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友变交钱?交友APP套路多,记者调查:有组织手把手传授引诱充值套路荆楚网

“天冷了记得保暖,我的未知爱人”、“哥哥也是进来相亲的吗?能听听我的故事吗”......网上流传的聊天指南中,教着这样的话术。这是用于各大交友平台的“斩男”秘诀,也是试图在交友APP上谋生的聊天员生财指南。

锦鲤公会工作人员向记者发来一张分级代理表

近日,极目新闻记者在网络消费者投诉平台——黑猫投诉上看到超3000条关于交友平台上充值聊天、不断送礼却落得一场空的投诉。极目新闻记者在调查后发现,这些试图在交友APP上寻找爱情的消费者误入骗局的背后,竟是有组织的话术培训和引诱充值的套路教学。在加入聊天公会后,记者获取了多份文字、视频版本的聊天搭讪教材。除了基本的聊天员招募与培训,一家公会还设置了六个级别的代理,每一级别的代理都可从团队成员处获得不同比例的抽成。律师建议用户发现受骗后尽快走法律途径维权,也可“以涉嫌诈骗”为由报警求助。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已有警方介入类似骗局。2022年7月,山西警方查处了一个名为“博今传媒”的婚恋交友电信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冻结涉案资金2000余万元。

充值聊天投诉超3000条

博弘公会工作人员向记者发来聊天指南

为此,多名消费者认为对面的聊天员是平台的“托”,又或者就是机器人。虽然遭遇相似,但这些消费者投诉的交友APP却各不相同。“他趣”、“闲聊”、“思慕”、“觅识”......仅记者看到的投诉内容,就涉及到上十个不同的APP。

交友APP投诉量逐日增加的同时,极目新闻记者发现,各社交平台上的聊天员招聘帖也屡见不鲜。

聊天员有组织可培训

“一台手机聊天也可以兼职赚钱”、“打字0.2-0.4元/条,语音通话2元-4元/分,视频4-10元/分”......极目新闻记者在多个网络平台搜索到聊天员招聘帖。在这些招聘帖中,女性聊天被明码标价,并告知应聘人只要对方回复了,聊天员就能赚到钱。

8月22日,极目新闻记者根据一则招聘帖的内容,应聘加入一家聊天公会。该公会海报显示,聊天员可在三个交友APP上工作。根据公会规则,男性只能做聊天员代理,而女性则可以选择成为代理也可以直接入职成为聊天员。

打开文件可以看到“哥哥,可以跟你约会吗”、“我们距离很近,可以见见吗”等话术教学,其中不乏一些暗示性话语。

记者随即询问如果想做聊天员代理,收益如何。涛哥随即发来一张截图显示,该公会的代理可分为6个级别。其中一级代理的团队业绩需要在0元到5000元之间,提成比例为15%,六级代理的团队业绩则需要高于50万元,提成比例也相应提高至25%。

记者亲测:半小时收益4.5元

聊天员获得收益的前提是交友APP的付费聊天设计。

在某交友APP上,女性用户和对方文字聊天、语音通话和视频通话都可获得收益,收益还会逐级提升。比如0级女性用户一次通话可获得49金币(相当于4.9元),而魅力等级40的女性用户则可设置视频一次收费159金币(相当于15.9元)。

山西警方抓获嫌疑人(图源:中国长安网)

”心遇“APP的设置则为女性聊天无需付费,男性有部分初始金币,发送一条消息需消耗3金币。当初始金币消耗完毕,男性可充值获取金币。

极目新闻记者在女性用户的APP界面上看到,有多条可以获取积分的方式(积分可提现):发布动态+0.1元、邀请视频通话+2元、录制快捷语音消息+0.2元......而男性用户的各项操作则可以赚金币。

纯凭打字聊天,收入并不丰厚。在回复了三四条打招呼的消息后,记者与一名用户攀谈了起来。对方表示确实需要充值才可与女性聊天,不过他只充值了几十元,打算用完后就退出。在完成部分平台任务,以及通过聊天获得部分积分后,半小时后记者的积分总额达45.55分。根据”心遇“规定,当积分达50分时,就可提现5元。

平台回应不会与公会合作

聊天员诱导充值的行为是否违规?交友App是否默认了聊天公会的存在,甚至与其合作?如果消费者自觉被诱导欺骗,如何维权?交友APP付费聊天的设计是否有违商业道德?

