尺寸的增加而减小,并在热力学极限下趋于零,但它可在有较大希尔伯特空间的团簇中观察到。作者以二阶微扰下Fermi黄金定则失效的条件定量推出了上述临界值。该临界值是动力学局域现象引起的。
SuppressionofHeatinginQuantumSpinClustersunderPeriodicDrivingasaDynamicLocalizationEffect
KaiJiandBorisV.Fine
Phys.Rev.Lett.121,050602(2018)
引力与天体物理
导读:郭敏勇;责编:高思杰
利用阿尔法磁谱仪在国际空间站观测
ObservationofFineTimeStructuresintheCosmicProtonandHeliumFluxeswiththeAlphaMagneticSpectrometeronthe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
AMSCollaboration
Phys.Rev.Lett.121,051101(2018)
利用阿尔法磁谱仪在
国际空间站上观测宇宙射线
ObservationofComplexTimeStructuresintheCosmic-RayElectronandPositronFluxeswiththeAlphaMagneticSpectrometerontheInternationalSpaceStation
Phys.Rev.Lett.121,051102(2018)
克尔时空微扰的所有局域规范不变量
AllLocalGaugeInvariantsforPerturbationsoftheKerrSpacetime
S.AksteinerandT.Bckdahl
Phys.Rev.Lett.121,051104(2018)
在双黑洞随机引力波背景下
寻找近视界量子结构
量子引力修正被猜测可以改变黑洞视界附近的时空几何。这种结构可以反射引力波,从而在双黑洞发出的主要引力波下产生“回波”。通过研究史瓦西近似下的近视界结构的两个唯象模型,他们证明,如果存在这样的回波,将会产生随机引力波背景,而且如果近视界结构对引力波具有接近1的反射率,那么这种现象是非常重要的,并且可以被高级LIGO轻易检测到。如果反射率远小于1,那么背景将主要来自于第一次回波,并且处于与近视界结构功率反射率成比例的水平,只要结构局域并且靠近视界,那么回波相对于结构位置和形状的不确定性会很强。如果可以消除双黑洞合并率的不确定性,那么第三代探测器的灵敏度允许探测对应于功率反射率为3×103的背景。他们注意到,在低频时,回波确实改变了背景光谱的f2/3幂定律,与不确定性相比改变非常大。
SearchingforNear-HorizonQuantumStructuresintheBinaryBlack-HoleStochasticGravitational-WaveBackground
SongMingDuandYanbeiChen
Phys.Rev.Lett.121,051105(2018)
FirstDarkMatterConstraintsfromaSuperCDMSSingle-ChargeSensitiveDetector
R.Agnese,T.Aralisandetal.
Phys.Rev.Lett.121,051301(2018)
基本粒子与场论
责编:晁伟、刘晓辉
量子引力在长距离现弱耦合作用
Ooguri-Vafa沼泽地猜想声称在任何自恰的量子引力理论中,当我们在标量场空间进入长距离时候,一系列粒子将会以场空间距离的指数率变得很轻。本文作者对此观点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他们假设一系列态在标量空间的特定点变轻,并且进一步要求圈修正在一个共同的能级将引力和标量带向于强耦合作用,那么要求粒子以场空间距离在普朗克单位下的指数形式变轻则会变得很自然。此外,与此前相同的对于标量场和引力的共同强耦合作用能标的假设意味着,当标量场演化超过普朗克距离时候,平均粒子质量大约改变了相当于截断能量的量。这也支持早期的关于在场空间进行超越普朗克距离的变化不能用一个单一的有效场论来描述的建议。作者还讨论了他们的结果与弱引力猜想之间的关系。
EmergenceofWeakCouplingatLargeDistanceinQuantumGravity
BenHeidenreich,etal.
Phys.Rev.Lett.121,051601(2018)
流体动力学熵的内流机制
作者论述了在流体动力学中熵的产生可以通过超空间内流机制来理解。作者的论点建立在最近发展的在量子场论中构造Schwinger-Keldysh观测量的有效作用量的形式化理论之上。该理论通过将微观幺正性与Kubo-Martin-Schwinger热周期条件重新表示为拓扑有效作用量的Becchi-Rouet-Stora-Tyutin对称性,明确地将二者整合在了一起。
InflowMechanismforHydrodynamicEntropy
FelixM.Haehl,etal.
