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推”(新结识的女性,快速发生关系)、“打压”(故意贬低女性,让对方“服帖”)、“高价值展示”(虚假包装“朋友圈”,炫富照片等方式吸引女性)…这些均是“不良PUA教程”中“术语”。源于北美的PUA(Pick-upArtist),原指帮助青年男女结识异性的“搭讪艺术学”,2008年左右传入中国,受从业者素质低下及利欲熏心等因素影响,呈现诈骗化趋势。伴随近十年国内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社交软件APP已成为了“不良PUA”的重灾区。就此情况,中国新闻周刊记者对涉嫌违规违法的“社交软件PUA教学”机构,进行了暗访。
代聊探探“撩到女生去你家”
记者伪装成买方,与一家号称“全网唯一敢直播帮听众现场撩妹”的PUA机构取得联系。该机构位于成都,营业注册信息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一名“4年资深情感大师”对记者介绍,该公司主要教授男性如何在社交软件APP“探探”上寻找、搭讪陌生女性。在机构的宣传物料上,“如何把女性变服帖”、“半小时内让对方来家里”等以精神操纵、骗色为主要目的的“探探聊天话术教程”十分明显。
关于收费模式,“大师”对记者介绍:支付369元,可获得名为“从陌生撩到确定关系”的十套聊天记录,是“可复制的撩妹话术”;而支付1369元,可由“大师”使用“客户”的探探账号,提供“代聊服务”。“大师”向记者展示了“代聊案例”截图,并向记者保证“把陌生妹子撩到去你家”。当记者询问,可否“代聊”现实生活中已经认识的异性,“大师”以“探探上的陌生女性分数更高”为由拒绝了记者;而关于“代聊案例”截图的真实性,“大师”也不想多做解释,只是一味催促记者迅速“付费”。
组团拍摄“豪车、酒店照”,发朋友圈
记者了解到,该PUA机构认为“展示面”不仅可以用来“把妹”,还可以用来“赚钱”,也就是在骗取目标女性感情的同时,进一步骗取对方的金钱。方法是通过展现“高价值”的虚假照片,结识“高分”女性,“让比你更高层次的人产生一种共鸣,认为我们是同一种人”,“女性永远是感性思维去消费,只要感觉对了,她就愿意给你买单”。
机构经营者对记者介绍,以北京为例,2998元的“套餐”可拍摄“国贸酒店下午茶”“国贸酒店房间内”“剪刀门迈凯伦超跑豪车”等7个项目,并向记者展示了之前为“组团客户”在同一场景拍摄的虚假照片案例。记者注意到,案例中多位不同“客户”不仅动作基本一致,甚至穿着同一套服装,对此经营者的解释是“多加费用,可借名牌服装”,更可提供“个人形象改造”等“升级服务”。
“展示面”机构为“组团客户”拍摄的虚假照片
社交APP:被下架,去入口,积极配合
4月16日,国家网信办启动了小众即时通信工具的专项整治,“探探”“比邻”“聊聊”“密语”等9款社交软件均因涉嫌不良信息传播而“榜上有名”。4月28日,主打陌生人社交的探探APP在安卓市场被下架,5月1日在苹果应用商店被下架。就此情况,其母公司陌陌向新浪科技回应“将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的要求,全面自查自纠,深入开展整改,自觉维护健康绿色的互联网生态”。截止记者发稿时(5月25日),“探探”APP仍未上架。
可能是刚需?都市单身男女,手机陌生人社交
根据国内知名婚恋网站“珍爱网”发布《2018单身人群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单身人口总数为2.4亿,深圳、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为单身的“重度地区”,59.46%的单身人群已“3年及以上”之久没有伴侣,近七成城市单身青年为此“感到焦虑”。报告中显示,“婚恋网站/APP”方式为城市青年的“主要脱单方式”,使用占比38%。
与此同时,国人对于手机的依赖程度,也一定程度加剧了用户市场对于“陌生人社交软件”的使用需求。就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公司QuestMobile发布的《移动互联网2018半年报告》可看出,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高达289.7分钟,即每人每天会花费4.8小时使用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通信工具。除去互联网公司自我监管外,北京天平(长沙)律师事务所律师刘京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部门也应加强监管,做好不良PUA的预防和普及工作;鼓励、协助受害者取证、维权;工商部门对企业感情咨询范围进行严格的门槛限制与资质审查;司法机关加大对不良PUA犯罪的打击力度,完善相应惩处细则。在全社会多部门的通力配合下,进一步净化互联网社交APP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