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人杯”辩论赛复赛辩峰登顶,逻辑为阶正方反方

11月11日晚,“树人杯”辩论赛复赛分别在南山校区财贞楼219教室、315教室举行。让我们来一睹这精彩的辩论现场吧。

商学院(法学院)

VS

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辩题:预制朋友圈是社交需求下的自我展演/预制朋友圈是社交焦虑下的无奈之举

正方认为,预制朋友圈是在积极展示自我、表达情感与想法。人是社会动物,有社交需求,而预制朋友圈的自我展演能够满足人的社交需求,因此这种自我展演有其必要性。正方强调,社交要考虑自我主体性,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导演,可以主动地美化、挑选自己想要展示的内容,选择性展示并不代表不真实。

反方则认为,预制朋友圈是对现实的美化与虚假呈现,是在试图操控社交的不可控性。朋友圈本应是展示真我的平台,预制朋友圈这种做法违背了其初衷,忽视了真实的自我。反方强调,社交焦虑普遍存在,而预制朋友圈会使这种焦虑感不断扩大。生活的意义不在于展示一个完美的自己,我们应当拥抱自身的不完美。

本场辩论赛优秀辩手为反方四辩郑佳瑶,胜利队伍为正方商学院(法学院)代表队。

医学院

元培学院

辩题:人工智能应该/不应该拥有法律人格

正方认为,人工智能拥有法律人格并不意味着它能拥有人类的各项权利。这种做法不但可以实现有效监管,而且能更清晰地划分责任,其目的是更好地维护人类利益。正方强调,考虑到未来强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保证人工智能发展的透明度,赋予其法律人格是一种更好的解决途径。

本场辩论赛优秀辩手为正方一辩丁建宁,胜利队伍为反方元培学院代表队。

219教室处于谁“语”争锋的同时,315教室也进行着激烈的思维碰撞。

外国语学院

蔡元培艺术与设计学院

辩题:MBTI测试让年轻人更容易/更难了解自己

正方辩手开篇立论,点明MBTI能帮助年轻人更有效地进行职业规划、人际交往和自我提升,而非定义自己,固化自己。他们强调MBTI测试的结论导向较积极,能帮助年轻人在共鸣与共情中寻找个体归属感、获取群体认同感,从而更精准地描绘丰富、多面的自我肖像,和现实生活形成良性互动。

反方辩手条理清晰,利用大量现实依据指出MBTI在科学界的不稳定性、极端性,以及它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和无法引导年轻人进行深入思考的缺陷。同时他们表示MBTI测试的理论基础、性格分类过于简单,无法发掘年轻人的内在潜力。这可能不仅不能帮助年轻人摆脱迷茫,反而会将他们贴上标签、困于现状。

本场辩论赛的优秀辩手为反方四辩宗友思齐,胜利队伍为正方外国语学院代表队。

数理信息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

辩题:脱口秀带给观众的更多是娱乐性/启发性

正方认为脱口秀带给观众的更多是娱乐性。对此,他们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证:在起源上,脱口秀为满足观众的娱乐需求而生;由现场看,脱口秀也以营造诙谐氛围为中心;从观众的观看诉求出发,大多数观众是为放松身心、开怀大笑为目的。他们着重表明:娱乐性是脱口秀的核心功能,而启发性仅是附加产品。

反方辩手逻辑严密,通过引用多个社交平台的调查数据,论证脱口秀引人深思、启发性强的特点。他们提出脱口秀多以时政新闻、人生探讨为主题,借助幽默的段子帮助观众进行自我和解、消解焦虑。与此同时,他们言辞犀利,反驳了正方脱口秀以娱乐性为目的的主张,重申了脱口秀带来的启发性更为深远的论点。

本场辩论赛的优秀辩手为正方三辩茅莹颖,胜利队伍为反方教师教育学院代表队。

THE END
1.赛事回顾丨“理综杯”十二院联合辩论赛共计141人参赛! 赛事辩题回顾 这是一场为期一个月, 进行了27场比赛的赛事! ——— 第一轮 高考后应该/不应该以就业为第一考量 交友类app能/不能缓解当代年轻人的社交焦虑 ——— 第二轮 舆情反转是/不是网民理性的体现 直播带货有/没有让消费者体验变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g2OTcyNDkwOQ==&mid=2247500670&idx=1&sn=cfe76950982bcbe6edf7d6d9d46cf0e4&chksm=ce9a24fcf9edadeac3d51ff5e53f3c7d6e77e0fc356d41f99a300517483b53214708453355d7&scene=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