Phys.Rev.Lett.121,051602(2018)
pp→ppπ+π反应中的同张量双重子
WASA@COSY实验通过Tp=1.2GeV下的pd对撞对pp→ppπ+π反应进行了单举测量。实验抽取出了覆盖Tp=1.08至1.36GeV的总截面与散射截面,相对于N(1440)和Δ(1232)的共振激发。描述这些激发的t-频道介子交换的计算与测得的微分散射截面不一致,并且显著地低于实验的总截面。一个I(JP)=2(1+)的同张量ΔN双重子共振与π介子的伴随产生能够解释这些偏差。
IsotensorDibaryoninthepp→ppπ+πReaction
P.Adlarson,etal.(WASA-at-COSYCollaboration)
Phys.Rev.Lett.121,052001(2018)
测量双燦夸克重子Ξ++cc的寿命
[编辑推荐语]LHCb实验测量了Ξ++cc的寿命,建立了该态弱衰变的自然规律。
本文展示了第一次测量双燦夸克重子Ξ++cc的寿命,该测量通过重建Λ+cKπ+π+的信号实现。实验数据对应于由LHCb实验收集的质子质子在13TeV能量下对撞的积分亮度为1.7fb-1的数据。测得的寿命为0.256+0.0240.022(统计误差)±0.014(系统误差)ps。
MeasurementoftheLifetimeoftheDoublyCharmedBaryonΞ++cc
R.Aaijetal.(LHCbCollaboration)
Phys.Rev.Lett.121,052002(2018)
观测到了激发重子Ω
[编辑推荐语]观测到的激发Ω重子填补了三奇重子的空缺。
用Belle探测器记录的数据,本文作者观测到了新的激发超子,在主要是Υ(1S),Υ(2S)和Υ(3S)衰变中,一个质量为2012.4±0.7(统计)±0.6(系统)MeV/c2以及宽度为Γ=6.4+2.52.0(统计误差)±1.6(系统误差)MeV的Ω*的候选者衰变到Ξ0K和ΞK0S。
ObservationofanExcitedΩBaryon
J.Yeltonetal.(BelleCollaboration)
Phys.Rev.Lett.121,052003(2018)
LHC上重味产生中的胶子阴影
GluonShadowinginHeavy-FlavorProductionattheLHC
AleksanderKusina,etal.
Phys.Rev.Lett.121,052004(2018)
原子核物理
责编:耿立升
利用色玻璃凝聚体研究小系统碰撞中
方位各项异性谐波系数的等级结构
Mace等人证明了色玻璃凝聚体有效场论可以再现PHENIX合作组在相对论重离子对撞机(RHIC)上测得的质子、氘和氦3离子与金原子核的极端相对论碰撞中得到的两粒子方位傅里叶谐波系数v2和v3的系统结果。这与Aidala等人认为PHENIX的数据排除了基于初始态的解释相矛盾(arxiv:1805.02973)。如同文献[Phys.Rev.D97,016014(2018);Phys.Rev.Lett.120,042002(2018);Proc.Sci.QCDEV2017(2018)039]中所讨论的那样,该系统学起源于精细(p^Qs)或者粗糙(p^Qs)横向动量分辨处、尺寸为1/Qs的胶子间强的色关联。该框架的有效范围可以在RHIC以及大型强子对撞机上的轻重离子碰撞中作进一步的检验。此类测量也为进一步探索在杰斐逊实验室测量到的强的原子核短程关联的作用提供了新的机会。(王亚坤)
HierarchyofAzimuthalAnisotropyHarmonicsinCollisionsofSmallSystemsfromtheColorGlassCondensate
MarkMaceetal.
Phys.Rev.Lett.121,052301(2018)
次领头阶QCD的二阶流体力学
Second-OrderHydrodynamicsinNext-to-Leading-OrderQCD
JacopoGhiglierietal.
Phys.Rev.Lett.121,052302(2018)
利用替代反应数据和理论来约束
不稳定原子核的中子俘获截面
获得不稳定同位素核反应的可靠数据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和艰巨的挑战。由于反应中的弹核与靶核都是不稳定的,作为天体物理过程模型,国家安全应用以及核能产生模拟关键组成的中子捕获截面尤其如此。利用87Y(n,g)反应作为示范,Escher等人给出了确定不稳定核素中子俘获截面的一个新方法。作为验证,他们利用该方法得到了已知的90Zr(n,g)中子俘获截面。他们的方法采用间接(“替代”)测量与理论相结合,可以被拓展到研究更多的核反应。该方法既可以用于传统的稳定束流实验,也可以通过反向动力学应用于稀有同位素设备上的实验。(王亚坤)
ConstrainingNeutronCaptureCrossSectionsforUnstableNucleiwithSurrogateReactionDataandTheory
J.E.Escheretal.
Phys.Rev.Lett.121,052501(2018)
原子、分子与光学
导读:宋新秀;责编:张文凯
实验测试中性铍-9
最低单重态的量子电动力学
本文报告了中性原子铍-9中2s2p1P1态的光谱结果,其重心的绝对频率确定为42565.4501(13)cm-1,比先前的实验测量精确130倍。这一结果比当前最佳理论估计值42565.441(11)cm-1更精确了8倍,其计算考量了量子电动力学的影响。由于跃迁的自然线宽很大,超精细常数无法被精确地提取出来。
TestingQuantumElectrodynamicsintheLowestSingletStateofNeutralBeryllium-9
E.C.Cook,etal.