极目新闻记者发现,上述交友APP均由不同公司开发。

不过当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就上述情况向前述APP在线客服人员咨询时,拨通后,该客服回应记者称,平台没有下属公会,更无管理一说。请消费者保持高度警惕,如发现该情况,可以登记反馈给平台进行核实。对于付费聊天的规则设置,该客服还表示,用户可自行设置收费金额,也可以选择关闭。关闭后再聊天就不会收费了。

以“充值聊天”为关键词的投诉多达3000多条(图源:黑猫投诉APP)

对于付费聊天模式的设置,”心遇“工作人员回应称与陌生人交友聊天,为平台增值服务,参照行业内同类产品一般规则,会收取相应的互联网技术服务费。“该产品模式目前相对流行,尤其受到年轻人欢迎,付费的新模式一定程度保障双方的真实意愿,因不同平台模式差异付费体系会有一定差异。”该工作人员称。相比其他平台,”心遇“会在初期赠送用户免费金币,后期则有多样化的任务可向用户提供免费金币,并非都需要充值。

已有警方介入婚恋交友骗局

据《大河报》报道,2021年,女子付红玉就因在数款交友APP上做聊天员,日入数百元甚至数千元。付红玉丈夫李长治向媒体反映,付红玉一家姐妹5人在交友APP聊天半年合计挣了数十万元。比如,付红玉大姐一个月挣了4万多元;一中年男用户为了拿到大姐的联系方式,为她刷了很多礼物。不过,最终付红玉被交友APP上认识的男子骗走数万元,并与李长治离婚。

近日,警方也已介入跨区域的“婚恋交友”诈骗事件。公开报道显示,今年7月,山西省长治市公安局潞州分局摧毁了一个跨区域“婚恋交友”电信诈骗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15名,冻结涉案资金2000余万元。

资料显示,该团伙自称“博今传媒”,自2021年以来,在数人的组织下,大量招募键盘手、聊天员,伪装年轻漂亮的女孩,以想交友的单身男子作为诈骗对象,通过交友软件与对方套近乎聊感情。得知受害人所在城市后,诈骗分子会发送一个虚假的同城位置,并许诺可以见面,以事先准备好的聊天话术增进感情,逐渐取得受害人的信任和好感。随后引流到某APP,诱骗受害人不断充值。

警方还查明,该团伙以“公司—团队—代理—聊天员”的模式进行管理,分工明确、组织严密,有固定话术培训和诈骗流程,诈骗的钱财按照不同层级对应比例进行抽成,具有作案手段模式化、作案流程程序化等特点。

警方还称,经查此案中的受害人涉及全国多地。目前,15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还在进一步深挖中。

律师:用户可”以涉嫌诈骗“为由报警

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库、高级工程师周迪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大量交友APP采用“追求者付费”的模式,实际上几乎都是男性付费。而在当前的社交领域,普遍存在互联网黑灰产现象:如机器人、兼职聊手等。

“如果涉及诱导欺诈、杀猪盘、机器人脚本,以及陪聊员侵犯他人的肖像权等等,就已涉嫌违法违规。聊天平台上的女性用户如果能够获得金钱奖励,她们的行为就属于经营者行为的组成部分,这个交易属于不公平交易。涉嫌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诈骗。”周迪说:“用户要理性看待交友软件,提高防范意识。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压实平台责任,加大监管力度,切实保障用户权益。”

上海秦兵(北京)律师事务所主管律师戚谦则表示,交友APP诱导男性用户持续付费,在女性聊天收入达到一定金额后发展下线并对下线抽成,且设置有六级代理,这种与交友APP合作并通过培训话术并为交友APP输送人员的公会,已涉嫌违法。

“男性用户在诱导下持续付费后发现受骗,可选择向法院起诉,但自身存在过错,应承担一定责任。当然,如果交友APP存在严重违法犯罪行为,男性用户可以向公安机关以涉嫌诈骗为由报警,以挽回自己的损失。”戚谦指出。

