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朋友的最好方式,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以下三种王羲之陈寅恪俞伯牙钟子期

人生路上,遇到几个有头脑的朋友,就可以解决很多的问题;遇到几个有钱的朋友,也能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

可是,我们应该如何交友呢?很多人以为,请朋友吃顿饭,推杯换盏之间,就可以加深印象,还能结交新的朋友。

现实生活告诉我们,生活节奏很快,大家都很忙;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对于饭局不太热衷,去参加饭局,也是勉为其难。

有时候,你请了七八个朋友来吃饭,但是临近开席时,才知道几个朋友都不来,迅速就冷场了,好没面子。

建议你,学聪明点,顺应时代的发展,多用以下几种交友方式。

02

第一,谈钱:直接触碰利益点,互帮互助。

朋友不仅是生活中有交集的人,还是利益有交往的人。完全撇开利益的朋友,很少。

但是有的人,对于借钱的事情,很讨嫌,认为现在的人,借钱当孙子,还钱当大爷,不讲信用;对于一起赚钱的事情,也会小心翼翼,谁都希望自己多得一些钱。

因而,用谈钱的方式来试探对方,只要对方很爽快地与你交流,那么就值得长期交往。

借钱给你的人,是恩人;你愿意借钱给他,说明他有一定的价值,起码是人性靠得住。

作家三毛说过一句话:“与朋友之间不要有金钱来往,不要借钱给朋友,要是你借钱给人家,就像胡适先生一样,我借了,就不要求还。”

胡适,很有名气的学者,曾经在美国留学,担任过北京大学教授,做过杂志编辑等。更重要的是,他不穷,还很大方。

比方说,诗人陈寅恪患了眼疾,到处寻医问药。途经美国的时候,身上的钱花光了,无可奈何。胡适也恰好在美国,毫不犹豫送给一千美金过去。

还比方说,学者林语堂在留学的时候,写信向胡适求助。胡适几次寄钱给他。

最可贵的是,胡适不会去讨债,对于借出去的钱,能否收回,也是一笑置之——“我借出的钱永远是一本万利,永远有利息在人间。”

和朋友交往时,大大方方谈钱,不要藏着掖着。如果一谈钱就闹掰了,还省去了一顿饭钱,想一想,是好事啊。

远离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吧,他们不会给你钱,还会盯着你口袋里的钱。就算他们请你吃饭,也不要去。一顿饭,几杯酒,是他们买单,但是饭后,你得给他们利益,算起来你是“高价买单”。

03

第二,谈书:找到认知层次相同的人,一起进步。

有一种朋友叫“书友、文友、笔友”。也有一些朋友,很穷,不能从经济上帮助你,但是可以从学问上帮助你,让你提升认知。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萧伯纳说过:“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人就有了两种思想。”

金钱交易,就是你给我一百,我回你一百。或者钱来钱往的时候,会算一些利息。

请客吃饭,就是你请我吃一顿,加上一瓶好酒;下次我请你吃饭,想办法把酒变得高端一些,或者去寻找农村的土酒。喝醉了,身体受伤了,真的叫劳民伤财。

真正的朋友,可以去高雅的地方坐一坐,谈一谈。

比方说,一起去咖啡厅、茶馆,以茶代酒,聊一聊生活,谈一谈近况;也可以在群里聊,彼此问候;还能互相写鼓励的话,点个赞。

最难得的朋友,是你在落魄的时候,他会来陪伴你,想尽办法让你提振精神。

书法家王羲之在会稽做内史的时候,高僧支遁来拜访他。

刚开始,王羲之对支遁不理睬,认为自己的文采更高一些。

支遁拦住他,谈起了《庄子逍遥游》的内容,很快吸引了王羲之。同时,王羲之认识到了自己的轻薄,从此变得谦卑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崇尚金钱的时代,还有人和你谈书,就是真正帮助你的人。改变认知,就是让你有赚钱、升职加薪的智慧。

04

第三,谈心:尽量去懂得对方,做灵魂知己。

扪心自问,你身边有几个人,会和你真正谈心交心?

有的单位,常常举行谈心活动,但是大家都把关键的问题,藏起来,害怕被人知道;就算知道了谁的痛处、难处,也会回避,尽量说一些不痛不痒的话。阿谀奉承的话,就更多了。

能够找你谈心的人,是想办法了解你的人,他会懂得你,并且让你走出“心灵的低谷”,摆脱各种情绪。

古时候,俞伯牙和钟子期是知音,他们第一次见面,在长江边上。钟子期听了俞伯牙的琴声,知道他的内心,一会儿是高山,一会儿是流水。

临别时,两个人约定,来年的秋天,在离别的地方重逢。

俞伯牙不远千里,坐船到钟子期家。钟子期却病故了。俞伯牙很伤心,打碎了自己的琴,伤心地说:“从此再无知音。”

这一生,如果遇到灵魂知己,就再好不过了。因为心灵的层次一样,因此任何时候,都不会三观不合。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难免会很累,关键是心累。唯有知己,才能解忧。

05

《学会交际》里写道:“人生是一次漫长的旅行,只有不断结识新的朋友,旅程才不会孤单。”

