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精选六十个

西汉时期,有人盖了一座新房子,客人们都前来观赏。可是有一个客人,看到烟囱笔直地竖在厨房顶上,灶门口又堆着柴禾,就劝主人把烟囱重新砌得弯曲一些,柴禾要搬得远些,以免发生火灾。可是主人认为这客人不会说吉利话,很不高兴,便没有听他的。

过了不久,这家果然失火了,幸亏左邻右舍赶来相救,才把火扑灭。主人为了酬谢前来救火的邻居,杀牛买酒,请那些被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席,其余的人坐在旁边,就是没有请那位劝他改砌烟囱,搬走柴禾的人。

席间有个客人说:“如果你当初听从那位朋友的意见,根本不会失火,也就用不着像今天这样杀牛打酒请客了。现在你请被烧得焦头烂额的人坐在上席,却把那位朋友忘了。这岂不是:曲突徙薪无恩泽,焦头烂额为上客吗?”

主人听了这话,猛然醒悟过来,他马上派人把那位朋友请来,并让他坐了首席的位置。

------------------

曲突徙薪qūtūxǐxīn:曲(弯曲);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

曲突徙薪: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止危险发生。

近义词:防患未然、未雨绸缪

白龙微服(báilóngwēifú)传说白龙下到清凉的深渊里,变成一条鱼。渔人豫且用鱼叉射中它的眼睛。白龙负伤,去向天帝告状。天帝问他当时在何处是什么样的状态,白龙回答自己在深渊里歇凉时变成鱼的形状受伤的。天帝说鱼本来就是让人射的,不能怪罪豫且。白龙微服的意思是: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计不到的灾祸。

南北朝时期,陈国公主乐昌美丽且有才华。她与丈夫徐德言感情深厚。但当时,隋朝正入侵陈国,陈国即将被灭亡。乐昌公主和徐德言都预感到他们的国家将被入侵者占领,他们也会被迫离开王宫,背井离乡。战乱中,他们可能失去联系。于是,他们将一枚象征夫妻的铜镜一劈两半,夫妻二人各藏半边。相约在第二年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将各自的半片铜镜拿到集市去卖。期盼能重逢,并将两面镜子合而为一。

不久他们的预感就成为了现实。战乱中,公主与丈夫失散了,并被送到隋朝一位很有权势的大臣杨素家中,成了他的小妾。在第二年的元宵节上,徐德言带着他的半边铜镜来到集市上,渴望能遇见他的妻子。碰巧,有一名仆人正在卖半面的铜镜。徐德言马上认出了这面镜子。他向那名仆人打听妻子的下落。当他得知妻子的痛苦遭遇后,他不禁泪流满面。他在妻子的那半面铜镜上题了首诗:"镜与人俱去,镜归人不归。无复嫦娥影,空留明月辉"。

那个仆人把题了诗的铜镜带回来,交给了乐昌公主。一连几天,她都终日以泪洗面,因为她知道丈夫还活着而且想念她,但他们却无法再相见了。

杨素终于发现了这件事。他也被两人的真情所打动,觉得自己也不可能赢得乐昌的爱。于是,他派人找来了徐德言,让他们夫妻团圆了。

“破镜重圆”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来的。形容夫妻分开后,又高兴的团圆。

寓意:争狠斗气,往往造成两败俱伤,谁也没有好结果。

原文: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既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

汉高祖死后,吕后专权,对娘家的人封王封侯,排斥异己,诛杀功臣。不久,吕后也死了,她在遗诏中指定内侄吕产为相国,吕禄统领京都禁卫军。吕氏家族掌权,激起一批功臣不满,太尉周勃与丞相陈平密议对策。他们巧使妙计,把吕党要人郦寄争取过来,由他去说服吕禄,把兵权还给周勃。这时,大将军灌婴联合齐王刘襄等刘家军,回京师欲诛吕氏家族。郦寄与吕禄本是知交,吕禄听了郦寄的话,终于把北军归周勃指挥。前相国曹参的儿子曹窋(zhu)又配合朱虚侯刘章控制了南军,在未央宫杀死了吕产。其余吕氏大官,也都被周勃派人抓获,一一斩首。吕氏势力全被消灭后,周勃、陈平等大臣迎立代王刘恒为帝,就是汉文帝。在诛吕这场斗争中,郦寄也出了力,所以袭父爵为曲周侯,但舆论说他出卖朋友。《汉书》记载说:“夫卖友者,谓见利而忘义也。”作者班固认为郦寄不属于“见利忘义”。

