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目标——信息收集——漏洞探测——漏洞验证——编写报告——信息整理——获取所需——信息分析
POC:全称'ProofofConcept',中文'概念验证',常指一段漏洞证明的代码。EXP:全称'Exploit',中文'利用',指利用系统漏洞进行攻击的动作。Payload:中文'有效载荷',指成功exploit之后,真正在目标系统执行的代码或指令。Shellcode:简单翻译'shell代码',是Payload的一种,由于其建立正向/反向shell而得名。
POC是用来证明漏洞存在的,EXP是用来利用漏洞的,两者通常不是一类,或者说,PoC通常是无害的,Exp通常是有害的,有了POC,才有EXP。Payload有很多种,它可以是Shellcode,也可以直接是一段系统命令。同一个Payload可以用于多个漏洞,但每个漏洞都有其自己的EXP,也就是说不存在通用的EXP。Shellcode也有很多种,包括正向的,反向的,甚至meterpreter。Shellcode与Shellshcok不是一个,Shellshock特指14年发现的Shellshock漏洞。3389、4899肉鸡
3389是WINDWS终端服务(TerminalServices)所默认使用的端口号,该服务是微软为了方便网络管理员远程管理及维护服务器而推出的,网络管理员可以使用远程桌面连接到网络上任意一台开启了终端服务的计算机上,成功登陆后就会象操作自己的电脑一样来操作主机了。这和远程控制软件甚至是木马程序实现的功能很相似,终端服务的连接非常稳定,而且任何杀毒软件都不会查杀,所以也深受黑客喜爱。黑客在**了一台主机后,通常都会想办法先添加一个属于自己的后门帐号,然后再开启对方的终端服务,这样,自己就随时可以使用终端服务来控制对方了,这样的主机,通常就会被叫做3389肉鸡。Radmin是一款非常优秀的远程控制软件,4899就是Radmin默认使以也经常被黑客当作木马来使用(正是这个原因,目前的杀毒软件也对Radmin查杀了)。有的人在使用的服务端口号。因为Radmin的控制功能非常强大,传输速度也比大多数木马快,而且又不被杀毒软件所查杀,所用Radmin管理远程电脑时使用的是空口令或者是弱口令,黑客就可以使用一些软件扫描网络上存在Radmin空口令或者弱口令的主机,然后就可以登陆上去远程控制对恶劣,这样被控制的主机通常就被成做4899肉鸡。
免杀就是通过加壳、加密、修改特征码、加花指令等等技术来修改程序,使其逃过杀毒软件的查杀。
花指令就是几句汇编指令,让汇编语句进行一些跳转,使得杀毒软件不能正常的判断病毒文件的构造。说通俗点就是”杀毒软件是从头到脚按顺序来查找病毒。如果我们把病毒的头和脚颠倒位置,杀毒软件就找不到病毒了“。
“反弹端口”原理服务端(被控制端)主动连接客户端(控制端),为了隐蔽起见,监听端口一般开在80(提供HTTP服务的端口),这样,即使用户使用端口扫描软件检查自己的端口,也难以发现。而控制端发给服务端的数据是一个第三方的空间来实现的,一般用一个主页空间,控制端通过FTP写主页空间上的一个文件,而服务端定期***TTP协议读取这个文件的内容,当发现客户端让自己开始连接时,就主动连接。这样,控制端就可以穿过防火墙,甚至还能访问局域网内部的电脑。
软件加壳“壳”是一段专门负责保护软件不被非法修改或反编译的程序。它们一般都是先于程序运行,拿到控制权,然后完成它们保护软件的任务。经过加壳的软件在跟踪时已看到其真实的十六进制代码,因此可以起到保护软件的目的。
软件脱壳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相应的工具,把在软件“外面”起保护作用的“壳”程序去除,还文件本来面目,这样再修改文件内容就容易多了。
蠕虫病毒它利用了WINDOWS系统的开放性特点,特别是COM到COM+的组件编程思路,一个脚本程序能调用功能更大的组件来完成自己的功能。以VB脚本病毒为例,它们都是把VBS脚本文件加在附件中,使用*.HTM,VBS等欺骗性的文件名。蠕虫病毒的主要特性有:自我复制能力、很强的传播性、潜伏性、特定的触发性、很大的破坏性。
缓冲区溢出功击者向一个地址区输入这个区间存储不下的大量字符。在某些性况下,这些多余的字符可以作为“执行代码”来运行,因此足以使功击者不受安全措施限制地获得计算机的控制权。
CMD是一个所谓命令行控制台。有两条进入该程序的通道:第一、鼠标点击“开始—运行”,在出现的编辑框中键入“CMD”,然后点击“确定”;第二、在启动Windows2000的时候,按F8进入启动选择菜单,移动光条或键入数字至安全模式的命令行状态。出现的窗口是一个在win9x系统常见的那种MSDOS方式的界面。尽管微软把这个工具当做命令解释器一个新的实例,但使用方法去和原来的DOS没有区别。
嗅控器(Snifffer)就是能够捕获网络报文的设备。嗅控器的正当用处在于分析网络的流量,以便找出所关心的网络中潜在的问题。
路由器(Routers)是用来连接不同子网的中枢,它们工作于osi7层模型的传输层和网络层。路由器的基本功能就是将网络信息包传输到它们的目的地。一些路由器还有访问控制列表(ACLs),允许将不想要的信息包过滤出去。许多路由器都可以将它们的日志信息注入到IDS系统中,提供有关被阻挡的访问网络企图的宝贵信息。