Phys.Rev.Lett.121,053001(2018)
原子双光子电离中的最大椭圆二色性研究
在原子光电离中,椭圆二色性产生于左旋和右旋椭圆偏振光对原子的非线性电离导致的光电子角分布的差值。本文理论上证明了,对任意原子的双光子电离,最大二色性|ΔED|=1总是出现在当光子能量调谐到电子发射主要由两个中间共振决定的情况。为说明这一显著现象,作者提出了原子氦的双光子电离作为佐证。最大椭圆二色性可作为分析自由电子激光器产生的光子束偏振态的灵敏工具。
MaximumEllipticalDichroisminAtomicTwo-PhotonIonization
J.Hofbrucker,etal.
Phys.Rev.Lett.121,053401(2018)
对原子-离子非平衡协同冷却的直接观察
协同冷却是一个系统和较冷热库之间能量交换的过程。本文在一个原子-离子实验中研究了这个基本过程,其中系统是由一个囚禁在无线射频保罗阱中的单个离子组成,并制备于总能量约为200K的经典振荡运动中,而热库则是一个μK温度下的超冷原子云。在两个不同的情境中,作者通过单次能量测量在一次到几次碰撞期间直接观察到了协同冷却动力学。在其中一个情境中,碰撞主要以非常有效的动量传递来冷却系统,导致仅在几次碰撞中就完成冷却。而在另一情境中,由于离子阱的振荡电场存在下的非平衡动力学,碰撞可以冷却系统,也可以加热系统。虽然本文的大部分观测结果与硬球(Langevin)碰撞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很吻合,但对散射角分布的测量揭示了超出Langevin模型的前向散射(掠射)碰撞。这项工作为利用可控原子-离子系统进行进一步的非平衡和碰撞动力学研究铺平了道路。
DirectObservationofAtom-IonNonequilibriumSympatheticCooling
ZivMeir,etal.
Phys.Rev.Lett.121,053402(2018)
最小的可能实现同步的系统
本文研究了可进行同步的最小系统的希尔伯特空间维数。作者首先表明,由于缺少一个极限周期,量子比特无法进行同步。然后从较大的自旋值出发,作者证明了单个自旋1可以锁相到类似频率的弱外部信号,并展示了同步理论的所有标准特征。作者的研究结果依赖于基于自旋相干态的HusimiQ表示,这是作者提出的一种获得相位像的工具。
SynchronizingtheSmallestPossibleSystem
AlexandreRouletandChristophBruder
Phys.Rev.Lett.121,053601(2018)
悬浮宏观粒子内
电子自旋的Ramsey干涉与自旋回波
RamseyInterferencesandSpinEchoesfromElectronSpinsInsideaLevitatingMacroscopicParticle
T.Delord,etal.
Phys.Rev.Lett.121,053602(2018)
非线性动力学和流体力学
责编:兰岳恒
对于具有轨道角动量模式的纳米级
单光子自旋分离器的设计
DesignforaNanoscaleSingle-PhotonSpinSplitterforModeswithOrbitalAngularMomentum
G.Li,etal.
Phys.Rev.Lett.121,053901(2018)
从事件时序模式推断网络连接
InferringNetworkConnectivityfromEventTimingPatterns
JoseCasadiego,etal.
Phys.Rev.Lett.121,054101(2018)
各向同性湍流中气泡的散布
DispersionofAirBubblesinIsotropicTurbulence
LiQuan,etal.
VargheseMathai,etal.
Phys.Rev.Lett.121,054501(2018)
在分支连接处隐形锚俘获粒子
结合数值模拟和解析分析,Oettinger等人证明在流动分支连接处捕获的有限惯性粒子是基于不可见的锚状三维流动结构。这些依赖于雷诺数的锚定义了将粒子限制在连接处的俘获区域。对于大范围内的斯托克斯数,这些结构占据了流域的很大一部分。对于V形结中的流动,在临界斯托克斯数处,可以观察到一个拓扑相变,将两个锚点合并为一个。根据稳定性分析,进一步确定了粒子大小和密度的参数区间,其中可由锚点发生捕获。(闫子硕)
InvisibleAnchorsTrapParticlesinBranchingJunctions
DavidOettinger,etal.