不要把太多的人请进你的生命,不要把饭局太当一回事。

很多的饭局,不过是应酬而已;一些朋友的饭局,不过是凑热闹而已。

真正的朋友,不在乎吃什么,不在乎远近,却能携手前行,能够让你随时找到依靠。

THE END
1.阅读下文,完成问题。论交友之道①人在社会中生活工作,就必须【答案】志同道合(志趣相投)的人,能够互相吸引。;交友一定要严格交友的原则,交好友。;志同道合;具体地阐释了朋友相交之道的含义就是“信”,有力论证了“朋友之间要以道相交”的观点。;B 【解答】 【点评】 声明:本试题解析著作权属菁优网所有,未经书面同意,不得复制发布。 https://www.jyeoo.com/shiti/b5e52106-cf15-4f15-8558-425978be8866
2.传习录上110——论交友之道孔子交友的观点是:“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子夏严守了圣人的交友之道,子张则说明了圣人待人接物的气度。 如果自己没有圣贤的心志和定力,不择友而交,就有可能掉进染缸里。但是如果在自己成长之后,价值观明确,又有帮助人的能力,却不肯帮助后进,就失于狭隘了https://www.jianshu.com/p/bcbab932e3a6
3.(论语选读)《交友之道》ppt课件1.ppt”思考:思考:比较子夏与子张交友之道的不同态度,谈谈自己的观点。比较子夏与子张交友之道的不同态度,谈谈自己的观点。疏通文意疏通文意疏通文意疏通文意 明确:明确:子夏子夏“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的态度,注重个体修的态度,注重个体修养,见恶唯恐避之不及,所以谨守孔子养,见恶唯恐避之https://m.zixin.com.cn/docdown/2306595.html
4.略论孔子的交友之道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S1期在交友方面,孔子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主要散见于《论语》各篇,内容丰富。本文拟从为什么交友、怎样择友及如何与友相处等三个方面,对孔子的交友之道作一粗略的探讨。 引用:0次下载:401次 打开APP,下载管理本文 关键词 孔子交友择友 来源期刊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年S1期精选https://read.cnki.net/web/Journal/Article/XWLL2008S1694.html
5.孔子交友之道为了避免对“同类”一词出现理解上的歧义,拙文对此作出过专门说明:“其中不应该有社会经济地位、知识能力水平、道德修养品格等在我之上或在我之下方面的考量,关键在于对方是否真正具有自己所崇尚的那种道德品格……”“总之,孔子交友之道的基本原则,应是在于他一生努力传播的‘仁’,而不应非常在意和自己比高低(哪怕https://www.360doc.cn/article/363711_83535989.html
6.交友之道:心理与策略人际心理心理保健交友是一门重要的学问,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可以带来许多好处。下面是一些关于如何妥善交友的心理小篇章。 互相尊重的友谊才能持久 首先,建立真诚的友谊需要信任和尊重。只有当双方彼此信任,才能建立起真正的友谊。尊重对方的观点和感受,尊重对方的隐私和自由,这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https://xlzx.nchu.edu.cn/xlbj/rjxl/content_167950
7.照关月谈交友之道第八篇新鲜出炉,欢来自照关月《照关月谈交友之道》第八篇 新鲜出炉,欢迎围观指正。一不小心,已经第八篇了。如果《照关月交友之道》能写到五十篇,我就误人子弟,真出书了啊?——友情提示:所有的《关月交友之道》只是自己的小小感悟,观点和行为都不一定对,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仅供参考。仅供参考,仅供参考。。#照关月谈# ?https://weibo.com/1675743935/DeSO3fx3C
8.STEAM+教育理念融入幼儿一日生活的实施路径探究另外,STEAM+教育活动的另外一大优势在于幼儿之间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观点,满足了他们的表达欲,也让他们用各种方法找到了自己的交友之道,学会接受并学习他人的观点,逐步提升他们与人交往和合作能力。 总之,幼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STEAM+教育理念,从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上进行改革,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特点出发,制定符合http://zy.gdedu.gov.cn/studio/index.php?r=studiowechat/album/view&id=36014&sid=826
9.而对汹浦的新冠疫情,有些国家政客这么回答。下列观点年,胡某以 120 万元的总价购买了一套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住房,各项交易税费为18 万元。2011 年,胡某将该住房以 240 万元价格出售,其经济成本为 170 万元,正常利润为 30 万元。胡某将其中的 100 万元用于自己的商业项目之中,剩余的 140 万元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2011 年,胡某拥有的甲公司办理了火灾https://www.shuashuati.com/ti/8e506472a94a4ddc9fbb877e6617a6cd.html?fm=bdb1ea54a446d2b40a3ea4b597b4643eaa
10.何为孔子之道—从孔子弟子的视角看陆建华1孔子弟子对孔子之道有不同的解读,曾参认为孔子之道是忠恕,有子认为孔子之道是仁,子贡认为孔子之道是“文章”、性与天道,可是,曾参、有子和子贡的观点未被孔子当面认可;冉求所言孔子之道虽被孔子当面认可,可惜,冉求却没有讲明何为孔子之道。这样,何为孔子之道遂成为学者们研究、争论的对象。 著录项 来源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progress-in-philosophy_thesis/0201264340774.html
11.《论语》研读:孔子思想脉络梳理——察人之道 明辨君子和小人,考察三所,观过知仁。 ——待人之道 躬自厚,以直报怨,言人分开。 ——交友之道 直谅多闻,适可而止,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第三板块 学习教育 诲人不倦:各种教育教学原则和方法。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育内容:诗教礼教 全面发展 ——教育原则:因材施教 ——教育方法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22336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