环境虚拟机目标靶机系统的安装HTTP协议网站搭建
是共享“命名管道”的资源,它是为了让进程间通信而开放的饿命名管道,可以通过验证用户名和密码获得相应的权限,在远程管理计算机和查看计算机的共享资源时使用。
确切的讲,简单的应该是“缓冲区溢解释就是程序对接受的输入数据没有执行有效的检测而导致出”。错误,后果可能是造成程序崩溃或者是执行攻击者的命令。大致可以分为两类:(1)堆溢出(2)栈溢出
随着B/S模式应用开发的发展,使用这种模式编写程序的程序员越来越来越多,但是由于程序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相当大一部分应用程序存在安全隐患。用户可以提交一段数据库查询代码,根据程序返回的结果,获得某些他想要知的数据,这个就是所谓的SQLinjection,即:SQL注意入。
是可以实行注入的地方,通常是一个访问数据库的连接。根据注入点数据库的运行帐号的权限的不同,你所得到的权限也不同。
通俗的讲就是局域网,比如网吧,校园网,公司内部网等都属于此类。查看IP地址如果是在以下三个范围之内的话,就说明我们是处于内网之中的:10.0.0.0—10.255.255.255,172.16.0.0—172.31.255.255,192.168.0.0—192.168.255.255
直接连入INTERNET(互连网),可以与互连网上的任意一台电脑互相访问,IP地址不是保留IP(内网)IP地址。
相当于一种数据的传输通道。用于接受某些数据,然后传输给相应的服务,而电脑将这些数据处理后,再将相应的恢复通过开启的端口传给对方。一般每一个端口的开放的偶对应了相应的服务,要关闭这些端口只需要将对应的服务关闭就可以了。
所谓“肉鸡”是一种很形象的比喻,比喻那些可以被攻击者控制的电脑、手机、服务器或者其他摄像头、路由器等智能设备,用于发动网络攻击。例如在2016年美国东海岸断网事件中,黑客组织控制了大量的联网摄像头用于发动网络攻击,这些摄像头则可被称为“肉鸡”。
僵尸网络Botnet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传播手段,将大量主机感染病毒,从而在控制者和被感染主机之间所形成的一个可一对多控制的网络。僵尸网络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众多的计算机在不知不觉中如同中国古老传说中的僵尸群一样被人驱赶和指挥着,成为被攻击者执行各类恶意活动(DDOS、垃圾邮件等)利用的一种基础设施。
就是那些表面上伪装成了正常的程序,但是当这些程序运行时,就会获取系统的整个控制权限。有很多黑客就是热衷使用木马程序来控制别人的电脑,比如灰鸽子、Gh0st、PcShare等等。
表面上伪装成普通的网页或是将恶意代码直接插入到正常的网页文件中,当有人访问时,网页木马就会利用对方系统或者浏览器的漏洞自动将配置好的木马服务端植入到访问者的电脑上来自动执行将受影响的客户电脑变成肉鸡或纳入僵尸网络。
Rootkit是攻击者用来隐藏自己的行踪和保留root(根权限,可以理解成WINDOWS下的system或者管理员权限)访问权限的工具。通常,攻击者通过远程攻击的方式获得root访问权限,或者是先使用密码猜解(破解)的方式获得对系统的普通访问权限,进入系统后,再通过对方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获得系统的root或system权限。然后,攻击者就会在对方的系统中安装Rootkit,以达到自己长久控制对方的目的,Rootkit功能上与木马和后门很类似,但远比它们要隐蔽。
它是一类相对独立的恶意代码,利用了联网系统的开放性特点,通过可远程利用的漏洞自主地进行传播,受到控制终端会变成攻击的发起方,尝试感染更多的系统。蠕虫病毒的主要特性有:自我复制能力、很强的传播性、潜伏性、特定的触发性、很大的破坏性。
又名Stuxnet病毒,是第一个专门定向攻击真实世界中基础(能源)设施的“蠕虫”病毒,比如核电站,水坝,国家电网。作为世界上首个网络“超级破坏性武器”,Stuxnet的计算机病毒已经感染了全球超过45000个网络,其目标伊朗的铀浓缩设备遭到的攻击最为严重。
主要以邮件、程序木马、网页挂马的形式进行传播。该病毒性质恶劣、危害极大,一旦感染将给用户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这种病毒利用各种加密算法对文件进行加密,被感染者一般无法解密,必须拿到解密的私钥才有可能破解。
一种将PC、移动设备甚至服务器变为矿机的木马,通常由挖矿团伙植入,用于挖掘比特币从而赚取利益。
攻击载荷(Payload)是系统被攻陷后执行的多阶段恶意代码。通常攻击载荷附加于漏洞攻击模块之上,随漏洞攻击一起分发,并可能通过网络获取更多的组件。
就是能够捕获网络报文的设备或程序。嗅探器的正当用处在于分析网络的流量,以便找出所关心的网络中潜在的问题。