Phys.Rev.Lett.121,054502(2018)
等离子体与束物理
责编:陈少永
激光等离子体加速器拓扑结构的光学控制
Vieira等人提出一种扭曲等离子体加速器,能够产生带有螺旋电流剖面的涡旋相对论电子束。涡旋电子束的角动量是量子化的,它决定着电子束的横向运动,并且最终使电子束围绕扭曲尾场形成螺旋粒子轨道。在该方案中,激光尾场加速器由一种叫作光弹簧的带有螺旋光强时空分布的激光束驱动。研究发现光弹簧在激发扭曲等离子体尾场时可以旋转,为控制扭曲尾场的相速度、能量增益和捕获效率提供了一种新的机制。(杨生鹏)
OpticalControloftheTopologyofLaser-PlasmaAccelerators
J.Vieiraetal
Phys.Rev.Lett.121,054801(2018)
可见光范围内非相干
切伦科夫衍射辐射的直接观测
Kieffe等人观察到了在康奈尔正负电子存储环(Cornellelectron-positronstoragering)中,当光束通过熔融石英辐射器表面附近(距离大于0.8mm)时,由5.3GeV正电子束发射的非相干切伦科夫辐射(Cherenkovradiation)。辐射器形状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将切伦科夫光子发送到探测器中,该探测器由装有增强摄像头的紧凑光学系统组成。该光学系统允许测量2D图像和带有偏振的角度分布。同时,R.Kieffe等人还测量了相应的光强(光强是光束与辐射器表面间的距离的函数),测量结果与理论预测吻合较好。高度相对论的粒子在宽光谱范围内会产生大量非相干辐射。在碰撞参数为1mm的2cm长辐射器中,当波长为600±10nm时,测量到每粒子每转的光输出为0.8×103光子。该发现可用于加速器中轻子和强子的无创光束诊断。(秦晨,牟茂淋)
DirectObservationofIncoherentCherenkovDiffractionRadiationintheVisibleRange
R.Kieffer,etal
Phys.Rev.Lett.121,054802(2018)
AlcatorC-mod托卡马克Diverted等离子体
高密度情况下高效低混杂电流驱动的发现
ObservationofEfficientLowerHybridCurrentDriveatHighDensityinDivertedPlasmasontheAlcatorC-ModTokamak
S.G.Baek,etal
Phys.Rev.Lett.121,055001(2018)
凝聚态物理:结构
责编:殷志平
量子固体中的塑性形变:
He的位错崩塌与蠕变
[编辑推荐语]对固态He塑性形变的首次测量可能会发现位错不同寻常的特性。
PlasticDeformationinaQuantumSolid:DislocationAvalanchesandCreepinHelium
Z.G.ChengandJ.Beamish
Phys.Rev.Lett.121,055301(2018).
自旋轨道耦合的玻色-爱因斯坦
凝聚体中的负质量效应
在许多量子系统中可以通过调控色散关系来实现负有效质量。最近在自旋轨道耦合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系的实验揭示出负有效质量能够阻止冷凝物的自由膨胀并且导致密度条纹[M.A.Khamehchietal.,Phys.Rev.Lett.118,155301(2017)]。本文中作者揭示了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波包的自相干涉,当表征体系色散关系的两个有效质量参数其中一个为负的时候就会发生。作者证实自旋轨道耦合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系存在这样的机制,在这个机制下控制冷凝体的输运和扩散的两个质量参数都是负的,这会使得相向自干涉波包具有很多新奇的现象。(曹锦)
Negative-MassEffectsinSpin-OrbitCoupledBose-EinsteinCondensates
DavidColas,etal
Phys.Rev.Lett.121,055302(2018)
2D至4D玻璃中普适的非声子态密度
现在已经确定结构玻璃具有无序和阻挫诱导的软准局域激发,其在各种玻璃现象中起着关键作用。最近的工作已经确定,在三维模型玻璃成形器中,这些非声子软激发可以采取准定位谐波振动模式的形式,其频率遵循普适的态密度D(ω)~ω4,与微观细节无关,并且适用于广泛的玻璃制备方案。在这里,作者进一步在二维和四维模型结构玻璃中通过直接测量建立振动模式的非声子密度的普适性。作者还研究了它们的局部化程度,这种局部化程度在较低的空间维度上通常较弱,在二维上产生明显的系统大小依赖于非声子态密度,而不是在更高的维度上。最后,作者确定了一个基本的玻璃频率标度ωc,超过该频率标度,普适ω4定律就会不成立。(麻晓波)
UniversalNonphononicDensityofStatesin2D,3D,and4DGlasses
GeertKapteijns,et,al.
Phys.Rev.Lett.121,055501(2018)
Ca掺杂的SrTiO3化合物中
反铁畸变相的超快驰豫动力学研究
UltrafastRelaxationDynamicsoftheAntiferrodistortivePhaseinCaDopedSrTiO3
M.Porer,M.Fechneretal.
Phys.Rev.Lett.121,055701(2018)
低噪声对比率电子显微图像的单原子探测
单原子探测对于很多科学技术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电子与物质的强相互作用使透射电子显微镜成为最有前途的技术之一。特别地,利用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进行的像差校正,在探测单个原子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然而,为了克服使用高能电子带来的辐射损伤,输入的电子剂量应该保持在足够低的水平。这就产生了低信噪比和弱对比度的图像,特别是对于轻元素的纳米材料。为了解决这一问题,Fatermans等人提出了一种结合基于物理的模型拟合与模型-序的选择方法,使之能够进行高可靠型的单原子检测。(刘瑞)
SingleAtomDetectionfromLowContrast-to-NoiseRatioElectronMicroscopyImages
J.Fatermans,etal.
