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不离手、熬夜刷视频……如今,身边不少老人不知不觉成了“短视频控”。只是,这把轮到成年子女焦虑了:一方面,他们觉得刷抖音,看短剧等给老爸老妈带来不少信息和便利是好事;另一方面,常年沉迷手机短视频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会产生不良影响,也让他们忧心不已。
【正面观点】
他们是短视频平台情感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新力量
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应用自如,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老年人正成为这个新世界中的重要角色。不同于过去的旁观者形象,他们现在活跃在互联网和短视频平台上,成为情感表达和社会参与的新力量。
爱拍短视频的“别人家父母”
81岁的宦广陵和78岁的陈瑞两位老人一直是“别人家父母”,尤其当他们步入老年后,虽然经历了各种病痛,但两人一直积极乐观,笑对生活。他们接触网络比较早,在10多年前的“微博时代”,他们因为博文数量多、图片拍得美成为本地微博圈里的“网红”。
宦广陵和陈瑞的短视频作品
到如今的“短视频时代”,他们除了刷视频娱乐消遣,还经常拍短视频,是朋友圈里妥妥的“短视频大V”。“我们拍的视频都是日常生活哦。”陈瑞是一位可爱聪明的老太太,视频是由她和老伴互拍或者自动拍摄,剪辑却由她一手操刀。“我现在用的是剪映软件,上传的平台有抖音、视频号等。现在年龄大了,就停用了几个平台。”
记者挨个翻看了两位老人“玉荷59”的抖音号里的短视频,一大半是老夫妇跳舞、旅游等恩爱镜头,还有“励志故事”,如陈瑞生病腿部骨折卧床的场面……这些温暖的正能量短视频,让他们获得了许多亲友及陌生网友的点赞及转发。
陈瑞告诉记者,在她和老伴的朋友圈,有一帮热衷拍短视频的老年朋友,有喜欢拍生活场景的“方虾子”,有擅长拍扬州美景的“龙之霄”……他们在照顾好自己生活的同时,将选景、拍摄、制作短视频作为兴趣爱好来“驾驭”。“有时不经意间,还能收获美好的友谊。”
只当学习机和点阅机
喜爱,却不迷恋,是宦广陵和陈瑞两位老人对短视频这个网络新生事物的态度。在采访中,记者发现,类似的睿智且有自控力的老人也不少。“对我妈来说,手机刷短视频就是一个即时食谱学习机和开心段子点阅机。”42岁的薛小慧笑着说,她的母亲许素云老人68岁。
许素云是位退休工人,文化水平不高,却相当自律。她用了许多年的老人机,直到3年前,她才接受女儿淘汰的智能手机。“我爸因病去世,老妈一直走不出来,所以特地给她开了抖音刷刷,打打岔。”
对此,许素云坦言,面对人生的低谷,她确实从网上、从短视频,别人的故事里找到很多共鸣。她说:“以前就眼前的一点见识,现在看得多了,知道这世上有太多艰难困苦,慢慢走出来就行。”
【反面观点】
刷短视频,他们疲劳成疾,甚至成瘾
大数据算法带来的精准推送,使老人接收到的都是自己感兴趣、好看又好玩的短视频。那些如同为他们量身定制的信息,不时地“喂食”着老人们,让他们不知疲倦、甚至成瘾。
短视频刷到颈椎病发作
与宦广陵、陈瑞和许素云三位老人相比,72岁的陈学英(化名)老人对短视频却没有那么强的自控力,面对永无止境的短视频推送,她深陷其中。
“之前知道老妈爱短视频,但没想到如此上瘾。”陈学英的女儿黄女士介绍,母亲性格偏内向,父亲离世后,她除了去超市购生活用品,到菜场买菜,基本很少出门。黄女士有空就会买些东西去家里探望。
结果,黄女士发现母亲越来越迷恋手机短视频,也因为她常看家庭婚姻关系、健康养生的视频,所以平台就不断地推送这些视频。她焦虑地说:“是鱼目混珠,真假难辨。究竟是真事,还是摆拍,我都弄不清,更别提70多岁的老太太了!”
与此同时,黄女士发现母亲的生活也跟着混乱起来,刷短视频刷到忘了洗衣做饭是常事,眼睛和颈椎都出现问题。“特别是颈椎病,她以前一年也就发作一两次,现在只要不看手机,疼痛不适立即就来了。”黄女士无奈地说,她曾几次将老妈的手机藏起来,关了家中无线网,都撑不过三天,被老妈要回手机,恢复连网。
直播间刷礼物刷到糊眼睛
51岁徐先生是一家餐饮店的老板,每天和妻子从早忙到晚,好不容易把孩子带大送入大学,他却又开始为父母操起心来。
“老两口自从有了智能手机后,就迷上上网。”徐先生说,之前他们还到店里帮忙做些接接拿拿的小事,后来就顾着刷短视频,常做错事,就一起回家休息了。他的父亲75岁,母亲74岁。两个人,一个喜欢刷唱老歌的视频,一个喜欢刷养生、养宠物的视频,
“特别是我爸,那些短视频作者火了,就开直播,老头不知和谁学会充值送礼物,只要主播一直播,就去点赞打赏。”徐先生说,虽然没刷多少钱,但老爸痴迷的状态让他很担忧。“那些直播,一播就是三五个小时,他就跟着一直守在直播间里,眼睛都看迷糊了!”
徐先生的母亲则深信短视频里教的各种养生方式。徐先生无奈地告诉记者:“说日行万步能养生,老太太经常一个人在外面跑;说喝酒可以助眠,结果喝到第三天,老爸心绞痛半夜去医院挂急诊……”
看着对短视频日渐痴迷的父母,徐先生不止一次地劝过他们,甚至还断过家里的网。“他们就直接用数据上网,结果手机费暴增。”徐先生说,自己现在很难时时顾及到他们,就希望二老网瘾上头,不要影响日常生活,伤到身体。
【各方声音】
社会学者:让短视频“为我所用”,避免“反仆为主”
吴林斌表示,庄子有言“物物而不物于物”,通俗地说,就是我玩手机不能变成手机玩我,做主人不做奴隶。他建议,社会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比如防诈,提高媒介素养。老年人自身主动学习丰富网络知识,提高自身修养,趋利避害。“最终,老年人要学会去‘驾驭’它,在这个过程中,要保持‘为我所用’的态度,避免让短视频‘反仆为主’。”
医生建议:凡事要适可而止
除此,有的老人因为长期刷视频出现颈椎、腰椎等身体上的疾病。
他说,刷视频有利有弊,精彩的网络信息有利于老人拓宽参与社会的深度和广度,但如果过度沉浸在短视频里,被大数据的精准推送牵着鼻子走,这些短视频会让老年人越看心里越焦虑。“那些老年人越活越精彩?”“人家的家庭关系为何那么和睦?”这些或是真实或是摆拍的视频,让老人越看上瘾,越看越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