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选择年轻的导师。年轻的导师在单位历浅,做事情比较小心谨慎,对学生负责的几率比较大。带不好学生可能会影响升职。年轻老师社会阅历浅,比较单纯,不会那么黑。年轻老师富于创新精神,有朝气,对新事物敏感。
不要选60岁以上的导师.正所谓"强弩之末,其势不能穿缟也".其实45岁以上的导师基本上已经不做研究了.
2.职称考虑:有博士学位的副教授为最佳
3.不要选胖子做导师
常言道,“心宽体胖”。身体胖的人,往往比较懒,不喜欢费大力气做事情,也不喜欢替他人操心。他们投机取巧,精于钻营。给这种人当学生会很累。因为他们早就盘算好把最累的事情让你来干,然后据为己有。这种人往往心黑。
个子矮的人也不要考虑。
瘦高个老师最好!
4.不要选有行政职务的人做导师
5.不要选择有项目的导师
你会成为廉价的打工仔,会很累也学不到学问,满足以上1,2的除外。
6.要读博士一定要到国外
最好是英美,其次是法、德、瑞士。也可以考虑日本。日本的导师非常认真。
7.不要选择名下带很多博士的导师
保研的学生(特别是非前10)在保研期间,通常缺乏自信心(至少当年我自己就很没底)。这样,就很容易作出不理性的判断。
我想告诉你们的是:研究生跟本科完全不一样,导师拥有足够的权利来决定你的一切行为;选导师就像旧社会嫁人,你嫁错了,可能因此而搭上你的一生幸福。
我虽然自己掉在陷阱里,但我很不希望看到每年还有这么多学生前赴后继的往里跳。
言归正传,找导师有如下4个重要方面一定要注意:
1.实验室环境(导师人品)
我认为这是最最重要的。
如前所述,导师的权利大到连你要结婚都得他批准。而最关键的一点是:他掌握着你的毕业文凭。光凭这一点,他可以要求你做任何事。
实验室的环境,远比研究方向之类的要重要的多。因为在一个天天受气的压抑环境下,不光
难以作出成果,有时甚至连性命都会搭进去了。
北邮前几年某牛导的博士跳楼身亡的教训希望大家不要忘记;D院某女老师的“光辉”事迹估计大家也略有耳闻;D院某个连贫困生助学金都要侵吞的BT牛导大家也要小心提防;....
不要听人家说什么D院几大牛,他牛不牛不关你任何事。出了北邮,没几人认识他,更别说要靠他的招牌吃饭。
别人看你,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你的能力。所以好好的提高自己,不要在乎你的导师是谁。可能有人会说牛导能提供好的环境。是的,我不否认。
但请你记住,非牛导能给你提供更好的环境,比如派你去或者你自己去找大公司实习。
其实研究生找实习并不困难,原因就在于所谓牛导从来不放学生出去,所以大家的竞争一下子少了很多。什么英特尔,爱立信等,都是可能性很大的。
认识的好多所谓非牛导的学生在上述公司实习。
实习的好处对于现在的你来说没法体会,但是等你找工作(特别是硕士找工作)的时候,你就知道究竟有多重要了。
除了有助于找工作外,实习也有助于你的生活。实习一个月的工资通常是北邮老师给的工资的数倍,甚至数十倍(跟我比的话)。
另一点,所谓的牛导,他通常不带学生,(确切点说,他通常靠学生带)。他的任务就是拉项目。
直接带你的人一般是留校的年轻博士,这些人挣钱、升职压力大,所以有不少走火入魔(可以翻翻论坛上说的中门外煎饼摊旁某实验室的BT事迹)。
如果说你的大老板决定了实验室的大环境(如待遇),那么你的小老板则决定了你在本实验室的的活动范围。
这些年轻博士有一个优点,就是他们相对拼命,所以可能能学到点东西。
但如果你恰好碰到一个大年初四就要你回来加班的年轻博士,那我只能表示同情。
既然实验室环境这么重要,那么如何了解一个实验室的环境呢?
途径只有一个:问在里面待着的人;而且要问多个。
2.待遇
很多保研的同学会跟我说:待遇不重要,只要能学到东西就行。
是的,当年我也这么说的。
可是,现在我得告诉你们:如果待遇又好,又能学到东西,那你干吗偏找待遇差的呢?
请记住我的一句话,在北邮里,一般情况是,待遇和学到的东西成正比。(好好体会)
如果待遇差,刚开始你会自欺欺人的说你自己学到东西了,钱不重要,
但是某一天,当你发现你周围某人实习一个月的收入当你两三年的工资时,你就不会这么想了。
学没学到东西,说实话,你自己也不清楚。学校又不是唯一学东西的地方,很多公司学问做的比学校好多了。
3.研究方向
很多人可能会以为我想说研究方向不重要。错,很重要,只不过是跟上面的比起来,不如它们重要。
我们当年保研,一边倒都想去无线,而且是本院的无线。
但我想告诉大家,路有很多,孰好孰坏,难以定论。
因为:等你硕士毕业找工作的时候,你会发现,各方向基本没差别(北邮的专业给外面人的感觉本来就没差别),很多时候人家(特别是运营商)只看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而不管你的专业是无线还是计算机(计算机很多时候反倒更适合)或是光。
多媒体的学生很多找的工作都更好,去google,baidu等,而无线的能去这几个公司的寥寥无几,待遇能与之匹敌的更是寥寥无几。
还有很多当年被迫离开电院调剂外院的学生,现在都去了无线人想去却大多去不了的Ericsson,Samsung等公司。
为什么,原因很简单,人家在那里实习过。
特别要说的是,光通信方向,当年我们周围保研的没几个愿意去的,但是今天看来,真正做学问的,出成果的,却只有光方向的那几个同学。
这一点毋庸质疑,无线再火,人再多,分再高,却用手指头就能数清楚有几个发得出SCI的。
一点忠告,如果真想做学问,搞学术,就找那种做纯理论什么项目也不接的导师。
做项目的老师,说白了就是包工头,浅尝辄止,很少能把学问做深的。
不做项目只搞研究的老师,北邮有,(我认识一个),但是极少。
只有这种导师,才是真正的导师,才是能给学生指导,也有能力给学生指导的老师。我唯一尊称之为老师的老师。
其他所谓的牛导,在我眼里只不过是“包工头”,要说区别,那就是“有良心的包工头”或是“没良心的包工头”。
4.心态
平和的心态非常重要,虽然当年我也做不到。
请记住,你和任何导师(管他是牛还是马)都是平等的,你去找他,是给他机会,是给他送廉价劳动力(他高兴还来不及呢)。
所以心态要平和,千万不要有卑微的感觉。
在很多有人格不健全甚至心理变态的牛导面前,你的腰板要挺得比他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