Phys.Rev.Lett.121,056101(2018)
金纳米晶体中的大应变伪弹性
金属中的伪弹性一般是和相变联系在一起的(例如形状记忆合金),而最近在小于10纳米的银纳米晶体中,实验观察到当对其施加大的应变之后也会发生快速恢复其原始形状的现象。在纳米尺度的金属中发现伪弹性性质极大程度的改变了人们对小尺度固体物理性质与表面原子运动的理解。至今人们都不清楚在不同的纳米晶体尺度下的金属是否会存在伪弹性。尽管表面扩散和位错介导过程已经被提了出来,而在原子尺度和纳米长度尺度下观察形变的困难阻止了人们对纳米尺度下伪弹性的清晰机制的理解。在准静力和非静力的压力条件下,作者利用金刚石压腔来压缩胶体金纳米晶体进一步加深了对纳米金属伪弹性的理解。纳米晶体结构的变化的测量利用了光学光谱以及透射显微镜技术,并利用电动理论建立模型。作者发现3.9纳米的金纳米晶体在被施加一个大至20%的单轴应力(等价于一个横纵比为2的椭球)之后展现出了伪弹性形状恢复现象。而纳米晶体的吸收效率在发生形变之后则不再恢复,这暗示着在形变之后纳米晶体中也许产生了晶体缺陷。(曹锦)
PseudoelasticityatLargeStrainsinAuNanocrystals
X.WendyGu,etal
Phys.Rev.Lett.121,056102(2018)
凝聚态物理:电子性质
责编:袁喆,马锋杰,沈卡
用随机技术研究
TimePropagationandSpectroscopyofFermionicSystemsUsingaStochasticTechnique
KaiGutheretal.
Phys.Rev.Lett.121,056401(2018)
光谱法鉴定量子自旋液体中的低能激发
Low-EnergyExcitationsinQuantumSpinLiquidsIdentifiedbyOpticalSpectroscopy
A.Pustogowetal.
Phys.Rev.Lett.121,056402(2018)
铁电隧道结中缺陷辅助隧道电阻
最近的实验结果证明了由反位TiSr缺陷诱导的SrTiO3薄膜的铁电性。这开启了使用SrTiO3作为铁电隧道结(FTJ)这一新兴的有望用于纳米电子学的电子器件中的势垒层的可能。Klyukin等使用密度泛函理论结合量子输运计算应用于Pt/SrTiO3/PtFTJ原型,他们证明了由反位TiSr缺陷引起的局域间隙能态是增强电子隧穿电导的原因,且可以通过铁电极化控制。他们的考虑了多种缺陷的紧束缚模型表明,当缺陷能级通过其中一个极化态引入至费米能量时,预测的缺陷辅助隧道电阻效应被极大放大。他们的结果对基于具有缺陷的传统铁电势垒的FTJ具有影响,并且可以用于设计新型的具有增强性能的FTJ。(方子明)
Defect-AssistedTunnelingElectroresistanceinFerroelectricTunnelJunctions
KonstantinKlyukinetal.
Phys.Rev.Lett.121,056601(2018)
三层石墨烯中的朗道能级图和
连续旋转对称性破缺
在按Bernal方式堆叠的三层石墨烯(ABA-stackedtrilayergraphene,TLG)中,填充因子在-6到6之间的零阶朗道能级(Landaulevels,LLs)的序列是未知的,因为它敏感的依赖于TLG中的电荷分布情况。本文中,Datta等人在超纯净TLG样品中,利用量子霍尔效应对电场和磁场的响应,确定了零阶朗道能级的序列,并用紧束缚模型计算了系统的朗道能谱。同时,作者发现在ABA堆叠的TLG结构中,最外两层的电子密度高于中间层的电子密度,而由于三角形弯曲造成的连续旋转C3对称性破缺,也使得朗道能级之间展示出反交叉特征。(刘钱)
LandauLevelDiagramandtheContinuousRotationalSymmetryBreakinginTrilayerGraphene
B.Dattaetal.
Phys.Rev.Lett.121,056801(2018)
基于二维材料的Schottky基
异质结构中的普适标度律
[编辑推荐语]长期寻求的简单标度律可以为2D电子设备优化铺平道路。
Ang等人在基于二维材料的Schottky异质结中发现了载流子输运新的普适标度律。作者发现在包括非相对论电子气、Rashba自旋电子系统、单层和少层石墨烯、过渡金属二硫化物和拓扑固体薄膜等一系列二维系统中,反向饱和电流(J)与温度普适地满足log(J/Tβ)∝1/T,对于横向Schottky异质结β=3/2,而对于垂直Schottky异质结β=1。这种普适性源于热电离过程和面内载流子动力学的强耦合。作者提出的模型解决了之前工作中存在的争议并与近期的实验结果相符。这种普适的标度律标志着过去60年被大家广泛采用的经典二极管方程中β=2的标度律失效。这些发现为确定二维材料异质结Schottky势垒高度提供了简单解析标度,开辟了一条理解纳米尺度界面物理和应用器件设计的道路。(李松)
UniversalScalingLawsinSchottkyHeterostructuresBasedonTwo-DimensionalMaterials
YeeSinAngetal.