一种能够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其电脑、手机上安装后门,具备收集用户信息、监听、偷拍等功能的软件。
这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入侵者在利用某些方法成功的控制了目标主机后,可以在对方的系统中植入特定的程序,或者是修改某些设置,用于访问、查看或者控制这台主机。这些改动表面上是很难被察觉的,就好象是入侵者偷偷的配了一把主人房间的钥匙,或者在不起眼处修了一条按到,可以方便自身随意进出。通常大多数木马程序都可以被入侵者用于创建后门(BackDoor)。
指那些强度不够,容易被猜解的,类似123,abc这样的口令(密码)。
由于系统设计实现上存在的漏洞,攻击者可能通过发送特定的请求或数据导致在受影响的系统上执行攻击者指定的任意命令。
0day漏洞最早的破解是专门针对软件的,叫做WAREZ,后来才发展到游戏,音乐,影视等其他内容的。0day中的0表示Zero,早期的0day表示在软件发行后的24小时内就出现破解版本。在网络攻防的语境下,0day漏洞指那些已经被攻击者发现掌握并开始利用,但还没有被包括受影响软件厂商在内的公众所知的漏洞,这类漏洞对攻击者来说有完全的信息优势,由于没有漏洞的对应的补丁或临时解决方案,防守方不知道如何防御,攻击者可以达成最大可能的威胁。
指漏洞信息已公开但仍未发布补丁的漏洞。此类漏洞的危害仍然较高,但往往官方会公布部分缓解措施,如关闭部分端口或者服务等。
指已经发布官方补丁的漏洞。通常情况下,此类漏洞的防护只需更新补丁即可,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往往存在大量设备漏洞补丁更新不及时,且漏洞利用方式已经在互联网公开,往往此类漏洞是黑客最常使用的漏洞。例如在永恒之蓝事件中,微软事先已经发布补丁,但仍有大量用户中招。
就是在别人的网站文件里面放入网页木马或者是将代码潜入到对方正常的网页文件里,以使浏览者中马。
指漏洞挖掘。
就是利用特殊的算法,将EXE可执行程序或者DLL动态连接库文件的编码进行改变(比如实现压缩、加密),以达到缩小文件体积或者加密程序编码,甚至是躲过杀毒软件查杀的目的。目前较常用的壳有UPX,ASPack、PePack、PECompact、UPack、免疫007、木马彩衣等等。
简单的解释就是程序对输入数据没有执行有效的边界检测而导致错误,后果可能是造成程序崩溃或者是执行攻击者的命令。
攻击者向一个地址区输入这个区间存储不下的大量字符。在某些情况下,这些多余的字符可以作为“执行代码”来运行,因此足以使攻击者不受安全措施限制而获得计算机的控制权。
即可以实行注入的地方,通常是一个涉及访问数据库的应用链接。根据注入点数据库的运行帐号的权限的不同,你所得到的权限也不同。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相应的工具,把在软件“外面”起保护作用的“壳”程序去除,还文件本来面目,这样再修改文件内容或进行分析检测就容易多了。
就是通过加壳、加密、修改特征码、加花指令等等技术来修改程序,使其逃过杀毒软件的查杀。
简称“爆破”。黑客对系统中账号的每一个可能的密码进行高度密集的自动搜索,从而破坏安全并获得对计算机的访问权限。
是黑客比较常用的一种攻击技术,特点是实施简单,威力巨大,大多是无视防御的。从定义上说,攻击者对网络资源发送过量数据时就发生了洪水攻击,这个网络资源可以是router,switch,host,application等。洪水攻击将攻击流量比作成洪水,只要攻击流量足够大,就可以将防御手段打穿。DDoS攻击便是洪水攻击的一种。
利用操作系统TCP协调设计上的问题执行的拒绝服务攻击,涉及TCP建立连接时三次握手的设计。
拒绝服务攻击。攻击者通过利用漏洞或发送大量的请求导致攻击对象无法访问网络或者网站无法被访问。
分布式DOS攻击,常见的UDP、SYN、反射放大攻击等等,就是通过许多台肉鸡一起向你发送一些网络请求信息,导致你的网络堵塞而不能正常上网。
抓鸡
网络黑产,指以互联网为媒介,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为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和网络空间管理秩序,甚至国家安全、社会政治稳定带来潜在威胁(重大安全隐患)的非法行为。例如非法数据交易产业。
暗网是利用加密传输、P2P对等网络、多点中继混淆等,为用户提供匿名的互联网信息访问的一类技术手段,其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匿名性。
是那些用自己的黑客技术来进行合法的安全测试分析的黑客,测试网络和系统的性能来判定它们能够承受入侵的强弱程度。
事实上最为人所接受的说法叫红客。红帽黑客以正义、道德、进步、强大为宗旨,以热爱祖国、坚持正义、开拓进取为精神支柱,红客通常会利用自己掌握的技术去维护国内网络的安全,并对外来的进攻进行还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