成语“见利忘义”,指看到有利可图就忘掉了道义。

第1行:异曲同工、自圆其说、可圈可点、一五一十、最后一个:口是心非;第2行:心直口快、无与伦比、啼笑皆非、里应外合、最后一个:三姑六婆;第3行:五音不全、两面三刀、一塌糊涂、多此一举、最后一个:左右开弓第4行:天方夜谭、羊入虎口、白纸黑字、俯首称臣、最后一个:石破天惊第5行:能屈能伸、三从四德、风花雪月、四大皆空、最后一个:德高望重第6行:四脚朝天、三言两语、入木三分、扬眉吐气、最后一个:比翼双飞第7行:正中下怀、举一反三、马失前蹄、点到为止、最后一个:莫名其妙

指桑骂槐:[zhǐsāngmàhuái]

指桑骂槐的意思是:指着桑树骂槐树。比喻表面上骂这个人,实际上是骂那个人。

指桑骂槐故事原文:

贾政寿辰那天,夏太监前来宣贾政入朝觐见,得知元春被加封贤德妃。喜讯传来,贾府上下欢天喜地,只有宝玉置若罔闻,他惦记黛玉回来,贾琏接完黛玉回来后见凤姐,凤姐倾诉家不好当,人们都在指桑骂槐地抱怨她。

指桑骂槐典故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

指桑骂槐成语举例:咱们家所有的这些管家奶奶,那一个是好缠的?错一点儿他们就笑话打趣,偏一点儿他们就指桑骂槐的抱怨。(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六回

指桑骂槐成语谜语:指着桑树骂槐树

指桑骂槐近义词:指鸡骂狗、旁敲侧击、借题发挥

指桑骂槐反义词:直言不讳、直截了当、指名道姓

指桑骂槐歇后语:和尚面前骂秃驴

指桑骂槐语法用法:作主语、谓语、状语;含贬义

六字成语:出淤泥而不染

【注音】chūyūníérbùrǎn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理学开创者周敦颐定居到庐山莲花峰下的濂溪边著书立说,他著有《太极图说》和《通书》,提出简单而有系统的宇宙构成论。他认为菊花像人间的隐士,牡丹像人间的富贵人,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像人间的君子。

【典故】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宋·周敦颐《爱莲说》

【释义】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淤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用法】作定语、宾语、分句;指处于污浊环境保持纯

【近义词】洁身自好、出污泥而不染

【相反词】同流合污

【成语例句】

◎我就是喜欢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精神。

◎如《爱莲说》中的莲的"出淤泥而不染",《白杨礼赞》中的白杨的"不折不挠","伟岸、正真、朴质、严肃"等,都是"动情点"。

秦二世是个无能的皇帝,他不但信任奸臣赵高,而且还杀了许多忠心的大臣。老百姓都过得很不好,因此,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而刘邦和项羽就是归属于楚怀王的军队中。

有一天,楚怀王对刘邦和项羽说:「你们谁要是先进入关中,谁就可以称王。」于是,刘邦和项羽分别带着军队像西路和北路出发。

一路上,刘邦没有受到什么阻力,还打了几场胜仗,顺利进了关中。不过,刘邦一进入咸阳城后,显现原本贪酒好色的本性,一直待在宫里不肯出来,完全忘了自己的目的。等到张良去劝他,他才恍然大悟,赶快召集关中父老、英雄们开会,和他们做了三个约定─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剩下的都可以废掉秦朝法律。