Phys.Rev.Lett.121,056802(2018)
量子液体中质心坐标的统计和动力学
受最近超冷气体实验的启发,Dóra等研究了有相互作用的一维费米气体的质心坐标性质,显示出几个不同的相。虽然质心的差异在例如相分离和电荷密度波相的绝缘相中消失,但它在金属相中仍然是有限的,使得形成Luttinger液体。通过将数值与玻色化相结合,他们证明了质心坐标的自关联函数在整个金属相中是普适的。它表现出持续的振荡,其短时动力学揭示了量子液体的重要特征,如Luttinger液体参数和重整化速率。质心的完整计数统计遵循如小系统满足的正态分布。他们的结果也适用于不可积系统且在实验实现范围内,譬如碳纳米管和冷原子气体。(方子明)
StatisticsandDynamicsoftheCenter-of-MassCoordinateinaQuantumLiquid
BalázsDóra,etal
Phys.Rev.Lett.121,056803(2018)
自旋轨道耦合与量子涨落的
相互作用导致铁磷酸盐的磁简并
最近在铁基超导体的实验表明,当逼近假定的磁量子临界点时,不同类型的磁序可在相图的窄区域上共存。尽管这些磁结构具有相同的波矢量,但它们破坏了晶格对称性。重要的是,最高的超导转变温度存在于该近乎简并的磁化态增殖(proliferation)区域。本文中,作者通过考虑自旋轨道耦合和涨落,利用重整化群方法计算各向同性和异性体系中的磁化态。结果表明由于自旋轨道耦合对量子磁化涨落的影响,C2相和C4相存在着自发的简并态。在形式上,量子临界点附近增强的磁化简并态表现为一个具有较大吸引力且稳定的高斯不动点。该结果为实验上不同的铁基化合物中C4相在C2相自旋密度波附近的增殖行为提供了令人信服的结果。(刘钱)
EmergentMagneticDegeneracyinIronPnictidesduetotheInterplaybetweenSpin-OrbitCouplingandQuantumFluctuations.
M.H.Christensenetal.
Phys.Rev.Lett.121,057001(2018)
过掺杂铜氧化物中铁磁涨落的演化
在掺杂的高温超导铜氧化物中,反铁磁性与超导性之间的关系被广泛研究,但是铁磁涨落效应对超导性的影响还不十分明朗。本文中,作者以过掺杂铜氧化物Bi-2201为例,研究超导和非超导体中铁磁性涨落的演化情况。磁化曲线显示:低温度时,在高度掺杂的晶体中,由于铁磁相变的前兆现象,磁化率趋于饱和。同时,在200K以下,利用介子自旋弛豫方法检测到自旋涨落的明显增强。相应地,由于巡游电子的存在,该铁磁涨落具有金属特征,使得面内电阻率在较宽温度范围内遵循4/3的幂函数规律。该结果有望用于理解过掺杂铜氧化物中超导转变温度降低的物理机制。(刘钱)
DevelopmentofFerromagneticFluctuationsinHeavilyOverdoped(Bi,Pb)2Sr2CuO6+δCopperOxides
K.Kurashimaetal.
Phys.Rev.Lett.121,057002(2018)
铀重费米子系统中的磁二元性
在5f电子组成的磁性系统中,局域和巡游性之间的二元性一直是长期存在的难题。在这里,作者借助于非弹性中子散射实验,揭示单晶体UPt2Si2系统中磁性的局域和巡游性。在反铁磁的状态下,作者观察到扩散性磁散射具有很宽的连续性以及令人意外的无相干自旋波,暗示着巡游磁性的存在。而在奈尔(Néel)温度下,带隙将被关闭。同时,自旋的相干动力学行为可以持续到很高温度。尽管如此,总磁谱权重的温度依赖却可以被J=4的局域磁矩很好地描述。此外,极化中子测量结果显示,磁波动主要是横向的,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任何巡游的纵向成分。这些结果表明,对UPt2Si2系统中的磁性需进行局域和巡游的双重描述。(刘钱)
DualNatureofMagnetisminaUraniumHeavy-FermionSystem
J.Leeetal.
Phys.Rev.Lett.121,057201(2018)
Kagome格子上具有
偶Ising规范场结构的量子自旋液体
QuantumSpinLiquidwithEvenIsingGaugeFieldStructureonKagomeLattice
Yan-ChengWangetal.