THE END
1.「反诈朋友圈」“交友+诈骗手段”复合型诈骗的常见形式,务必做好交友软件添加QQ进行交友 诈骗分子会利用热门交友软件进行引流,在“性感”视频下留下QQ号,等待受害人“上钩”;点赞、关注受害人的社交账号,谋取受害人的关注。 诈骗流程 (一)交友客服主动联系,拉受害人进群或入会。 交友群中充斥着大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3OTYxMzQwMg==&mid=2247595609&idx=3&sn=f3862db5f6c97f6bb9093f1d5db74adc&chksm=eac459863a91f798201ec87ade31034d342ba08d6f550623445dffcbbce01e5b61a9d94851c4&scene=27
2.体制内专属相亲交流群婚恋单身真爱心有灵犀应广大热心读者的迫切需求,我们以省份为单位,为体制内的单身青年们创建了联谊相亲交流群。 1、深入探讨体制内特有的婚恋现象与话题。 2、分享相亲心得、交流经验,互帮互助,共同进步,一起为寻找真爱出谋划策。 3、深入了解男女思维的差异,洞悉彼此的真实想法。 https://www.163.com/dy/article/JJ80952L055616WX.html
3.大家以后加微信交友群,一定要注意不要被骗,发现不对后赶紧退群大家以后加微信交友群,一定要注意不要被骗,发现不对后赶紧退群 闲着无聊,在上加了一个微信交友群,加进去之前,说是在里面只聊一些吐槽,没有其他的,而且都是女https://m.douban.com/group/topic/307986359/
4.风险提示相亲对象诱导充值 搭讪背后套路满满 记者发现,除了老年人相亲交友群,各类相亲交友软件和小程序也层出不穷,里面不乏老年人的身影。 采访中,湖南怀化的张女士和河北唐山的王女士向记者反映:家中老人在一款名为“呼×”的相亲交友软件中充值,张女士的父亲一个月内充值了1000多元,王女士的父亲最多一日内就充值了700余元http://credit.siping.gov.cn/tslm/fxts/202310/t20231016_2775701.html
5.再“卧底”00后交友群,这次我彻底蒙圈了10 分钟就有 100+ 人进群;在不断有人退群的情况下,这个群的引流效率还是达到了 500 人/小时。 一番研究后,我扒出了他们的「 QQ群 SEO 优化」套路…… ① 优化名称:添加关键词相关 首先,我发现,这些群聊的名称都是几个关键词的集合体,比如“同城”、“00后”、“90后”、“处CP”、“交友”、“扩列”https://36kr.com/p/1366887658980740
6.北京同城约会同城交友最新北京交友北京珍爱网让同城交友不再困难,在这里你可以快速找到适合自己的交友对象,北京珍爱网聚集了大量高质量的会员信息,选择北京交友就上北京珍爱网,这里的交友群给你的帮助会非常大,北京珍爱网给你的交友信息很专业。https://zxa12.zhenai.com/
7.网络交友套路深,小心谨慎才是真!别好奇,“裸聊”肯定是陷阱他们会无限制的要钱 甚至还会要求去贷款 随后民警让他 下载了国家反诈中心APP 避免今后再次被骗 警方提醒 网络交友套路深 小心谨慎才是真 色字头上一把刀 要操持健康上网 健康交友的心态 真的遇到裸聊敲诈 不要犹豫 立即报警 报送:警民直通车奉贤 编辑:戴君文https://www.jfdaily.com/sgh/detail?id=549131
8.法治青年说真诚“交友”高薪“兼职”……当心,你的贴心“网友近年来,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利用互联网聊天工具对我境内人员实施勾连、策反的案件屡有发生。他们以交友、兼职等为诱饵,让目标对象不知不觉“上钩”,其中有些人还是涉世未深的年轻人,甚至是在校大学生。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到底有哪些“套路”? 从近年来国家安全机关侦破的相关案件来看,他们往往活跃于各类军事论坛、社交https://m.dztcqrm.com/news_details.html?from=web&id=8758
9.相亲还是诈骗?部分网络婚恋交友平台陷阱重重套路二:诈骗分子在婚恋交友App主动提出想深入了解,甚至要求很快见面,并时不时提到投资赚到了钱,建议相亲对象参与,并怂恿对方购买虚假股票等金融产品。 套路三:有些受害者在某婚恋App上花费高价购买了VIP服务,以为后续的相亲能更放心,在此后与平台上的异性接触过程中放松了警惕,被不法分子骗取钱财,金额高达数十万元。https://h5.nj.nbtv.cn/news.html?articleId=40005714
10.“杀猪盘”有了新套路不谈感情直奔诈骗从认识、交友到婚恋,最后被骗,这是传统“杀猪盘”的套路。不过,最近“杀猪盘”有了新的变化,为了尽可能提高诈骗效率,骗子对于感情的“投入”越来越少,在有的骗局中,骗子甚至基本不谈感情。10月27日,太原公安万柏林分局向社会发布信息,专门讲讲不谈感情的“杀猪盘”如何实施诈骗,又该如何进行防范? http://news.sxrb.com/GB/314086/9640542.html
11.[共同关注]一问到底·网络交友诈骗花样百出套路有哪些?锁定目标00:04:19 井盐、海盐、湖盐到底有什么区别?名医来解答 生活圈 00:09:46 女子被造谣“出轨快递小哥” 法院受理刑事自诉 热线12 00:02:15 欧洲大国为何纷纷“向东看”? 中国舆论场 00:00:26 2020年或成日本有统计以来最热一年 今日亚洲 00:00:21 上海地铁“静音令”本月1日起正式实施 朝闻天下 00:07:59http://m.app.cctv.com/vsetv/detail/C10318/27df9a16f691470cbc4b87452e584164/index.shtml
12.揭秘交友诈骗的三大套路这类诈骗者通常以单身女性形象出现,通过发布单身生活、想谈恋爱等内容的文案,或展示热爱生活的图片视频来吸引注意。一旦有人点赞或评论,她们会主动关注并私信问候,然后以“我很少玩痘印”“我们加个Q保持联系吧”等理由,在其他社交平台继续与用户联系。随着聊天的深入,她们会利用结婚交友为诱饵,要求用户下载特定的聊天https://mbd.baidu.com/newspage/data/dtlandingsuper?nid=dt_5101064286812386643
13.网络诈爱——你以为的爱情,可能都是套路无独有偶,市民张小姐也曾遇到这种事,她的朋友圈信息被人实时复制,自己发什么对方也跟着发什么,文字和图片都是一样的。后来,张小姐添加对方微信质问,对方立马将她删除了。 市民反映 不法分子学“秘籍” 专找单纯对象下手 市民朱先生喜欢玩交友软件,他告诉记者,交友软件里,一些女性的目的不单纯,但是聊天的套路都一https://www.qzwb.com/gb/content/2018-06/12/content_582943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