所有的官吏和以前一样平安无事,百姓们得知也都很高兴,四处宣传:「如果刘沛公可以回到关东,那么我们老百姓就有好日子过了。」因此,刘邦很顺利地收买了关中的人心。

THE END
1.关于交友的成语故事关于交友的成语故事举例关于交友的成语故事有:1、管宁割席,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十一》,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坐https://edu.iask.sina.com.cn/jy/3mMTYj8snHZ.html
2.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灿”字的故事………87 汉字“春”的故事………88 有趣的汉字………89 成语故事——“多难兴邦”………90 汉字故事 一二三 ………91 (四)识字词语分类篇………93 (五)汉字演变展图篇………97 (六)拓展阅读识字篇………http://www.xaeduyun.cn/s26ag/acommonapp/csite/ablog/cblog/ablog/cblog.mblogBrowse.do?blogid=2c90816679e42f6d017a09f1cff3042c
3.交友成语故事有哪些.doc内容提供方:152***6621 大小:18.5 KB 字数:约2.25千字 发布时间:2022-05-14发布于山东 浏览人气:54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交友成语故事有哪些.doc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交友成语故事有哪些认识一个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512/8031036115004100.shtm
4.简短成语典故故事(精选17篇)据悉,《图说中华文化故事》丛书未来计划推出英文版及其他语文版,甚至是电子书,让全球青少年在认识中华文化之余,也可增加其他相关元素,丰富内容。 篇5:10个历史典故故事简短 北宋时有个叫陆东的,在苏州做官。 某次断案,他判一个犯人流放,当时流放是要在脸上刺字的。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5137aja.html
5.成语典故(12篇)中国古代历史成语故事大全 篇1 让枣推梨 唐朝时期,李延寿在《南史。王泰传》中有记载:王泰在年轻的时侯,祖母把他的几个孙子都叫到一起来,给他们发红枣和栗子吃,孩子们都蜂拥而上地上去抢,希望自已多抢到一点,王泰这时侯却站在一边没有参与,尽管他也爱吃红枣和栗子。后来又根据《后汉书。孔融传》注引孔融家传http://m.yueduku.com/zhishidaquan/chengyu/13/13707.html
6.230个成语典故,230个历史人物,知道一半,你就太牛了成语“金屋藏娇”从此而来。 几乎所有的成语背后都有一个或几个人物,一段精彩的故事。 小编整理了230个成语及其背后的人物,知道一半,你就是牛人。 封金挂印——关羽 嗟来之食——黔敖 单刀赴会——关羽 东山再起——谢安 鹤立鸡群——嵇绍 凿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zODU5MjkxNw==&mid=2247836968&idx=7&sn=aca3ef53d6703cc38009f0a7a04a3038&chksm=e849c40caead806ef56f9a5219476534932d5e862b205de4554ff103cefca1727f320b89b7c6&scene=27
7.关于交友的成语10个百度贴吧-关于交友的成语10个专题,为您展现优质的关于交友的成语10个各类信息,在这里您可以找到关于关于交友的成语10个的相关内容及最新的关于交友的成语10个贴子https://tieba.baidu.com/hottopic/browse/hottopic?topic_id=8611824
8.古时候朋友的故事成语(古代文言文交友的成语故事有哪些?)5.关于交友的典故或成语故事(至少2个) 管宁割席 出自《世说新语.德行十一》,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 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http://www.zzfmdn.com/article/26600
9.学校正开展主题为“交友之道”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活动一:全班同学分为《论语》、唐诗、成语等不同的小组,阅读、搜集、整理有关交友的名言警句、成语故事等。请你帮助完成。(1)从《论语》和唐诗《赠汪伦》中选择其一,写出关于友情的名句。示例: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张九龄《送韦城李少府》) 有朋自远方来,https://www.jyeoo.com/shiti/55501103-1315-1598-52f4-36f07d825aad
10.2021“汉语桥”浙江传媒学院“多彩文化”免费体验营招生啦成语是历史的积淀,每一个成语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本课程中的成语是从人们日常使用的大量成语中精选出来的,这些故事的语言生动、通俗易懂,能够帮助孩子了解历史、学习知识,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每一句成语又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学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http://gcol.cuz.edu.cn/info/1046/4457.htm
11.AI绘画主题成语故事之六《交友与信任》交友与信任·谊结同心 本篇讲述以下五个成语故事: 1.管鲍之交 2.高山流水 3.桃园结义 4.金兰之交 5.知音难觅 1.管鲍之交 在春秋时期,齐国有两位名士,管仲和鲍叔牙。他们之间的友谊,堪称千古佳话。管仲年轻时,家境贫寒,与鲍叔牙一起经商,但因管仲多次失败,鲍叔牙却从未责怪,反而更加信任他。后来,管仲辅佐齐https://www.meipian.cn/56ufdafx
12.推荐关于交友的精彩成语故事(精选5篇)第1篇:关于交友的精彩成语故事-素材-其他-150字 昔,齐有管仲,字夷吾;鲍叔,字宣子,自幼以贫贱相交。后鲍叔先在齐桓公门下,信用显达,荐管仲为首相,位在己上。两人同心辅政,终始如一。 管仲曾有言道:吾尝三战三北,鲍叔不以我为怯,知我有老母也;吾尝三仕三见逐,鲍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遇时也;吾尝与https://www.04oo.com/w/33025.html