Phys.Rev.Lett.121,057202(2018)
CdSe量子点中正电子态的性质
此前的研究表明,正电子湮没光谱是一种探测嵌入薄膜中的配体封端半导体量子点电子结构和表面组分的高灵敏探测手段。然而,正电子是束缚在量子点内部还是局域在表面的疑问至今仍未得到解决。Shi等人对CdSe量子点的正电子湮没寿命光谱研究揭示了在358-371ps的窄范围内存在强寿命成分,这表明在量子点表面存在大量的正电子俘获和湮灭。此外,作者采用最近发展的加权密度近似公式进行了正电子波函数和寿命的第一性原理计算,表明了正电子表面态的存在并且获得了与实验值接近的正电子寿命。因此,这个工作解决了半导体量子点中正电子态的长期问题,并开辟了用高灵敏正电子湮灭技术获取胶体半导体量子点表面组成和配体-表面相互作用定量信息的途径。(李松)
NatureofthePositronStateinCdSeQuantumDots
WenqinShietal.
Phys.Rev.Lett.121,057401(2018)
单层WS2中双激子发射的
塞曼分裂和反转极化
原子级薄半导体为研究库仑束缚多体态的物理特性提供了理想的测试平台。Nagler等人通过面外磁场下偏振分辨光致发光光谱研究了单层WS2中磁场诱导的双激子劈裂,阐明了这种复合物的复杂结构。实验中观测到的双激子g因子约为-3.9,与中性激子的g因子很接近。双激子发射在线性极化激发下显示出倒置的场致圆偏振极化,也就是说双激子在磁场下的高能峰优先发射。这个现象可以通过动量空间中双激子成分的杂化构型及其在磁场中各自的能量行为来解释。这个工作揭示了暗激子在这种多体状态组成中的关键作用。(李松)
ZeemanSplittingandInvertedPolarizationofBiexcitonEmissioninMonolayerWS2
PhilippNagleretal.
Phys.Rev.Lett.121,057402(2018)
单层WSe2中受缺陷束缚
激子的微秒谷寿命
MicrosecondValleyLifetimeofDefect-BoundExcitonsinMonolayerWSe2
GalanMoodyetal.
Phys.Rev.Lett.121,057403(2018)
石墨烯等离激元的光热设计
纳米级光热源在治疗学、成像和催化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这种背景下,石墨烯提供了一个拥有独特光学、电学和热学性质的平台。这个工作中,Yu等人展示石墨烯纳米尺度响应的自洽活性光热调制。特别是,作者预言均匀石墨烯在连续外部光泵浦修饰的光学形貌中存在局域等离激元。这个结果依赖于干净的石墨烯在晶格温度保持接近环境温度的条件下光学泵浦所能造成的高电子温度。这个工作为石墨烯纳米光电子响应的光学控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李松)
PhotothermalEngineeringofGraphenePlasmons
RenwenYuetal.
Phys.Rev.Lett.121,057404(2018)
莫特绝缘体中高次谐波的产生
High-HarmonicGenerationinMottInsulators
YutaMurakamietal.
Phys.Rev.Lett.121,057405(2018)
通过光学磁电效应识别反铁磁畴
多铁材料中的磁比特可以通过低能耗的电场来控制从而引起广泛的研究兴趣。本文中,作者借助光学方法,利用不同畴之间的强吸收差异来研究LiCoPO4中的磁电反铁磁畴。结果显示,由于自旋波激发态的动态磁电效应,即使在零磁场中,不同畴之间的强吸收作用仍然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微观建模分析,作者同时捕捉到静态磁电效应的特征并指出该效应同时存在于具有正方4/m'mm对称性或更高对称性的反铁磁材料中。该研究有助于新一代非易失性存储器等自旋电子器件的开发。(刘钱)
IdentificationofAntiferromagneticDomainsViatheOpticalMagnetoelectricEffect
VilmosKocsisetal.
Phys.Rev.Lett.121,057601(2018)
铁电陶瓷中自发极化表面
大的类挠曲电响应
由于晶粒的随机取向以及晶粒中铁电畴的形成,非极性铁电陶瓷被认为是非极性的。在这里,Zhang等人发现铁电陶瓷的表面(~几微米厚)是自发极化的。由于相反表面铁电极化的取向是反平行的,铁电陶瓷整体上是非极性的。然而,如果材料非对称应变(例如弯曲),其会表现出源自极化表面压电响应的强类挠曲电的机电响应。他们的结果揭示了一个主要机制来解决非常重要但很大程度上未解决的问题:铁电体中实验测量的挠曲电效应通常比理论预测值大几个数量级。(方子明)
LargeFlexoelectriclikeResponsefromtheSpontaneouslyPolarizedSurfacesinFerroelectricCeramics
XiaotongZhangetal.
Phys.Rev.Lett.121,057602(2018)
补偿亚铁磁体中电流诱导畴壁运动
由于在检测和操纵反铁磁材料的磁性状态方面存在困难,使用电学方法研究其开关动力学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相比之下,亚铁磁性材料中的磁化状态即使在补偿点都很容易被探测,有望为高速自旋电子设备的实现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本文中,Siddiqui等人在重金属-稀土过渡金属双层膜系统中,研究电流对反铁磁耦合的畴壁动力学为的影响。结果显示,在角动量补偿点,电流诱导的畴壁速度达到最大。通过实验和建模,作者进一步揭示该类体系中的畴壁结构具有手性,且其在补偿点上仍保持不变,这表明在重金属-亚铁磁体双层膜中,Dzyaloshinskii-Moriya相互作用是由特定子格子的自旋取向而不是净磁化决定。(刘钱)
Current-InducedDomainWallMotioninaCompensatedFerrimagnet
S.A.Siddiquietal.
Phys.Rev.Lett.121,057701(2018)
软物质与生物物理
导读:巫浩;责编:涂展春
聚合物不可逆塌陷中
协同作用的动力学指征
KineticSignatureofCooperativityintheIrreversibleCollapseofaPolymer
VittoreF.Scolari,etal
Phys.Rev.Lett.121,057801(2008)
链长分散性对纠缠聚合物迁移率的影响
EffectofChainLengthDispersityontheMobilityofEntangledPolymers
BrandonL.Peters,etal
Phys.Rev.Lett.121,057802(2008)
带电圆柱附近的棒状抗衡离子:
抗衡离子凝聚与圆柱间相互作用
Cha等人使用蒙特卡罗模拟研究了一个由同号电荷的圆柱体和哑铃形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组成的系统,并聚焦于带相反电荷的离子内部结构的作用上。他们发现哑铃离子表现出由其长度决定的新奇的抗衡离子(Counterion)凝聚行为。由于哑铃形带相反电荷离子在空间上分离的电荷分布、哑铃形离子的取向和带电圆柱的曲率三者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带电平行圆柱体之间介导的有效静电相互作用也与点状离子的情况显著不同。作者展示了在由弱到中等强度的静电耦合中,虽然有效的同号电荷相互作用通常是排斥的,圆柱间的相互作用却可以是吸引的并且显示出对圆柱曲率和哑铃尺寸不同的敏感性,证实了离子结构的重要影响。
RodlikeCounterionsnearChargedCylinders:CounterionCondensationandIntercylinderInteraction
MinryeongCha,etal
Phys.Rev.Lett.121,058001(2008)
针织物力学响应中的Crackling动力学
CracklingDynamicsintheMechanicalResponseofKnittedFabrics
SamuelPoincloux,etal
Phys.Rev.Lett.121,058002(2008)
Vitrimers的动力学:
缺陷—通向应力弛豫之路
Vitrimers是由保持键总数不变的键交换机制来刻画的一类新聚合物。Ciarella等人提出了粗粒化模型来研究由动态键交换过程诱导的星形聚合物网络中的应力弛豫。作者展示了交换机制,一旦被激活,如何通过探测不同的拓扑结构来重新配置网络。所有这些结构都以最充分的反应来表征。他们的研究结果揭示了拓扑缺陷在调节交换反应和加速应力弛豫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该模型为Vitrimers以及其他键交换材料的动力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DynamicsofVitrimers:DefectsasaHighwaytoStressRelaxation
SimoneCiarella,etal
Phys.Rev.Lett.121,058003(2008)
自然时变图像的临界动力学
CriticalDynamicsofNaturalTime-VaryingImages
BrandonMunn,etal
Phys.Rev.Lett.121,058101(2008)
膜约束界面的宽度标度律
WidthScalingofanInterfaceConstrainedbyaMembrane
J.Whitehouse,etal
Phys.Rev.Lett.121,058102(2008)
靠鞭毛推进的微生物
TimeIrreversibilityandCriticalityintheMotilityofaFlagellateMicroorganism
KirstyY.Wan,etal
Phys.Rev.Lett.121,058103(2008)
正在发育的神经系统中的自组织临界性
GrowingCritical:Self-OrganizedCriticalityinaDevelopingNeuralSystem
FelipeYaroslavKalleKossio,etal
Phys.Rev.Lett.121,058301(2008)
[文字编辑:谢晓芝]
编辑:louolou
↓点击标题即可查看↓
1.正版印度神药为何这么贵?研究半世纪,两夺世界第一,出了五位顶级医学奖
2.吃瓜时节,我们用公式计算告诉你,如何科学地挑选西瓜!
3.一个64G的手机,装满文件后会变重吗?|No.114
4.为什么三体不稳定,我们的太阳系如此稳定?
5.世界杯伪球迷实用装X指南
6.为什么空调吹出的风有一股“空调味”?|No.111
7.火星上真的有水!“火星快车”探测到直径20千米的液态水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